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005年8月14号《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8日 14:52 来源:

  CCTV.com消息(与总编面对面):

  演播室主持人 鲁健 :

  周日午间 ,面对总编。

  各位好,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由鲁健为您主持的《与总编面对面》栏目。

  今天请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一位是《环球时报》的副总编辑胡锡进先生,您好,另外一位就是经济参考报的总编辑王海征,欢迎两位。

  同样我们在节目一开始还是先来回顾一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周要闻。

  解说:在俄罗斯海军和英美两国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困水下190米深处的俄罗斯AS-28小型潜艇,在北京时间上午11点15分左右浮出水面,所有7名艇员全部生还。

  【同期】俄罗斯海军副参谋长 佩佩利亚耶夫

  我感谢我们的英国同行参加救援并提供帮助

  使我们能够在允许的时间内完成行动

  也就是说 在(潜艇内的)氧气用完之前

  解说:8号,国航、东航等四家中国航空公司分别与波音公司签订协议,购买42架波音787梦想飞机,总金额约50.4亿美元。

  解说:在经过为期14天的太空遨游后,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下,于美国东部时间9号早晨8点12分、也就是北京时间9号晚上8点12分,平安降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最终圆满完成了此次航天任务。

  解说:减弱成热带风暴的“麦莎”于9号继续北上。受北京东侧强势高压的影响,“麦莎”的行进路线发生了改变,原本每小时30公里的行进速度也减慢为每小时15公里。气象部门预计的暴雨天气没有出现,只是在北京北部地区出现了中到大雨,北京市区的降雨量普遍不到10毫米。

  解说:10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了揭牌仪式,这项在业内盛传已久的消息总算尘埃落定。

  【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就是要围绕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

  加强中央银行总行的调节职能和服务职能

  解说:10号,一些当年被日军虏去充当慰安妇的韩国老人在日本驻汉城使馆外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敦促日本政府向被迫害妇女道歉并做出赔偿。

  解说:北京时间10号,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授权和监督下,位于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施全面启封。伊朗新任总统内贾德同时也表示,伊朗准备继续与欧盟进行核问题谈判,他还将在完成组阁后提出解决核问题的新计划。

  解说:北京时间11号,美国一家私营公司推出一项载人环绕月球旅行的计划, 不过这个旅行项目价格不菲,每位参加者要支付一亿美元的费用。

  解说:本周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路攀升,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桶67美元,创下交易所开始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高盘中纪录。

  解说:北京时间13号,斯里兰卡外交部长拉克什曼·卡迪尔加马尔在首都科伦坡住宅附近遭不明身份枪手的袭击,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演播室主持人:

  好一周新闻这么多,听听总编怎么说?

  本周我们首先来说说油价的问题,因为这个星期8月12号,就在这一天时间内,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64、65、66一度突破67美元,这么高的油价。我记得在年初的时候,大家还想能不能突破60美元,没想到现在人们在开始担心要不要突破70美元,到底这一段时间油价为什么会飙升到这样一个程度?

  胡锡进:

  现在对油价大家谈得比较多,从政治上大家比较关注的是沙特有可能爆发恐怖袭击。另外伊朗要重新启动它的核计划,这些原因有人说因为美伊关系紧张了,包括美国在伊拉克行动不太顺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了石油价格的波动。但是在这其中有多少因素是由于石油本身确实逐渐匮乏的现象,逐渐逐渐在发生作用,现在我们不清楚。

  王海征 经济参政报总编辑:

  我插了你一句,原油价格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供求关系起主导作用,但是现在的状况确实不仅仅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尤其包括我们考虑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毕竟是一个大买家,但是我们在对国际原油价格上的定价权、话语权还是体现的不充分。

  胡锡进:

  我很担心石油价格现在基本上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我很担心它逐渐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紧张的一个因素。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石油因素。到目前为止,虽然谈论的也比较多,也谈论过一些关于石油造成各个国家关系紧张的因素,但是目前毕竟还只是在谈论,并没有真正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现实。如果确实这个问题会变成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很麻烦了。

  演播室主持人:

  那就要看油价的趋势,如果油价一直是处于这种居高不下这样的趋势,那很有可能很多国家会把石油战略纳入到自己国家的安全战略当中,作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让人对国际趋势也就非常担心了。

