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005年12月11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9日 12:36 来源:CCTV.com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周日午间,面对总编。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由王世林为您主持的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与总编面对面》。

  和往常一样,今天我们演播室依然请来了两位媒体的总编辑和我们一起预测下周的看点,并且来聊一聊一周的一些要闻。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两位总编。一位是《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辑陈小川先生,您好。还有一位是《国际先驱导报》的副总编辑张铁柱先生,您好,欢迎两位到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节目。

  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周要闻。

  一周要闻:

  在伊拉克高等法庭休庭一周后,于12月5号到7号再次开庭,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和另外7名被告接受了庭审。

  这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火炬,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会是什么样子呢?北京奥组委12月6号上午向全球发出邀请,欢迎有兴趣的个人或者机构参与火炬的设计。

  伊朗一架C—130军用运输机6号下午在德黑兰南部一个居民区撞上一幢大楼,并坠毁,共有128人在这次事故中遇难。

  12月7号到8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炳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华盛顿举行了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

  美国联邦航空警察7号在迈阿密国际机场开枪打死一名声称携带炸弹的乘客,不过警察在随后的调查中并没有在这名乘客的行李中发现炸弹。这是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航空警察首次向可疑乘客开枪。

  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黑狱”事件引人注目,美国国务卿赖斯为此专程访问欧洲,并为“黑狱”事件公开表态。

  这是一只在美国出生的熊猫。北京时间9凌晨的0点到3点,熊猫宝宝“泰山”首次与美国公众见面了。作为两只旅美中国大熊猫的孩子,小伙子“泰山”自从7月9号出生以来,就一直牵动着美国人的心。

  演播室主持人:

  一周的要闻就是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听一听两位总编怎么说。

  两位总编,今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大力神”在伊朗坠毁这件事。这件事情本身应该说是一起飞机坠毁的事件,人们在哀悼这些遇难者的同时,我发现这件事的背后很多媒体在谈论的时候,都谈到伊朗和美国的关系。

  陈小川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

  当然伊朗的飞机C—130,那个机型陆续出了很多事情,但是它还是最好的一个军用运输机。巴罗维国王年代过去了之五后,美伊的关系非常紧张,到现在还越来越紧张,肯定美国的一个牌在手里,它不会给您赔钱的。

  张铁柱 《国际先驱导报》副总编辑:

  实际上这是一个伊朗的军用飞机撞民用住宅的事件,在伊朗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中都不应该算是一个很大的事件,但是还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我想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因素,一个就是军用飞机撞了一座楼,让人联想到了“9.11”事件。再一个就是美国制裁的一个国家,C—130是美国的一个大力神飞机出事,所以媒体和民众都会关注这样一件事情。就这个事件本身来讲,我觉得它就是一个空难事件,但是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它实际上从背后反映出了伊朗和美国这样一种关系的背景,就是说C—130是一种伊朗在1979年以前购进的美国飞机现在还是飞行,由于美国对伊朗实行禁运、制裁,它的飞机得不到及时的零件更新、维修。所以实际上前几年已经有3次C—130飞机出事,这次又是新的一次。实际上反映的是这样一个美伊关系,这种制裁导致伊朗,包括民用航空界,包括空军,包括其他很多方面的关系现状。

  演播室主持人:

  C—130,确实很多观众朋友还是比较熟悉的了,现在它已经改成喷气式了,但是坠毁的这架飞机还是4个螺旋桨的那种大运输飞机,而且载运量非常地大,这是1979年以前的巴罗维国王时代买的。现在伊朗可以说客运市场,或者说飞机,目前的情况怎么样了?这也使人很担心。

  陈小川:

  这是军用的,民用的飞机应该说比这个状况稍微好一些。还有C—130一直被有关方面认为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机型,从50年代就开始使用了,现在使用50年了。这50年中间,包括使核用量,包括战场上,它表现都是很不错的。像这种情况,张总编刚才讲了,我倒是这么看,美国的这种经济制裁手段肯定是引起很多国家的不满,动不动就用经济制裁的办法来做,应该上伊朗的民用航空在世界上到处都可以见到。

