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 周刊内容

7月 感受:理性与平等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05日 14:08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温家宝。

  党中央发出的号召,落实到中国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变化成为了他们的切实感受。

  几乎每一个从乡村进城打工的人,都曾经面临着一种尴尬和无奈。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城里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但是,他们自己却随时随地都处在一种与城里人永远隔阂的状态之中。遣送,对于他们来说,不单纯是被押解返乡的一种行为,也是存在于他们心理上的巨大阴影。

  梁师傅,41岁,安徽人, 在北京从事装修行业,5年之中就曾经被收容、遣送过2次。

  梁师傅:“原因就要有一个赞助证,有一个没有暂住证,说没有暂住证就抓起来,有的有暂住证,有的没有,派出所说人员不够,有证也被抓进去。当时就是抓到送到派出所,晚上七八点钟有一辆车子送到昌平,在昌平以后关个四五天,五六天,到派出所去过几趟,都没有搞出来,就把你送到北京站,送到北京站,用火车就装着遣送回家,那肯定觉得冤枉了,没在北京犯错误,当然我们到北京来是为了把北京建设搞好。”

  农民工被遣送返乡,对于城里来说也许是一个见怪不怪的事情。但是,在今年的6月份,一个人的悲剧却震惊了国人, 一个在普通人身上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引发了社会对一个特殊群体命运的关注。6月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紧接着,6月20日,国务院发布第381号令,宣布从8月1日起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应松年:“我想原来我们曾经有过收容遣送的这个条例,主要是针对流浪乞讨人员,那么当时制定这个条例的时候,就觉得城市里许多流浪乞讨的人员,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好呢?所以了就搞了一个遣送的条例,把他们就送回去,主要是从一个管理的角度考虑比较多,管理,你就是流浪乞讨不好看,我把你送走,那么现在这个救助条例呢,反映新政府思想上的重大转变,这个转变就是说,我们是为老百姓的,我们要给他服务的,这个就从管理的角度,转变成为服务的角度。”

  打工者被排斥的感觉,在7月间开始逐渐消失。各地城市里的遣送收容站也都开始变成了开放式的救助站。行走在城市的街区,打工者开始与普通市民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和盛夏里的阵阵微风。

  梁师傅:“当时候一看到公安人员站在那儿,讲实话,都想绕着,但是变化执行之后,生意都差不多,但就是心里感觉,现在心里感觉到太好了。

  7月31日,辽宁省沈阳市率先宣布,取消外来务工人员暂住证;紧接着,河北省宣布取消按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划分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北京市人事局也宣布,从7月7日开始,外地人员可以申请被称为北京绿卡的外来人口工作居住证。

  观众声音:让我们这些北京漂,找到了家的感觉。

  官员声音:持工作居住证的人员,应该说北京市民能够享受的待遇,我个人认为除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基本上都享受了,所以他在北京应该说,生活、工作、创业和发展,应该说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竞争的空间,一个生活的空间。

(编辑:陶柯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