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到稳健 影响股市有多大(2004.12.06)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07日 10:39
主持人:雨霏
嘉宾:曹红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
嘉宾:王小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博士)
主持人:透视市场焦点,把握市场节奏,下面我们就进入金边的焦点连线,昨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闭幕了,那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就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进行了重要的部署,今天我们就来聚焦这次会议上所制定的经济方针,而且连线各方的嘉宾来共同分析一下2005年中国经济的走势以及受此影响,证券市场当中在2005年存在的投资机会。在连线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次会议都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政策信息?
背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与投资者相关的政策信息
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200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也透露出一些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会议指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标志着自1998年以来,稳中求紧的宏观调控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财政的组合,已结束使命。紧中求稳,成为新的调控目标,双稳健的政策组合正式登台亮相。今年以来CPA走势一直是投资人最为敏感的话题,这一话题同样为经济工作会议所重点关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这意味着在明年CEPA的走势仍将受到重点关注,尽管会议没有大篇幅的论述资本市场的政策趋向,但是我们仍然能从报告中感觉到中央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下一步资本市场的改革再次确定了基调。
主持人: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个现象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那就是中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积极政策向稳健发生了转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这种转变又会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呢?我们现在就来连线两位嘉宾,听听他们的观点,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曹红辉博士,另外一位是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王小广博士。我们首先来连线曹博士,曹博士,你好。
曹红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你好!
主持人:那么其实我想大家对于积极和稳健这两个词的理解,应该说很容易,但是如果放到经济的这个领域当中是不是又有一些特殊的含义,究竟怎么来理解什么是积极,什么是稳健?
曹红辉:好的,在经济学中,财经包括这个扩展性的、中性和谨慎的三大类,那么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就是扩展性的财政政策,那么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至少存在三点不同,首先两者在这个出台的经济环境有所区别,其次是两者采取的政策措施有所差异,第三是两大政策的这个政策目标有区别。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说,这个背景、措施和目标都不同,我们现在更加关心的就是这两者之间在措施上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
观点:内涵是有保有压 二减一加
曹红辉: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它是扩展性的,那么自然都要通过采取发行国债等等这样一些个扩大财政支出,甚至是刺激性的财政政策等等,以及这个减少税收等等一些方法来扩大投资需求。那么另外一方面这个稳健性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对前期的宏观调控调控的一种确认和调整,那么稳健财政政策这个目标采取的措施是对前期的这个产业结构进行一部分调整。那么经过财政政策加以实施,那具体来讲包括有保有压,以及这个两减一加,那么最后是中央政府通过这个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对这个资金的流向和这个流通的速度加以控制和调节。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的这个两减一加具体又指什么呢?
曹红辉:所谓两减,是减少一个财政赤字的规模和这个发行国债的规模,所谓加是增加预算内的财政投资的一定的规模。
主持人:那么究竟什么是稳健,什么是积极,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现在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其实这一次大家对这个财政政策这么关心,主要还是因为它发生了一个转变,因为从1998年到现在,我们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2005年会发生这样一个转变呢?我们现在来连线一下王博士,王博士,你好!
王小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博士):您好!
主持人:对于这种变化,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原因到底什么?
观点:主要是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
王小广:有三个原因吧,第一个原因就是,经济的自主能力明显增强,这种情况下,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应该算是已经适宜了,第二个的话就是,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出现了一个就是局部过热的情况,中央出现了一个宏观调控,这实际上是标志着积极向稳健转型的一个标志,第三个我们讲政策三种类型之中,最重要的是稳健型的政策,稳健型就是双扩张和这个双紧缩的政策之外,都是一种稳健型的政策,所以讲,这种政策是一种基础的、最基本的政策。
主持人:那么如果说在2005年实行这种稳健的财政政策,你觉得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预期呢?
观点:明年经济增长将要比今年稳健
王小广:2005年的增长,我们将有这么几个预期,就是明年的经济增长应该说是比今年,甚至比以前还稳健,这个稳健我觉得主要体现这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经济增长率将回落一个可能持续的水平,这个水平是多少呢?我们估计以后应该是在8到8.5之间,这个正好在我们对比了以后是有两个13年,一个13年稳定等于率恰好是8.4,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应该是投资和出口增长趋于一个稳健类型的增长,第三个就是讲,物价水平也处在一个适度的增长水平,应该这是比去年,就是比2004年还要低。第四个方面的话就是像各个方面的这个结构协调,特别是消费结构和投资方面的协调性提高。还有城乡的一个差距也有所缩小。
主持人:好的,王博士。那么我们常说,这个证券市场是宏观调控的晴雨表,如果说明年的宏观调控来讲可能是一个更稳健的发展,那么证券市场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其中是否蕴藏着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呢?我想这是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现在再来连线两家机构的投资者,请他们分别就这个问题来分析一下,我们首先连线银河证券的左小蕾博士,听听她的观点。你好左博士,对于财政政策转向之后,您对于证券市场的走势是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呢?
