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7月10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1日 13:36 来源:CCTV.com

  主持人 王世林:

  周日午间,面对总编。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与总编面对面》节目。

  和往常一样,今天我们演播室依然请来了两位媒体的总编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周的要闻、预测下周的看点。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两位总编。一位是中国新闻社的副总编辑刘北宪先生,您好。还有一位是原《北京青年报》的副总编辑何平平先生,您好。欢迎两位总编到演播室接受我们采访。

  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回顾一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周要闻。

  解说:

  北京时间4号下午,“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舱成功击中目标——坦普尔一号彗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造天体撞击彗星的实验,实验的成功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诞生的奥秘。

  北京时间5号,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哈萨克斯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胡锦涛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会议呼吁美军撤出中亚地区。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5号在中国云南昆明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的讲话,并就推进今后的合作提出了七项建议。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深化农业发展合作;四、重视保护资源与环境;五、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六、积极推进卫生合作;七、探索多元化筹集发展资金。

  5号到6号,江丙坤以台湾华聚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率领50多位台湾的技术人员和相关业者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双方就两岸业界关心的技术标准合作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两岸与会者表示愿意优势互补,加强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交流与合作。

  继国民党、亲民党相继组团访问大陆之后,在台湾政坛上同属泛蓝阵营的新党也于6号派团访问大陆,开始为期8天的“民族之旅”。本周在主席郁慕明的率领下,新党访问团先是前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拜谒烈士墓,然后到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随后抵达大连参观了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并与台商进行座谈。本周末,访问团抵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北京。

  北京时间6号下午6点开始,国际奥委会全会对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进行投票。在最后一轮角逐中,伦敦战胜巴黎,获得了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罗格 国际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非常荣幸地宣布,2012年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授予伦敦。

  解说:

  消息公布以后,英国首相莱尔表示伦敦取得胜利是申奥团体的共同努力。

  两岸县市“双百论坛”6号在江苏南京开幕,与会人士就两岸经济、文化、市政建设等进行广泛的交流,来自台湾18个县市的100位民意代表和来自大陆苏、沪、浙、闽28个县市区的100位人大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北京时间7号,2005年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开幕。今年的八国峰会以“非洲发展”为主要议题,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公报,承诺增加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并通过了一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计划。但是在如何有效控制全球变暖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领导人对话会,就全球经济、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深化南北对话,应对气侯变化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北京时间7号,伦敦地铁站和公共汽车发起了多起爆炸,造成5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伤。一个名叫“欧洲基地组织.——秘密组织”的组织宣布,对这一系列爆炸事件负责,并声明对伦敦发动袭击,是为了报复英国参与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随后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电视讲话。

  布莱尔 英国首相:

  我想我们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他们想用杀害无辜民众来威胁我们,恐吓我们放弃我们想做的事,他们想阻止我们的正常生活,而这是我们的权利,他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解说:

  爆炸袭击事件给美国和欧盟各国也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尤其是那些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更是感到担忧。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出人意料的宣布,意大利将从今年9月份开始,从伊拉克撤离部分士兵。

  北京时候8号,菲律宾内阁10名成员应总统阿罗约的要求递交了辞呈,他们同时要求阿罗约辞去总统职务。而随着要求阿罗约辞职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尽快的稳定日趋紧张的政治局势,阿罗约总统重申,她不会接受反对派要求她辞职的呼吁,并与最近两天内组建新的内阁。

  主持人:

  一周的要闻就是这么,接下来我们听一听总编们怎么说?

  本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圆满结束了对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斯坦的访问,并且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和八国集团领导人与五国领导人的对话会。可以说在短短的八天时间里面,胡锦涛主席的这次出访是日程非常的紧凑,内容非常的丰富。八天的时间出席了50多场活动。第一个问题请两位总编谈一谈,胡锦涛主席这次出访的成果,你们怎么评价?

  刘北宪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

  我觉得胡锦涛主席出访的成果还是丰硕的,特别是在中俄、中哈的关系方面,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使得我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觉得这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G8会谈,在会上胡锦涛主席也发表了书面讲话,在这样重要的国际会议上,能够再一次发出中国的声音,同时和各个国家的首脑进行交流,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

  何总编,您的看法?