  另外我们可能对于国内的油价,大家比较关心一点,就是三次已经调高油价了。很多专家也在分析,由于中国是跟着国际油价在被动地涨,但是不涨好像又不行。王总您是为《经济参考报》的总编辑,给我们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下。

  王海征:

  国内油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原油价格提高了,成品油价格正常地应该会相应地提高,根据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的说法,我们的成品油价格还是倒挂。

  演播室主持人:

  两个倒挂当时提出来,一个是原油进口价格和成品油的进口价格,这个价格是倒挂的。原油的价格高,而成品油卖的价格是很低的。另外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批发的价格高,零售的价格低,这也是倒挂的,两个倒挂。

  王海征:

  根据这样一个情况判断,国内油价应该还会再涨,当然不好说是怎么涨法,有的专家也说涨的空间也不是很大。这样实际给我们提出一个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对能源的节约要进一步地加强。说到节约,我有一个想法,大家往往直观地注意到,我少用多少,包括节约电、随手关灯,这样的节约当然是必要的,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仅仅是这样节约,对我们这样的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恐怕还是不够,还应该有更高更深一个层次,在生产领域提高效益的问题,生产效益的提高本身就是对能源原材料、对资源的一种损耗的减少。

  胡锡进:

  我相信中国的汽油价格会越来越高,这个是一个大的趋势。只要是国际的原油价格在不断地提高,中国的汽油价格肯定会提高。我们大家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石油价格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王海征:

  所以我们提出来中国实际上进入了一个高成本增长期,就是中国经济还在持续快速的增长,但是我们的成本在进一步地提高。同时从老百姓的生活来讲,我们生活的成本也在提高,这个我们应该有应对的措施。

  演播室主持人:

  如果这个油价居高不下,可能生活习惯就必须改变了。现在开车的人以后就不得不把车先放下来,骑自行车上班。这可能也是没有办法。

  王海征:

  生产的习惯也应该改变。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碰到一条马路上今天挖一个沟,明天挖一个沟,你下次就会想两个沟能不能一次挖,解决两个问题,管子、线一次买不行吗?

  演播室主持人:

  包括我们以前也说到生产同样的产品,如果和日本相比,我们消耗的能量、消耗的能源比日本的企业要多,所以这可能迫使以后很多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这可能也是节能能源的一种方式。

  王海征:

  对,对。

  演播室主持人:

  关于油价带来的影响我们就先谈到这儿。

  另外国际方面还有一个重大的事件,日本政局的一次大地震,这也是我们本周《今日关注》曾经也做了一期访谈。就是由于小泉内阁邮政法案没有在参议院通过,所以小泉是解散了众议院,而且提前举行大选,引起日本政坛的一大地震。胡总你们《环球时报》对于这个事件进行了哪些方面、哪些角度的关注和评论?

  胡锡进:

  《环球时报》一直在跟踪报道这件事情,连续几期都做了很大篇幅的报道。许多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邮政私营化、邮政民营化这么一个方案,居然导致了日本政府的垮台,邮政是什么?就是邮局,日本的大邮局,但是日本的邮局不光是投递,同时它还可存钱、买保险,相当于一个金融机构,机构非常庞大,据说有三万多个支局在全国各地。

  它在农村、边远地区都有支局点,现在要搞成民营化、私有化,很多人就反对。有可能使很多人下岗;另外农村地区的一些支局点有可能就被撤掉了,变成私营化了,有利可图我就干了,没利可图我就不干了,所以有些人就反对。即使是反对,只是一个经济改革的方案,为什么现在引起政治大地震?是由于小泉这个人非常强悍,他非常独断专行。在这部分他说“你支持我这个方案,你就等于支持我小泉;不支持我这方案就等于反对我小泉。”站到这边就等于支持我,站到那边就等于反对我,所以形成了把一个经济改革方案变成政治摊牌的这么一个事件,所以参议院也没有通过,小泉说了,“你不通过,我就解散国会。”马上一解散国会,就变成一场政治大地震,包括自民党内部出现一些人反对小泉,本来它是自民党,应当投票支持小泉,但是他也投票反对小泉。小泉说了,“你反对我,我就要清党,把你这些人赶出自民党,让你下次再选举,你选不上。”所以现在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日本出现了一个政治的大地震,政治重新组织。有人分析说自民党有可能因为这件事而分裂,日本政局发生一个大翻盘,现在的局面是这样的。

