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8月7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9日 15:57 来源:CCTV.com

  演播室主持人 王世林:

  周日午间,面对总编。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由王世林为您主持的《与总编面对面》节目。

  和往常一样,今天我们在演播室依然请来了两位媒体的总编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周的要闻、预测下周的看点。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两位总编辑:一位是《北京周报》的总编辑黎海波先生,你好黎总,还有一位是《国际先驱导报》的副总编辑张铁柱先生,你好张总,欢迎两位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的节目。

  首先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周要闻。

  (一周要闻)解说:

  在过去的一周里,六方会谈继续在北京进行。在中国代表团提出共同文件的草案之后,各方在草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磋商。但截至8月6号,朝鲜和美国未能在弃核等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

  8月1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分别率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此次对话将是美国与中国建交以来,首度举行如此高层次的例行会议。

  北京时间8月1号,伊朗向欧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尽快提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计划,否则伊朗将立即重启位于伊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随后欧盟和国际社会都对伊朗核问题表示了担忧。

  施罗德 德国总理:

  欧盟准备大力给予伊朗经济上的合作,但是我们无法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

  解说:

  8月2号,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中国首支“东非大裂谷”科学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东非大裂谷进行为期15天的科学考察。中国科考队将进入埃塞俄比亚南部,考察东非大裂谷、研究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质环境的变迁,探索人类起源。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派出摄制组全程跟踪报道此次科考活动。

  8月2号下午,中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卫星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

  北京时间3号下午,“发现号”航天飞机宇航员进行第三次太空行走。这次行走的主要任务是维修“发现号”腹部两片不规则伸出的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美国宇航员斯蒂芬.鲁宾逊出色的完成了这次太空维修任务。

  斯蒂芬.鲁宾逊 宇航员:

  是的,很容易就拔了出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像一个庞大的病人痊愈了。

  解说:

  美国宇航局称,这次太空作业的完成意味着航天飞机可以安全返航。

  北京时间3号,毛里塔尼亚总统卫队和国家安全局人员趁总统塔伊亚不在国内之际突然发动政变。毛里塔尼亚军事政变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同生谴责。非洲联盟发表声明,决定终止毛里塔尼亚的成员国资格,直至宪法秩序在毛里塔尼亚得到恢复为止。

  北京时间5号,非洲联盟在亚的斯亚贝巴宣布,非洲国家拒绝接受由日本、印度、德国和巴西组成的四国联盟提出的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方案。

  在台湾进入祖国大陆的水果实行零关税以后,8月5号,北京第一批享受零关税的台湾水果上架。对于大陆的顾客来说,很多品种都是第一次见到,因此一上市就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

  6号凌晨三点,今年第九号台风“麦莎”在浙江省玉环县赣江镇登陆。受“麦莎”影响,浙江各地出现了强降雨天气。台风中心先后途经台州、温州、清华、绍兴、杭州、湖州6个地市,一路上夹风带雨,给各地造成重大损失。仅温州市受灾人口就达到322万,经济损失超过28亿元。

  演播室主持人:

  好,一周的新闻就是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听听总编们怎么说。

  两位总编,可以说这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有一个持续关注的新闻事件,就是第四轮六方会谈。今天上午,我们中央电视台一直在直播六方会谈的情况,最后的结果是,第四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的会议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休会期。

  我想关于这个事件肯定你们两位总编所在的媒体一直在关注,你们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这次六方会谈的?

  黎海波 《北京周报》总编辑:

  我们《北京周报》也是非常关注朝核六方会谈,而且本来是准备这个礼拜做一个封面文章的,因为这个会期没有结束,所以就挪到下个礼拜。你刚才讲的,今天上午才结束,出现这么一个结局,我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这个本身就是个很困难的事,但是这也说明能够开这么长的时间,开了13天,将近两个礼拜,说明还是有的谈,说明双方还是有诚意,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说明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另外,我觉得大家愿意休会回去再跟各自的政府商量的话,这说明有弹性在里边,有弹性就说明还有的谈,就是说双方还有可以进一步商讨的余地,不是好像就弄僵了。

  张铁柱 《国际先驱导报》副总编辑:

  实际上,在这次六方会谈开始之前,我们从美国和朝鲜的表态来看,做出了一个判断,第四次六方会谈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不是完败,就是完胜,不是取得突破,就是不欢而散。但是从现在这个结果来看,我觉得是最好的一个结果。就像李总说的,他对未来的这种谈判达成协议,留下了一个弹性的空间。

