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月度调查(2004.07.07)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8日 15:47)
主持人:六月的市场并不像天气一样来得炎热,而是在沉闷、低迷中度过,全月上证综指下跌了近150点,即使是前期比较抗跌的石化、电力板块也未能逃出被恐慌性抛售的厄运,带领市场重心再度下移,那么在火红的七月份,证券市场是否会出现转机?有哪些政策取向值得我们关注?市场的热点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对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兴业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东北证券、方正证券、北方证券等八家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一起来看7月月度调查的结果:
月度调查——政策关注
调查第一部分是关注的政策,反馈结果显示:由于美国在6月30日正式宣布加息,使得各家机构对于我国下一步的宏观调控动作相当的关注。是否会升息?宏观调控的阶段性效果如何等内容成为目前最具悬念的一些因素,参与调查的券商普遍认为:上述因素由于对资金面和上市公司业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答案最终的水落石出,未来市场的走向也会逐渐明朗。排名第二位的是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实施方案的可能推出,从日前首发的“保险业蓝皮书”中透露的信号以及监管层的某些暗示来看,保险资金入市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位居第三的有并列两项内容,分别是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扩容速度和QDII政策的进程。
月度调查——资金动向
调查第二部分是资金面动向。
随着深圳中小企业板块在六月推出,沪深两市新股发行数在六月达到了创记录的26家,平均每个交易日发行一只,首发融资总额也创下了七年以来的新高,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再加上大盘的不断调整,场外资金的观望气氛浓重,总体来看,六月份的资金供求关系相当吃紧。
进入到七月,资金面的情况会怎样呢?在参与我们调查的八家机构中,有五家认为本月的资金供应将继续回落,整体市场规模呈缩小的趋势,有两家机构的观点是随着两市扩容压力在七月的逐步减小,资金面状况会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另外还有一家机构则认为导致资金面趋紧的诸如银根紧缩、金融监管、市场扩容以及基金调整仓位等主要因素近期不会有较大改变,因此本月资金供求将非常紧张。
月度调查——行业价值
调查第三部分是行业价值。结果显示:入选的五个行业与六月份完全相同,只是前后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上月位居第三的石化行业由于赢利水平持续高位运行本月荣登榜首,电力及电力设备制造从冠军宝座跌至第二,煤炭开采业也滑落到第三的位置,交通运输业本月前进了一个名次,列第四,电子元器件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排在第五名。
月度调查——市场走势
调查第四部分是市场走势。
反馈结果显示:与上月类似,有4家机构调高了对7月份市场的预期,认为本月大盘可能迎来最后一跌,然后出现触底反弹的行情,但对反弹的高度都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其中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是看到1550点;另外有3家机构认为股指在本月将继续维持调整格局以构筑中期底部,剩下还有1家机构则认为不排除再行下跌的可能性,底位最低的预计在1300点附近。
主持人: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宏观调控下一步的动向是大家最关注的,而这又取决于紧缩政策实施后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果,那么怎么来看宏观政策调整,新阶段对于市场的影响,七月份市场的热点方面又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今天请来两位嘉宾来分析,一位是来到上证所直播室北方证券莫光亮,另外一位王维庆。那么莫光亮我想我们先来看一下,就是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这个宏观政策调整的问题,这两天国家发改委也有一份研究报告,谈到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怎么来看待这个现在阶段性的成果。
莫光亮(北方证券):我是比较同意这种看法,首先我认为呢,由于经济运行的惯性,及去年同期基数比较低的缘故,今年上半年GDP增增速仍可能达到10%以上,而六月份的XPI有可能会突破5%,但我们认为就是说我国经济并没有全面过热,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根本的改观,同时我国现阶段也并没有产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基础,因此就我们的观点来看,宏观调控在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XPI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这些都环比出现下降的基础上,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宏观调控的效果还会进一步的显现出来。而最终会导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主持人:好,那王维庆,刚才莫光亮也说他认为就是说现在这个阶段性成果已经出来了,那么你觉得这个阶段性成果它是体现在哪方面呢?
王维庆:我个人觉得这几个指标应该讲,大家注意一点就是环比,环比可能比同比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再有一个实际上我们个人感觉,就是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会发现,就是刚才还是讲到了,我们经济过热应该讲是属于局部的,而且动因是属于地方政府的盲目扩张,那么这样的话,行政可能要远远比经济的杠杆要管用,所以这样的话,我个人感觉就是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否加息的可能,我个人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加息一个是一刀切,而且是不能不得不动的一个东西,所以这样的话,我觉得下半年从整体角度来讲,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主持人:就是在宏观政策方面可能比较同意说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那么这个就是说不确定因素,政策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消除,但是现在大家又关心的问题,就是扩容的问题,好像7月份跟6月份相比,这个速度也不会降的很多。
王维庆:实际上我觉得扩容的问题,是每次行情在下落的过程当中,大家找不到理由的时候,一定会找到扩容,那我个人感觉,这个本身任何一个这个商品的价格,都是供求决定的,那我觉得从扩容的角度来讲,市场低迷,他有一个市场自制的一个过程,所以他市场低迷了,如果你的发行像最糟糕的时候,他只有10%的获利,那自然会发不出去了,如果跌停就是说跌破发行价上市呢,他自然不会发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情况下,扩容的压力,我个人感觉,如果市场好的话,那扩容压力不是问题,那实际上刚才谈到保险基金入市,我觉得应该把它认为是国九条当中,具体落实的一项,我觉得站在这一个高度可能更好一些。
主持人:所以你觉得这个扩容不管结构降的下来将不下来,它其实对二级市场本身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严重。
王维庆:我个人感觉是这样。
主持人:好,我们再来看一个就是行业价值的调整方面的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项目问一下上海的嘉宾莫光亮,在这个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到,就是石化行业呢,在机构投资者投资重点中,这次是跃居榜首,和电力行业是退到次席,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变化?
莫光亮:首先石化行业受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是相当比较小的,现在为什么这么说了,一方面整个石化行业的主要石化产品,它的定价,价值都属于国际定价,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由国内的因素决定的,而是受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并且从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的情况看,主要的石化产品,目前都还是存在一个缺口。再有另外一方面,整个石化行业,目前处于一个景气的上升通道,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呢,石化行业在2006年以后,才会新增大量的生产能力,因此呢,在此之前,整个石化行业都会把随着景气繁荣。
主持人:好,感谢莫光亮对石化行业的一个判断和分析,刚才也谈到石化一个是国际定价,一个可能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在这种判断的情况下,机构对区域的市场判断比较谨慎,但是把石化放在前面,你觉得在这个月份有哪些市场机会有哪些值得大家去重点去把握?
王维庆:我个人觉得一个行情的点可能会冲击年线,大概会在回场修复1520点,那么从个股来讲,我觉得示意中保的基于业绩的为主渠道可能这样会更好一点。
责编:小荷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