  演播室主持人:

  关于这个方面的讨论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媒体评价说凭小泉的人气可能民主党如果想占多数,恐怕也是不太容易的。

  胡锡进:

  也不容易。

  王海征:

  自民党的执政基础时间毕竟比较长了。

  胡锡进:

  现在特点是日本社会总的来说处于一个比较迷茫当中,因为处于迷茫当中,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经济不知道怎么办。政治上比如说入常问题,跟亚洲国家非常对立的一面,大家都感觉到比较迷茫。这个时候小泉比较逞强,其实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但他说就说我知道怎么办,就坚决这么办。他这一喊,日本社会就比较崇尚强硬的政治领袖,所以一下子就把民众的目光给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其实过去前一段时间,他这个人有一点偶像化了,就好像这个人像一个英雄一样,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几年他在政治上在走下坡路,他的支持率也越来越低。但是现在他就把议会一解散,他好像说你们大家不同意,我马上把你们给解散了,就是我正确,表现得非常坚决。所以又把一部分民众的目光吸引到他的身上了。反而他解散了议会以后,民意调查,他的支持率有所上升,所以现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很难说。但是《环球时报》上期做了一篇报道说“七大政客挑战小泉”,到底是谁能赢,现在确实还很难说。

  演播室主持人:

  确实日本政坛面临着一次重新地洗牌。当然大家可能也很担心,随着政局的重新洗牌,小泉会不会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作为一个赌注,可能就是激化日本国内的一些民族主义情绪,从而为自己确立地位,这可能……

  胡锡进:

  周边国家可能非常关注这一点,中国、韩国都关心,因为小泉这个人就爱搞一些比较怪的,比较大家意想不到的举动,所以韩国、中国大家都比较担心,大家会不会用一种激化国内的民族主义来抬升自己的人气。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日本国内这种政局变化,本周的政治大地震,也值得大家进一步地来关注。按照时间表的话,应该是9月份。

  胡锡进:

  9月11号。

  演播室主持人:

  9月11号提前举行大选,所以大家可以进一步地来关注。

  另外本周有一个话题确实让大家心里非常地不好受,就是兴宁矿难,123名矿工被困井下,这几天一些主要的媒体做了多方面的报道。

  我注意到有很多媒体也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我不知道你们两位总编在看到这样的矿难消息的时候,你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王海征:

  煤矿安全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复杂,不容易一下子就全都解决的问题,发生了这么多起,应该说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重视,各地方政府也不能说就没有重视,应该说都是很重视的。但是确实有个别的地方可能重视不够,我觉得一说到矿难,大家首先会说矿主黑心,矿主为自己捞钱,不顾矿工的死活。实际上这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在我们现在正在健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它会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说它有道理,而是说经济规律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政府怎么样加强监管。从审批的阶段,生产设施、安全设施是不是合格,应该是有一系列的要求。

  演播室主持人:

  尤其是广东的经济应该走在全国发展的前沿,确实广东出现这样的事情也让人对于煤矿安全方面的制度建设,有更多的思考。

  胡锡进:

  这件事我就特别注意两点,一个是这件事情发生在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的经济积累应该有一定的资金来作煤炭的安全工作,应该加强生产的安全投入。另外我注意到一点这个矿主在当地政治上还挺有影响,这两点给我的印象都是很深的。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矿主,据说这个人跟当地的一些地方官还称兄道弟,还有这种情况。我想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确实给我们提出很多问题,刚才王总说了我也同意。中国现在经济的发展整个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生产总体上,目前整个全中国各种行业总体上安全的投入上还不够,这是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必然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我们要看它是天灾还是人祸。

  王海征:

  实时的监管。

  胡锡进:

  实时的、认真的监管的话,这样大型事故我想是能避免的。《环球时报》专门对国外的煤矿做了一些调查。澳大利亚的、德国的,他们这些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难前的监管非常严厉。只要我做一次抽查,发现你有一点不合格,那个罚款是非常激烈、非常厉害的,罚得你开始就让你倾家荡产。不是说,在你出了事以后让你倾家荡产,你还没出事之前,如果你这个不合格,我就开始让你有有可能倾家荡产的这种感觉了,所以你就害怕了。

  王海征:

  这就等于加大了矿主黑心的成本。你要想赚黑心钱,你的成本可能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做不到这样,所以我们要从制度上怎么建立这样一种监管的机制,把他那么高的利润,拿出一块来去做安全工作。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有人说,其实现在有些矿主就是赌博。虽然他也知道可能出一次事以后,他要冒很大的风险,身家性命,甚至所有的财产都要赔上去。但是他做了一种侥幸心理,就和赌徒的侥幸心理是一样的。他也知道输的是什么后果,但是他可能存着这种侥幸心理。

  胡锡进:

  全国多少个煤矿?我估计有几万个。每年出大型事故的,有可能把这个人送上断头台的这样的事故毕竟只有几个。他一算几万分之一,几千分之一,他一算,我挣钱可能性还大。所以有些地方的小煤矿经常倒手,矿主跟赌博一样,我到这儿来,我拿矿工的生命,包括自己的前途、身家性命去赌博。赢了我就洗手,我挣钱了就去买别墅、买轿车,我跑了,然后卖给别人,别人再到这儿来,再进行赌博。这样就不行,这个怎么抓?只能还是从政府监管这儿抓起。只有拿政府监管作为一个杠杆、作为一个动力,才能够迫使一些矿主提高生产的成本,逐渐的走入正轨。

  演播室主持人:

  我注意到有一些媒体上也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美国的煤矿业曾经也经历过事故多发期,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后来他们也采取了很多方法,比如说政府督察员,相当于我们安监员了,他在事前的检查,每次、每项发现有一个隐患就可以罚款高达5.5万美元,而且提出起诉也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如果发现可能引起伤亡事故和危害矿工健康的严重违规行为,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初步调查以后就可以向司法部门起诉。都是在事前,而且事前就可以查处。所以我觉得这些机制方面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

  王海征:

  这说明政府在监管上面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到位的。

  胡锡进:

  一定要坚决。

  演播室主持人:

  对。

  好的,这是本周关于煤矿矿难的事后的一个分析和思考。这样的话题仅仅是我们在这里说两句,可能也是很难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这个事情能够真正的高度重视起来,能够把一些发达国家好的经验拿过来利用一下。

  胡锡进:

  但是我们还得说,一人说一句大家就重视了。

  演播室主持人:

  如果每个人都来就重视这个事情就重视了。

  我们还是说点轻松的。本周还是有一个比较浪漫的话题,就是“七夕”。“七夕”,可能很多人都忘了这个日子了。我身边很多朋友,在过了这一天以后才知道,朋友发短信了以后才知道,“哦,今天是“七夕”呀!”

  今年,北京有一个政协委员就提出来,能不能把“七夕”变成一个中国法定的情侣节。类似于这样的话题,我们也说过多少次了,端午节的时候就说过。这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提法、这样的想法,你们两位总编辑怎么看?

  王海征:

  至于最后是不是能够把“七夕”作为情侣节,它在其次。这个提议的最大的意义,我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提倡。

  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但是我们毕竟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面建设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所以完全断绝传统文化,那绝对是行不通的。但是,传统文化也不都是完全拿过来就可以。比如说,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也不都是精华,有很多是应该扬弃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叫“扬弃”,就是有一部分是要弃掉的。所以好的东西要继承,不好的东西要把它扬弃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个态度。

  胡锡进:

  作为我个人,第一,我非常支持尽量的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而且我们会更有历史感,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结合得更紧密,我觉得这是好事。第二,我也反对把什么事都跟国外的比。把传统文化总和国外的文化对立起来,我也反对。我觉得把“七夕”节变成一个中国的情侣节倒无妨,也是一个好事。因为对于情侣们来说,节越多越好,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也注意到一点。我记得中国很多传统的节日都是我们从小就在过。比如像端午节,我们我小时候就吃粽子。中秋节,小时候我们就吃月饼。但“七夕”节,小时候我们就知道有一个牛郎织女,都知道,但是从小我们没过这个节。