  张铁柱:

  但是民用航空实际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美国的制裁也包括民用航空领域,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赖斯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根据欧盟的建议说如果伊朗在发展核问题上有所放弃,美国可以考虑开放,对它的民用航空飞机零部件开放。现在伊朗有80多架客机,其中有一半都是美国的飞机,还有一半是俄罗斯的。这些飞机确实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但是可能程度不像军用飞机这么严重罢了。

  演播室主持人:

  这是我们上来先关注飞机,伊朗的C—130大力神坠毁的事件。接下来这件事,还是跟飞机有关系。刚才前面一周要闻回顾中谈到的,在迈阿密,在空中,美国的一名警察发现一名乘客,可能是一个搞恐怖分子的嫌疑人。在飞机降落以后,这名乘客狂奔说“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去找炸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这名空警拔枪把这名乘客给击毙了,这名乘客击毙以后,当时的情景是这名乘客的妻子也在飞机上,她高喊说“我丈夫有神经病,请你不要怎么怎么样”。但是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所以这个事情本身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就是一个是空中乘警,他肯定是按职责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有这样的职责和责任。但是同时,为什么一名无辜者被击毙了?人们也在讨论,最后看到很多媒体的报道中用了这样的题目,这叫《后“9.11”时代的悲剧》,《今日美国报》就谈到了《后“9.11”时代的悲剧”》。新西兰的《新西兰先驱报》也是《遭枪袭的乘客妻子含泪的呼喊》,她最后一看被击毙了,嘴里没有别的说,“我的丈夫,我的丈夫”就只能是这样。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件事情是无奈的悲剧。

  陈小川:

  这个说得非常好,这种无奈的悲剧就是“9.11”之后很沉重的阴影。看到这种,空警也很恐惧,乘客也会很恐惧。要执行自己职责的时候,他会和很多,比如说人道、常理都是相背的。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非常难受,因为这个妻子跟在后面还在喊,“他是精神病人没吃药”,说他的药在迈阿密吃完了,他那天没吃药,没吃药这一天就失控了。我曾经想过,今年另外还发生了一个悲剧,就是英国的伦敦地铁,也是把嫌疑人当场击毙。这种当场击毙的情况下,应该说都是恐怖活动所造成的浓重阴影所带来的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我当时就想,反恐是全世界的责任,反恐中能不能多用一些非致命性武器?你当时如果把它控制住,使它不能再引起爆炸的时候,或者把它的危险降到最低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暂时不要剥夺他的生命,错过了一个改错的机会?

  演播室主持人:

  这是人们在考虑的一个手段,比如说配发振荡枪等等,非致命性的,但是能把嫌犯控制住,使他不至于有什么举动。

  张铁柱:

  实际上这个事件,我觉得跟刚才我们讲的那个事件有类似之处。就是说这个事件不会影响美国的国内政局,或者说他的对外关系,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实际上现在美国有一些争论,有的说警察使用手段合理,有的说不合理。这种争论,我想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肯定作为官方,他认为我保护多数乘客的利益,我就要在瞬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合理的。但是,另一方肯定认为不合理的。刚才陈总说的,我觉得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发生这种事情?就像《今日美国报》说的,实际上这个人叫阿尔.萨皮尔,这个人实际上是用《今日美国报》的话说,“是我们这样时代焦虑不安的牺牲品”。

  演播室主持人:

  但是通过这个事件以后,人们也在考虑,这个政策是不是要做调整?但是我们注意到从伦敦的那起枪杀巴西青年的事件来看,确实人们在考虑这个政策是不是需要调整,但是最后的结论是伦敦的警察当局并没有把这一政策取消,还要保留这种政策。

  张铁诸:

  可以预料的是美国也不会。

  演播室主持人:

  确实是。您刚才得对,美国的国土安全部的高级官员叫马凯,他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讲到,他说“我非常感谢这种空中乘警,他发出了警告,我觉得他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从官员们的角度来看,或者从政策的层面来看,好像对这样的行为还是持支持的态度。

  陈小川:

  如果说反恐是全人类共同要承担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需要不停地去调整我们在做这件事情中的一些方式方法、程序,包括一些法规,都需要不停地调整,使得他要达到他的目的。但是对于死者来说是全部,100%生命是没有了。对妻子来说,也是全部,她丈夫是没有了。但事实证明,他不是恐怖分子。像这种情况,今后怎么想办法避免?

