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6日 14:02)
主持人(鲁健):
周日午间面对总编。各位好,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与总编面对面》节目。
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的两位总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位是《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辑陈小川,还有一位是《环球时报》的副总编辑胡锡进,两位好。
本周我们就不再回顾一周要闻了,因为这个星期最重要的一个事件,而且各媒体都在集中地追踪报道就是连战大陆行的一个报道。
新闻背景:
2月26日11:15中国国民党访问团从台北桃园机场启程开始大陆之行
这是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抵达大陆
数百家国内外媒体记者记录历史时刻
连战所率大陆访问团受到热烈欢迎
连战:
台北和南京可以说距离不是很远,但是刚才飞机落地的时候,让我想起来这个访问间隔了上一次到南京来的整整60多年。所以今天看到大家,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与连战会谈并互赠纪念品。
4月27日8:50 连战一行到达中山陵
9:20 连战进入中山先生祭堂
连战亲笔题写中山美陵
连战:
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地来努力,奋发图强。让我们能够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真正地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晚上 连战一行到南京夫子庙品尝民间小吃
入夜 连战一行游览秦淮河
(演播室)
主持人:
刚才我们看到的短篇就是第一天,连战先生在第一站南京的整个的行程。可以说从他的飞机一到达南京机场那一刻开始,就引发了一场媒体的大战。我相信你们两位所的在媒体,《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也是全程报道。
陈小川:
对,我们也派出了精兵强将,因为新闻价值高,新闻价值高又取决于公众的关心度,老百姓这么关心连战先生大陆行,恐怕媒体也是责无旁贷了。
胡锡进:
对。我尤其注意到这台湾来了很多记者,而且来了很多电视台的记者,尤其台湾的东森电视台和另外的电视台,来了大量的直播队伍,把连战访问大陆的电视情况直播给台湾民众,台湾民众通过这些画面,直接真正地了解了大陆对连战是一种什么态度?对台湾同胞是一种什么态度?以及大陆的这些年的变化,包括中山陵保护的是什么样子等等。
主持人:
对。而且台湾的记者当时说的是来了120多个人,然后港澳的记者可能有120多个人,北京的记者有100多个人,外国的记者20多个人,当时算的时候加起来也就400人左右,没想到第一天到南京以后,当时就南京接待记者这方面的统计了一下,已经超过了1000人。可以想像,我想外国记者也来了不少,可能内地很多除了中央媒体的这些记者以外,其他地方媒体也都来了不少。大家确实是相当关注这次连战之行。
想想,为什么大家如此地关注连战先生的这一次大陆之行?
陈小川:
是。我前天看到一个报道,报道说大陆人民给连战先生一个很高的热情,大陆人民能不能把这种热情分给台湾其他的大众和其他的民众?我理解这句话,我想大陆的老百姓为什么在连战所到之处,是自发地喊“欢迎您,连战先生”,甚至有“连哥,您好”这种称呼也出来,台湾人的称呼也出来了。我就在想,其中大陆民众56年并没有接触过中国国民党,对中国国民党也没有那么热的热度,但是为什么对连战先生的此行有这么过的热度?是因为连战先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的赞赏,同时有一部分就是分给台湾的公众的一种热情。
胡锡进:
这种热情显然不仅仅是对连战先生本人的,因为说实话,我想大陆民众真正了解连战的恐怕没几个人,但是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件事情之所以媒体这么关注,大家都搞媒体大战来报道它,是因为这件事情意义确实非常重大。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说它的意义,最主要首先是打破了两岸持续了最近好几年的政治僵局。虽然是国民党依然是在野党,但是掀起了台湾一个政党来访问大陆的一个热潮,接着亲民党主席也马上要来。那么打破了这种政治僵局,给两岸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渠道,为将来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新的运作空间。通过这件事情也反映出“台独”这股势力现在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它到了落潮的时候。很多人说了,通过这件事情反映出“台独”是台湾不可承受之重,连台湾当局最近的调子,也都有微妙的一些变化。所以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件事情。
主持人:
