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4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5日 17:47
主持人:鲁 健
总 编:《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胡锡进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刘北宪
《总编面对面》2004年11月14日完成台本
主持人(鲁健):
地球天天转,大事不间断,星期天中午12点半总编与你面对面,各位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由鲁健为你主持的《与总编面对面》栏目,那么今天请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新闻社的副总编辑刘北宪先生,你好,还有一位是《环球时报》的副总编辑胡锡进先生,欢迎两位。同样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发生在全球内的一周要闻。
解说:
为恢复社会秩序,以保证明年一月全国大选的顺利举行,11月7号伊拉克政府发言人纳吉卜宣布伊拉克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紧急状态适用于北部库尔德之外的伊拉克全境。
11月7号,第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闭幕,航展期间签订了约45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创下了航展的最高记录,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万观众还欣赏到了中国空军“八一”、俄罗斯“雨燕”和英国金梦和UBB等世界著名飞行表演队近百场精彩的表演。
11月7号,伊朗与欧盟代表在巴黎就解决伊朗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在得到各方批准后,该协议有望在未来几天内公布,为此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表示,初步协议的产生,使得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迈出正确的一步。
11月8号,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宣布,授权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对费卢杰展开军事行动。当天凌晨美英军队就向费卢杰东西郊区发动了猛烈进攻,在上午攻占了幼发拉底河西岸的费卢杰总医院,并控制了幼发拉底河上的两座桥梁,经过五天的激烈战斗,13号伊拉克临时政府国务部长宣布此次代号为黎明行动的军事行动结束,美英军队共打死了一千多名武装分子,捕获了约200人。
11月7号,科特迪瓦政府军和驻法军发生冲突,造成了上百人死伤,法国政府派遣的600名法军和一名宪兵中队陆续抵达科特迪瓦,以增援住科法军部队,报会当地法国侨民的安全。
11月9号,正在公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吸引了8000多市民的观看,大家都关心在未来规划中,自己的生产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而邀请民众参与城市发展的决策在北京还是首次。
11月10号,由日本外务省亚洲级大洋局局长,菽中三十二率领的日本代表团在朝鲜首都平壤同朝鲜有关方面举行第三次朝日磋商,磋商主要涉及在朝日本们问题,以及朝鲜半岛核问题。
11月10号,中国国家海洋局与俄罗斯政府海洋代表团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确定未来八个领域的35个具体合作项目,包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南北极研究等,其中在南极考察的方面有望在明年启动,中国将借助俄罗斯的航空网向考察站运输这个后勤物资。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秘书长拉希姆11号在拉马拉正确宣布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当天在法国巴黎郊区的贝尔西军医院病逝,享年75岁。同一天贝尔西军医院的发言人也证实了这一个消息。阿拉法特是10月29号去约旦前往法国就医的,院方对阿拉法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但是最终也没有宣布病因,12号阿拉法特的葬礼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葬礼结束后,阿拉法特的灵柩被运往拉马拉进行安葬,当天千千万万的巴勒斯坦人涌入拉马拉官邸大院哀悼他们的杰出领袖。
11月11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谈,双方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中巴关系长期、稳定、持续地向前,胡锦涛主席同卢拉总统还出席了两国在多个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巴西政府正式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结束对巴西的访问之后,胡锦涛主席还将访问阿根廷,智利和古巴。
11月12号,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维也纳公布了有关韩国核问题的调查报告,证实韩国科学家秘密进行铀浓缩试验已接近五星级水平,同时指出韩国未及时将这个试验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报,是一起“令人严重关切的事件”。
11月13号,美国总统布什与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这是布什获得连任后首次会晤外国领导人,双方一致表示要帮助巴勒斯坦建国,实现中东和平,布什和布莱尔当天还在白宫就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后重建以及反恐等问题进行的会谈。
主持人:
一周新闻这么多,听听总编怎么说。两位总编其实上周最大的一个新闻就是阿拉法特了,全世界都在关注阿拉法特,其实阿拉法特从拉马拉离开的时候,从登上直升机,向大家挥手致意的那一刻,我想很多人还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快,虽然知道他病情很重,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是两个星期的时间就病逝了。
刘北宪: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
胡锡进:因为当时他的样子还是至于严重到那种程度。
主持人
我不知道两位看没看那天的画面,从开罗到拉马拉以后,当时我看到应该是有几万人,聚集在拉马拉官邸之外,七千多人到一万人翻入这个官邸以内,就是从这个官邸外到官邸内的墓穴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但是走了一个多小时,当时我们是今日关注直播这个葬礼的时候,感觉就是非常担心,就不知道能不能够按时,就是北京时间22点,不知道能不能下葬,没想到最后还是很顺利。当时这个场面可能你们也看到了,很多人都是试图用手去摸这个棺材一下,表示一下这个祝福,现在来看的话,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评价阿拉法特这一生?