  何平平 《北京青年报》原副总编辑:

  就像你刚才说的,应该说在这么短的一个时间内,这么一个非常成功或者是密集的外交活动,我们是比较关注两点。一点是说继续沿着我们过去外交的一些方针,特别是把周边的各种合作推向前进,这是它很大的一块,包括和俄罗斯的有些协议都是奠基式的,还有一块就是8+5,其实也很重要。

  刘北宪:

  对,其实有消息说8+5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75%,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中国能够在上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断的加强我们自己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对,您说到经济总量的问题,我注意到有的媒体也是把世界银行刚刚公布的2004年的世界GDP的排名做了一个公布。其中目前的八国集团峰会其中有两个国家是不在这前八个之内的,比如说一个是俄罗斯,但是像西班牙和中国是在前八名之内的,所以对于中国的要求扩大第八,现在呼声也很高,所以这也是本周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比如说要谈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等等,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了,这是我们本周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胡锦涛主席的出访。

  另外在国内来看,在本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继国民党和亲民党访问大陆之后,同是泛蓝阵营的台湾的新党,在台湾的政坛上也有非常影响力的新党,也是组团访问大陆,而且这次组团定位为是“民族之旅”。对于这样的定位,何总您是怎么看的?

  何平平:

  这个我觉得它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说它更强调民族统一,因为新党它有一个特点,一直是比较强调不能搞台独。

  刘北宪:

  正是由于不满当初李登辉的那种日益“台独”的政策,所以它才分出来成立的。

  何平平:

  这是它的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义就是说,正好是赶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个时候应该说这种活动非常多,新党也是选择这样的时机,来强调这种民族的团结也好,或者说是一种奋斗。

  刘北宪:

  民族的认同。

  何平平:

  对。

  主持人:

  从他的日程安排上,也可以看出是非常符合“民族之旅”的定位的。比如说他先是到广州,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然后到南京拜谒中山陵,然后是去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然后到北京以后,还要去卢沟桥,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等。其中在报道的时候,我注意到郁慕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讲到一句话,说这次我们去大陆访问,定位“民族之旅”,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中国人的浩然之气,我觉得这个给我们印象比较深。

  何平平:

  对。

  主持人:

  两位你们怎么看?

  刘北宪:

  像刚才何总说的,正好是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样一个时候,我觉得作为新党的领袖,郁慕明先生提出来要寻找我们的浩然正气,是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的,是吧?

  主持人:

  对。何总?

  何平平:

  我看他有一段,他说我们对孙中山先生的遗愿还是没有完成好,他又改了一下他的口号叫做“统一尚未完成,同胞仍需努力”。

  刘北宪:

  实际上,我觉得他也是要寻找跟国民党和亲民党的两位领袖来的时候一个不同,如果跟前面两个都完全雷同了,它的意义就体现不出来。当然新党是台湾现在政坛上,大家说他是关键的少数,在几方票数大概相同的情况下,他的票投到哪一方,哪一方可能就会获胜。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也说明台湾的无论是政党也好、政治派别也好、还有民众也好,这种主流意识,认同统一的主流民意越来越强烈,这也是我们从新党的访问大陆来看不能忽视的一点。

  主持人:

  是。我们在作节目的时候也注意到,郁慕明主席这个人好像也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而且他本人是学医出身,并以最高票竞选为台北市的议员,而且在当议员期间可以说是态度非常鲜明,观点也非常鲜明,跟陈水扁是死敌。而且跟陈水扁据说还是两个人大打出手,非常有个性。所以人们对于12号将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演讲,对于郁慕明主席的演讲会说什么?还是有所期待的。

  刘北宪:

  就像你说的,其实他很有个性,否则也不会在当初国民党还是执政党的时候,等于是揭竿而起,重新成立新党了,说明还是很有个性。

  主持人:

  是,从国际上来看,这一周有一个城市应该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刘北宪:

  特别关注。

  主持人:

  伦敦,对。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面,伦敦经历了这个城市有史以来的大喜大悲。刚刚在新加坡宣布伦敦成为了2012年奥运会举办的城市,人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但是在第二天的早晨却遭遇到了爆炸袭击。这两件事情可以说对于伦敦人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让他们去承受,确实我觉得让人感觉有点痛心。

  刘北宪:

  对,如果我们感同身受的话,其实我们可以觉得真是能够像你说的这样,伦敦人大喜大悲在一天24小时之内发生,确实让人觉得是考验他们的这种承受力。

  主持人:

