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下的投资方式(2004.04.09)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09日 13:20
主持人: 我们邀请到的嘉宾除了华夏证券投资总监彭旭以外,还有北京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吕立新。昨天,我参加了一个业内投资机构的讨论会,发现与三月份的一致看好相比,大家对于4月份中下旬的走势突然开始出现了一些分歧,主要集中在目前点位是否偏高,以及投资方式需不需要调整的问题。先请两位做一个选择,并简单阐释理由:
关于目前位置的风险程度和投资策略:
1、 风险偏高,不宜继续建仓,宜减持
2、 风险适中,持股为主
3、 风险较小,可以加大持仓比重
主持人:我们对于国内十家券商进行了调查,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目前的市场风险的。
杨芳:你好!我们对十家券商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点位风险偏高,宜减持的占到30%;有60%的机构认为风险适中,可以持股;而觉得风险较小,可加大持仓比重的只占到10%,也就是只有一家机构持这样的观点,他的理由是目前大盘的震荡实际上是对1700点的整固,调查的结果就是这样。(十大券商: 国泰君安 海通证券 申银万国 兴业证券 西南证券 华夏证券 东北证券 光大证券 中信证券 北方证券 )
10家券商调查结果
1、 风险偏高,不宜继续建仓,宜减持 30%
2、 风险适中,持股为主 60%
3、 风险较小,可以加大持仓比重 10%
主持人:可以说对于下跌,有些人认为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更多的人可能感觉是意料之外,没有想到跌幅有这么大。我们把下跌的原因作为今天重要的一个话题。可能投资者对于下跌,首先的想法就是为什么跌幅会这么深,想不到,你怎么看这个原因呢?
彭旭:从近半年的走势来看,累计涨幅确实比较大,从市场本身的技术来看,这个调整我们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从幅度上来讲,对于第一天这种下跌出现这么大的幅度,总体来讲也是在情理之中,没有觉得特别意外的。
主持人:那么觉得谁在卖股票,今天?
彭旭:赚的多的人在卖。
主持人:也就是说股票出现涨幅最大的股票?
彭旭:对。
主持人:但是你认为这个调整是正常的技术上的一个调整?
彭旭:对,技术上的一个调整。
主持人: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业内投资机构的讨论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3月份在开会的时候,大家对于3月份的行情一致看好,但是到了4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主要的分歧点在于,一个是说目前的点位是否偏高,另外在讨论,下一个阶段我们的投资方式和方法是否需要一些调整。今天我们把这样一个话题在周末论坛进行讨论,首先我想请两位做这样一个判断,目前为止的风险程度和投资策略,两位分别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我们在等例子里面我们给大家一个选择题,彭旭你先选一下,你对现在是一个什么盘,包括你的理由?
彭旭:风险始终,持股为主。
主持人:为什么?
彭旭:总体来讲,我们对目前的市场运行的格局,总体判断调整是阶段性的,而且调整的幅度会相对优先的。
主持人:所以目前你还是觉得持股为主。
彭旭:持股应该是一个主要的操作思路。
吕立新:我个人选第一个,我认为风险偏高。
主持人:风险大了。
吕立新:对,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去年年底今天初的时候,我注意到大概有一半的机构,对全年的高点预测的1750到1800,实际上到现在只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完成了。
主持人:应该说去年达到了。
吕立新:对,所以我认为是时间只过了四分之一,但是任务好像已经完成了,我认为是积累了比较大的风险,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做出的市场的预测,我个人建议对一些涨幅比较大的实行减仓。
主持人:再来看对于20位基金经理的调查结果。
孙善军:我们对鹏华、博时等基金公司的20位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查, 70%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的风险适中,操作策略以持股为主,有20%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风险偏高,不宜继续建仓,准备减持;仅有10%的基金经理选择了目前风险较小,可以加大持仓比重。这说明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大部分基金经理对目前市场的风险程度还是比较认可的。
20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查
1、 风险偏高,不宜继续建仓,宜减持 20%
2、 风险适中,持股为主 70%
3、 风险较小,可以加大持仓比重 10%
主持人:从对券商的调查结果来看,可能对彭旭的观点比较支持一些。
吕立新:这个不奇怪,我觉得现在的这个市值可能越来越集中在一些机构的手里,比如说基金公司呀。
主持人:像彭旭他们这样的券商手里?
