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昨天的节目里,我们大致了解了德隆当家人——唐万新早期的奋斗经历——从屡败屡战,到一夜暴富,唐万新的气魄是越来越大,而他一手打造的德隆,也终于成为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蛟龙,然而,在辉煌的颠峰上,已经播下崩溃的种子。曾经豪情万丈的产业整合,竟然成为最终的死穴。《作为被告的德隆》,今天播出第二部分——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德隆带来了什么?
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园北街
记者 王飞
我现在所站的这条街道,是乌鲁木齐市公园北街。在德隆这个名号正式诞生之前,它的前身就是在这里形成。在这条街上,唐万新进行了4年的早期商业经营,其中包括和5个当年的同学一起,开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彩扩部,而正是彩色扩印业务,为唐万新带来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桶真金白银。
解说:赚钱后的唐万新没有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彩扩业务上,他开始广开财路,锁厂、卫星接收器、饲料添加剂、航空俱乐部、魔芋挂面厂都成了唐万新的赚钱目标。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均以失败告终,连彩扩业务赚来的60多万也赔了个精光,甚至还出现过银行负债180万元,被诉至法院的存亡时刻。
郝鹏洲:回顾唐万新在新疆的这段创业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这些庞杂的业务,并没能给唐万新带来现实的财富,但实业投资已在唐万新心里,形成了一个魂绕梦牵的内心情结,我们从德隆的发展轨迹当中可以看到,产业整合一直是唐万新难以割舍的一个大梦。梦开始的时间是1992年,梦开始的地方,不是新疆,而是后来被唐万新称为“福地”的西安。
解说:1992年5月,唐万新带着借来的5万块钱,走出新疆去西安寻找商业机会,他通过“一级半市场”倒卖精密合金、陕西五棉、西安民生、西安金花的法人股,赚到了几千万元,唐万新的发达之路由此开始。1992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虽然这些投资跟过去一样成败各半,但站在新起点上的唐万新,逐步形成了过去小打小闹时所不曾有过的构想,搭建一个资金高速运转,可以大量融资的新平台。1993年5月,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进入唐万新的视野。他打通各种关节,终于在新疆金融租赁的股权中分得一杯羹,迈过了第一道金融门槛。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唐万新以新疆金融租赁的名义,在武汉、北京等地融资3亿多元,全部由其直接使用。1994年8月,北京JJ迪斯科歌舞厅破土动工。而座落在乌鲁木齐市中心的宏源大厦在1995年竣工时,曾号称是新疆当时最高档的写字楼。
在尝到融资平台的甜头后,唐万新决定掌握更大的金融机构,控制更多的金融资产。唐万新信奉的一句话就是“做大”。1996年新疆屯河上市,德隆持股9%,后来干脆直接将其母公司——屯河集团收入囊中。就在这一年年底,德隆绕道屯河收购了金新信托30%的股权,开始了更大规模的产业整合。而在这一过程中,金新信托成为德隆系自1997年以后,数年间最为重要的融资平台。截至2004年6月,德隆从金新信托调走资金高达57亿元。
陶武平 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那么金信信托在一开始从事经营行为当中,那么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它有一些违规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金信信托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广泛的开展这种保底的委托理财行为了。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应该说在前几年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应该说还没发现什么问题,
唐万里 时任德隆集团董事局主席
成本也高,为了做这个产业,我们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上市的机会呀,当时的政策法律法规所定的,我们又没有这种上市的机会,又想把产业做大做强,只有一个收购买壳的方式。
解说:正是按照这样的整合思路,德隆又先后入主了沈阳合金和湘火炬,与新疆屯河一道构成了德隆系的三架核心马车,描绘起产业整合的蓝图。
唐万里 时任德隆集团董事局主席
也就是说我们的资金流向,没有流到二级市场上去,就这个意思,这个从一开始我们就授权,这五年来一直就关注这个上市公司资金流向问题,所以这一方案第一你说,我们找到了上市公司,也就找到了直接融资机会,对,窗口,这个东西确实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条做大做强的路。