  对,布莱尔首相无论是在伦敦申奥成功以后,还是在遭遇了爆炸以后,他都发表了讲话。我注意到,布莱尔讲话还是充满了一种自信的力量,就是说虽然这些恐怖袭击是针对着八国峰会的,是针对着伦敦的,但是我们还是依然有能力,有信心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举办好2012年的奥运会。

  刘北宪:

  对,但是刚才看这个片头的时候,刚才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布莱尔的两个讲话时候的这种表情。第一个,满面红光,非常潇洒,第二个,已经掩盖不住沮丧和紧张了,虽然话语还是非常地坚定,但是表情已经有些沮丧,真是有些沮丧。

  主持人:

  所以对布莱尔来说,7月7号这一天也是一个漫长的一天。

  何平平:

  在整个过程当中,其实应该说整个伦敦,包括像街头采访时看到民众一种反应,应该说刚才有你讲的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应该说整个的处理过程,应该说也还是有他不错的地方,包括像布莱尔他继续坚持把“八国峰会”开下去,应该说这种冲击非常大,完全可以停止,应该说这个选择也还是正确的。

  刘北宪:

  八国领导也都支持他,你说开,大伙还接着给你开。

  主持人:

  我们在这等着,你先去处理,处理完了以后我们再接着回来开。

  何平平:

  其实对“八国峰会”影响非常大,因为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时间世界各地都在游行,对“八国峰会”寄予希望,然后说能不能把贫困,大家一起来克服?包括像欧洲的一些资助。这样一来,把议程整个就冲击了。

  主持人:

  是,在原来的议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非洲的减债的消除贫困的问题,再一个是全球气侯变化的问题,其实回顾一下,前几届的“八国峰会”,每一次都把反恐的问题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但是这一次偏偏没有把反恐当做一个主要的议题,却发生了这样一个……

  何平平:

  突如其来地冲进来。

  主持人:

  很多媒体也注意到这样一个反差,但是很快这个议题又成为“八国峰会”的一个话题。

  刘北宪:

  不得不是全世界的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何平平:

  从这个角度讲,这个炸弹也真是反人类的一个炸弹。

  刘北宪:

  其实任何针对无辜的、贫民的伤害都是反人类的,道义上都应该受到谴责。

  主持人:

  关于伦敦这次申奥终归还是一件喜事,在恐怖的阴影过去以后,伦敦人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上去,你们觉得这次伦敦的申奥最大的功臣是谁?

  何平平:

  我觉得是布莱尔,但是也有别的说法。

  主持人:

  确实布莱尔最近真是忙,在新加坡申奥的时候,他先飞到新加坡,然后跟各个相关的人士见面,去拉票,然后很快又回去筹备“八国峰会”。

  刘北宪:

  为什么?因为布莱尔去新加坡还是意在树立自己的形象,重塑自己的政坛形象。如果真是申办成功了,最大的获益者是谁?最大的获益者是布莱尔。因为这次当选以后,有些民意觉得好像干不成什么事,老跟着布什跑,有什么重大的政策、重大的举措,没有。他利用申奥成功,其实重塑了自己在选民中的形象。

  何平平:

  当然对布莱尔来讲应该也是一种考虑,因为他也需要勇气,就是说万一不成怎么办?

  刘北宪:

  希拉克也去了。

  主持人:

  希拉克也去了。

  何平平:

  对,我看报纸的报道说布莱尔是在那儿最勤奋的一个人,见完这个见那个,应该说他还是做了努力。

  刘北宪:

  直到最后,你包括未结终直到最后,都仍然认定巴黎是要胜出的。

  主持人:

  巴黎在申奥之前,在投票之前,巴黎就已经开始探讨一个问题。不是说谁当选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能办好奥运会的问题。但是巴黎确实……

  刘北宪:

  是,因为正好今年3月份的时候,巴黎和伦敦我都去过。那个时候看巴黎的筹备,包括街上的装饰,包括老百姓的反应,应该说比伦敦是要热烈的。

  主持人:

  是,但是仅仅是4票之差。

  刘北宪:

  对。

  主持人:

  所以巴黎奥委会申奥的主席就想不明白,为什么马德里的票最后都跑向伦敦去了?因为原来觉得两家还是挺好的联盟,巴黎确实这次太可惜了。

  刘北宪:

  替他们惋惜吧,希望他们下一次有好运气。

  主持人:

  在这一周,我们还是要再来关注一下“八国峰会”上布什总统我们注意到以前他参加比较重要的领导人峰会的时候,身边总是有国务卿。那时候不是国务卿的时候,是他的安全秘书、顾问赖斯的身影,但是这一次在英国举行的“八国峰会”上却没有看到赖斯的身影。为什么呢?因为赖斯确实在忙着她的亚洲之行,要到中国、日本、韩国和泰国进行访问,你们两位对于这一次赖斯的亚洲之行怎么看?