连战先生也说到,他一到南京禄口机场,当时第一段讲话他就说,整整60年的时间,确实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天所有的媒体,我发现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很多的平面媒体的标题基本上全是“连战:相见恨晚”,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一个标题。大家也确实对他这句话感触太深了,包括他也跟南京的市民讲(在机场的讲话),他说“南京是一个有历史连接和情感连接的一个地方”
胡锡进:
对。他叫“感念之站”。我觉得之所以说“感念之站”,有两点,南京是国民党旧政府的所在地,国民党旧政府是在这个地方垮台的,给人的一个很深的教训。什么教训呢?“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另外,南京中山陵埋着一个非常伟大的中国的政治人物——孙中山。两岸的人民都在纪念他,都在怀念他,这也反映出一个点,就是说一个政治人物给历史真正创造了有价值的东西,引导人民走向前进人物,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被纪念的。今天我们在过来的时候看到天安门广场,摆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个画像不是今天才摆的,不是为了连战来了,特地摆的,而是摆了多少年。
主持人:
50几年没有变了。所以这一次在中山陵的时候,连战先生再次发表讲话的时候,就着重地谈到了中山精神。他谈到了中山的所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博爱”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精神。他说其实他在参观的过程当中,祭拜的过程当中,门、牌、匾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当然他在讲话中也这样说道。我觉得他这样地看重中山先生的精神,可能也是寻找国共两党共同的点,情感上的共同点。
陈小川:
这是国共两党都十分尊崇的一位革命先行者,这是一个共同点。所以情感交汇和历史交汇,孙中山先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胡锡进:
中山陵最近一个时期,也成了两岸情感的一个交汇点了。
陈小川:
胡总编刚才得非常好。这次大量的台湾媒体直接用画面向岛内把大陆的一些情况报道回去,过去很多台湾老百姓是看不到大陆的真实状况的?
胡锡进:
是的,我到过台湾,到台湾你到电视上播的大陆都是些什么状况?
陈小川:
对,负面的东西多。这次是一个非常客观地,你是舍不掉这些的,比如说中山陵那种郁郁葱葱的,连战先生为什么提“中山美陵”?它历来就是如此,它并不是为了连战要来,我去植树,不是这个概念。
主持人:
但是我有时候想,不知道台湾的媒体他们能不能够真正地领会连战先生在讲话的时候这种含义。因为我知道台湾的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很多都是追逐一些细枝末节或者趣味的东西,比如连战的夫人换了几身衣服?或者连战的夫人在参观的时候花粉过敏,都是这样的一些新闻。我有时候真特别地担心,能不能把连战先生的这种深层的含义反映到岛内,真正对台湾岛内的民意产生一些影响。
所以连战先生其实在中山陵的讲话是别有深意的,他当时说“让我们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让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真正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其实在后面的讲话中,他也提到“中华民族”,他其实是希望从中山精神来引发两党的共同点,然后中华民族两岸大家一起努力。我觉得这种内涵确实是媒体需要去捕捉的一些东西。
另外我觉得从中山陵的讲话来看的话,有些专家也评论说,在南京也可以总结为“国民党的寻根之旅”,我不知道您对这样的讲法怎么看?虽然对连战先生此行他们自己总结是“拜谒之行”,但是也有人说这是一次“寻根之旅”,一个党的“寻根之旅”。我觉得这种提法也挺新鲜的。
陈小川:
北京是国民党的创党之地,但是南京是国民党在民国时期的政治中心。“国民党的寻根之旅”可能不如另外一个使命更重要,就是“和平之旅”。我是为岛内2300万的民众来寻求和平的,因为只有沟通才可能和平。
主持人: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的话,北京之行可能对于连战此行大陆访问总重要的一站。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连战的北京之行。
(短篇)
4月28日 11:07 连战一行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中午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宴请连战一行
中台办与连战一行举行工作会谈
连战一行参观故宫
贾庆林会见并宴请连战一行
晚上 连战一行到北京老舍茶馆品茶看戏 感受京味文化
2月29日上午 9:45
连战在北京大学礼堂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和连战互赠纪念品
连战参观北大校园
下午3:00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这是中央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
