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焦点连线

直面超大盘股(2004.12.14)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5日 16:12


  主持人:雨 菲

  嘉 宾:徐 刚(中信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嘉 宾:梁伟沛(香港大福证券集团资深分析师)

  背景:超大盘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

  主持人:上周五关于明年会恢复发行新股的消息,一出台,那市场就出现了调整,这种市场的反映也是说明投资者对扩容还是有一定的担心,特别是大家担心,超大盘型股的发行可能会加速市场的下跌,所以似乎这个超大盘股发行就成为这个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了。那么我们中小投资者应该如何正确的来看待超大盘股发行上市对于市场的影响呢?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我们来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发行的超大盘股对于市场的走势,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解说:2003年新型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但是价值投资并非无米之炊,目前市场上价值品种,都是这几年才登台亮相的,如2000年的宝钢股份,2001年的中国石化,2002年的中国联通,2003年的长江电力和万通高速等,其中融资超过百亿的品种基本上都出现在2001年以后,而这些股票构成了价值投资的看家品种。不过这些具有大盘蓝筹特征的价值型股票,都具有超大盘的特点,它们的发行是否会冲击股票市场呢?纵观历史,通过对2001年以来上市的65只超级大盘股上市首日股指的表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31只股票上市首日,大盘指数是上涨的,34只股票上市首日大盘指数是下跌的,市场上涨和下跌的天数基本相当。而对于市场普遍看好的大盘蓝筹股,如长江电力、万通高速,中信证券等,对于大盘还有助长的作用。

  背景:香港股市的超大盘股

  主持人:香港市场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我们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

  解说:香港股市拥有流通市值超过200亿港币的上市公司就是超大盘股了,这类公司只有49家,占上市公司总量的4.5%,但这49只大盘股的总市值达到五万一千亿港币,已经占香港股市总市值六万五千亿的78%,也就是说余下的1050家上市公司仅仅占22%,这49家超大盘股11月的总成交金额已经占大市的55%左右,如果把它们派生出来的衍生工具都统计在内,那么超大盘股占市场总成交金额就会高达60%。

  主持人:其实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大盘股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市场就会出现下跌,但是目前中小投资者的心中,确实又存在这样的一种恐慌,那么作为比较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又是怎么想呢?现在我们就来连线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听一听基金裕泽的基金经理高阳的看法。你好高阳,那目前市场是有一种对于超大盘股新发行的一种恐慌,那对于你们基金经理来说,会不会影响到你们的炒作呢?

  高阳(博时基金管理公司 裕泽基金经理):大盘股的分析已经包含在基金投资的预期之中了,所以说短期来说对基金的投资炒作没有什么影响,我自己认为就是说,在证券市场处于弱势状况中,可能任何关于市场扩容的事实消息都会引起市场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证券市场应该不断有优质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一个失去融资功能的市场就会成为死水一潭,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市场监管部门也在不断的引入长期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比如说保险资金、养老金,QIFF等等,那么我觉得市场扩容是双向性的,所以没有必要对市场这个发行大盘股的扩容过分恐慌。从基金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是欢迎优质股票上市的,那么近期监管部门推出的新股新价,应为基金提供了合理的价格,投资优质股票的机会。

  主持人:好,谢谢高阳。那高阳的观点是觉得我们这个市场实际上需要更多的优质新鲜血液来补充,那投资者没有过分的恐慌,那么超大盘股目前在A股市场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投资者应该怎么来对待他们的发行呢?我们想通过内地和香港两个证券市场的比较,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今天是连线到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中信证券研究所的总经理徐刚先生,一位是香港大福证券集团资深分析师梁伟沛先生。我们首先来连线徐刚先生。徐刚,你好!

  徐刚:你好!主持人:你们首先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这个超级大盘股在我们A股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徐刚(中信证券研究所总经理):A股市场超大盘股的比例其实非常低,我们认为只有200亿元市值以上的才能算做超大盘股,但是这样的股票在目前的A股市场的总的上市公司力量里面只占到了1.6%,在A股市场总的流通市值里面只占到了13%,而今年11月份的总的成交金额里面,超大盘股的股票,它总的成交金额只占到了全市场的10%。因为超大盘股票在A股市场的规模实际上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这个超大盘股在香港市场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给我们一种感觉也是人气很旺,那么有关香港的情况我们再来连线梁伟沛先生。梁伟沛,你好!我们感觉好像这个超大盘股在香港市场上特别有人气,是这样的情况吗?

  观点:香港股市是大盘蓝筹股的天下


  梁伟沛(香港大福证券集团资深分析师):对,这类股票在香港市场的每天的成交金额占到60%以上,另外从成交排行榜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成交排行榜摆在前十位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超级大盘股,而反而一些市值低于100亿的二三线股,每天只有一两只股票上榜,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可以说香港股市是大盘蓝筹股的天下。

  主持人:那么梁先生,比如说具体到蓝筹大盘股,在香港发行之前,香港市场上会不会发生A股市场这种恐慌的心理,而且它上市之后对市场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

  观点:香港股市不会超大盘股发行的影响

  梁伟沛:应该说香港市场是没有恐新症的,反而有一些优质的大盘股,如果它成功上市的话,反而会带出一波新的上涨行情。我们以中国人寿,平安保险,还有中国网通,这三家过去一年成功上市的大盘股为例,中国人寿在去年的12月份发行260亿元的新股上市,然后在它发行期间,整个香港的H股指出是涨了6%,发行后,上市之后的两个礼拜,要整个H股涨了24%,H股只是从430点涨到530点。可以说这个中国人寿的上市为H股带来了新的动力,另外今年上市的中国保险和中国网通也对整体的大市带来正面的影响。

  主持人:好的,梁先生,请你留在线上,我们稍候再来交流。那么从刚才梁先生的介绍来讲,我们感觉香港和内地的这个市场真的是有截然不同的反应,现在大家又觉得,在我们的A股市场大家觉得这个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可能是导致市场下跌的一个原因,那现在我们来连线一下中信证券的徐刚先生,徐刚你好!那么如果从刚才我们说的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是不是我们不发这些超大盘股蓝筹,那么市场就不会下跌了,是这样吗?