解说:1999年,唐万新将德隆总部从新疆迁往上海,另行成立了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扩张,仅上市公司唐万新就控股6家,在其鼎盛时期,产业资产过百亿,横跨“红”——番茄酱、“白”——棉花及乳业、“灰”——水泥、“黑”——汽车制造业和机电业等四大产业体系,最多时曾拥有过130多家壳公司。
李肃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
它进入每一个产业,应该说都有它比较严格的一个顺序,我们参与过很多这种论证,它是很精彩的,它是上下搏奕制,有人专门提出反面意见,有人再提出非要去做的意见。
解说:李肃,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曾经做过德隆国际的投资顾问。
李肃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
所以应该说德隆看起来是一大片企业,每一片企业中的每一个点,在论证中走到哪一步,它为什么要去投,它是各有不同的条件和依据的,像钾肥它就认为是资源垄断,它是可以全部拿过来,整个它当时论证的时候,他当时跟我探讨过几次,我们也看过他们论证的过程,应该说德隆有它自己的收购、兼并、整合的流程,我们在里面起的作用是很辅助的。我们给它做财务(投资)顾问,不是以咨询为主导的,实际上是以收购兼并、重组整合(为主的)。比如最后我们给它做的顾问,没有提供任何报告,是在研究怎么重组徐工,是在当时湘火炬已经变成中国最大的汽车领部件企业,同时它又兼并重组了川汽和陕汽,打捆形成了汽车板块,汽车板块我们最后的设计和研究,是把整个汽车板块和徐工合并,由徐工的这批非常强有力的管理者来管理这块板块,由唐万新再注入一块资本,然后把它改造成一个多元产权的、大型的,集重型汽车、汽车领部件为一体的大型公司,然后走向国际。
郝鹏洲:走向国际,这显然是唐万新产业整合大梦的终极目的之一,应该说,这种构想没错,做这样一个梦也没错,但对于现在已不复存在的德隆来说,那仅仅是个梦而已。我们无法知道,如果再给德隆一些时间,德隆的梦是否能够成为现实,但是我们知道,有一些人,有一些企业为德隆的这个梦付出惨重的代价。并且我们还知道,有一些人远比德隆清醒得多。
王巍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德隆我从来,我跟他们熟感觉就完全,就是一开始感觉非常邪。
解说:王巍,经济学博士,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曾直接策划、组织过中国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及并购业务。
王巍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比如在沈阳收购上市公司,收上市公司的时候,希望我做财务顾问,然后上来就是我先给你拍20万,他完全不知道我对他有多大兴趣,他也不知道我能干什么,因为你有名气,我先给你20万,你先做着。那你感觉,首先你觉得,这是一个很不专业的一个思想,他根本拿这些(人)做花瓶。我不能说今天我对德隆有什么,但是从一开始感觉,它是一个比较不按(实力)出牌的集团,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解说:由于德隆整合的产业均为长期投资项目,短期之内并不能带来巨额回报,资金吃紧让唐万新再次想到了金融业。他组建上海友联管理研究中心,并由其直接领导,就是希望通过现有的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保险、期货等齐备的金融业态,构建所谓的“金融超市”,在分业环境下做混业经营,既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又可通过融资安排实施产业整合,以实业、金融为两翼,迅速实现德隆做大做强的目的。德隆曾先后参控股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金融机构高达27家。
王巍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觉得德隆一个正面的是,它提出了非常好的产业整合理念。从德隆本身来说,我觉得德隆是一个头重脚轻的这样一个集团,它有非常高的,非常远大,非常超前的视野,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很难比肩,但是手法应该说在这个市场相当的粗暴,很多情况是无法无天。
解说:在金融业务上的狂飙突进,其原始的动力来自牌照。唐万新相信,稀缺的金融牌照将给予德隆长线回报。根据他们的测算,如果能对这些机构成功进行战略管理和价值提升,德隆系金融资产的潜在资本价值将在未来几年增值400%。
王巍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始终看不清楚,我只能说始终看不清楚,有时候手法太超前,事业太超前,同时有很大出入,我在资本市场这么多年了,看到很多手法是完全没有固体,包括做庄,包括拆借,包括做代理理财,属于完全没有顾及的,而且那种目空一切的感觉。
解说:就在德隆大举进入金融产业的时候,2001年初,受中科创业影响,德隆的融资平台——金新信托第一个出现了问题,有41亿元委托理财资金要求兑付。
