首页 > 证券频道 > 《中国证券》(下午) > 正文

*ST光电 扭亏容易保持难(2004.07.22)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3日 10:08)


  主持人:现在正是半年报公布的时节,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司公布业绩预测,这些预测有的让人欢喜,有的让人失望,还有的让人摸不着头脑,*ST光电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7月6号,公司发布了预盈公告,称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高达50%——400%。也就是说,公司今天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可能在228万到760万之间,中间相差500多万。 那么这个公告可信吗?在已经带上星号,处于退市边缘的情况下,ST光电到底有没有一个可靠的盈利基础,从而使全年扭亏摘帽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栏目驻深圳记者前往这家公司进行了调查,请看报道:

  解说: *ST光电原名ST麦科特,三年前曾因虚假上市而备受市场关注。2002年底上海青鸟从麦科特集团手中收购了21.17%的股权后成为现任第一大股东。去年下半年在公司已有所盈利的情况下,到年报披露时业绩却突然变脸,每股反倒亏损了0.29元,公司给出的理由是按80%的比例计提了原大股东1.2亿元欠款。而对这笔巨额欠款原大股东麦科特集团却并不认帐。那么这一次公司会不会重演预盈又亏的一幕呢? 7月15日,记者来到了广东省惠州市麦科特中心,准备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但是没想到记者前往公司采访一开始就遇到了怪事。

  搂里办公人员

  记者:您好 , 我想问一下这一层是麦科特光电股份公司吧?

  搂里办公人员:不是麦科特光电。我们是另外一家公司。

  记者:也是它旗下的子公司吧?

  搂里办公人员:不是不是不是, 跟麦科特不是一个集团的。

  记者出境:这里是惠州市麦地路63号,麦科特中心的15层,也就是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中披露的注册办公地,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这里面早已是人去楼空,但是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却从来没有公告过说自己的注册办公地已经变更过。

  解说:挂着上市公司牌子,但记者却被告知这里已经不是ST光电的办公地,对于眼前这空无一人的场景记者颇感诧异,那么ST光电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公司人员到底在哪里呢?在这座大楼的13层,记者发现了麦科特集团的招牌,公司原第一大股东还在这里留守。

  麦科特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

  记者:我想跟您打听一下,那个光电股份公司以前不是在15楼办公吗?

  工作人员:不在 。 它现在搬到深圳去了。

  记者:全都搬走了。

  工作人员:全都搬走了。 它有一个厂在马安。

  解说:上市公司办公地变更却迟迟不公告,让记者扑了个空。记者决定立即前往这个叫做马安的地方,从它的下属企业寻找上市公司的线索。驱车三十公里以外,麦科特光学城出现在记者的视线里,公开信息显示,上市公司控股50%的麦科特俊嘉数码科技公司就坐落在这个光学城里,它是ST光电2001年5月出资500万港元与香港俊嘉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

  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门卫

  记者:股份公司它们办公在这里吗?

  门卫:办公在这里,股份公司都在这里,在五楼办公。

  解说:记者了解到,由于经营不善,俊嘉数码科技公司已经关闭,但在这个光学城里,ST光电的另外一个子公司,光学机电公司还在维持,业务主要是与日本合作生产傻瓜相机。由于产品老化,这家子公司去年的收入只有四十几万元,北大青鸟入主以后,他们从去年7月份开始批量生产数码变焦镜头和10万像素的手机摄像头。这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这家公司让ST光电上半年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来到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它们的开工率并不高,一部分生产设备还处于闲置状态。

  孙继军(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就只能是跟着用户的单走。它有时候一个月是一百多万(套),有时候两百万(套),有时候是三百万(套),就只能是跟着单走。包括我们现在人,人也是一样。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只有放假,给员工放假。

  解说:据了解,这个工厂10万像素手机摄像头的设计产能是一个月600万套,尽管相比去年每月一百万套的产量,今年的确实现了成倍增长,但产量并不稳定,那么这样一个产品到底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呢?