刘北宪:
应该说阿拉法特这一生还是一个作为一个民族英雄,带领着整个巴勒斯坦人民,从60年代开始斗争,后来一直在促进这个中东的和平,包括后来诺贝尔和平奖到以后促进了巴以和平的这个进程,不管到他临终都没有实现这样一个巴勒斯坦建国的愿望,但是我们看到他一生奋斗,为他的理想,为他的信仰而奋斗的这个经历,应该说实际上就是钦佩。
胡锡进:
首先阿拉法特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中东地区。他逝世那一天我们《环球时报》用的这个题目,是影响中东几十年,确实他影响了中东几十年,那么像我觉得阿拉法特的死,在中东是一个政治事件。那么他的死也打开了一扇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现在美国提出了,很多人都在关注是不是对这个和平进程有一个新的启动?那么大家也关心在阿拉法特以后,巴勒斯坦他们这个政治形势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就是阿拉法特这个人,他的权威是历史形成的,而且他有战斗的经历,又有和平进程的经历,他跟以色列总理拉丁一起获诺贝尔和平奖,那么现在我们看到拉丁也不在了,阿拉法特也已经不在了,如果中东的和平要继续向前推进,我觉得可能恐怕是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要进行。那么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阿拉法特的死我们看到,葬礼上来了这么多人,光元首就有十多位。
主持人:
70多位元首和各国的政要。
胡锡进:
那么这么多人来,这本身就是已经对他进行了评价,就阿拉法特的死,对于中东,对于巴勒斯坦问题可以说确实是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么在这个时代以后,那么大家都是等这个大门打开了,谁想出来都有可能出来,美国现在说路线图要出来,和平进程要新的启动,那么还要出来,可能是否下决心,如果要下决心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那么阿马斯那边也是一样的,他们现在再想出来,产生重大的影响也是一个机会,那么就看大家到底怎么操作了。
主持人:
但是现在很难说的就是这个美国到底是观望还是具体一些行动,因为从这两天的新闻来看,布什的表态还是有一些积极性信号,美国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本在未来得四年内帮助巴勒斯坦建国话,有这样的话,但是很多人就是在怀疑,因为以往对这个布莱尔的提议,布什也是一直毕恭毕敬地听着,但是往往行动很少,那么现在很担心就是美国能不能付出一个行动?
刘北宪:这个就是大家关注的会谈里,我觉得可以看出一定的端倪,对于推动和平运动,像你刚才说,布什已经说在四年的和平时间利用美国的资本,或者说还利用他的政治影响力帮助这个巴勒斯坦建国,但是当布莱尔提议中东是重开这个中东和谈的时候,他没有就这些具体的问题给予回应,或者说没有提出特别具体的建议,那么我们可能要看他在下一段具体的行动是什么?
