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价值型股票(三)QFII的选择 (2004.11.17)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8日 13:14
主持人:罗晓芳
嘉 宾:董 晨(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嘉 宾:顾灿奇(广瑞投资的高级研究员)
背景:QFII持股最新变化
主持人:透视市场焦点,把握市场结构,下面我们要进入焦点连线,今天的焦点是QFII,QFII自从进入中国证券市场以来,如果我们算它现在的规模来看,它管理的资产并不大,但是它的投资理念和选股思路,对各类机构投资者,乃至整个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在QFII的眼里到底哪些是新价值型股票,现在我们要连线到两位嘉宾,一位是我们要连线到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董晨,另外一位是广瑞投资的高级研究员顾灿奇。好,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到目前已经有21家QFII获得了投资额度,总金额是有30亿元,而三季报显示有七家QFII献身3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QFII的重仓股在第三季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说:持有A股上市公司1.37亿流通股的瑞银证券,是目前投资额度最大,持股数量最高的QFII,在宝钢股份、燕京啤酒、盐田港A、上港机箱、长江电力等21家公司,三季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当中,都能见到瑞银证券的身影,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持股数量分别为4000万股和2600万股。从投资的公司来看,中心通信和燕京啤酒是当之无愧的QFII重仓股,持股比重分别达到了12.7%和的11.6%,与第二季度相比,QFII持股新增的公司有通威股份、宝钢股份和盐湖钾肥等15家,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剔除的有浦发银行、国电南瑞、福田汽车等七家。第三季度增持最多的公司是燕京啤酒和盐田港A,增持幅度分别达到了155%和113%,被减持最少的公司是福耀玻璃和外运发展,幅度分别为36%和38%。从投资的行业来看,第三季度QFII投资的38只股票,分属19个行业,其中医药、航运等行业最多,与第二季度相比,QFII增加了对食品、农业等15个行业的投资,特别是对纺织服装的持股数量增加了3倍多,而减少了对电气设备、金融、汽车及配件等三个行业的投资。电器设备和金融两行业已经见不到QFII的身影,从持股数量变化的公司所属行业看,被增持的19家公司分属食品、航运业等14个行业,增加持股数量达到6900多万股,被减持的14家公司分属医药、建材、家电等9个行业,减持数量3100多万股。
焦点连线:寻找新价值型股票——QFII的选择
主持人:增加、减少、增持、减持,我们明显的感觉到第三季度QFII的持股情况的变化,我们也可以感觉到QFII的操作思路,也一定在发生着变化。接下来我们连线到QFII的代表,我们连线到美林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来和这个首席代表王仲何先生来沟通一下,看他有怎样的看法。您好,王先生!你对于这个QFII在三季度的投资的变化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怎么样看的呢?
王仲何(美林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我觉得就是说现在已经看到三季度投资的一个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从投资基金来说,他们要密切的关注他们投资的组合,什么他们要看到这个股票大势的变化,以及它投的股票的相对的所处的位置。另外就是所投的行业或者一些特殊的领域,他们现在所处的一个变化在这个情况下,他们会做出一个相应的决定,根据他们的判断。
主持人:这种变化是正常的,我们看到,王先生是这么来回答的,他所还要密切的关注这个变化,好,谢谢王先生。我们现在再来连线我们现场的嘉宾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连线一下顾灿奇先生,顾先生,我知道你刚刚是写完了一个QFII的研究报告,那么在这几个月里,它在操作思路上有什么样的变化,就整体来看,全部的QFII加在一起思路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顾灿奇:好的,我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QFII选择的品种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那么从它的这个多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首先是上市公司的规模,从原来的大型公司或者中型公司为主,向中小型公司扩展,现在是大中小型公司,一并进入了QFII的视野。第二是行业的一个多元化,从原来的少数这几个行业,扩展到三季报的时候的19个行业。第二个特点就是增持或者减持,主要是它的一个估值的一个问题,再一个价值抽象的一个市场当中,任何一个股票的估值或者是新增,主要依据还是它价格低估。那么减持却是相反的一个道理。QFII从三季度的操作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体现了这么一个估值的问题。
主持人:好的,就是说,你觉得不管从这个选的范围来讲是扩大了,还是从这个选的深度来讲,也是有一定的深化,这是你的一个感受,那么我们再想让你做一个比较,就是说,你认为现在这个QFII,我们知道像摩根士丹利,它可能会发起不同,然后这个瑞银华宝,它可能又和这个美林它的投资角度会不一样,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差异呢?
顾灿奇:由于QFII总共有30家,那么获得投资额度的有21家,它们也表现许多个性化的差异,首先就是说它的一个投资偏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以瑞银为代表的就是偏股派,瑞银总共有8亿美金的投资额度,目前进入市场的应该从,目前的一个十大流通股东的A股的统计情况来看,应该已经超过了10亿人民币。
那么相反的一个例子是花旗,它是偏转债型的,花旗总共获得了四亿美金的一个投资额度,但是它在可转债投入的资金超过了20亿人民币,这是我们在这个三季报当中,对这两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统计,得出一个数据。第二个我想就是说活跃程度,QFII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有投资额度的21家QFII总共在十大流通股当中,露脸的总共只有七家。
主持人:好的,那就是说,你觉得QFII跟QFII之间还是有各自不同的这种特色和差异,也有不同的优势体现出来,是吧?那么你觉得QFII这个给我们投资者,直接传达了什么样有用的信息呢?