吕立新:券商在去年底今年初可能是收益率远远不如基金,它是更不愿意减持的,基金现在源源不断地的新募集的资金进场,他们可能更多的考虑是增持的,而不是减持的。所以我认为有这种判断不奇怪。
主持人:你觉得他们有一种主观判断在里面,彭旭你怎么看这个吕立新向你发问了,开始。
彭旭:从市场本身中长期的运行格局来讲,整个市场的调整的底部,相对来说判断上面偏高一点,这样,我们认为在这个空间之内很难有较大幅度的调整,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从整个目前市场的资金,包括尤其是在今年年初,国务院的九点意见出台以后,本身市场做多的新年和决心比以前要大,这就是在目前的位置上,可能进去投资的股票并没有太多的获利,或者说有些获利的机构也是属于从操作角度各方面来讲,可能会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从具体整个的中长期投资的趋势来讲,我们认为在这个位置上面没有必要形成太大的空间。
主持人:你觉得你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券商的观点?
彭旭:应该代表大多数。
主持人:从对基金的调查结果来看是和券商的结果有些类似,不过我感觉基金看多这个市场,或者是持股信心比较更强烈一些?
主持人:以上是在投资机构的层面上我们做的分析,北京的记者今天在营业部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时,曾经提到说我们今天的周末论坛要做关于行情的阶段性讨论,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1:今天大盘往下调整,今后还有没有机会冲到1800点的可能?
投资者2:今天大幅下跌是券商的主力在出逃,还是基金的主力在出逃?
投资者3:现在好多含权的股票大家都在说好,我也想买,已经涨高了也不敢买了,找不着合适的股票不敢进场了。
投资者4:大盘是大盘,个股是个股,个股有潜力的还是没有跌。
吕立新:我觉得今天的下跌,主要是中小散户来做的,而不是这些机构做的,这些机构想法和散户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基金,基金前不久有两只基金它的收发的份额达到了超过了100亿,他们想的更多的可能是在加仓,所以我觉得即使券商和基金要减持,也不会这么如此集中的减持,会是一个渐进式的分批的减持过程。所以今天的盘面我认为是一些纯技术性的中小散户。
主持人:大家都在说,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有时是共赢,但大部分时间是对手,我们就同样的问题对投资者也做了调查,先请你们做个判断,他们哪种观点会占上风?
投资者调查结果
投资者调查(40名) 目前大盘点位的风险程度和投资策略
1、 风险偏高 不宜继续建仓宜减持 45%
2、 风险适中 持股为主 40%
3、 风险较小 可加大持仓比重 15%
主持人:根据几个调查结果,讨论提出各自对于市场投资方式的观点。
主持人:彭旭你怎么看基金有70%的基金仍然对后市比较看好,他们认为风险是适中的,还是应该持股。
彭旭:从基金目前的状况来讲的话,他们的持股信心应该比券商应该还要更强烈一些。
主持人:为什么?
彭旭:因为本身从最近基金发行的情况,募集的情况来讲,资金是非常充裕的,增强了基金对后面市场进一步运作的信心这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从第二个角度来讲的话,基金本身对目前的市场可能侧重的是结构性各种品种上的调整,而不是整体的长期趋势的变化,所以从资金面来讲的话基金的信心可能甚至比券商还要强。
主持人:那么是不是和它资金的来源什么的也有很大的关系?
吕立新:我觉得和它的理念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基金的理念有的以不变应万变,集体锁仓的一些蓝筹股,他们认为他们不抛售,可能认为市场上没有人会抛售了,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地增量资金募集进来,所以他们对后市乐观我认为是非常正常的。
主持人:就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就是说从机构的层面咱们可以看到,包括基金在内,包括券商在内,虽然说今天市场出现了下跌,包括最近在1770点附近出现这种调整,他们不是特别的担心。
吕立新:对,但是实际上现在基金的仓位加上券商的仓位我个人估计可能也不会超过整个市值的25%,我想不会超过这个数,所以他们在某些局部的时候,可能还是左右不了这个市场,像今天这种暴跌并不是他们做的,但是他们也左右不了。
主持人:你怎么肯定说今天不是他们做的呢?彭旭你同意吗?你是一个机构投资者的一个代表呀?
彭旭:今天下跌更多的我认为主要是属于累计涨幅大的进入一个相对的高位区域,在技术性的调整。
主持人:但是谁在慢,主要是机构在慢还是说像这种吕立新说是中小投资者在卖股票?
彭旭:这个可能成分就会比较复杂一点可能都会有,但是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可能作一些品种上面赚的多的会抛的多一些,也就是跌幅可能会大一些。
吕立新:如果基金对后市这么看好,他们今天要大规模的抛售的话,它岂不是在欺骗广大的投资者吗,我想是这样的。
主持人:其实你看很多投资者对于今天的调整确实是心态各异,但是从表现上来看比较冷静,但是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问你,是券商的主力在出逃,还是基金的主力在出逃,和我一样关心这个话题?