主持人: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60天之后要举行这个巴勒斯坦领导层的选举,大选,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选举,现在有很多媒体也说,有的说一权分三权,有的说一权分四权,就是现在法塔赫的主席卡度米,还有巴解的首席主席阿巴斯,以及现在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法图,当然如果说分四权还有一个库赖,但是关键大家担心就是这个60天之后,这个巴勒斯坦的证据能不能保持稳定。
胡锡进:
像阿拉法特这样一个人物,历史形成的这种权威在巴勒斯坦不会重现了,我想这样一个领导人,来领导一个巴基斯坦恐怕也要结束了,新的巴勒斯坦政治机构肯定是一个全新的,那么现在60天后这个大选实际上就是给新的领导人一种全新的权威,这个权威将不是这个历史积累的,通过战斗形成的权威,而是一个民意授权的权威,他要代表民意,代表大家领导大家走向和平,那么大家看想怎么做?给他多大的权力他就有多大的权力?这就是将来这个领导人的权力,恐怕就是通过选举实现的。
刘北宪:
我倒是觉得,我们《中国新闻周刊》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就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什么时代?是一个精神领袖和民族英雄独断朝钢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是一个代表民意的,集体领导的这样一种方式,这样一种政治架构,在这种政治架构里,可能这个有更多的务实的代表民意的东西,会被反映出来,就是影响中东的和平向前推进,我认为是有多可能性的。
主持人: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阿拉法特去了以后,没有一个人可以取代他这种的权威,那么这样的话,对于下一步执政的稳定性,以及和以色列谈判这个权威性,我相信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影响,应该两方面去看待它。
刘北宪:
但是我觉得我个人认为,可能还是积极因素相对大,因为当时阿拉法特作为民族领袖,他一个人来领导的时候,他有对抗各种政治力量的能力,而集中巴勒斯坦人民对他的期望,现在美国也好,美英联盟也好,再加上以色列也好,再加上其他的欧盟也好,各国的各种政治势力的压力和对中东和平的期望,必定会有影响阿拉法特更深的影响他这些继承人。这确实是有一些问题,就是说中东和谈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
胡锡进:我觉得这个事虽然不好解决,就要因为这个事本身就是很困难,历史的宗教问题很大,那么现在就是要做出让步的时候,那么也可能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可能是有好处的,大家都犹豫谁也不敢承担这个,但是阿拉法特就是说我承担这个责任,该让就是让了,不行就这么定了,那可能就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而现在新的领导人肯定没有这种权威,他每说一句话就是看看这些背后的议员们,这些民众会不会同意他?他肯定就是更加瞻前顾后。
主持人:
包括60天后的大选,不管谁大选这个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主席,我想这个权威性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树立,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说能够取代阿拉法特当时的这种影响。所以韩国的汉城新闻又一个报道说,没有了阿拉法特中何去何从?其实现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就是两位说的,即便这个中东和平路线图重启了,其实很多问题,很多棘手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刚才我们就这个阿拉法特,这也是上个星期最重要的一个新闻进行了一些评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上周还有一个焦点的话题,其实在阿拉法特去世之前的几天和阿拉法特这个新闻事件是并列了两大事件,又是费卢杰这个战斗,在费卢杰战斗结束以后,很多人也就是说,凭借美军的势力拿下费卢杰,应该不成问题,不过没有想到是这次的战斗还是想伊拉克战争一样。
胡锡进:有点是像缩小了的伊拉克,但是大家也有这个期待就是会发生一些改变。
刘北宪:我们一定会坚强抵抗。
胡锡进:而这次之前很多的媒体也说,是否会出现这个真正惨烈的巷战。
主持人:
甚至有人说,可能打越南顺化战役以来,最艰苦,最惨烈的一场巷战,结果没有出现这个状况。
胡锡进:
既然这个战斗的进程很像伊拉克,我想这个战争的结果闹不好也会和伊拉克战争有相似之处,这个战争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那么现在是值得怀疑的,现在大家都看到,扎卡维没有抓住,他是跑了,而且其他的主要头目也都跑了,而且到底打死了多少的抵抗分子,现在阿拉维他们说,打死了1000人,但是到底有没有这么多,里面可能是有水分的话,可能跑了很多人,那么跑到哪儿去了?很快就是说摩苏尔那边又是出现了新的抵抗矛头,前一段时间是摆平了纳杰夫,现在摆平了费卢杰,下面摩苏尔,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城市?是否有出现这个情况?确实是像游击战,他打来打去。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难解决,也就是说布什下一站,伊拉克问题可能是要伴着他四年。
刘北宪:我看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费卢杰这个事,第一就是扎卡维或者是抵抗远东任何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抓到,第二没有遇到坚强抵抗,几乎就是一座空城那么主要的里抵抗力量上那儿去了?第三,马上在摩苏尔在伊拉克其他地方已经开始了反美的,有了这三点,美军值不值得庆幸很难说,
主持人:
这个想起来伊拉克之前这个撒麦拉的战役,也是同样的经过,就是美军拿下这个撒麦买拉以后也是这里已经被解放了取得了胜利,之后撒麦拉这个反美战争也应该是愈演愈烈,确实是现在这个费卢杰这个形势还是有可能这样的。
胡锡进:现在反美势力也学聪明了,他不正面给你打,敌进我退。
主持人:
而且前两天我也用一个沙特阿拉伯一个报纸的一篇漫画,这个名字就是美国打掉了新伊拉克的车轮话,这个漫画就是把重建当中的伊拉克比喻成一辆,那么就是美军把这个车轮打掉了以后,还在继续射击,其实这个就是象征着本来就羽翼未丰的一个重建的一个国家。
胡锡进:
伊拉克已经打完一年多了,现在又能出现这么一场大的战役,就是像一场正规战。
刘北宪:本身就是没有控制局势。
胡锡进:
这个确实美国人自己要反思的。
主持人:
所以英国的经济学家有一个报道说,费卢杰的胜利别处的失败,首先咱们不是说费卢杰算不算取得最终的胜利?那么确实其他可以说别处的失败我们已经看到了,所以呢?真的可能向刚才你所说的,美国在未来的四年,美国陷入这个伊拉克的混乱当中。
胡锡进:
这个难题会伴随布什结束。
主持人:所以这次就是有一个人提到,就是12号这个布莱尔去和布什会晤,除了第一大问题就是中东问题,另外一个很有可能就是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包括阿富汗的战后重建。
刘北宪:
也可以在这个伊拉克问题上再协调协调立场。
主持人:
包括这个美国前国家安全事物顾问他就说过,他说现在像这个巴以问题,还有伊拉克重建立问题,还有伊朗的核问题,这三大问题很有可能是这个中东世界三个炸药,没有爆炸的炸药但是随时可能爆炸,这可能也确实是一个悬念了。刚才我们是针对这个国际方面的一些话题进行了这个讨论,现在还有一个国内的事件也值得关注,当然可能没有阿拉法特和费卢杰这么引人关注,就是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它是在11月6号在这个北京规划展览馆公示,很多北京市民都去这个展览馆去看这个城市规划,毕竟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刘北宪:
听说是26000多人。
主持人
对,可能我们是没有时间去看了,但是我始终对这个话题非常的关注。
刘北宪:胡总刚才跟我说,他特别感兴趣。
胡锡进:
我觉得我看一些这样的报道,我其实很关心这样的事情,我也很热衷看一些展览,就是没有时间,但是我注意看到这个展览本身搞得非常好,搞这个展览我觉得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市民,不光是政府来定,这个城市向哪儿,而是交给市民,增强城市发展的透明度,这绝对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也注意到这个市民一到那儿就去看,我这个街道有什么变化?我这个小区有什么变化?一发现这个图上有没有?他只是一个北京市一个大的规划,而跟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恰恰是那个小的,我已经想到现在实际上比如刘总你家周围会怎么变?你知道吗?你不知道,我家周围怎么变?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地铁要延伸过来,但是什么时候延伸过来,那个地铁到底设在什么地方?我确实不知道,我们家前面这条路什么时候拓宽?也听说要拓宽,但是只是一些传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拓宽?所以我这些就是涉及社区的一些问题,是大家特别关系的,而这些信息就是没有人给大家提供,比较缺乏前天就是我跟北京社区服务中心的主任,我们一起聊天就是说到这个问题,就是这个社区是大家越来越关系的问题,因为大家很多房子过去都是分的,现在大家是买房子,那么我就对这个房子价格会升,会降这都跟道路,跟地铁有关,是吧?那么这个城市总体规划跟我个人的利益是有关的,如果这个城市的发展,朝着我家这个方向,我家房子就是升值了。
主持人:
那么我觉得这次的规划也有信号,第一就是我觉得观念有一个转变,就是大致确定了这个就是两轴两带多中心,这样一个格局,另外提出了依据城市这样的概念,这好像也是落实以人为本这样一个观念,另外一点就是这也是这种规划城市规划第一次,向民众开放,而且刚才你提到有26000多人参观,而且留下500多条建议,我觉得这两个是比较积极的信号。
胡锡进:
这肯定是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在走,我觉得政府马上就是一下子做到,很细的,我们还达不到另外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比较的少,这个确实是是政府在往前走,要求市民来参与怎么建设我们的北京,我觉得这个对全国都是有意义的。
刘北宪:
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发展方向。让老百姓更加了解自己的城市,将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将来会有什么样的规划?原来这种北京的摊大饼似的一种方式,已经在现在这个新的规划里面彻底否定了,我们管理当局,或者说北京市政府,他正在向先进的理念去学习,一方面是把这个城市建得更好的,适合人类居住的这样一个城市,还有一个就是说更加考虑到以人为本,征求大家对自己的城市,应该建成为什么样的建议,我觉得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主持人:
就是你刚才提到,一个词就是摊大饼,这确实是以前的思路,不断地向外面滑,五环现在都已经六环了,确实这次提出了这个两轴两带,确实是中轴线,两轴就是长安街,然后对你刚才提到这个东西发展带,多中心,我觉得这个多中心是很重要,因为以前也建立一些居民小区,都是30万多人,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居住的区域那么他的工作,他的生活或者说平时采购还是要到城里来,其实根本没有解决问题,所以就是建立一些相对的功能区,也可以说是卫星城,所以就是把这个祖传式的生活都分到这个郊区去。
胡锡进:就像这个葡萄串一样。
刘北宪:但是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看了两轴两带以后,我觉得这个太规整了,这个画得太规整了,这样在具体实施上遇到一些工程上的难题,这可能是要考虑的。
主持人:
好,那么我们刚才也是对这个城市规划进行了一番讨论,但是我想毕竟从这500多条市民留下的建议能够看出来大家对这个反映还是非常热烈,非常积极的,毕竟和我有关一个事件,我们也希望这样一个规划,虽然是第一次向市民征集建议,希望好的建议真的能够被采纳,能够考虑大家的一种想法。毕竟这是一个发展方向。那么这是我们对本周新闻的一个评述吧?那么咱们是不是应该评选一下本周的新闻人物?我想这周肯定是没有异议的,咱们应该是有一个共识的,那就是75岁本周失去的阿拉法特老人。不管是国际媒体对他有什么样的一个评价,从他对建国付出众多的努力和坎坷,惊险的人生,从他被中东和平进程做出的贡献,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我想这都应该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所以本周的新闻人物我们还是评选阿拉法特。
你现在收看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与总编面对面》栏目,现在就是我们稍做休息,稍后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解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继续对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将出席于11月20号—22号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在失去阿拉法特这位在巴勒斯坦具有绝对权威的领导人之后,巴勒斯坦新领导层将面临更多的任务,如何顺利完成向集体领导的过渡,并逐步赢得民众的信任,巴以和平进程能否向前推动?人们拭目以待。
11月18号,欧洲议会全会将就几经推迟才出炉的下届欧盟委员会方案进行表决,这次的表决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新一届欧委会何时才能政治运转?
虽然费卢杰之战已经结束,但是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反美武装针对美军袭击却有抬头之势,伊拉克的局势会怎样发展?将继续成为下周的看点。
主持人:
好,把握新闻走向,预知明日事件,刚才我们通过这个短片了解了一下即将在下周发生的新闻热点,两位总编看一看下周有那些值得关注的事?我想可能有一个作为时政方面的大事,大家应该了解和关注一下,就是胡锦涛主席对拉美四国的访问,而且还参加APEC会议,我想不仅仅是下周了,可能现在两位所的在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和环球时报,已经开始有相关的报道了。
胡锡进:
这个胡锦涛参加这个APEC会议确实对中国整个亚太地区都是一个大事,我觉得APEC媒体都是有很多说法,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实际上在国家的关系来说,APEC会议可能给领导人,相聚提供一个很重要的机会,都知道胡锦涛主席这次将跟布什会面,这次会面是布什新当选以来,两位领导人第一次会面。
刘北宪:也是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两个职务以来的第一次会面。