顾灿奇:我想首先一点是只有变化是不变了。那么我们想在证券市场由于这个经济、上市公司行业的一个情况,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那么就是,根据这个上市公司的基本的变化,进行调整持仓机构。这个是任何一个价格投资者所应该奉行的一个策略,与时俱进在证券市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好的,那么总结一下你的意见,就是变化是永恒的,这点要关注。好,接下来我们再来连线一下董晨先生,看他怎么看待这些QFII的这些变化。
观点:仓位较轻 调整灵活
董晨:我觉得有两个特点值得大家关注,一个是仓位较轻,目前QFII的投资额度是30亿38,就是240亿,但实际上它投资股票的额度目前只有40多个亿,可转债不到20个亿,两个加在一起就是60亿左右,那么占到总量投资额度是25%左右。那另外看,还有一些没有进入统计范围,可能会多一点,假设它有90个亿的话,那占到投资额度的也只要40%左右的仓位,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认为QFII目前还处于试探性的,试水的一个过程。那另外一点呢,我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灵活调整的这样一个的特点,另外QFII根据我们从他披露额度和它减仓的这个周期来看,实际上和中国股市切合的比较好的,它从去年6月份开始减仓,开始制定额度,大概到去年前年实际上总共批准了17个亿的额度,到去年下半年股指是很低,那今年上半年市场非常活跃,但它总共是批准了1.25亿的额度,那在今年下半年市场又低迷的时候,它又被批准了11亿美元的这样一个额度,所以从这点来看,它减仓的位置都已经多,而在高位的时候呢,它没有额度去减仓,那这点可能和基金是相反的,所以我认为这体现一个特点,就是QFII的投资业绩很可能超过基金。
主持人:好的,我们发现董晨先生还注意到了这个指数的高低,和这QFII的仓量的多少的这种联系和变化的,非常有趣。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电话连线一下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我们连线到了香港,我们要和他们的主管陈昌华先生来进行沟通,您好陈昌华先生,你们现在的投资额度虽然是只有5000万美元,但是据了解,他们正在申请增加七个亿美元的投资额度,那如果被批准了,你们的投资方向是什么?那下一步看好的行业上司公司的股票是什么?
观点:看好航空、港口、公路、机场及业绩好的消费类公司
陈昌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我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得到首先要考虑一个就是经济方面的因素,我觉得消费在中国来说还是比较稳定一点,有点儿加数的指向,反后来说,投资在中国明显已经见顶,往后看看它的指数,我一直是这样下去的,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比较喜欢的,异地行业的,包括比如说航空,另外一个我们也比较喜欢的,反手性也比较强的团队,比如像港口,公路,机场这一类行业,因为他们跟中国的投机周期关系没那么大,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面,他们的赢利增长稳定性比较高。另外值得大家去讨论一下,就是某一个消费行业,在消费品类方面,我觉得大家要有意识,它不是一个产业品种,它是要看各地的股票,如果这个消费品做得好的话,在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好的陈昌华先生,谢谢您,我们再连线到北京的美林国际的王仲何先生,来跟他沟通一下,您好,王仲何先生,你们认为就是中国A股下一步的投资机会会在什么样的领域,你们看好的行业和上市公司有哪些,能不能给我们说得详细一些。
观点:看好消费类、医药、食品及成长性行业
王仲何(美林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从投资方向而言,我想作为一个海外这样一个投资者,他们第一看好的是我们认为就是价值导向,就是基本面比较好的公司,同时在市场的地位,比如说是流通性,以及它相应的在这个行业的地位,这是他价值的追求,第二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这些企业能够真正反映中国现在宏观经济的发展,这个比如说消费品的产业,医药行业,食品,那么应该说跟人们的衣食住行比较关切,或者密切这样的一些行业,那么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追求一些成长性比较好的,一些中性的,或者是未来的前景我们比较看好的这样的行业。
主持人:好谢谢王先生,我们听到QFII各式各样的观点,在前两天我们也听到了,券商还有基金他们的一些看法!那么究竟怎么样去寻找具有新价值的股票呢,怎么样把这些观点转化为现实的我们在股市里的投资人的这种需求呢,接下来我们来连线我们嘉宾,华夏证券的董晨,还有顾灿奇先生。您好董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样的观点呢,您能不能给我们投资人来参考一下?
观点:跟随策略
董晨(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目前基金以3000亿的规模占据主导地位,券商大概1000多亿,占据第二位。QFII是200多亿,占据第三位,但是他们的投资理念,随着资产市场的改革升格,也是不断地在融合,因此这样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仍然要不断的根据他们的这种投资理念,最好能走在他们前面,我想效益可能就会比较好。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根据他们的投资,来对大家的重仓股,不断的进行这种深入的发掘,我想进而能获得很好的收益,在最近一两年内里面。
主持人:好的,我们再来顾灿奇,你好顾先生,我们看到有关QFII的,券商的,还有基金的他们投资的建议非常的多,投资者听起来也很杂,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的策略,用不同的角度,来汲取他们的一些信息呢?
顾灿奇(广瑞投资高级研究员):我想由于三种资金带市场上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我们普通投资者呢,应该是这么样来操作,我想对待QFII,由于QFII有比较深厚的一个投资底蕴,那么我们主要还是要分析和思考QFII的投资行为。对待基金,由于基金现在正处于市场的中间和主流,对基金一些投资行为可以积极的参与和跟进。那么券商呢,由于历史的原因呢,处于一个创新求变的阶段,那么券商的一些操作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冷静观察。
主持人:不同的机构,我们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是思考,有的是紧跟,还有是看一看,好冷静的来观察,好,感谢两位嘉宾来到我们节目中跟我们进行了沟通。好观众朋友,刚才我们跟大家谈了一下,这QFII投资的新思路,连续三天的节目,也比较能给您的投资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