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 周刊内容

本周人物——常香玉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1日 17:49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有很多人是因为这别具特色的唱腔而知道了常香玉,而更多的人是因为常香玉而了解了豫剧。对于中国的几代人来说,常香玉这个名字和豫剧几乎就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个概念。

  2004年6月1日,在这个普通的星期二雾蒙蒙的清晨,老人安祥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时针转动了81个春秋,静止在7点06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这间病房中,常香玉在昏迷状态下渡过了一生中最后的三天。

  当人们打开第二天的报纸时,不同地方的媒体都不约而同的用整版刊登有关常香玉的文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段段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勾起了人们对这位开创了豫剧常派唱腔大师的怀念。

  出生在河南省巩县的常香玉,9岁学戏13岁就名满登封。而期间扮演过的花旦、小生、武生等多种角色也为日后自成一派打下基础,但其中的酸苦却不为人知。

  常香玉:“我老父亲她给我教戏的时候,教一遍不行,教两遍不行,你看看,这就是欠挨打。(接点)他越吵我,越打我,我越哆嗦,我越唱不对。打得厉害呀,打到最后他是拧住我的嘴他的这大拇指头到我这嘴里头,就这样。你这嘴皮子咋不使劲,你这牙关咋不使劲,就是这。”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常香玉从艺的70多年中,她曾主演过《花木兰》、《红娘》、《白蛇传》、《大祭庄》、《破洪州》等100多出剧目,也因此被人们列为豫剧五大名旦之首。其实在50年代以前,当时还没有豫剧这个名称,正是常香玉集众家之长开创的常派唱腔使豫剧艺术获得了新生。

  常香玉::“我现在回想起来,老父亲是个很有眼光的人,是个很有见解的人,我们演戏唱的是叫豫西调,那豫西调不准唱豫东调,你唱,自己的人对你不满意,(接点)这就是我父亲那时候他就改,他敢改,我也敢唱,我也啥也不害怕 ,我父亲教这样唱,就唱了,没错。”

  2004年6月3日, 郑州市殡仪馆。大红的毛衣显现出老人余生的优雅,在本周四简朴的追悼仪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来了花圈寄托哀思,而全国各地更是有3000多人赶来与老人家作最后的道别。灵堂两边的挽联这样写道:人间戏剧唱念做打生死演绎红白花,戏剧人间风霜雨雪上下求索真善美。30个字所勾勒的常香玉极富魅力的一生,而人民日报当天的挽辞更为凝练:戏比天大,德艺双馨。

  对于常香玉来说,人们的怀念不仅仅是因为她与"梅尚程旬"四位名旦前辈相比,有着后浪追前的艺术境界,也是因为她将"学艺先为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常香玉号"已经成为几代人传诵的典范,变卖自己的房产和唯一的卡车、演出180多场获得的15个亿旧币换来的是为抗美援朝捐献的一架米格15的战斗机。98年的洪水、2003年的非典人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老人那颗沸腾的心。

  抗洪演出

  (满野芳草碧,扑面荷花香)遭磨难,经忧患,历沧桑,代代红旗引路,日月更辉煌。

  常香玉:“一次宴会上,周总理跟我碰杯的时候,周总理说你一定要把你这个唱腔交给下一代,把你这个吐字的方法交给下一代。”

  后来,常香玉陆续收了几十个弟子,有些徒弟也已经成为豫剧的名角,而孙女小香玉不仅自己唱出了名气,还创办了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但是年势已高的常香玉在人生步入最后阶段时却曾向媒体透露,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完整地把常派唱腔继承下去。其实,在老人心目中最有天赋的继承人就是最小的女儿常如玉。但满怀希望的常香玉直到病情恶化前才与女儿消除了长达18年的隔阂。

  常香玉:“说起来一个遗憾是我那个小五,十八年来我没跟她多交流过,(接点)叫她学我这,学我的这个戏,她就恼得很,做了多少天工作做不通。我也不知道她怎么想,她就是不想,不敢看见这个戏,这个豫剧,她就是不爱,她就是不学。”

  常如玉:“我现在就是说,理解她的唯一的一点就是说,她从九岁开始就做的这种事,是她的生命,但是我要能把他的东西不要说百分之百,就是百分之五十、七十、六十的继承下来 这个比我给他端水呀,伺候她呀我觉得都重要,我现在体会到了,我母亲今天不是说你们姐妹几个都很孝顺吗,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吧,我是最大的不孝。”

  在老人临走前的一天下午,看护了母亲一天的常如玉跑到屋外找地方练声,整天不说话的常香玉睁开了眼睛,跑进屋的常如玉看见了母亲久违的笑容。常如玉回忆说:那种眼光就是母亲生前那种找她的目光。

  一个人之所以被我们称为大师并且缅怀,不是因为她不可超越,而是因为她无法替代。

  主持人:

  也许再过好多年,有人唱到"谁说女子不如男",人们还是会很快地想到常香玉,但是假如再过几十年,是否会有新的名字、新的大师站到常香玉曾经站到过的位置上?我们并不知道答案。同样的,当我们接连告别了袁世海、马泰、常香玉等大师,悲痛过后,我们该琢磨的是,下一个大师是谁,他在哪儿?

(编辑:陆珏如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