  王海征:

  觉得好像说是牛郎织女到那一天老是阴天,看不见银河,看不见他们过河。

  胡锡进:

  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会抬头看一看,到天上找一找哪是牛郎星,哪是织女星,仅此而已。所以这个节日,我感觉到它更多的是一个传说。现在要把它变成一个情侣节,一定要有民间的基础。我们可以去宣传它,逐渐逐渐的培养大家过“七夕”节的一些具体的、实际的动作、实际的行为。比如说“七夕”节以后,大家先送玫瑰,先送什么东西,情侣之间这样来过,逐渐逐渐它才能够变成一个真正的、有分量的、能够跟“2.14”的情人节相对抗的节日。现在我觉得它更多的还是一个传说,还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还没有变成一个大家实际上过节的行为。

  演播室主持人:

  不过说实在的,外国人对于中国“七夕”还是很感兴趣的。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都选择在这一天,就像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很多外国人都是选择在中国过“七夕”。

  从照片上也能够看到,他们是身着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

  胡锡进:

  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外国人,他们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喜爱,这并不能看作一种普遍的现象。不能说外国人都已经崇尚中国的“七夕”节了,他们不过他们的情人节了,我觉得还不能这么看。

  王海征:

  刚才胡总说了一个我觉得很有价值的观点,就是中国文化和外国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可以融合,可以接受外来文化的一些好的东西。

  胡锡进:

  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王海征:

  而且经济全球化了,全世界各种交往多了,各个民族之间风俗的互相接受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演播室主持人:

  一种兼收并蓄的文化,我想这还是非常好的。

  对于国内的情侣来说,如果有这么一个节日的话,我觉得也无妨。

  胡锡进:

  是一件好事。

  演播室主持人:

  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漫。

  这是本周的一些重要的内容。

  我们稍坐休息,稍候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解说:

  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各地当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12.1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备受社会各界群众的关注。

  作为世界上6大航展之一的莫斯科航展,将于8月16号在莫斯科近郊的卢科夫斯基城开幕。与往届航展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本届航展将更多照顾武器专家和军火客户的口味。

  中国与美国将于16号到17号在美国旧金山,就纺织品问题举行第三轮磋商。这是自8月1号美方对中国男士毛裤等6类产品的特保做出延期裁决后,中美双方代表首次进行的面对面磋商。

  中国与俄罗斯将在8月18号到8月26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名为“和平使命2005”的军演将有近两万人参加。这是中国20多年来,与外国军队间的最大规模联合军演。

  演播室主持人:

  下周,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就是8月15号——“8.15”,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在上周《总编面对面》的时候谈到,我记得当时《中国新闻周刊》就说,他们已经提前两个星期在策划“8.15”了,也是对中国抗战胜利的一个纪念。

  我不知道《环球时报》对“8.15”有没有特别的一个版面的安排?

  胡锡进:

  关于“8.15”这个日子,我们明天首先有一个时评。我觉得“8.15”这个日子,确实对世界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特别是目前对中亚地区。最近这几年,每年一到“8.15”都对日本是一个考验,日本如何看“8.15”,周围的国家都在等着看日本如何看“8.15”。我们希望明天这个日子,日本的政府能有一个让亚洲人民满意的表现,交一份能够让世界满意的答卷。

  “8.15”,我希望他们对战争的反悔是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在作一种文字游戏,只是用一些话来应付亚洲人民,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能够真诚的向亚洲人民道歉,真诚的反悔那场战争,他们是能够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的。而不是撑着那样的态度,表面上的那种强硬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

  日本政府的一些表态,我们大致是可以预计的。我们特别希望日本的知识界、日本的民间也能够有非常好的这方面表现。当然,这方面的表现需要日本的政府去作引导。

  演播室主持人:

  日本的《产经新闻》有一个报道说,“小泉首相正在考虑'8.15'发表一个反省历史的讲话”。据说讲话的内容是以村山讲话为基础的。说要深刻反省,而且说要向日本的年轻人讲述战争的悲惨,以免再犯过去的错误。