  实际上这次美国表现得非常直率,朝鲜也表现得非常低调。这次无论在时间上、谈判的方式上都是创纪录的。所以我想这次虽然没有就共同文件达到协议,但是双方,包括其他方面和六方都有一个诚意在里面,就是说希望能在这个文件上取得进展。所以我认为现在这个结果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为未来留下了很大的希望。

  主持人:

  这是关于六方会谈的。

  在这一周,美国有一件事情值得媒体大肆的关注,就是美国总统布什强行任命自己的一个朋友——博尔顿,担任联合国的常驻联合国的代表。

  这件事情为什么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博尔顿在这之前,提交了好几次到议会进行讨论,但是都遭到了拒绝,不光是民主党的议员反对博尔顿去联合国就职,而且共和党的一些议员也反对。所以关于博尔顿的评价就很多了,有的媒体报道题目说“是联合国飞进的一只美国鹰”,有的人说“博尔顿到联合国就职以后会搅乱联合国”等等。

  你们两位老总怎么看这个问题?

  黎海波:

  博尔顿这个人非常有特色。首先他的外表上,我觉得他到联合国以后可以说增加一个风景线,他留了一个白色的小胡子,主要他的个性:刚愎自用,而且出言不逊,这是他的特点。所以大家说他是个“鹰派人物”,是跟切尼、跟拉姆斯菲尔德属于保守派也好、鹰派也好,这也不奇怪的。但是我觉得布什任命他的话还是有所考虑,第一就是说他是老布什的格言吧。另外他在布什两次竞选总统中立下了功劳的。布什这个人据说,用我们中国话讲“有点哥门义气”,还是比较仗义的,一定要委任他这个职位。

  他去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其实那天在草坪上他就讲了,布什已经把美国的政策说好了,关于在联合国的政策,他只不过去执行。他因为是布什的人,所以在贯彻布什的政策来讲……

  主持人:

  会对布什忠心耿耿。

  黎海波:

  对于反对他的人来讲,也说了一个很挖苦的话,不管怎么样还是有一个好事,什么好事呢?这个人他经常在外交场合搅局,至少他要搅局的范围也就是在联合国了,在其他地方,比方说伊朗问题、朝核问题,这些地方他都没法搅局了。

  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值得一提的就是赖斯这里,她这一步棋走的非常漂亮。过去博尔顿在鲍威尔下面的时候,他是有点顶撞上司的,鲍威尔拿他也没有办法,但是我们知道赖斯这个人,据说智商是非常高的,她非常巧妙,她让他到联合国去,同时削弱了一个她的对手,另外好像做了一个好事委以重任。所以说她这步棋下的非常漂亮,更加人家也评论他走了以后,赖斯在国务院就可以更加的以一种正面的形象来重塑。

  张铁柱:

  博尔顿这个人在美国是以“强硬的鹰派人物”而著称的,他和切尼.拉姆斯菲尔德同属新保守主义这种阵营的。这次任命他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我觉得一个特别强的反差是,他对联合国是最不感冒的一个人,布什又要任命他去任命驻联合国的大使,所以引起的这种反响特别强烈。

  他曾经也说过,说联合国大厦有38层,我把它去掉10层,和现在没什么区别,意思就是说联合国这个机构可有可无。他还说,如果我主持联合国改革的话,我就留一个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其他的东西都没用,说这是惟一的在全球权力氛围范围内比较有用的一个方式。作为这样一个对联合国出言不逊的人,又到联合国去主持美国在联合国的工作,所以引起大家注意,我觉得是很自然的。

  但是我想,最近布什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任命博尔顿强硬人物为驻联合国大使,任命沃尔弗威慈为世界银行行长,是否标志着美国的这种强硬政策要一走到底呢?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像刚才李总也说到了,实际上这也是布什可能和赖斯他们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一个结局。就说博尔顿你去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这个职务,在国务院里,赖斯实际上就没有这种掣肘的因素。实际上博尔顿是切尼硬推、力荐推荐给国务院的,实际上就是为了牵制赖斯的。我们知道赖斯和强硬的保守派和鹰派还是有距离的,为了让赖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我觉得他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演播室主持人:

  别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是博尔顿这个人本身的鹰派色彩。但是您可能看到的是,这之中可能还有一种人士斗争在里面。