  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孙继军

  记者:半年定单接到多少呢?

  孙继军:有 。它有个计划, 计划当然是虚的, 它那个计划单是虚的。好比六月份给你七八九 一个季度一个计划,全年计划早就有了。

  那都是虚的 。 每个月都对不上, 计划是它一个月,一个月光是一家(客户) 就是两百多万(套),三百万(套)我们现在还跟另外一家也是美国公司在合作, 现在生产线也是为另外一家。

  因为两家不能放在一起。

  记者:现在主要客户就是美国的两家公司。

  孙继军:对。

  解说:出于商业秘密,这位负责人没有向记者透露这两家美国客户的情况,但是仅从只有两个客户来看,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经营风险不禁让记者对ST光电的利润增长平添了几分谨慎。为了更好地了解10万像素手机摄像头的市场需求,记者随后来到了一家通讯器材专卖店

  手机销售人员

  记者:小姐, 我跟您咨询个问题。 就是现在你们这里卖的带摄像头的手机一般是卖的是多少像素的?

  手机销售人员:是30万像素的。

  记者:都是30万像素的。 现在10万像素还有卖的吗?

  手机销售人员:应该有吧 , 因为我们这里没卖10万像素的。

  记者:你们这里没有卖的 , 是不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手机销售人员:比较少 ,因为太差劲了。


  解说:这样一种行将淘汰的产品却成为ST光电今年上半年利润成倍增长的关键,这让记者感到十分差异,那么这个产品到底能够带来多少利润,离开惠州回到深圳,记者终于找到了ST光电的真正办公地,对于记者的疑问,董事会秘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丁云林

  丁云林:润的主要来源是以精密光学为主。

  解说:董事会秘书始终没有向记者透露手机摄像头和变焦镜头具体的利润数据,但是记者从ST光电去年的财务报表记者看到,去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只有150 万元,即便今年上半年实现了400%的增长,净利润也只有600万元。那么除了公司位于惠州的光学机电公司,目前ST光电是否还有其他的利润来源呢?记者从公司披露的信息了解到,2002年北大青鸟入主后,利用ST光电尚未使用的上市募集资金,先后收购了深圳桑夏智能和中环宇等4家公司,到目前为止共用掉3个亿。

  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丁云林

  记者:目前为止收的这几个项目有没有利润?

  丁云林:今年总体来说这些(收购)的公司将继续为公司做出利润贡献,那么只是说贡献的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当然也不排除这个投资行为中有一些, 比如说因为有一些投资不一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解说:在ST光电收购的项目中记者注意到,公司投资6800万元收购的深圳桑夏是一个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器的研发中心,位于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这里记者看到的是一幢即将竣工的大楼,目前并没有产生什么盈利能力。公司人士透露,今后不排除通过转让获取收益的可能。而去年一月份收购的中环宇今年的盈利情况更糟。由此看来,目前ST光电的盈利能力还显得十分脆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观,所谓利润成倍增长不过是由于去年同期利润基数较低形成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一度令上市公司先盈后亏的原大股东麦科特集团占用上市公司1.2亿元资金的问题是否会继续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呢?

  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丁云林

  丁云林:从目前这个角度看, 让它(麦科特集团)一下子还钱的确有困难。应该说麦科特当时的确是存在 相当多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在财务上所造成的财务风险基本释放 ,那么从今年来看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应该不会给今年带来财务上的风险。

  主持人:在采访中,ST光电的董事会秘书还告诉记者,由于在2003年对原大股东1.2亿元欠款一次性计提了80%的坏帐,今年上市公司不会再上演先盈后亏的一幕,但是通过记者的调查我们看到,对于ST光电来说,目前并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业绩支撑点,仅靠一个过季产品,公司全年能否一举扭亏保牌投资者还要保持一份谨慎。今天ST光电的收盘价是4.43元,下跌了2.63%。

责编:小荷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