  胡锡进:

  希望这是真的。

  演播室主持人:

  不知道小泉会不会在8月15号这一天做这样一个讲话。

  胡锡进:

  但是总的来说,日本这几年右倾的思想是在抬头的,这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所以大家对“8.15”期间,日本政府小泉到底是怎么表态,大家心里没底。大家希望这时候的表态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像刚才《产经新闻》报道的,如果能像村山那样的表态当然就好了。

  演播室:

  而且这个措词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如果小泉发表这样一个谈话,可以比较一下,他是在村山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反省历史,还是用一些比较圆滑的词汇、一些中性的词汇?所以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

  王海征:

  我们纪念中国抗日战争60周年,但同时还有一个世界反法西斯60周年。日本的侵略战争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反过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21世纪世界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能不能走向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这个是应该是大家共同关注的。

  演播室主持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8.15”更值得纪念。

  这是下周关于“8.15”的话题。

  下周还有一个重要的经贸方面的事件。王总可能关注了,下周在6月16号、17号在美国旧金山,中美纺织品第三轮磋商。前两轮没有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您对第三轮的磋商怎么看?

  王海征:

  因为纺织品出口是中国出口方面很重要的一块。但是实际上中国纺织品出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看起来数量很大,但是生产规模、产品的质量都不是那么高,所以真正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像人民币前一段升值了2%,这对纺织品企业压力就很大。为什么不能提高一点价格呢?因为真正的纺织品在美国卖的时候价格并不是很低。我们不能提高点价格吗?不能。因为美国的那些进口商要控制价格。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中国和美国纺织品的谈判可能比和欧盟的要更加艰巨。欧盟,总的来说还可以。

  胡锡进:

  但是现在来看,最近几天,谈判的形势对中国这方是有利的。一方面是咱们人民币升值2%。另外,现在美国的进口商对美国政府也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是美国的进口商都在继续向中国下订单。对他们来说,他们建立一个生产基地也不是很容易的。通过这几年实际的交往,他也觉得中国的产品确实物美价廉,他们的利润也比较高。如果把中国的产品换成其他国家的,比如印度或其他国家的纺织品,美国的一些进口商并不愿意。所以这一轮谈判对中国这方面还是有利的,我对谈判的前景还是看好的。

  王海征:

  实际上给中国纺织品企业还是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就是怎么样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怎么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演播室主持人:

  通过这个磋商也可以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胡锡进:

  这方面,我们的纺织品企业也应该反思,老是出口那么便宜的东西,老让人抵制,也不是好事。咱们把一部分技术含量挪到咱们这边来。比如设计、品牌,如果加强我们这边,我们这边的投入大了,我们卖出去的产品价格高了,我们虽然卖出去的东西少了,但是价格高了,我们一样能挣到钱。干吗我们总是挣那些砸缝纫机的,很费劲的那点儿钱。

  演播室主持人:

  现在可能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胡锡进:

  反过来,对咱们国内的企业可能也有一个推动。

  演播室主持人: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些年中国的一些服装品牌,包括一些鞋类品牌发展也非常快,已经创作了一些品牌。

  王海征:

  已经有一些好品牌。

  演播室主持人:

  可能他们下一步就是要走向国际市场了。

  有一个话题也值得关注。高校开学的时间临近了,我们知道有9所高校在2006年研究生的《招生简章》当中说,要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所谓的参加试点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收费制度改革,可能对这个有两方面的意见,赞成的说,符合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但是也有人反对,如果说研究生全部收费,有些家庭贫寒的学生可能就会放弃读研究生了。

  你们两位总编辑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王海征:

  收费这个事肯定有它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金融手段上能不能够帮助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他的学业,比如说他的助学的贷款等等一类的。我觉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演播室主持人:

  但是现在的条件,您觉得具备吗?

  王海征:

  现在可能是有一些困难。

  演播室主持人:

  有一些困难。现在在高校,普通的大学生还不能够保证,人人都能够上得起学。

  胡锡进:

  毕竟研究生毕业,都已经二十二三岁了,他们也受过大学教育了,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自立能力了。通过给他们收费,社会再给他们提供一些挣钱的途径,然后逐渐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责编:任钦兰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