  张铁柱:

  对。

  演播室主持人:

  这是关于博尔顿。我们把目光投到国内来看一下,这周在国内,我们注意到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问题又成为了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事情的原由是因为高强最近是发表了讲话,痛斥目前有一些医院医疗机构为了牟利,在某些方面是只重利益不重医德等等这些方面的批评非常多。我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些数字我觉得可以给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关于医疗体制的改革,高强说,来自卫生部的数字显示,近8年来,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的费用平均每年分别是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了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也就是说,你挣钱、增加钱的幅度比看病的钱,要高于你挣钱的速度。另外,2003年和2000年相比卫生部门管理的医院院均的诊疗人数是下降的,下降了4.7%,但是院均的收入却增长了69.9%。所以这里面能够看出来,目前关于医疗机构见利忘义的问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黎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黎海波:

  就像你刚才讲了,我觉得本周国内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医疗的事。虽然,它是一个月以前谈的,但是它发表的,包括卫生部有一个改革的方案。

  演播室主持人:

  对。

  黎海波:

  包括卫生部有一个改革方案。

  演播室主持人:

  我看很多媒体文章都在谈。

  黎海波:

  对,这就是个非常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它是本年度的重大新闻。它为什么重大?一个原因,医疗这个事情不用讲,关系每一个公民的身体健康,这个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它关系到对过去20年的医疗改革,到底怎么一个评价,这相关的评论里面已经讲了,是不成功的。不成功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可以说是失败的。失败的一个迹象是什么?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造成这个结果就是关于医疗改革市场化到底怎么走?现在对于市场化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就是大量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盲目地追逐利润,不惜在病人患者身上,甚至说得难听点是榨取钱财。这个是很恶劣的,造成广大的人民群众觉得看病是个很大的负担。

  演播室主持人:

  很多人有病不敢去看。

  黎海波:

  不敢去看。

  演播室主持人:

  为什么药店的生意比较好?很多人有点毛病就到药店自己买点药。

  黎海波:

  我们在谈医疗的时候谈病,我觉得如果说是病的话,我们整个医疗体系自己本身也患了一种病。什么病?我刚才讲的,它就会看钱了。但是实际上像高强部长讲的,我们的医院毕竟是个公立事业,它是要为全体人民的健康负责。

  演播室主持人:

  医院都是公立的医疗机制。

  黎海波:

  公立的医疗机构。而且还有一个,我觉得提出这个事情来对我们的医疗机构也是一个警钟。因为应该说我们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好的,是尽职尽责,但是在这种追求金钱的条件下,比如说每一个医生都要为单位的创收有一个份额,那你说他的医疗还搞得好吗?他的科研还上得去吗?他肯定要分心的。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刚刚开始,肯定要进一步深入讨论下去。卫生部也有一个方案,现在媒体认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要闭门造车。既然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方案一定要让群众知道,让他们讨论。

  演播室主持人:

  不要局限于几个部委来制定这样一个医疗方案。

  黎海波:

  一定要有透明度。

  演播室主持人:

  另外要让给多的民众去参与一些意见。

  张铁柱:

  实际上医疗服务体制的建立和改革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实际上世界各国都有这个问题。现在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它实际上是“美国模式”,美国的模式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英国也有一个体制叫“英国模式”,英国的这种医疗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不管它是什么样的体系,它们有一点都是非常重视,不能忽略政府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我们现在说医疗体制改革失败了,往往把它简单地归结于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市场化的失败,一种就是说不是市场化的失败,还要继续进行探讨。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强调一点,在医疗包括教育这种体系的改革中,它都事关人的生命、人的成长、人的培养,完全“以人为本”的领域。

  演播室主持人:

  不管怎么说的还是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生命对大家来说是最宝贵的。

  好,刚才我们聊了有关这一周的一些国内和国际大家关注的话题。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与总编面对面》,稍候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下周看点:(资料)

  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预计于8号返回地球,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

  8月8号和9号,国内的天文爱好者将有幸看到“星月相拥”和“双星抱月”这一奇特的天文现象。8号傍晚,天空中会出现一弯峨眉月,在弯月的右下方是天空里最明亮的行星——金星。9号晚上,木星将出现在金星的左上方不远处,小船般的月亮将停靠在两星之间,形成“星月相拥”、“双星抱月”的罕见天文现象。

  美国的又一艘火性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已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整装待发,预定于8月10号发射。项目科学家说,这一飞船的使命是选择适合未来火星登陆的地点。按计划,这次飞船将于2006年3月进入火星轨道。

  吉尔吉斯斯坦当选总统,巴捷耶夫将于8月14日举行就职典礼。所有前苏联共和国以及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都将被邀请参加这次总统就职典礼。

  (演播室)

  演播室主持人:

  从目前知道情况来看,在下一周会有这样的一些新闻事件发生。我们知道明天美国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就会返回地球了。从关注度上来讲,这个是不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你们两位媒体要报道的一个重点?