  观点:停止超大盘股发行并不能扭转市场颓势

  徐刚:不是这样的。今年下半年以来,实践证明停止超大盘股的发行,并没有带来市场的上涨,那么回顾一下今天下班年以来的管理层出现了各种政策,除了停止超大盘股的发行,还有鼓励保险资金的入市,鼓励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这些都没有对市场的上扬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那么很多投资者都非常彷徨,非常疑惑,实际上道理是非常简单的,所有的这些,所谓的利好政策都是指向股票的供点和它的需求,但是我们的这个市场跟几年前,越来越不一样了,机构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据我们测算,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几乎占到了市场总的流通市值的一半以上。那么在这样一个市场上,那么股票,它作为投资品的内在价值,是不会受到供给和需求,这种政策的影响的。因此停止发行超大盘股,鼓励新的资金入市,这些所有的引向股票供给和需求的政策,并不能对股市的上扬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你觉得还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股票,它本身的投资的价值。

  徐刚:对。

  主持人:那么现在来讲,目前这种市场状况,如果说真的是迎来了超大盘股的发行,那么中小投资者应该是积极的持有呢?还是应该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呢?

  徐刚:那这就涉及当前A股市场的一个目前的结构状况,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它处在一个二元化的结构中,那么越是大盘蓝筹的股票,它的价格和它的内在价值越温和,甚至有些股票都出现了折价的现象。而越是中小盘的股票,越是级差的股票,越是所谓重组题材的股票,它的价格越是高于它的在价值。越有某种程度的泡沫,因此超大盘股的发行,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

  观点:中小投资者要实现资产配制的结构性调整

  徐刚: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讲,发行不发行超大盘股,都应该抛弃那些中小盘的垃圾型的股票,转而投向大盘蓝筹的股票,而你如果一开始就拿着很多大盘蓝筹的股票,那么超大盘股的发行,显然从本质上并不会影响这些股票的内在价值,应该是可以长期持有的。

  主持人:好的,这是徐先生给我们的一个建议,那刚才香港的梁伟沛先生也提到了,那么香港的一个投资者对于超大盘股是一种非常欢迎的态度,而且超大盘股的发行确实也是引领了一些行情,那么梁先生对此又有一些什么样的一些建议给我们呢?我们再来连线一下梁伟沛。梁伟沛:你好。梁伟沛,那你给我们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呢?

  观点:对超大盘股的态度是接纳并持有

  梁伟沛:从香港目前的情况来看,事实上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记得早期的香港股市也是以听消息为主的,追涨杀跌,也是以小型公司为主,然后内部交易,人为操纵,这些都很普遍,直到1975年,香港股市出现造假的事件接着又发生石油危机,然后大盘大幅下跌,中小投资者对事实的信心跌到谷底,香港股市也是在吸取了教训以后,监管机构致力于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导致很多小型的公司逐渐的淡出证券市场,随着80年代香港经济的起飞,然后那些大型公司能够顺利的在证券市场集资,发展壮大,越做越大。这些成功的例子有汇丰银行、横生银行,长江实业,还有中华电力等等。那么从这些成功的例子,结合香港的经验,我是认同徐刚先生的观点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应该是积极的持有这些大盘蓝筹股。

  主持人:好的,梁伟沛先生,那么从刚才这个梁先生的观点来看,实际上香港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达到现在这种说,超级大盘股在整个市场上占有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而且投资者对它是一个非常欢迎的态度。那么我们的A股市场似乎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再来连线一下徐刚先生,徐刚,那么你觉得这个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对我们的市场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观点:增加超大盘蓝筹比例才能提升市场投资价值


  徐刚:我个人认为大盘股的发行不是市场下行的替罪羊,反而,而且是二级市场上升的一个助推器,主要是原因,首先超大盘股的发行,将使得发行价格与同类二级市场公司的价格的这种价格差异,会引发更多的资金进而投资超大盘股,从而直接推动股市的上升。

  第二,A股市场总体作为一种风险资产,由于加入了超大盘股的发行市值,它总的投资价值会显著提升,从而引发更多的原来不从事股票投资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从而带动股票市场的间接的上升。第三,更多的超大盘股的发行,将使得A股市场二元化的结构进一步形成,更多的超大盘股将主导A股市场,我们认为一个崭新的A股市场将通过超大盘股的发行破解而升。

  主持人:好的,谢谢今天我们的线上两位嘉宾,谢谢徐刚和梁伟沛先生参与我们的讨论。那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超大盘股,我们应该更多的是以一种投资的眼光去来关注它的价值,看待它对市场的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去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理念,那也许是,我想这个可能是未来中小投资者更为现实的一个选择了,好,那么有关超大盘股的话题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儿。

(编辑:小荷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