  刘北宪:

  我觉得赖斯亚洲之行还是要解决美国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外交政策和所面临的困境,首先就是朝核问题。

  主持人:

  在她来之前,朝鲜和美国在纽约有过一次接触,但是朝鲜还没有说。

  刘北宪:

  还没有松口,而且从上次朝核会谈不再谈论以后,这个关系其实很紧张的,一年多时间一直不松口。双方又开始说,你要不要侵朝?我会不会有核武器?一直在争论。其实,她来,事先肯定双方已经有过一些默契,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在朝鲜问题上,还是要推行它的既定的外交政策。访问中国,我觉得也是要解决在中美政治层面上有一些合作以后,在经济上,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不断产生一些贸易纠纷,一些贸易摩擦。

  主持人:

  除了关于朝核问题,这次赖斯到亚洲访问还有一个国家是泰国,她到泰国访问的目的是什么?何总,在您看来,是不是也是跟海啸以后的这种重建有关系?

  何平平:

  我觉得赖斯她这次整个到亚洲之行,应该跟布什的第二届执政情况、以后采取的策略有关。

  刘北宪:

  外交战略有关。

  何平平:

  对,外交战略有关。你看她非常密集的,从2月份开始出访,也是一系列的国家,3个月份又出访,然后到4月份……

  刘北宪:

  这整个外交政策和布什第一任期有点变化,原来给人家的印象就跟“西部牛仔”一样,不行?不行,我就打你。现在呢?经常出访,什么事我先跟你谈谈,咱们能不能商量商量?

  何平平:

  其实这种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我觉得它应该是积极的,应该先采取一种沟通,然后了解对方情况,对方的想法,包括亚洲虽然也是来得比较多的。有人说它可能跟欧洲来比的话,战略地位怎么样?但是从美国这种政治来讲,它对亚洲的地位应该是越来越看重,包括一些对它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国家应该说来得还是比较多。

  主持人:

  对,我看到有一个报纸上画的赖斯出访的一个图,这半年的时间赖斯在当国务卿以后,以华盛顿为中心画出很多箭头,就是她出访欧洲、中东、亚洲。我看那箭头有几十个箭头。

  刘北宪:

  空中国务卿。

  主持人:

  对,空中国务卿。

  刘北宪:

  在空中的时候可能比在地面的时候多。

  主持人:

  对,在空中也在继续办公,非常忙。

  好,关于本周的一些重要的事件我们先聊到这儿,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与总编面对面》,稍后我们将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下周看点:

  解说:

  10号抵达北京后,11号新党大陆访问团将在北京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2号上午,新党主席郁慕明将在人民大学演讲。

  7月11号,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将在北京举行。据悉,美方将派出三位部长级官员来华出席会议,纺织品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开放问题可能是双方最关切的三大议题。

  美国宇航局决定将按计划于7月13日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这将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以来,美国宇航局首次发射航天飞机。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将于7月14日开始为期5天的中国之行,这是他担任欧盟主席之后第一次访问中国。中欧双方将就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包括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和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主持人:

  刚刚我们谈到了赖斯到中国来访问确实非,常忙,紧接着又有三位美国的高官要到中国来访问,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出席中美商贸联委会。这个中美商贸联委会是从1983年开始的,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每次联委会都有新的内容。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关于中美之间比如说很多,纺织品贸易摩擦的问题、知识产权的问题等等,刚才前面我们也谈到了。《新闻周刊》在下一周是不是最关注的也是这件事?

