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2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3日 16:13
主持人(鲁健):
地球天天转,大事不间断,星期天中午12:30总编与你面对面。
各位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由鲁健为你主持的《与总编面对面》栏目,同样我们今天还是邀请两位权威媒体的总编和你一起回顾一周要闻,预测下周看点,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一位是《新闻周刊》的刘北宪总编辑,你好,还有一位是《北京青年报》的何平平副总编辑,欢迎两位,那么同样一开始我们还是来回顾发生在全球的一周要闻。
伊拉克临时政府国防部发言人9月5号说,伊拉克前政权第二号人物易卜拉欣已经被捕,易卜拉欣是原萨达姆政权中最后一张大牌,美军悬赏一千万美元捉拿他。但伊拉克政府随后表示,医学检测结果证实所抓住的人并不是易卜拉欣。
9月5号,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新德里举行三年来首次部长级会谈,并就双方存在的克什米尔问题和其他双边问题展开讨论,会谈结束后,双方表示尽管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但两国都决心将和平进程继续推进下去,
9月6号,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一行68人飞抵香港,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在香港大球场,运动员们与香港演义明星同台竞技,在香港新界屯门,香港大学等地,还与香港市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部分金牌选手还做了精彩的表演。
自第一站轮南成功建起以来,9月6号上午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到达陕西境界,和东段相连,这标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全线通气,还计划整个工程将于10月1号全线通气,2005年1月1号开始商业旅行。
9月7号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之后一段时期中国政府在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对促进再就业的有效办法。
根据美联社公布的最新统计,截止到9月7号美军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在伊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死者包括998名美军士兵,和三名为五角大楼工作的合同雇佣人员。
俄罗斯人质事件发生后,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慨和同情,国际社会纷纷表示今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9月8号中国国际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烈谴责这一惨无人道的恐怖暴力行径,并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中国政府决定向俄罗斯提供价值一千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援助,以表示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9月8号第八届中国投资洽谈贸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加了开幕仪式。5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和引资机构在投洽会上突出了数万个引资项目,供全球投资商选择。
为响应国际奥委会节俭办奥运的号召,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方案将有较大规模的调整,9月9日北京市政府高层官员表示,北京市将合理使用现有场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9月9号国家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结束对香港特区的访问后,抵达澳门,在奥运精英“濠江同乐夜”的晚上,运动员与澳门市民一起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共同庆祝奥运健儿和本次奥运会上取得的佳绩。
半岛电视台9月9号晚播放了一盘他们当天收到的,由基地组织第二号人物扎瓦赫里讲话的录像带,扎瓦赫里通过录像带说,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已经濒临失败的边缘。
9月10号到13号在中朝建交5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朝鲜进行访问,这是继今年4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华后,中朝之间又一次高层会晤,双方将就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朝传统友谊进行深入交流,并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交换看法。
第12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的圣火当地时间9号晚在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卫城山脚下的著名赫菲斯托斯神庙点燃。
9月10号中国残奥会体育代表团一行286人,启程前往雅典,
9月10号是中国第二十个教师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际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天下午亲切会见了出席中国第二十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的代表。
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来每一个9月11号,人们在哀伤中追悼死去的同胞,在鲜花中,在烛光下,人们默默地祈祷,希望时间能抚平伤痛,更希望类似的悲剧从此不再重演。
主持人:
一周的新闻事件就是不少,不过有一个日子,我想可能全世界的人都不会忘记,昨天也是9·11三周年的纪念日,也正是因为三年前的这一日子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使得这三年来世界发生了改变,美国也发生了改变,三年前的9·11以后,美国是相继发动了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应该说到三年之后,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巨大的。