胡锦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连战:有点相见恨晚的这种感觉。
下午5:30 连战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见面会
(演播室)
主持人:
确实北京之行可以说是重头戏,也是这次连战大陆行最重要的一站。刚才我们从画面上再次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在人民大会堂那次历史性的握手。而且这一次我觉得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包括最后达成的五点共识。
胡锡进:
对。这五点共识是非常有内容的。尤其是前四点,最后一点是说两党要继续保持这种机制化的对话,前四点,每一条都是台湾人民非常关心的,也是台湾各个政治势力都非常强调的两岸之间的一种交流。比如两岸尽快恢复谈判,结束敌对状态,两岸加强军事互信,两岸全面的经济交流以及两岸共同市场,就这个问题。另外,台湾人非常关心的国际活动空间,如何在两岸平等谈判的基础上,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些东西给台湾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陈小川: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公国民党达成共识来促进这五个方面的发展。而且我看到一个报道很有意思,大概是前天的,讲到胡总书记和连战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发言都从《论语》开头。我们看到的镜头,胡主席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又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于中国传统的这种文化,中国民族共同的一些价值的一种认同。
胡锡进:
对。北京是这访问的在政治上的一个高点,双方达成五点共识。另外北京这个地方又到北大进行演讲,这样的一个重头戏,另外去老舍茶馆,去故宫,看上去都是参观访问,实际上这不是普通的参观访问。去老舍茶馆中国文化的最典型的一个点。
主持人:
不过我们注意到,这五点共识里面前四个都是用的“促进”,第五个是建立党对党的,这两个没有问题。但是前四个都用的“促进”,现在也是岛内的一个现状,真正地如果说推动这些事情,推进这些事情因为涉及到功、权、利的事情,还是需要台湾当局来有所作为的。
胡锡进:
但是现在虽然连战是一个在野党领袖,没有功、权、利,但是他这次来确实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气氛、氛围,已经造成了两岸的一种新的政治现实。就是说“台独”的浪潮开始落潮了,大家都要促进两岸的和平交流,这种气氛已经形成,这是谁都转不了的。现在大家的评论都这样认为,想转也转不了,想挡也挡不住。所以说,台湾当局的一些表态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主持人:
所以民意就是包括连战先生在北大演讲,他就提到了为什么会有勇气来?勇气的基础是两个,一个是历史的潮流,一个就是民意的驱动。而且他来之前我们也看到一个民意调查(台湾的东森电视台做的民意调查),当时在连战先生出发的时候,支持连战先生大陆之行的是40%多,后来等连战到了大陆以后,再做一次民意调查就已经上升到50%多,这是支持连战先生大陆行的。连战先生在北大演讲的时候,他说他出发的时候,岛内也做了一个民意调查,赞同两岸和谐对话的支持率高达66%,这确实能够反映出台湾的主流民意。
胡锡进:
我觉得台湾的民意在变化,台湾的政治风向这些天在发生变化,舆论的倾向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一天跟一天的变化都不一样。连战来了,镜头传到了台湾,台湾的民众就感觉到又不一样了。
主持人:
而且包括台湾岛内的一些记者,他们也在跟我们说,其实从这两天的民意调查来看也能看得出来,其实台湾岛内不都是搞“台独”的,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支持两岸的这种对话,也是支持连战先生到大陆来的。
陈小川:
他到大陆来是干吗来的?是谋求和平,谋求和平是什么?是台湾2300万人民的福祉。这个逻辑现在台湾的舆论讲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看到一些报道就是说,过去蓝营的人大多数是支持连战先生大陆行的,有些泛绿阵营的一些民众,过去投票投给泛绿阵营的人,他也要和平,他也希望海峡和平。所以我注意到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讲到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这一点就是连通自心,心同此理的。这种讲话,台湾的大多数公众也是能够接受的。
胡锡进:
对。台湾和平是所有人都要提的,和平是所有人要高举的大旗,现在连战先生来了,为和平到大陆来,你想反对,反对的理由都不正当。
主持人:
而且现在确实是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马上连战先生回到台湾之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要来,现在就像连战先生一再说的,来得不容易。而且他在到达北京的时候,他讲话的时候也讲到了,“要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了解,多谈谈”。其实这也代表了台湾岛内一些政党、一些人士的想法。我觉得只有这种亲自来看一看,亲自来了解一下,才能够真正去交流、去互动起来。