彭旭:首先一点就是我们并没有在出逃,这一点我可以强调。因为我们对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仍然是坚定的看好,那么从目前的今天的刚才很多投资者目前提到的心态比较稳定,严格来说,作为我们主力的一些券商呀,基金在内,应该说心态相对来说更稳定一点,证明今天的跌幅我还是强调这一点就是说是在一个很合理的,正常的一个调整,而不是一个长期的一个趋势。
主持人:吕立新怎么看投资者的这个问题?
吕立新:我同意他这种判断,我也比较同意刚才几位投资者的看法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就是基金并没有出逃,券商也没有出逃,而是一些中小散户联合起来在出逃。
主持人:为什么出逃?
吕立新:他们这种做空的作用,形成一股共振的作用,共振在今天集中起来了,所以振幅非常大,它为什么出逃就是因为他们持有这些个股涨幅太大了需要及时的套现,回避风险。
主持人:这个和我们通常,中小投资者认为可能有一些差别,他们往往认为主要是机构在大量出逃股票的时候才会造成市场的大幅的振荡,那么有一句话说,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有时候是共鸣,但是更多的时间是互为对手,那么我们就同样的问题,就是说目前市场点位的风险和投资策略问题,也对中小投资者做了一个调查,不过我想在出这个调查结果之前我想请你们两位先做一个判断,你们觉得风险偏高,风险适中,风险较低这三种观点你们觉得他们会哪种观点占上风。彭旭你怎么选?
彭旭:我觉得从中小投资者目前的市场判断,可能恐高的心态比较严重的。
主持人:恐高的心态,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现在市场的风险是比较大了?
彭旭:对,我个人是这样看的。
主持人:你是这样看的,那吕立新呢?
吕立新:因为今天出现的暴跌,而前期的更多的人是比较一致的看好,所以我认为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对峙的局面,多空双方,我认为选择认为风险大,风险一般和风险小的可能是比较平均,力量比较均衡,我认为各占三分之一。
主持人:各占三分之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际的调查结果是什么样一个情况,我们来看等离子,可以看到觉得风险偏高,不宜继续建仓,宜减持是占到45%,风险适中,持股为主的占到40%,风险较小,可加大持仓比重的是占到15%,可以说这个结果跟你们两位选择的都不太一样。为什么我们说作为中小投资者的一个我们说打牌的对家吧,那么为什么你的判断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偏差。
彭旭:从我们的判断我认为中小投资者认为目前的风险是偏高,基本上在整个的这个里面占到45%,实际上跟这边的判断,实际上比较吻合的一点吧,就是说他觉得是两边的这种关系是持平的我认为在这个市场恐高的心理可能偏大一点,可能我也是认为中小散户目前有45%的人认为不宜继续建仓,宜减持,这种心态我觉得非常正常。
主持人:你觉得他们这种矛盾的心态会比较正常。
彭旭:对。
主持人:我在想为什么你的判断发生失误,因为你的判断失误就是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可能就是在操作上会有一些失误?
彭旭:对,这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但是我们从机构投资者本事未来市场的操作来讲的话,我们可能还是立足于中长期,对于短期的变化的敏感度还稍微差一点,就是对于关注度还是稍微差一点。
吕立新:看来我是比较过高的估计了机构对后市看好,对于中小散户的影响力,实际上从刚才这个看来,中小散户并不因为机构看好他就看好,他还是相对比较独立的,我最大的判断失误就在这一点。
主持人: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说咱们现在是有三个调查结果,认为目前位置使市场相对风险小的,基本上没有,只是在于说风险高低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那么彭旭我是给你提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中小投资者认为现在风险偏大,而实际情况是偏大和适中这两种观点比较接近,那么你这样一种判断错误的话,会对你的操作产生影响吗?
彭旭:应该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从投资的策略各方面来讲的话,可能整体来讲我们的操作风格相对比较稳健一点,就是立足于中长期的一些投资行为,所以在短线的变化上面我们相对来说考虑的因素稍稍少一点。
主持人:就是他们的心里变化不会对你产生太大的影响?
彭旭: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主持人:那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通过三个调查结果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包括基金券商这两个主要的投资结构,包括我们群体还有非常大的中小投资者,现在对于市场状态和投资策略的一个分歧和一个判断。那么这几个结果出来了,我想我们讨论的问题想换一个角度了,根据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你觉得我们的投资者在下一步的这种操作过程中,策略方面,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调整?