  张铁柱:

  所以说在一个大的反恐命题下,如何使这种反恐措施具体化、合理化、科学化,我觉得的是各国都应该面临的一个问题。

  演播室主持人:

  后“9.11”时代提出的新的反恐课题,这是我们前面谈的两个课题,跟飞机有关系。接下来这个话题也跟飞机有一定的关系,就是赖斯到欧洲访问,跟她的“幽灵”飞机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把运送恐怖分子嫌疑犯的飞机叫“幽灵”飞机,这次赖斯到欧洲访问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去灭火。我看了一幅漫画,这个漫画讲赖斯就像一个家庭主妇,她不停地拖地板,地板上有很多污渍,有的污渍上写着“虐囚”事件,有的污渍上写着“黑狱”事件等等,她要去灭火。从这次她的欧洲之行的效果来看,张总编,您觉得她是不是达到了这次欧洲之行的目的?

  张铁柱: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她的目的,但是我觉得她没有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立场非常模糊。但是这个事情,从他们所做的表态来讲,“黑狱”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它不愿意公开承认。你看它有“几步曲”:第一,我们一定要查这个事情,不表态。逼急了,一定要查这个事情。中情局实际上搜集了很多情报,也是挽救了欧洲人的生命,所以你们要是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是愿意合作的。然后在德国,他承认我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些错误的做法,错误地拘捕一些人。然后跑到乌克兰,又说我们要求在海外的美国人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不得虐待囚犯。实际上这一套也是被欧洲方面逼的,但是他们到最后明确说他有没有“黑狱”。但是这样一个事情,最后达到了一个效果,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欧洲方面在这个事情上最后还是采取了妥协的立场。

  陈小川:

  张总编分析了这个事情的过程,但是我从一开始就看,其实这个压力并非来自于欧盟。不是欧盟高层要给美国压力,要给赖斯压力,也不是欧盟各个国家的高层要给,来自于媒体。这个压力最早就是来自于媒体,媒体把它揭露出来,而媒体揭露这个并不代表政府,并不是说欧盟的高层领导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哪个国家的高层领导要来针对你这件事,要给美国压力,不是这个概念,是公众,媒体在这个时候代表的是公众的声音。确实张总编说的那个是对的,现在妥协了,我一路看赖斯去欧洲这一趟转圈,我怎么觉得这事怎么和解得那么快,怎么那么快就明白了,其实早就谈好了。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有人说是美欧在唱双簧。

  陈小川:

  这其实早商量好了,我怎么表态你就接受,就完了,最后皆大欢喜就完了。好,皆大欢喜总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结果。但是公众接受吗?媒体接受吗?疙瘩在公众的心里并没有解开,媒体也不是说就此完事了,恐怕以后还会有发展。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现在有不少欧洲的官员表示,我们对赖斯的解释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现在我看很多媒体在评论时也讲到了,接下来可能会不会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这个事件又被抖了出来,还有深入的一些事件,哪哪哪真的有一个“黑狱”,然后又揭露出来,这个事件会不会再一次发酵一下?

  陈小川:

  是啊。“幽灵”飞机所有的画面都在在电视上来回播,在报纸上使劲登,公众和媒体早就关注这件事情了。

  张铁柱:

  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漫画一样,美国满地都是污渍。你随便找一下,但是高层人士政治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拿出来作为一个工具。

  演播室主持人:

  没有人说,“你这脏了”,他就不去擦。指出来了,他再去擦。

  张铁柱:

  当他们利益需要达成一致的时候,他可以忽视这个污渍。但是当他们利益分歧到了冲突的时候,他会拿出这个做文章,实际上都是这样。实际上欧洲方面,为什么会妥协?实际上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已经到了非常严重、非常冲突的地步。最近布什连任以后,他调整了对欧政策,欧洲也有一些变化,包括德国上来了一个新的莫克尔,他实际上是一个亲美的人士。