刘北宪(新闻周刊总编辑):
我上个月去过一次美国,其实离9·11还有一段时间,而且去的是加州,在一个沙滩上我看见沙滩上插满了美国的国旗,而且边上就有那些9·11死难者的家属,或者是和平组织的人,在那儿向游人散发宣传品,让大家记住这样一个让全人类都觉得是悲剧性的日子,看来美国人没有忘记9·11给他们造成的伤痛。
主持人:
但是不知道美国人怎么看待目前国内的变化,因为我们知道在9·11之后,布什是签署了这个《爱国法案》,好像我看到也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这个《爱国法案》的出台,甚至包括美国,由于安全局势会有时候会一度紧张,调高警告级别,可能美国人觉得自己有可能丧失了自由。
刘北宪:
对,我在美国问过一些美国朋友,他们觉得好像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必要的,但是超过了一个界限,限制他们自由的权利,又觉得是不是不能为这个事情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有这种疑问在里面。
何平平(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
就是美国人已经习惯了坐飞机,提前几个小时,然后包括这个橙色警报,他们经常要面对这个情况,凡是经过这个事情,他们都说他们会记一辈子。
主持人:
确实,我看到一个美国《纽约时报》的调查,对339名遇难者家属进行一个调查,最后有这样一个结果,说有半数的人到现在还难以安然入睡,有一些人不敢再坐飞机,1/3的人调换了工作,1/5的人搬了家,而且在9·11事件丧偶的人当中,很少有再婚的人,所以这个心理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刘北宪:
抹不去的阴影。
主持人:
但是从现在来看,好像有很多的媒体也在评论说美国打的这场反恐战争,并没有取得说是对恐怖分子多大的一种消灭作用,反而是全世界发生恐怖事件仍然是不断。
何平平:
我在想比如说9·11是一个纪念日,这个纪念日三年来纪念方法给我的那种感觉也是不太一样,比如第一年肯定沉浸在一种非常悲痛当中。然后第二年可能这个悲痛相对就会减弱一点,因为在打仗,这个精力都集中在战争这儿。今年我觉得他有一个特点,世界范围内的不少国家出现这个恐怖,可能9·11这个日子反而让人们的悲哀开始减弱,但是忧虑开始上升。我就想以后会不会每年的9·11变成一个大家在反思或者总结反恐的日子。
刘北宪:
反思的主题还不一样,每年都有所引见。
主持人:
这是我们前几星期一直,可能有时候会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基地组织现在好像成为一个符号,甚至是一个遍布全球的网络,你即便把本·拉登消灭了,到底这个基地组织,这种恐怖袭击事件能不能减少,这倒是一个非常值得担忧的。
刘北宪:
我倒觉得是这样,就是说好像大家现在有一心态,根据美国人的想法来考虑问题,把好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都统一地划到恐怖主义的这个领域里去了,任何这个矛盾的出现都是恐怖主义和反对恐怖主义之间的战争,是不是我们也要陷入这个窠臼,完全按照这个思路去想问题,我没也想好,但是我觉得起码可以值得商榷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说,反对恐怖主义我们是不是只有一种手段就是“以暴易暴”,那么美国的反恐战争,刚才你也说了在伊拉克战争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且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他们找到了打伊拉克战争确凿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所有的反恐手段,只是单一的,努力的,我们也要考虑,这种“以暴易暴”是不是会越来越将矛盾激化。
主持人:
所以三年之后,大家为什么仍然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我想一方面是对亡者的沉重哀悼,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其实也有不断反思的一个因素在里面。那么另外一个事件就是俄罗斯人质事件的一个后续报道,关于这个事件在两个星期之内,各种媒体有很多的报道,当然我看到俄罗斯的主要媒体主要还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谈到俄罗斯目前国内普京面临的这种压力,另外就是俄罗斯对外政策会不会做出调整,那么这也是俄罗斯媒体主要一个关注点。
何平平:
这个我觉得俄罗斯现在从两方面做这个工作,一方面他在总结,或者在反思,他的整个反恐的工作,或者包括国家在管理当中还有一些什么漏洞。还有一个就是加大力度,准备打击恐怖主义,可能从两个方面去展开他的工作。
刘北宪:
一方面是利用人类共同的理性和良知,争取国际社会的更广泛的精神上的同情,同时也希望就是说普京他要做一个铁腕人物,要采取确实的策略,来能够达到力挽狂澜这样的目的,在国际社会上能够真的建立几种反恐同盟,现在有报道说,这个有些国家对俄罗斯要采取的一些措施还不是完全一致的同意,在某些点上还有分歧,那么普京可能面临着国内国外一些压力,但是我们也相信俄罗斯政府和普京,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化解这次危机。同时利用这个危机来他把他变成转机,取得俄罗斯在世界上更大的话语权,我想这是他一定要做的事情。
主持人:
所以确实,作为《环球时报》也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也是提到说普京面临成功的压力,一方面可能由于这个事件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俄罗斯经济方面受到一些影响,是不是要加大安全方面的费用。还有一些国际资本会不会由于这种安全形式撤出俄罗斯,这可能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另外国际方面,你刚才也提到了,其实俄罗斯方面这两天也有表态,就是对于欧美,说有制定双重标准,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那么这些可能需要对国际关系做出一定的调整,其实说到这儿,说到俄罗斯人质事件的后续报道,还有一个题外话,有俄罗斯媒体,这是《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就是提到俄罗斯的媒体在报道人质事件之后是不是该做好保密工作,我不知道两位媒体的老总,对这个事件是不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因为确实在这次人质事件当中俄罗斯媒体有一些报道,让恐怖分子是得到了相关的不应该得到的消息。比如说他们报道了指挥部所在的位置,以及这个具体的军事装备,坦克等等这种军事装备所停放的这个位置,这些情报都让恐怖分子掌握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指挥部的一个主要成员,他的子女也被当成人质人员。这个是非常不利的,对人质,就这两个人质,是被这个恐怖分子立刻就找到了,然后提出相应的条件,让他们父亲通话,然后提出要挟条件,不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就要怎么怎么样?
