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 周刊内容

  短片三

  更多的时间呢,一个人是打算留在国内,还是去国外,是打算给中国的单位干,还是给外国的企业干,都是人家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三道四,因为这本就是人家的权利。但是有的时候有的人的走,却不得人让人思考人才安全的问题,比如说去年,有一家公司用高薪挖走了一位一直参与中国入世谈判,掌握有大量商议机密和信息的外经贸部的一位处长,当时就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振动。人才的流动,该不该有规则,什么的样人能走,什么样的人不能走,怎么走,怎么走,都越来越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解说:27岁的林凯是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目前在北京一家著名的外企工作并担任产品总监。

  同期采访(林凯):我们研究生的班级里一共有不到30人,有7、8个人选择了出国,然后有7、8个人留在外企,有4、5个人选择了上博士,这样的话到国企工作的人应该是10个人左右,三分之一吧,大概的结果是这样子。

  解说: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是终身制的从业观念早已经被现在的年轻人所舍弃。人才的流动已经跨越了时间、地域等种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流动的人才服务机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竞争方式。在这种趋势中,林凯的选择似乎无可厚非。

  同期(林凯):大家在谈论这个事情时也是,外企是首选,原因就是觉得外企管理比较规范,关键是有些管理比较人性化,比较尊重游戏规则,还有一个就是外企的技术比较先进,这样的话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得到锻炼和熏陶。

  解说: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吸引和人才竞争上,中国显然不具备任何的优势。但是,面对希望去外企或者出国的人才,国家似乎也不应该人为的进行限制。这就是目前我国在人才问题上所面临的现状。如何留住人才,如何使出去的人才在将来还能够回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是我们所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同期: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一个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回国服务的一些政策措施,包括担任一些行政单位的职务,他也可以保留在国外的绿卡,在待遇上能够,尤其是在企业工作的,能够根据他企业本身市场的需要,来制定他的工资。这已经走了很大一步。

  解说: 在一方面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回国的同时,有效地制止人才的不合理流动也是目前我国人才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人事部已经明文规定正在承担国家、省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的技术和管理的主要人员以及正在从事涉及国家安全或重要机密工作的等5类人员不得在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同时,外国人才中介准入制度,在华外企人才招聘管理办法,涉密人员和特殊人员流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人才的法律法规,正在紧张的制定当中,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央更是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原则。这些措施都被认为是国家实施人才安全战略的信号。

  同期(王通讯):我认为提出党管人才的目的是形成合力,形成拳头。管人才的部门很多,数一数十几个,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做法,这个需要切实抓住,这个需要加以协调。谁来出面呢?就最好是党委统一领导,总政牵头抓,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这个决定实际上是如何形成合力这么一个问题,这个是跟过去的一些差异。

  解说: 就在此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央已经决定把人才战略提高到国策的高度。认真面对我国人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同期:我认为人才问题,到今天中央这么重视,就说明了我们上上下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公家兴需要人才兴,只有人才兴盛,国家才能发展起来,把人才问题提到这么一个高度,可以说这是空前的,这也是我们考察世界各国他们的发展,他们的现代化进程,一个必由之路。

  主持人:面对未来呢,我们有很多美好的目标要去实现,但是要真把这些目标实现好,而且还真的美好,相当程度取决于我们的人才队伍……

  面对未来呢,我们有很多美好的目标,当然要把这些目标真的实现,而且真的美好,相当程度取决于我们的人才队伍,如果人才跟不上,再好的目标都会走样,都会缩水。在2003年,以人为本这个词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和保护人才,也应该得到格外的重视,但愿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同时也能够成为人才大国。

<<上一页
第3页
(编辑:陶柯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