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上海证券交易所记者杨芳进行分析(2004.12.15)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6日 14:10
主持人:我们来关注今天市场的表现,我们现在卫星连线到本栏目驻上证所的演播室,请记者国小刚给你介绍一下今天沪市的特点。国小刚,我们看到今天这个钢铁、石化、汽车等蓝筹股是力挽狂澜,那么沪市的1300点再度的失而复得。上海方面怎么看待今天市场的这种特点?
国小刚(上证所演播室):好的,我们注意到大盘在连续多天表现疲软的情况下,今天受ST股票和科技股的拖累,一度再次跌破了千三关口,向下寻求支撑。那么尾盘石化板块,在上海石化的带动下,于上午表现就相对表现不错的科技股,形成一种比较好的呼应,在尾盘收回了千三关口。那么对于大盘蓝筹今天表现,仅仅是在起护盘的作用,还是起动一波行情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呢?市场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分析,那么有人从今天尾盘的表现看,介入大盘蓝筹的资金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推高指数的决心。那么另外从钢铁板块的涨势并不明显也可以看出来,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涨幅,那么资金跟进就显得比较犹豫,因此他们认为,大盘蓝筹目前还不具备走出独立行情的条件,那么另一种分析认为,从年末基金对重仓的品种普遍有做高市值的愿望出发,他们认为大盘蓝筹股的这个业绩现在已经比较明朗了,因此围绕业绩做文章也是可以预期的。比如从今天上海石化的起动就可以看出来,这只股票就创下半年以来最大的涨幅和成交量,那么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一种护盘的行为,那么机构从价值在挖掘的角度完成这样建仓的信号已经比较明朗。那么不管以上两种分析,市场如何去验证,那么投资者今天对机构资金又夺回了市场的话语权,还是普遍持欢迎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