何平平:
其实我觉得这个媒体,他倒应该是自律,应该注意这个保密的原则,同时另一方面来讲,我觉得这个媒体可能他也不是很清楚,就说哪个东西会造成,就像什么东西会影响破案,什么东西会泄露这种机密,所以恐怕还是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就是说包括他当时临时的指挥部,或者说对媒体的一些东西,应该说沟通不够。
主持人:
其实除了一方面要求媒体加强自己的自律,另外也有具体的,在这个报道当中有一个和各机构配合的问题。
刘北宪:
我们是这样要求前方的记者,有什么你拿回来,至于能不能发我来判断,前方的记者应该是有什么东西都报,不然他就自己有一个固定,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那这个消息根本就会不到总部来了,可能会丧失很多的信息源。但是在媒体的责任和整个社会的道义方面,有一个考量,有一个道义的评判标准,我觉得这个是总编室、编辑部来掌握的这样一个原则。
何平平:
应该和当时的最高领导,产生一种最好的沟通一样。
刘北宪:
还是一个建立一种机制的问题,应急的机制,在应急的机制里,别忘了还有传媒这一个,既要保证新闻报道的快捷,同时还要保证这个准确,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道义问题,其实刚才我们说到两个是国际上发生的事情,那么在国内呢?也有一个热点话题是几星期以来好像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问题,就是奥运场馆建设问题。因为从奥运会举行,雅典奥运会举行到雅典奥运会结束,大家可能现在更多的目光都转向北京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到底能够举办一次什么样的奥运会?大家都非常的期待,所以这个奥运场馆自然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现在这三个主要的建筑好像都是相应地有一个“瘦身计划”,比如说鸟巢、水立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具体的“瘦身”,好像我看到这个《新闻周刊》有着很详细的报道。
刘北宪:
我们有一些了解,比如说鸟巢的这个工程,原来计划的用钢量经过专家们的评估以后,认为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在减少用钢量的这一项上,可能他的资金就会节省8点多,到9亿,同时我觉得,我们记者调查到,你比如说在悉尼奥运主场馆的建设当中,平均每一个座位他的造价是合3万人民币,如果按照我们没有改动的奥运主场馆建设计划,我们建造每一个座位的平均的费用是4万人民币,那么悉尼的物价水平,人员的工资水平,各项费用可能比我们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设的平均费用反而比他们高,就看出来我们有这个瘦身的必要。还有就是你比如说最新消息说,雅典奥运会最后的耗费的资金是120亿美元,他原来预算的仅仅是50亿美元,他的预算和他最后的决算超过了一倍还多。而这些东西大概根据雅典的同行们说,是需要希腊的老百姓大概用十多年的时间来背负整个这个债务。况且还有一个,就是建了雅典的场馆以后,雅典奥运会有一个房产运营的总裁,他有一个最新的讲话,他说要指望用奥运场馆的运营来弥补原来的投资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用奥运场馆运营的所得收入来支付这个平常维护费用、运转费用已经不一定够了。
主持人:
我知道一个数字,这个奥运的主体育场,就是鸟巢,按照原先的估价是38.9亿,瘦身之后可能缩到23亿,这样的话,这个节省下来的数字相当相当大的,是15.9亿相当于16个亿,就是瘦身节省下来这么一大笔钱。
刘北宪:
当然我听说这还是处于一个评估的计划当中。
何平平:
