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连线:聚焦券商创新(01.31)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1日 10:04)
主持人:雨 霏
嘉 宾:吴 亮: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副总经理
嘉 宾: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背景:首个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主持人:备受市场关注的券商创新工作已经步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首个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光大阳光集合资产计划已经是上报中国证监会,并且获得了通过即将是获准发行,那么今天的焦点连线,我们就将关注的是券商创新这个话题,那么在进行连线讨论以前,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一下首个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情况。
解说: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券商上报证监会的第一个创新产品,计划首发规模18亿元,光大证券将以产品总规模的10%的自有资金投入,首先承担投资风险,同时在优先收益期内,光大证券用自有资金保证投资者3%的优先收益,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即将推出,标志着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彻底转型,是券商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主持人:券商创新产品的推出,对于券商,投资者还有我们的市场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今天我们就讨论这个话题,今天是由两位嘉宾参与我们的连线讨论,一位是光大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吴亮先生,一位是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大学吴晓求先生,我们首先要连线吴亮先生,吴亮你好。我们了解你制定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主办人,首先想请你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创新产品?
观点:卷商集合理财是私募形势和资产管理产品
吴亮:好,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一种私募形式的资产管理产品,它的投资方向是在两地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品种,以及开放式基金,光大证券作为这个计划的投资管理人,以自有资金参与其中,和客户资产一起共同运作,并在优先授予期内保障客户的3%的优先授予权,我想在这儿解释一下什么是3%的优先授予权,就是说在优先授予期结束的时候,如果客户的资产达不到3%的净值增长率,光大集团将以自有的资金弥补,使之达到3%的优先授予率,但是如果光大证券自有资产已经完全弥补以后,仍然不能使客户资产保证3%的收益,那么其他的损失有客户承担,我们希望的话通过第一个作为光大证券第一支金融创新的产品,能够改变市场对以往券商传统的观点。
主持人:但是你所指的改变对他们传统观点又怎么来理解呢?
吴亮: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我们这个产品是第一家经过证监会正式批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所以投资人可以放心的投资,不具有法律风险。第二个方面我想的话,主要是我们的产品从制度设计层面的话,已经杜绝以往的这种挪用客户资产的这种可能性,比如说我们通过了第三方托管人,以及在专用席位上进行交易等等措施来防范资产被挪用,保障客户资产的安全性。
主持人:也就是这笔资产的安全性比以前更高了,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怎么去购买这个产品呢,比如说销售的渠道,购买的金额等等?
观点:购买起点10万元
吴亮:我们除了自身对以往的原有客户的直销渠道以外,同时我们的通过两个我们的代销渠道,第一个光大银行,一个的光大证券,通过光大银行的网点和光大证券的营业部投资人可以去索取相应的资料,并签订的集合资产管理合同,我们自己一种非限定性的这个资产管理计划合同金额的起点是10万元。
主持人:那么很多人在听了你的介绍之后,包括看到前一段时间有关媒体的报道,觉好像得这个产品和基金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如果我们现在把这个产品和基金之间做个比较,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观点:门槛 销售渠道等与基金有所不同
吴亮:我想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顾名思义就是集合客户的资产,将由专业的投资者进行管理,这个定义上来讲,和基金是很接近的,同时我们在投资模式,以及结算,托管等等方面,其实和基金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作为监管部门,在作出关于集合资产计划相应的管理办法的时候,实际上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差异,其中之一就是说我们的产品不能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就建立了它这种私募性质。第二点我想基于私募性这一点的话,对它的投资门槛,也设定了一定的高度,就是说如果要是80%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的这种新型产品,或者投资门槛的起点是5万元,而像我们这个阳光集合资产计划,它的投资明显不限定于规定收益产品的话,他的投资门槛实际上是定在10万元期间。
主持人:好的,那刚才我们通过吴亮的介绍,也大概了解了一下有关券商推出的第一个创新的产品,那么我们也知道,券商是作为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一个桥梁和枢纽了,而且券商在中国证券市场当中也是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重大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随着2004年8月13号是公布,关于从事相关创新活动证券公司评审暂时办法之后,已经是有两批,一共是8家券商获得了创新试点资格。而且还有不少券商已经提交了创新的材料,或者是在积极地申报创新试点。接下来我们来连线吴晓求所长,吴先生您好。那么您了解了这个券商推出的创新品种之后,您觉得对券商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好处呢?
观点:重在制度创新
吴晓求:中国的证券公司在现在面临着重要的创新活动,那么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产品的创新,由于现在我们的产品非常单一,难以满足投资者这样的一个需求,那么第二个方面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制度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我们证券公司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证券公司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风险,那么这个比较大的风险,从根本上说,是我们过去在证券公司这个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那么这个缺陷使得证券公司可以没有约束地来挪用客户的保证钱,没有约束地挪用委托资产管理这些的这些资金,那么从而使得证券公司治理的风险,通过一种机制,那么外加一个市场,从而给从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说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我想这个制度创新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那产品创新呢,主要是给客户提供这样一般多样化这样的一个需求。
主持人:那您觉得对于投资者来说,又有什么样好处呢?