陈小川:
这次中国国民党连战主席来访的时候,我第一天就看到一条新闻,是中国国民党的发言人郑丽文女士,她从来没来过大陆,当然也没来过北京,她第一天就感觉到大感意外,在南京的时候就说,怎么会这么多大陆的民众会给予那么高的热情,她大感意外。这些就说明连战先生要走一走,看一看,多谈一谈,对彼此的沟通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
对。所以说北京之行确实是连战之行的一个重头戏,而且确实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相对于北京之行的话,在西安之行就可以说是比较轻松的。从连战一行的神情态度上都能够感觉到,重要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主要是个人化的一些活动了。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他第三站就是西安之行。
(短篇)
4月30日 连战一行抵达西安
连战重返母校——西安后宰门小学
后宰门小学与连战互赠纪念品
连战一行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在西安 连战不仅领略了古都文化的魅力
也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父老浓浓的亲情
5月1日上午 连战与家人到清凉寺祭扫祖母墓
(演播室)
主持人:
所以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短篇以后,也确实看得出来,连战先生这一次的西安之行是轻松了很多,主要是一些个人的活动。
胡锡进:
没有大的政治会见了。
主持人:
对。除了昨天下午去他的母校——后宰门小学。我想起来连战在北大演讲的时候也说道,“台湾的媒体说,北大是我的‘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次正确的报道”。
陈小川:
是他母亲的母校。
主持人:
其实他真正的母校还是后宰门小学。而且连战先生昨天在后在宰门小学也说到了,他原来在西安上过两个小学,一个是左就小学,一个是北新街小学,现在的后宰门小学就是原来的北新街小学,而且他还很实在地说,原来的景物基本上是看不到了。
陈小川:
大陆近20、30年变化非常之大,这是一点。昨天我非常注意一点,昨天他在后宰门小学讲话的时候,讲了一件很多记者都没有注意到的新闻或者没有采访出来的新闻,他在后宰门小学讲话,他说胡锦涛总书记送给他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是什么?我们到现在没有看到,是他的祖父连横不甘心于做亡国奴,回到祖国大陆,向当时的政府提出了一个申请,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这么一个申请书。胡锦涛总书记送给他,他简直没有想象他会收到这么一份珍贵的礼物。
主持人:
媒体虽然在之前是想尽各种办法打听胡连会交换什么样的礼物?但是这个礼物确实是出乎所有媒体的意外。
胡锡进:
连战还带来了他祖父连横的一本书——《台湾通史》,那本书里也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一部分”。
陈小川:
那本书我父亲读大学的时候,抗战胜利以后,我父亲读大学的时候,就是他的课本、教科书。
主持人:
“而且要做一个堂堂的中国人。”当时在书里面就是这样写的。所以当时连战先生的得名,我们这两天也说到了,就是连横先生给他起的,当时他的祖父就说“中日必有一战”,所以取名,如果生一男孩儿就取名“连战”,寓其自强不息,克敌制胜之意。而且连战先生昨天在后宰门小学也说了,他的母亲嫌这个名字硝烟太重,给他加了号,连永平。但是我想说的是从这一家人家族的这种历史来看,连横先生是清末的大儒了,从这样的一个家族的历程来看,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搞台独的。
陈小川:
对,不可能搞“台独”的。
胡锡进:
西安这个地方,我觉得连战去西安,除了他个人的一些“寻根”的意思以外,我觉得可能还有这么一个深意,西安同时也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中国的秦朝、汉朝、唐朝都定都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陈小川:
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叫“九朝古都”,一种说法叫“十一朝古都”。
胡锡进:
对。
主持人:
有两个朝代可能是历史上不认,所以一般是公认的是九朝。
胡锡进:
所以宋楚瑜也有到西安这个地方去(的想法),而且宋楚瑜要去拜谒黄帝陵,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台湾的民众作为一种主流民意,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这次,整个连战先生这几天的行程安排,安排了很多这种有中国文化的地方,比如说第一站到南京,除了拜谒中山陵以外,晚上就是夜游秦淮河,包括游览夫子庙。
胡锡进:
台湾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秦淮河。他们现在。
主持人:
但是秦淮河一般比如说文人们都应该知道,因为古诗里经常说到这种……
所以包括到了北京也是一样,包括游览故宫博物院、老舍茶馆,听戏,川剧的变脸,都非常地精彩。到西安更是了,昨天下午除了兵马俑以外,晚上还有大唐芙蓉园观看这种“梦回大唐”。
胡锡进:
那说的变脸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在台湾的时候,台湾人就搞节目,一个公司招待我们一个节目,其中也是变脸,也是一个女孩子演的变脸,跟在大陆老舍茶馆是一模一样,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连战先生家族的几纸旧照片。第一张照片就是连战的祖父连横先生当时在1912年的时候,赴大陆之前全家的一个合影,我们来看看(照片),最左边这个小孩就是连横的儿子就是连震东,连战的父亲,中间坐的这位就是连战的祖母,
连战的祖母旁边站的就是连横先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清末大儒。接下来的一张是连横和连震东父子俩人的照片,左边就是连震东,坐的就是连战先生的祖父连横先生,连横先生是1936年病逝于上海。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张连战小时候的照片,这就是连战离开大陆的时候,也就是不到10岁这样一个年龄,因为他是1936年出生,1946年离开大陆,不到10岁这样的一个年纪。
看了这些照片,我们连战本周的大陆之行也就谈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短篇)
解说:
结束对南京、北京、西安的访问之后,连战一行将于5月1号下午抵达上海,继续他们的“和平之旅”。
在上海期间,连战将拜会还海机会会长汪道含,会见在沪台商,并发表演讲。
5月3号,连战一行将结束为期8天的大陆之旅,返回台北。
在连战一行结束对大陆的访问一天之后,5月5号,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将开始他为期8天的大陆“八桥之旅”,在访问期间,宋楚瑜一行将先抵达西安,然后转往南京、上海、湖南、最后飞往北京,并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演播室)
主持人:
下周看点,我们看到,除了连战的大陆之行,还有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要到大陆来访问,连战最后一站就是上海了,这也是他四个城市的最后一站。最重要的一个行程安排就是5月2号上午要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我觉得这次他去上海拜会汪老先生,可能也是确实有一定的深意在里面,因为现在距离九二共识10多年了。
陈小川:
他去拜见汪道含先生,辜先生已经西去了,而且当初连战先生他是主持行政工作,他是做了很多支持工作的,他为九二共识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的。
胡锡进:
另外,上海这个地方是台商最多的地方,而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我们的经济中枢。未来两岸的交流,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连战去把上海之行叫“希望之旅”,也是有增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的一个深意的。
主持人:
刚才您也说到了,辜老先生今年1月份也已经去世了,现在可以说“汪辜会谈”已经成了历史绝唱了。连战先生回去以后如何能促进台湾当局重新接受九二共识,我觉得这次连战去上海拜会汪老先生,可能也会谈到这方面。希望回去以后,能够把和汪老先生的会谈的精神带回台湾,促成台湾当局能够重新回到九二共识。
另外一个就是宋楚瑜一行的到大陆的访问,我们在这里先把宋楚瑜先生的行程做一个介绍。他是5号启程,他的第一站是西安,和连战先生相比他是多了两个城市,一共是六个城市,第一站是西安,然后是南京,然后是上海,然后是长沙、湘潭和北京。他有一个和连战先生不一样的就是他要回趟湖南,因为宋楚瑜的籍贯是湖南,他是湖南湘潭人。我不知道两位对下一位台湾的政党人士来大陆访问,宋楚瑜的访问持什么样的看法?
陈小川:
宋楚瑜的父亲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将领,从少尉一直做到中将,曾经做过陆军后勤司令,这个概念就是陆军的后勤部长,抗日战争的时候是抗过战的,打过日本人的,而且他的家乡湖南,在抗战的时候出现过很多将军,黄埔一期的人,很多都是湘军,湖南的部队。还有宋楚瑜曾经做过湖南的蒋经国先生的英文秘书,而且后来做过台湾省的省主席,后来被李登辉给废掉了。台湾省省主席相当于台湾省省长了,在岛内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政治人物。
主持人:
而且宋楚瑜他也是出生在大陆,1942年出生,1949年的时候当时内战结束的时候,他是随他的父亲到了台湾。所以这样的一个家族的渊源和家族的纠葛,我想他可能多少对于大陆也是有一定的感情。
……
制片人:张立勇
策 划:滕双双
编 辑:马 敬 林灵思
王 蒸 王琪玮
主持人:鲁 健
监 制:范 昀
责编:薛蓝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