  演播室主持人:

  这次德国也表示很满意。

  张铁柱:

  实际上他们现在都有一个需要,希望把跨大西洋的关系在逐渐地恢复起来,在许多问题上他们还要合作,正是出于这样一个考虑,他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就像你说的,如果说再有新的分歧,又涉及它的利益的时候,他随时还可以拿出来。这个东西还要调查,我看最新的消息是波兰总统已经表示,一定要在他国内查清这个事情,但是具体怎么办我们可能还要看看。

  演播室主持人:

  川总讲得确实很有意思,这个事件本身并不是美欧之间主动地说我们之间有这个问题,还是媒体施加的一种压力,从而引起舆论的关注。公众的压力施加到了欧洲,欧洲不得不最后出来跟美国谈。所以最后感觉好像是唱了一个双簧,大家把这个抹了,但是不是还会出现这事?也是一个未知数,很难说。

  这是我们从国际方面来关注的,三件事,都跟飞机有一点关系。接下来我们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本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那就是中国人历来讲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关于养老的问题。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养老保险新的方案。这个方案,我可以先跟观众朋友说一下,就是2006年在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的同时,基础养老金月缴标准就由每月平均工资的20%变为30%。就是说从数字来看,应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你们两位总编又从中解读出什么样的信息?

  陈小川:

  这应该说是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完善,我倒是这样看。因为这个《中国青年报》上个周的一项调查,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几的售款者对自己走不动以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这个人数我倒不觉得绝对上说明我们现在养老保险92%的人不满意,对老的这种忧虑,中国传统文化里比较深厚,但是我认为是这样,养老保险制度的这种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假如说医疗保险是动态过程的话,我个人的观点,在我们的媒体我曾经表示过。如果说医疗保险的一个制度,它是不是好的?是不是一个健全的?它是一个平衡动态的过程。如果在三四年之内、四五年之内,它能实现平衡,四五年还会再改。养老保险的周期会更长一些,现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比较大的是我们的GDP的拉动主要是靠投资,2005年有所变化。2005年靠消费拉动GDP高,而投资稍微相对来说下降了。为什么消费不能成为拉动GDP的主要的力量呢?就是因为医疗,就是这样。如果把这两个设计好了之后,人们就不会拿那么多钱非得存到我走不动的时候再用,有这个积极作用。

  张铁柱: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地向市场化发展,包括中国的社会逐渐向老龄化发展,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养老问题越来越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一个问题。包括我们十几年以后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出台这样一个新的方案,从总的来讲说明中国已开始在这个方面逐步在完善,当然要做到尽善尽美,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可能做到,它需要有一个过程,像刚才陈总说的。像医疗保险是动态过程,但是我们要老了,我现在交养老金,要付到十几年以后、二十几年以后,要看这个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就应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的过程。确实,养老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问题,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老有所养、善始善终,我觉得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但是一步一步走是非常必要的。

  演播室主持人:

  不管怎么说,这个政策肯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刚才我们一起聊了一周的要闻。观众朋友,您刚才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与总编面对面》,稍后是下周看点。

  下周看点:

  首届东亚峰会将于12月14号到15号在马来西亚举行,有16个东亚国家参与。作为一种战略对话平台,东亚峰会有助于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和信任,维持和促进整个东亚区域的稳定与安全,然而本届峰会还面临着诸多严重的制约因素。

  年终将近,由英国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欧盟峰会于12月15号到16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有关欧盟预算的争论能否在此次峰会上偃旗息鼓?各国在农业补贴,英国预算返款上能否取得共识?人们拭目以待。

  12月13号到18号,第六届WTO部长级会议将在香港举行。按照各成员达成的时间表,2006年应达完成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因此人们对于此次会议有了更多的期待。尽管谈判者仍希望能达成雄心勃勃的贸易协议,但是目前几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各方在从农产品关税服务业市场开放等诸多问题上的巨大立场分歧很快能被消除。

  演播室主持人:

  在下周我们关注两个事。一个是欧盟峰会上关于欧盟预算的讨论,是因为英国前一段已经提出了预算,因为它作为轮值主席国。但是人们关注的两个点,一个是农业补贴,还有一个是英国应该得到的预算返款会不会还是以原来的数目?这是一个事。再一个我们关注一下贺岁片的事。

  我们先来聊一聊欧盟峰会的事。张总,您觉得在这次欧盟峰会上英国提出的预算,争论会不会平息?各方会不会就农业补贴和英国应该得到的预算返还款的数额问题达成共识。

  张铁柱:

  关于欧盟中期预算的问题,实际上欧盟内部已经争论半年多了,这个事情非常复杂,具体牵扯到了很多国家的切身利益。作为欧盟本届轮值国主席国,英国在5号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这个方案主旨就是削减欧盟的预算,但是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让步,就是返还款的事情,做了一些让步。但是这些让步还是另其他国家不满意的,所以我觉得15号的欧盟峰会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是会十分地激烈,因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就已经公开说,你这个计划实际上是我不能接受的。实际上他在这里边维护的是英国自己切身的利益,英国这种国内的压力也要求布莱尔政府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比较大的妥协和让步,欧盟方面又需要他做出这样一种比较大的妥协和让步,这样一种交锋和冲突使我觉得这种协议通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演播室主持人:

  这个预算案中好像有一条涉及了对于新加入欧盟的一些东欧国家的援助好像也削减了。

  张铁柱:

  实际上削减预算主要的部分就是削减对新入盟中东欧国家的援助,反对最激烈的就是这些国家。

  陈小川:

  这个很难,困难恐怕大于希望,我觉得。我前两个月去了趟德国,跟奔驰汽车公司的一个高层主管,跟他吃饭的时候聊起来。我说,欧洲现在总算是一种钱了,这事真不容易。我到你们这儿来,用一种钱方便多了。当然用一种钱这种事儿在我们中国大概2000年前就实现了,秦始皇时候就实现了,我们就用一种钱了。他说,这事恐怕我们要在2000年前去干,全欧洲恐怕也就统一了,有就用一种钱了。现在,经过那么长时间之后,很多利益交错复杂在中间是非常难的。我看对欧洲各国的这些代表最大的考验就是妥协。

  张铁柱:

  现在英国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就是我可以削减我的返款份额。

  演播室主持人:

  每年30亿欧元。

  张铁柱:

  但是它和什么挂钩呢?一个是和削减欧洲共同农业政策,也就是农业补贴的份额挂钩。再一个是中东欧国家的削减、对他们的援助挂钩。这两个,第一个直接涉及的就是法国,法国得到的农业份额是最多的。它要削减了以后,法国肯定不干,要削减中东欧国家的,它也不干。但是反过来让英国做出让步,它也很难做出让步。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可能作为轮值国主席的英国提出了这个东西来,反正对它没有害处。你不通过,我还按照以前的这种方案执行,我还返款;那么你通过了,我做出了很小的让步,实际上在其他的方面还可以得回来,对它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是,我觉得通不过,那就留给下一届轮值国主席处理。

  演播室主持人:

  作为欧盟来讲,在今年也是一个命运多舛。《欧洲宪法》在法国这样大的国家都遭到了挫折。所以说,在预算方面能否达成共识,也是对欧盟未来发展很重要的影响,非常关键。

  我们关于欧盟这个事先聊到这儿,接下来我们聊一聊贺岁片。贺岁片这个概念,可能很多观众朋友也不是很了解。我昨天也看了很多资料,我发现其实贺岁片就讲的叫“贺岁档期”的电影,贺岁档期一般讲新年到来了,在西方一般都讲,在圣诞前后、元旦前后这一段是一个档期,这个概念应该说是从香港传过来的,从1998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开始,中国有了贺岁片。所以我们谈的实际上就是贺岁档期,今年的贺岁档期可以说电影很多,我们看:12月1号,《如果 爱》就开始公映了。现在我们知道的消息,12月15号《无极》要上映。12月22号的时候,《千里走单骑》,一看,今年好像年前的片子挺多的,市场一下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两位总编,你们是从什么角度看今年贺岁片的市场?会怎么样?是一个竞争激烈,拼得你死我活的这样一个市场?还是说大家都能从中分得自己应得的那一块。