观点:投资者资安全产将有保障
吴晓求:那么么对投资者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券商创新的活动,可以使投资者这这投资选择的空间和选择权能够有所扩大,那么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他的资产。那么第二个好处,就是说如果这种创新的活动能够实现,尤其是它的风险控制制度能够到位的话,我想客户的资产放在证券公司,将会比以往会更加安全一些。
主持人:好的,吴晓求先生,那我想光大证券推出这样一个创新产品,对于他们来说,以及对于整个券商来说,都是有创新之路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再来连线一下吴亮先生,吴亮那从券商自身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未来券商创新的重点领域是哪些,除了像推出这种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评论之外,还有些什么样的举措呢?
观点:组织制度 投行 经纪 陈品都将成为创新领域
吴亮:我们想,首先券商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只是一个产品创新的层面,由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是一种私募性的业务,它在假定投资者是一种风险承受相对较强,判断力较强的前提下,对产品的设计结构,以及产品设计形势的话,相对投资方向都放宽了一些要求,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的投资可以更加宽泛,投资的面更加的广。另外的话,我想除了产品创新这个层面以外的话,更重要的对券商来讲的话,是一种组织制度上的创新,以及经营模式上的创新,券商很多都在通过股份制改造,进行一个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并谋取通过上市,以及拓宽融资投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以及设立专业的这种子公司的形势,来细分各个行业的,各个业务方面的这种管理,并突出自身的优势,另外从经营模式的这种创新结构上来讲的话,其实也有很多,比如说投行业务,以及经纪业务方面,都可以有很多创新的方面。
主持人:好的吴亮,那看来除了这个产品的创新之外,可能对于券商来说,更要健康地发展,还要有深层次的创新,就是制度,还有管理结构等等方面的变革,好接下来我们再来连线一下吴晓求谋士,吴先生您好,那从国外的券商的创新工作来看,有没有一些工作是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观点:风险控制与盈利末模式值得借鉴
吴晓求:那国外的券商,或者说投资银行,因为它进入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概括地算,实际上它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有跟中介服务,到这种真挚服务,那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第二个就是说它从创业的服务,到综合服务,那么这两个实际上是非常明显的,那么以后我们国家的券商,以后能不能过渡到,从专业服务到综合的金融服务,从中介的金融服务,真挚性的综合服务,这种高端的金融服务,那么这其中我们国家的整个金融制度这样的改革,那么至于说有什么经验可借鉴,我想呢,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从事高端金融服务的这些公司,特别是从事资产管理,或者包括投资银行,也有这有高端的金融服务这样等等,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职业的操守,应该是非常的严格的,那么是从骨子里就有一种精神,要为客户服务。那么第二就是说我们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一定要完善起来,那么一定完善到,坏人都不可能装到控制这样的一个地步,那么制度建设,比什么东西都重要。
主持人:那2004年有人说是券商的管理规范年,我们也看到,确实在这一年,有很多券商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而且比如说今天也有一些有关券商的负面消息,但是2005年就是券商的年了,那您觉得像券商目前这种创新的举措,能够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吗?
观点:2004年券商风险集中暴露
观点:今年市场应解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
吴晓求:那么2004年也许说说规范国内年,那么不如说是证券行业充分暴露风险的这一年,刚才这个充分暴露风险,实际上是暴露前14年来,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证券市场,特别是证券公司,制度设计时出现的严重缺陷造成的,那么作为20005年的主要任务,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为一个中心,就要我们要花最大的力气,解决资本市场的所存在的股权分置问题,因为这个的确是中国资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才能因认而解。那么两个基本点,一个就是证券公司规范化的建设,尤其是它的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我们不要老证券公司内部风险传压给社会,这个我们一直从制度建设方面,一定要把它堵住。那么第二个点就是说我们上市公司透露这样一个消息,也包括上市公司诚信义务的建设,那么这两点也是我们这2005年,乃至2006年我们准备的工作,所以说这2004年我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工作的思路。
主持人:那您觉得目前,如果券商这种创新的话,那觉得可能为对我们的是市场又有一些什么影响,因为我想可能接下来2005年会多更多地券商,加入到这个创新的制度队伍中来。
吴晓求:应该会更加地选择价格创新出来,但是我想我们今天130家证券公司,通过市场化的重组,我想会慢慢地,会不同地缩量,那么通过几轮这样的重组,那么未来的证券公司,会突出几家或者十几家有重要影响的,有核心竞争的证券公司,可能还有二三十家,属于经济证券公司,这个我想这种结构,可能是未来我们中国证券行业的一个基本的结构,也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主持人:好的谢谢吴晓求先生,那我们今天有关券商创新的话题,就先讨论到这儿。
责编:刘科研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