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

漫画下的非典生活——口罩篇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9日 17:24

  CCTV.com消息(中国周刊):

  ►缪印堂《恐惧症》
缪印堂《恐惧症》

  [解说词]:恐惧源于无知。画中这位老先生接听电话也要戴上口罩和防护眼镜,看似是个玩笑,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在非典最为猖狂的四月,草木皆兵的恐惧症怕也不止画中这老先生一人吧?

  ►马恒超《示爱》            ►侯晓强《确保安全》
马恒超《示爱》      侯晓强《确保安全》
    花前月下,一对恋人却戴着大口罩。没办法,非典时期,避免亲密接触,恋人也不例外。为了更长远的幸福,又不愿失去当前的表达机会,聪明的一对用画有各自面孔气球作代表,KISS起来,既表达了心境,又绝对不会传上SARS。
    现代的准妈妈们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遇到过非典。这位孕妇关爱未来的宝宝,可谓细致入微,口罩既然大人不可少,给腹中胎儿戴上一个也准没错。至于形象有些怪异,管他呢,非典时期典型的准妈妈,没准还领导了一个着装新潮流呢。

  

  ►张耀宁《非典型美》         ►王志成《非典时期的全家福》
张耀宁《非典型美》      王志成《非典时期的全家福》
    戴着口罩照全家福--在漫画家笔下,一切都是可能的。政府提出的抗非典口号被写在全家人的口罩上,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抗非典决心。平平常常的小人物,普普通通的小家庭,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口之家清早出门,大多数时间耽误在女士的化妆上。非典时期怎么办?口罩挡不住女同志们爱美的本性。对美的追求代表了一种健康的生活心态。将红唇画在口罩上难道不是对非典的蔑视么?

  

  ►何君华《口罩的幽默》          ►戴蕾《怨》
何君华《口罩的幽默》      戴蕾《怨》
    群众说: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风,竟让非典轻松制服了。但随着非典风浪渐消,谁敢说这股歪风不会卷土重来。君不见,这只馋嘴蛀虫不是已经等不及了吗。
    非典时期人人戴口罩。看看这位似戴非戴型的老兄,不知是在糊弄谁呐?露出一对朝天大鼻孔,口罩还有何用?这一位呼吸困难型与第一位正相反,口罩一层套一层,看来是过度紧张,捂得够呛。仔细想想,我们确实见过华而不实型。戴口罩还要追时髦,只求好看,不顾防病效果。再看这位照抽不误型的老兄,还挺会发明,宁死于尼古丁也不死于非典,雄心可叹。

  

  ►邝飚《2003防非典纪念碑》
邝飚《2003防非典纪念碑》
    2003年的春天,必将以非典这场灾难而久记于人们心底。这场与非典的抗争中有许多可记载的事情,但给人民印象最深、记忆最直接的符号式标记就是口罩。它在2003年的春天,曾是非典疫区人人必不可少的物品。将来真说不准哪个城市会用这个创意,建造一座“2003年防非典大型纪念碑”呢。啊,口罩。

  

(编辑:范小利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