观点:明年证券市场是平稳发展趋势
左小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博士):在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础上,明年积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相比较今年而言,这个货币政策应该相对的宽松,那么对证券市场来说,资金面肯定会相对宽松,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是这个中性的一个财政政策,它不会逆向去干预这个经济周期,也不会顺势去推动这个经济周期,那双稳定的这个宏观调控,对证券市场来说,明年市场来说应该是平稳发展的这么一个影响的趋势。
主持人:那么你觉得在这种平稳当中,是不是也蕴藏着一些投资机会呢?
观点:农业、能源、进出口等有投资机会
左小蕾:那对证券市场的投资机会,明年的证券市场投资机会,我认为,这个发展的战略比较注重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优化,和这个能源的节省,循环经济,所以我们的政策很可能会倾向于像这些农业,需要继续的发展、机构调整的和进出口这样的行业,也是需要结构调整的,这样一些公司和行业,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上的关注,所以我们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对于这样相关的一些上市公司,应该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寻求投资的机会。
主持人:好的,谢谢左博士,那么同样的问题我们再来电话连线一家QIFF,我们听一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先生的观点。那么陈昌华先生,你好你觉得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之后,作为QIFF,从QFII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证券市场会如何运行,投资机会又在哪儿?
陈昌华:中国政府如果现在实行一个比较稳健的财经和金融政策的话,我想谈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就是经济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明年应该比04年会慢一点。再其中的话,消费跟出口影响不会太大,最主要的应该主要在投资方面,投资增长会慢的比较大,那实际上对于中国股市最大影响的因素不是经济政策,反而是中国政府的股市政策,比如说怎么处理QFII股的问题,建设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从整体股市来说的话,一个稳健的财政跟金融政策对它的影响本身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对不同行业来说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好像电信、航空、消费行业的话,相对来说不太受投机增长减慢那个影响,反过来,比如原材料那些方面的企业可能增长比较明显的放慢的话,它们的影响就会比较大了。
主持人:好的,谢谢陈昌华,那么从陈昌华的观点来看,实际上这个财政政策的转变可能更加直接的是影响到一些行业的发展,进而也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当中一些机会的把握,那么这当中我们就会想到,如果明年实行这个稳健的财政政策之后,像能源、运输、原材料供求关系的这种紧张局面,会不会发生一个缓解,那么这些瓶颈行业存在机会是不是也就没有了,这个问题我们来连线一下曹博士。
观点:瓶颈行业供求会缓和但不会根本缓解
曹红辉:是的,那个由于采取这个稳健的财政政策,刚才你提到的这个项目,能源、运输和原材料等等一些个供求等等比较突出的一些行业,一些矛盾能够得到一些个土布的缓解,那么是否能够得到根本的缓解,在我看来的话,恐怕也难。这样的话,由于这些行业存在着研究的管制,随着管制的放松和经济体制的一些改革的推动,那么这个新的投资会进入这些行业。其次的话,由于这个需求的增速,在这些领域要快于这个投资的增长。所以长期而言,这些行业仍然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主持人:好的,谢谢曹博士,我们再来连线一下王博士,听一听他的观点,那么王博士,你好!
王小广:你好!
主持人:那么刚才曹博士的观点,是觉得像这个瓶颈性的行业,短期来讲会有一些缓解,但是长期还是存在投资机会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观点:能源电力、运输将会有较大缓解
王小广:我认为明年煤电油运的紧张会得到一个根本的缓解,还不是根本的缓解,这里面构造行业之间有一个差异,我觉得就是电力和运输里面的港口,受到这个,像运输港口里面受到出口增长的下降,还有电力的话就是供电增加,以及需求,随着增长的下降的话,所以讲这两个行业的话相对有一定的调整的压力。另外的就是煤炭的这个增长,明年还是一个加快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煤炭的供需状况也是比较紧张的,所以我觉得煤炭的机会可能要多一些。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说,可能这行业都是要有一个分化的角度来看,你提到电力、港口还有煤炭,除此之外,你觉得明年还会存在机会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情况吗?
观点:关注能源电力、汽车、装备制造、航空等
王小广:我觉得分两类,第一类就是今年受的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明年可能有一个恢复性增长,这个行业包括像汽车,甚至包括钢铁的一部分,还有一类的话就是,明年会出现一种明显调整的行业,像房地产行业,还有我们讲的这个运输里面的港口,但是我们要结合长期的这个趋势来讲,有些行业,它有比较大的成长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个调整的话,应该恰恰是给投资者一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