  刘北宪:

  会有相当的篇幅来关注,因为这毕竟是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问题。但是同时我们也会想,这四个人为什么接踵而至来一块跟我们来谈?我想四个人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来向中国施加压力,讨价还价,最终还是为了美国的经济来向我们作一些压力,讨一些价码,在这一点上他们四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主持人:

  所以我看有的媒体说,这次会议将会是一次智慧的“角力”。

  刘北宪:

  我觉得也是中国进入国际经济秩序以后,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有专家不是已经谈到,说中国现在是去融入世界。

  何平平:

  对,中国肯定也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在这当中,其实美国它强调说它有贸易逆差,其实我们都是按照各种承诺都在去做。这一点应该说咱们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说还是信守承诺。美国考虑它的问题,你不能只让中国买你的大豆和波音。其实中国有很多需要的东西,你并没有向我们敞开大门。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双方谈的焦点。

  主持人:

  《国际商报》有篇文章谈到说,这次联委会上肯定会谈到中美纺织品贸易的事,说实际上当时中国入世的时候,作出了很多让步。包括什么服务贸易,金融方面的一些让步等等,说美国是最重要的一个受益国,它获益,别老拿中国的纺织品说事。

  主持人:

  不过这次能举行会议进行谈还是好的,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还从来没有断过,贸易量大,肯定纠纷就多。

  刘北宪:

  毕竟可能双方也看得到,你们合作的利益要大于纷争的利益。

  主持人:

  对,使我们想起来,前一段时间中欧之间刚刚就贸易品问题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可以说是先车很好的一个典范和例子,最好中美之间也能够采取这样谈判的方式、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贸易争端的问题。

  刘北宪:

  不要真是到时候一来就挥着大棒子,我制裁,这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持人:

  其实下周还有在高科技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当然也是跟美国有关系,美国航天机“发现”号要重返太空。我们注意到,美国人在讲这件事的时候,他们用的是“重返”这个词。说到重返确实使人想起来,在两年以前,“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一个悲惨的事件,使人想起来这次如果能够重返成功的话,对于全人类来说、探索太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鼓舞。

  何平平:

  其实全世界都非常瞩目这件事情。

  刘北宪:

  有所期待。

  何平平:

  有所期待。而且看到他们的决心,尽管天气可能不太好,但是他们还是准备如期去发射。也还不是说一点风险没有,包括像他们外挂的一些材料,可能按照他们有关方面的检测来讲,不能排除这种危险,所以大家还是提着一颗心。

  主持人:

  这次他们是慎之又慎,4月份的时候说要发射,后来又推迟。美国人说,我们不在乎推迟,安全是第一位的。还有这次发射是选择一位女机长,我们注意到。刚才我们前边新闻中也看到,一位女机长,你们怎么看待这种选择,为什么选一位女机长来指挥这次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个重返太空的飞行?

  刘北宪:

  我觉得美国人好体现他们这种自由、平等的这种价值观,而且对于女性的重视,我觉得是。大家也看到,这位女机长当时任命是当时进了白宫,美国第一夫人对她……

  主持人:

  亲自授予她机长。

  刘北宪:

  对,亲自对她作的任命。我觉得再次体现了美国人自由平等这种价值观,他们也想通过这种科技实验来强调自己这种价值观。

  主持人:

  实际上是不是这可能跟男女是没有关系的?最重要的是跟它这个机长曾经指挥过一次非常重要的一个,而且空中遇到过很多,比如说燃料用完了,就是这位女机长。在1999年的时候,那次发射的时候,她非常地冷静,最后成功地完成任务,是不是也跟她的这个经历有关系?

  刘北宪:

  肯定,一定是胜任的。

  何平平:

  我觉得跟她的经验和技术这个方面可能是有关的,包括处理过这种危险的时刻。

  刘北宪:

  另外,其实我们觉得把上周的一件事和下周这个事连起来看,我们更觉得高兴,就是“深度撞击”。“深度撞击”和“发现”号重返太空这两件对人类科学发展和人类未来都会产生重大的事情接踵而来,我也觉得这两周确实是令人挺高兴的。

  主持人:

  是,这是在高科技方面下周值得我们期待的一件事。

  还有一个事就是跟菲律宾有关系,就是阿罗约总统的命运的问题。因为在前面刚才本周的重要事件中,我们没有太多地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个事件是一个连续的事件,在下一周阿罗约总统的命运很可能要跟教会的表态。

  刘北宪:

  命运的转折在下周,前边只是铺垫的。

  主持人:

  对,因为教会最终要发表一个讲话,发表一个宣言这样的类似的文件,这个可能是会影响到民众对于阿罗约总统的支持,你们怎么样看待阿罗约总统的命运?

  刘北宪:

  我觉得这一事件无疑大大地损害了阿罗约总统在菲律宾一般民众中的印象,因为大家之所以选择一个女总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女政治家的欺骗性……

  制片人:张立勇

  策划:滕双双

  编辑:全晓通 刘维红

  主持人:王世林

  监制:马勇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