  张铁柱:

  显然,这是我们下周最关心的一个重点。因为考虑到前面的“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曾经发生过事故,而且这次“发现者”号现在存在的毛病和“哥伦比亚号”有些相似,所以这就提起了人们的心。人们担心会不会在它返回地球的时候会重新发生“哥伦比亚号”所发生的这种悲剧。

  演播室主持人:

  但是人们还会有一种担心。

  黎海波:

  它可以说这一趟出去真是不容易。首先发射推迟好几次,上去以后今天发现这个问题,明天发生那个问题。昨天跟空间站分离的时候还是有问题,就是说这个问题不会影响它安全着陆。但是这个事情具有怎么会产生还很难讲,包括气候等很多东西。所以全球人非常关心这个事情,但是我觉得这个事可以说是我们整个人类探索外空的一个写照,就是说危险,而且经常是一波三折。现在美国地面航天站航空当局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让它以后用新的一代航空飞机来取代它,那也是一个办法。

  张铁柱:

  虽然美国宇航局说现在存在的毛病不会影响它降落,但是这些东西……

  演播室主持人:

  如果每次发射的时候,总是有这样的一些担心,带着一些毛病上去,提心吊胆的话,恐怕也不是一个非常愉快的……

  张铁柱:

  所以美国媒体也批评美国宇航局,说你上次出现这种毛病了,现在重犯一种措施,这种就非常不应该了。所以,我们现在也是非常担心上面的7个宇航员的安全。

  演播室主持人:

  对,实际上航天飞机如果真的寿终正寝的话,对于人类探索太空来说也是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它终归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外太空的一个工具,而且可以说从使用频率上来说,还是最高的。

  黎海波:

  但是现在它的历史任务差不多快完成了。

  演播室主持人:

  如果它的真的寿终正寝,真的寿终正寝的话,对于人类探索外太空还是有影响。

  张铁柱:

  所以宇航局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有一种新的航天器代替这种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运营的,实际上现在已经是很旧的一种飞机了。

  演播室主持人:

  这是关于“发现号”。在这一周除了“发现号”之外,两位总编你们觉得还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关注?

  张铁柱:

  我们对发生在哈尔滨强制婚检这个事情,我们觉得还是有关注的必要。

  演播室主持人:

  有法律的冲突在里面。

  张铁柱:

  对。

  黎海波:

  所谓冲突实际上就是说,《母婴保健》里边提到要在登记结婚的时候要提供医疗单位的证明,《婚姻条例》里面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它认为相抵触。我觉得提出非常好的问题,根据《立法法》来讲的话,法律之间应该是一致的,提出一个带有普遍的问题。

  演播室主持人:

  上面的法下面的法不应该冲突。

  张铁柱:

  对,现在大家都在争论,到底哪个法应该服从哪个法?我觉得这个非常明确,就是按照我们的《立法法》规定,旧的法要服从最新的立法,地方的法规要服从特殊,特别法的立法。所以我觉得,黑龙江的《母婴保健条例》在立法上……

  黎海波:

  它这个有点像放炮竹一样,一方面应不应该婚检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法律应该怎么操作是另外一个问题。它现在涉及到全国的人大、地方人大还有一个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之间他们有碰车的情况,或者相抵触的情况,这个应该说是咱们法律制定中间不可避免,但是应该把它减少到最低程度。

  演播室主持人:

  对于两位公民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对这几部法律进行审查,相信会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会留下很重要的一笔,这是两位觉得下周这个事情比较值得关注,还有其他的吗?刚才我觉得《婚检法》还有一点,一个是立法的途径问题,就是法律不能相互抵触……

  制片人:张立勇

  策划:滕双双

  编辑:刘维红 全晓通

  刁伟华

  主持人:王世林

  监制:马勇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