现在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有人叫“瘦身”,可能这个“瘦身”,可能现在更多是用这个叫“节俭办奥运”,因为这个“瘦身”是从罗格那个精简项目引过来的。
刘北宪:
其实我们的各级领导也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获悉,温家宝总理去年8月就已经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北京市的刘齐书记也在多次场合,提出了要注意节俭的问题,我们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主持人:
我注意到《新闻周刊》好像有一篇文章,就是“学习型奥运”,提出这样的一种说法。
刘北宪:
就是我们在办学习,办现代奥运的这样一个过程中,也要学会在走向现代化大国的这个过程中,这个现代化管理,这样才是对我们的国家来讲,是受益无穷的事,而不是说,花了这么多钱,20几天过去了,热闹一下就结束了,不是这样一个。
何平平:
这个当中可能还是有不同的角度,一个是说,现在有可能还有些误解,比如说其实这个可能有人误认为,可能是在谁谁影响下,然后我们出台这个节俭办奥运的计划,其实这个,刚才这个刘总也讲到。我们作为媒体,了解多一些,包括在那个市委那边的一些情况,可能很多的领导把这一直作为一个基本的一方面,就是节俭办奥运这个事,他可能一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去做的。但那个时候可能会有些申办的情况,可能那种压力更大,还有一个就是说,其实他面临现实是什么?就是说,比如说他设计的东西都是一流的设计师,都是世界顶尖级的。设计师他是唯美的,然后实际来讲,就是怎么实用怎么来,在这个当中,就是咱们也能感到,他实施和对技术或者对材料,都是超乎你的想象,甚至超乎你的实际这种施工的能力。
刘北宪:
说一个建造的唯美性,这中间有一个差距。
主持人:
中间肯定是有差距,所以这个计划的调整也是势在必行。
何平平:
还有一个误会,就是说很多读者或者观众,他误认为这个钱,政府是不是扔了很多钱,其实这次他这个场馆的建设,它引进了很多市场的机制。
刘北宪:
也有一些民间资本。
何平平:
对,有些场馆它是民间资本为主的,它的实际上建立一种合同,比如说他建成之后,他有这个30年或者20年的使用权,这样他要是放弃这个投资,比如投资多少是回报多少?其实这个上面,就是说跟大家想象当中还有一点偏差。
刘北宪:
好,那么刚才我们说到这个奥运,其实国内还有一件事情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就是社会保障的,社会保障部举办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发布社会保障方面的白皮书,这个白皮书应该来讲,应该说两位所的在媒体,《北京青年报》和《中国周刊》都做了相关的报道,有各式各样的说法,说是体现她的三大亮点,但是我觉得最重要好像是,对于这个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这块有了很多关注的内容。
何平平:
这个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很多媒体做了这个专版,这样一个情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里面搭了一个重要特色的这样一个社会保障这样一个框架。其实这么多年来,咱们很多事情都是卡在这上面,包括改革,包括往前推进的时候,你会觉得推来推去,不知道什么地方在卡着你,走不下去了。其实最后回过头来,都涉及到整个保障体系。
刘北宪:
其实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那种在社会上,在社会上还不是那么富足的这一部分人,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认为?