胡锡进:在这个时候大家会关心他说什么?见面谈一些什么?但是我同时还很关心一个事情就是在这次APEC会议上,中日首脑会不会实现会晤,以及会晤的时候,会谈一些什么?主持人:
这是本届APEC会议一个双边关系的引人关注的焦点,其实今天你谈这个,我今天也调了一个小泉首相的日程安排,这个是日本共同社透露出来一个消息,就是小泉19号从日本出发,20号上午他和布什举行会谈,然后呢?就是日美德会谈,比如说驻日美军的总编,朝鲜的问题,还有伊拉克局势等等。另外就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会不会有中日方面的会晤?这篇共同社的消息就是说小泉争取实现同中国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谈,力求改善两国关系,而且另外可能的话还要安排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日俄这个首脑会谈,实际上我们从安排能够看得出来,这次小泉还是非常的积极,它非常期望能够跟胡锦涛主席有这样一个会晤。
主持人:
虽然这次APEC会议以及胡锦涛主席的拉美四国出行,更关注的可能是一些双边的会晤,但是其实这次APEC会议的一些本身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比如说这次议题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而且胡锦涛主席要在会上阐述对这个国际和地区形式得看法,因为这次APEC会议有两个主题,一个就是全球安全,还有一个就是经贸合作,我想在这两个方面可能胡锦涛主席和这些拉美国家和这些APEC会议的成员国进行会谈。
胡锡进:
这两项问题就是目前全世界各国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个就是安全,一个就是如何发展?这两个问题确实是交织在一起,而亚太地区这个环太平洋这个地区,相对来说也是带给国家很多,实现这些国家分别了本周很多的其他的事务,这么这些国家的态度对整个全球的问题解决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实际上我们从胡锦涛主席在巴西议会的这个演讲基本上可以看出,他在APEC会议上发言的脉络,也就是正你刚才说的,关注两大问题,第一个安全问题,国家和地区局势的这种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全世界的经贸合作问题,两大主题,
主持人:
我想下周还是会成为一个热点的,就是欧洲议会11月18号要正式表决这个欧盟委员会的名单。确实就是说这个名单也是比较坎坷的。
胡锡进:一波三折。
主持人:
因为上次出台这个名单的时候,主要是人选问题遭到这个欧洲议会的否决,不知道两位对这个事件怎么看?就是下周通过的可能性大吗?
刘北宪: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作为欧盟一个重要的推动整个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议会有希望欧盟的各个议会,包括我们说的欧盟内阁在今后进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因此屡次刁难巴罗佐的情况可能不大会反复出现,已经有一次,已经给你一个下马威看看了。
主持人:
因为巴罗佐已经对这个名单进行了修改,尤其是这个不利奥的地内,这个地内他本来就算是这个内政和司法部长吧?他是负责内政司法的委员,结果他因为是意大利比较保守的人,因为意大利大部分都是信奉天主教,他们就是说同性恋是罪孽,结果就是这句话可能得罪了很多自由派和社会派很多的党派。现在这个人已经换了,已经换成这个外长富拉迪尼了,所以我想最焦点一个人物已经换了,这个名单也已经做出一个调整,应该在18号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胡锡进:我关心这个问题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觉得呢?这次欧洲议会否决这个所谓欧盟委员会这个内阁的名单,这个直接有点像一个国家的政治游戏,议会和政府之间,他们搞一些相互的限制,权利制衡,而且议会动不动就是把你这个外长否决了,在我们这个欧洲以及美国就是经常看到这种情况,那么现在欧盟委员会的人选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欧洲议会对他进行这个否决,那么他进行调整这个人选,然后重新进行通过,那么这样反反复复一折腾,反而把这个欧盟委员会的地位会提高,因为他引起社会更多的注意,引起了更多公众的关注,那么他的权威就是通过这么三折腾,两折腾反而树立起来了,既然我提一个人选你不同意,我又换了一个人选你同意了,那么这个人上来了,是真的就是有一定权利了,我想可能会对欧盟这个大的一体化的建设反而是一个好事。
主持人:
你是从一个乐观的角度考虑的,也有一些专家说,这一次说明欧洲议会的权利要大一些,欧洲议会的权利肯定要比欧洲委员会的权利大,因为他不仅仅有权弹劾而且有权解散这个欧盟委员会,这个可能也是欧洲议会权利提高的一个表现。
(制片人:张立勇 主持人:鲁健 策 划:滕双双 编 辑:马敬 刁伟华 朱同合
监 制:范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