  陈小川:

  中国的贺岁档期基本上是冯氏老兄自己创造出来了,原来中国没有人像香港那样有一个贺岁档期的影片,所以也就没有贺岁片。冯小刚创造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贺岁片,他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打拼出一个档期来,叫“贺岁档期”,原来没有。过年主要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人说过年的时候大家拿着票上电影院去,这跟欧美不同,美国是有的,欧美都有,叫“圣诞档期”。比如圣诞爱情片,以喜剧为主。最开始冯小刚的贺岁片也是以喜剧为主,所以我看今年这种蜂拥直上、群雄纷争这种状况,我倒觉得好像蛋糕就这么大。刚才张总编说得非常好,蛋糕就这么大,到那时我吃三口,我噎着了,我吃不了那么多。

  演播室主持人:

  有多少人会去看?你会不会去一下看这么多部?

  陈小川:

  但是冯小刚的我可是看了,冯小刚连续三年我是买了票进电影院了。

  演播室主持人:

  但是今年冯小刚的还没有出来。这个得等明年了,我估计拍不出来了。

  陈小川:

  那我今年是不是看别人的,还另说。冯小刚给中国很多观众,尤其是都市里边不是那很专业的欣赏文艺片的那些观众一个期待,给我这样的人。

  演播室主持人:

  你觉得冯小刚是不是也挺神的?你看今年他闪了,一看这么多,他不上了。

  张铁柱:

  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陈小川:

  冯小刚为什么创造这么一个档期,跟他的经历和出身有关系。他的经历就是当兵出身的,他当兵的,年轻的时候当战士,没有进过科班的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没有学过表演,没有学过导演,极度聪明。他的聪明就是关注市场、关注观众需求,所以他才能创造出贺岁片。一年很多市民市井流行用语的很多关键词从他的电影里出来,什么“审美疲劳”、“不见不散”,这些东西都是从那里边出来,“做人要厚道”,全是从他那儿来的。这是创造一种文化的概念,其他的是不是行?我看吃蛋糕的人多了,蛋糕没大,这事不容特别乐观。

  演播室主持人:

  今年做这个蛋糕的成本还挺大的,电影投资最少的《千里走单骑》都是6000多万,最高的《无极》是3千万美元,2亿多人民币,这么大的投入。

  张铁柱:

  实际上贺岁片从1998年《甲方乙方》推出以后,实际上我们从今年看,也能发现几个变化,一个就是纯粹过年,大家讨个乐呵,现在开始实际上推出一个大片这样的概念。以前从喜剧的元素比较多,幽默的元素比较多,现在是向做一个精品的艺术元素过渡。以前是比较注重它的商业化性格,现在的艺术片,像《无极》,或者说《如果爱》这种东西,就很难说是一种商业,当然它的着眼点还是商业。再一个,我觉得从着重国内市场开始瞄向国际市场,实际上《如果爱》和《无极》都已经有意染指奥斯卡,所以我觉得这样几个变化也看出中国的电影市场贺岁发展的历程,可能从以前最初发明,香港一些艺人到过年年底大家凑一块搞出一个东西,然后大家一块有个交代,这一年过来了。但是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在艺术、商业诸多方面的一个竞争,所以我们说贺岁大片实际上主要用什么检验?实际上就是票房。

  演播室主持人:

  实际上我注意到很多媒体这次非常关注贺岁片的一个是它的利润。很多媒体都问导演说,你这些片能不能挣钱?今年这些片子投入这么大,你们觉得能挣钱吗?

  陈小川:

  这个片子是这样,我理解它叫一个扁担挑两头,一头挑中国的贺岁市场,另外一头挑的国际市场获奖以后,因为国际获奖之后还有很大的市场等着他。

  演播室主持人:

  这就不光是贺岁档……

  制片人:陶跃庆

  策划:滕双双

  编辑:杨修雯 李萍

  主持人:王世林

  监制:马勇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