彭旭:这个因为毕竟现在的证券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题的一个市场,确实是中散户在整个的投资比重逐渐在下降,在整个投资市场上,或者是以基金这个方式在进入这个市场,我们认为这个市场长期的,中长期的趋势是相好的话我还是希望投资者,不宜追涨杀跌,就是对一些品种的投资这一块,在收益比较高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波段运作,但是市场短线的这些东西过分的去参与。
主持人:那么这个就是说基于你对两年市场是一种什么样的判断呢?
彭旭:对。
主持人:一种什么样的判断?
彭旭:我们总体来讲对今天的市场认为是一个强使整理,而且应该有创收新高的可能性,在未来应该有创出新高的可能性,而且在未来甚至我们看的更远一点,看到明年,看到后年,我们认为将来市场运行的长期趋势来讲空间会更大,所以对于目前的这个市场这个阶段的涨跌确实不是很在意,当然我稍候也可以谈到我们从本身对市场的长期趋势为什么相对来说更看好一些。
吕立新:对,这样就牵扯出一个我认为是更稍微中关一点的问题,就是一定要讨论关于股市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宏观经济领域现在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非常热门,我们刚刚从熊市里面摆脱过来,我们是希望它一味的无限制的涨下去,还是希望它有节奏的涨,这个每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市场这种阶段性的,中期的调整我是对二季度甚至对下半年的行情我认为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在不同的波段里面,重点持有一些个股,以中线,以中线操作,为主要的策略,然后每一个波段的行情的话,持有一些热点的板块。
主持人: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那么彭旭我记得在上次交流的时候你提到说关于底部抬高的问题,那么对于今天出现这种下跌,底部抬高,它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判断?
彭旭:关于整个市场的判断,我们在两年前,也就是在2001年底,2002年初,我们当时对整个的市场做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判断,当然现在从目前的情况来验证当时我们判断的话,应该说总体来讲还没有太大的偏差,也就是说我们当时认为从整个的行情的运行来讲,2001年是熊市的主要的单边下跌行情,那么在2002年是一个弱势的整理,在这个整理过程中,不断地寻求这个熊市的底到底在哪儿,这是2002年整个市场运行的格局,反复试探在最后在1300点,从政策的角度,从市场本身的角度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那么到了2004年我们当时的判断是认为2004年是一个强势整理的格局。也就是说市场偏强,逐步地在往上走,逐步地在抬高,在2002年是找寻底部,那么今年是在不断地向上试探,到底是一个信心逐步恢复的过程,但是我们也不要指望2004年大家市场信心恢复的力度有多大,大家还是恐高,稍微有下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呀,心里判断呀,甚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操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但是我们在去年,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务院九点意见出台之后,我们对我们原有的判断做了一些修整,我们当时认为2004年的高点,我们当时认为不会到1800点,就是到1800点左右的可能性,单纯从指数来讲的话。
主持人:但是底部会逐渐地抬高?
彭旭:底部会在逐渐抬高,强使整理,市场的投资机会更多一点。
吕立新:所以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的行情应该是一个逐步地寻找阶段性顶部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强使振荡,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
主持人:那么在具体比如说彭旭你在具体操作过程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彭旭:总体来讲在目前以基金为主题的投资的市场里面,因为基金的股票的买入过程,可能也就是代表了基金他所买了股票的上涨的过程,那么基金它投资的策略是买入,持有,相对来说它的短线行为可能相对少一点。那么基本上它在完成股票买入的过程的时候,这个股票的短期涨幅可能也就差不多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认为今年的投资策略更应该是还是以波段为主,但是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的话,持有也不妨是一个策略。
主持人:你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一些相关的例子吗?比如说我们最近在说像业绩涨的好的股票,涨幅就高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操作?
彭旭:如果是我,我一定是卖出的,就是说市场它从各方面的角度虽然我们看好因为市场的投资机构是由它目前的价值决定的,并不是由这个公司的价值决定,就是我这个观点就是说你买入一只股票是因为它目前的价格来判断,你100块钱的绩优股你可能认为很高了,它是有风险的,但是你两三块钱的,可能有一些中长线投资机会的股票,它可能股价相对偏低一点。
主持人:低了你就买低的,找低的。
彭旭:也不是概念,就是说我们认为就是说在挖掘企业价值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它的股价的变化,阶段性的涨幅。
吕立新:价格和价值的综合考虑,多的时候要反向操作。
主持人:所以实际上就是说我们通过这几个调查,包括刚才两位谈到方式的调整问题,实际上给大家一个,我理解给大家提示就是说在下一阶段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以波段性的操作为主,涨幅过高的股票你该不该卖掉,去寻找一些价位低一些,涨幅低一些的股票,然后价值的去操作。
彭旭: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