陶武平 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当时(德隆)董事局内部就形成了两派意见,就是除了唐万新以外几乎所有的德隆高管,都认为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该放弃金新信托,就是让这家企业自然的破产。那么另外一派意见就是唐万新个人的意见。当时他在会上就是极力反对这种做法,唐万新讲,我们是一个从新疆发展起来的一个民营企业,我们不能对不起这些江东父老,所以唐万新当时是极力反对的,通过几次这样的会议,最后大家接受了唐万新的观念,就是为了抵抗这种金融的风险,决定加大收购金融机构的力度,增大委托理财的金额。
解说:就在唐万新力保金新信托的同时,德隆对资金的饥渴也达到了最高峰,唐万新下达的融资计划年度增长速度惊人,他要求委托理财的数额以1998年底的总数为基数每年递增30%。德隆系1998年的委托理财总额为二三十亿元,而唐下达的2002年融资计划总额则为210亿元,实际完成190亿元,保底收益率竟然高达10%——20%。
解说:李强,德隆原副总裁,主管金融业务,2004年4月22日,李强曾接受过《中国证券》记者的采访,其后不久,李强被武汉警方逮捕。
记者 郝鹏洲
前两天我碰着你们一个客户,他们在你德隆营业部买国债。但是你知道他的当时营业部给他的点是多少个点?买国债能给十个点。
李强 时任德隆副总裁:你刚才说哪个公司?
记者 郝鹏洲:恒信。
李强 时任德隆副总裁
在这个市场越困难的时候它的融资成本越高吗。你的信用跌的时候,就像监管分类一样,你的信用低,你的监管费用要高。你对你金融企业也一样,你信用一低,你融资就难,你只有提高自己的那种,给客户提供回报,就有那种区别的,它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但是又愿意要这个收益的客户,这是肯定的,而且导致结果他们融资成本非常的高。越来越高。这实际上我非常清楚,就像一个慢性毒药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制止,但是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没办法的。
解说:借新钱,还旧钱,这样的击鼓传花在2004年4月戛然而止,因为德隆借不来新钱,也就还不了旧钱。唐万新产业整合的大梦由此破灭。
李肃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
而悲剧就在于,他(唐万新)没有金融条件来支撑他来完成这种整合,换句话说,国外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可以用基金的方式,可以用垃圾债券的这种方式,可以用任何一种金融创新的手段,聚合社会的闲散资金。但是中国的条件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中国的企业靠原始积累、积累的这点资本量,总的来讲,完成如此规模的产业整合,是完全没有能力的,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金融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去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它一定最后是悲剧,它不可能最后去支撑。
陶武平 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唐万新自己检讨的是什么呢?他说当时两个因素,第一个虽然知道是违规违法,但是他并不知道是犯罪,而且当时全国1000多家券商,几乎家家都是这么做的,既然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做了,大家都闯红灯,也没有人抓,那我也就闯吗,他抱着这样一个心态去做的。第二个就是由于当时他的金融机构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挤兑情况,当时确实是没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他可能会让某些局部的金融机构,就是让他去扛,而唐万新又不愿意。所以唐万新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继续扩大金融机构(收购),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结果在形势一变以后,它就扛不住了。
解说:2006年1月19日,德隆掌门人唐万新,以及杨利、李强等人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50亿元,其中172亿元无法偿还。
郝鹏洲:有人告诉我,危机爆发之后,德隆人最爱讲的一句话就是:成也金融,败也金融,但现实情况未必如此。金融行业蕴藏的巨大机会是现实存在的,金融机构需要大的整合也是现实存在的,但请不要忘记,国家的法律法规更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侥幸的直接结果就是站在被告席上。成也金融,败也德隆,更何况,德隆在产业整合的同时,还拿走了本属于大家的东西。
主持人:靠以毒攻毒,靠扩大违规来解决资金饥渴,这种天才到“胆大包天”的整合,注定了德隆最终的倒掉。不过,德隆的苦果,并不是由它独自吞咽的,那172亿无法偿还的公众存款,不知承载了多少人的血汗和心痛。明天请继续收看《作为被告的德隆》第三集:德隆拿走了什么。
责编:刘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