何平平:
包括有些方面,比如说像那个养老保险,包括你刚才提到,就是原来我们所说的,一说劳保都是说国家职工这一块,他现在实际上就是说,它已经就是完全跟过去那个计划格局体制不一样了,他是要面向社会,使13亿人都能享受到这个保险。
主持人:
原来的这个社会保障制度其实主要还是针对这个国有企业,国家干部,所以这次社会保障部的副部长,也在发布会上指出,信用社会保障有两个目标,一个就是让所有的就业人员享受人才保险,这个城市和农村加起来大约有7亿人,还有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这个社会保障,这样就是13亿人口,每个人都要拥有社会保障。
何平平:
而这件事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就是刚才提到有一个重要一点,就是灵活就业人员的这个保险关系自由可以流动,其实以前我们也一直,很多次在关注这个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什么时候能够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目前看来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有望实现这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可以转移。这样话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解决农民工的这个社会保障问题。
主持人:那么既然说了这么多上期发生的新闻大事,我们还是来评一评上周的新闻人物,两位觉得是谁?我先提醒你们一点,你们有没有我觉得就是最近有一个新闻,就是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可能我是比较关注他,因为前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有一个消息,不知道两位知不知道?当时突然爆出一个消息,据说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已经被包围起来了,可能会被捕,结果最后这个事情不了了之了,很莫名其妙地失踪了。那么这一次之所以说到他,是因为他又现身在这个半岛电视台。
何平平:
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他呢?因为据说是原来他发表了一次什么什么讲话,当然这个信息是不是说他直接指挥,也许他的讲话对其他的恐怖分子给了一种信号,或者是他们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所以对他这个讲话,大家还是认为还是比较关注的。
主持人:
而且他这个讲话还是有威胁的味道,说如果是美国继续对阿富汗、伊拉克袭击,他们就必死无疑,如果他们撤出就意味他们肯定失败,所以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他的讲话又有什么样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所以我觉得扎瓦赫里可能是一个人物。
好,观众朋友你现在收看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与总编面对面》栏目,守候我们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下周看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立法会选举将与2004年9月12号举行,立法会是香港特区的立法机关,除第一届任期为两年外,立法会议员每届任期四年。
9月12号到18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该协会成立70几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社会保障,确保社会公平”,来自140多个国家的一千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就当今世界的社会保障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9月13号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理事会,再度讨论伊朗核问题,伊朗日前已原则上同意暂停与浓缩铀提炼有关的部分活动,其中可能包括暂停生产、测试及组装用于提炼浓缩铀的离心机。
中国共产党第16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于9月16号到19号在北京召开,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将成为本次会议重题。
第12届残奥会,将于9月17号到28号在雅典举行,中国残奥代表团由28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为200人,这是中国自1984年首次参加残奥会以来,派出参赛人数最多的体育代表团,他们将参加11个大项,284个小项的比赛。
主持人:
好,把握新闻走向,预知明日事件,两位总编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下周的一个看点,其实政治上面的一件大事,这就是16届四中全会,那么就是9月16号到19号,将在北京召开,其实这次主要的议程还是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其实我们记得在两年前的这个16大上已经提出把这个完善领导体制,增强执政能力写入了党章的总纲,我知道你们这次又是这个《新闻周刊》这个焦点抓得非常得快,已经提到党建重点是执政能力的建设的一篇大篇幅的文章。
刘北宪:
我想可能这也是最近一个时期,尤其你要说下周看点的话,恐怕是下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该说从三方面来说,既重要又紧迫,首次从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来说,第二从国际环境和时代使命来说,第三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来说,提高执政能力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主持人:
北京在每次报道这样重大新闻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角度。
何平平:
其实我们觉得,他这个在党这次提出这个执政能力的这个事,一个是说我们觉得是他的环境在发生这种变化,从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是革命党,然后取得政权之后,那个时候我们面对的形式也是相对封锁,封闭这样的。那么这样的话,他就有变化,一个就是他从革命党执政之后,就是研究执政党学习的这么一个过程,还有一个他现在面对的这种开放的国际化,然后完全按这种原则,或者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要有很多的提高。
刘北宪:
也就是说这个执政方式,我们记者可能这样评论,就是执政方式可能是从过去的行政统一,向现代管理模式这样一个转变,和现代治理模式。就是党的活动整个是在法律的框架下来进行的,这样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是一个新的考验。
主持人:
而且我注意到欧一些专家和学者甚至提到说,是一种执政的资源,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执政资源?
刘北宪:
执政资源,执政基础都是在我们这次讨论的提高执政能力的范围之内,有人就提出过这个执政资源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说政治资源,法律资源还有人才资源等等,我想这也是说你刚才提到的这位记者所说的,现代化的这种治理模式。
刘北宪:
还有就是说,提高执政能力有什么好处?那么大家一定要有这个问题,你要提高执政能力,但是他有什么好处?我觉得也可以从三方面来说,一个是从经济方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会在我们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加强。第二个在政治方面,人民的广泛参与会使的这个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选举这些过程更进一步的向前推动。第三,也就是我们党在自己的自身建设过程中,有自我纠错的能力,反腐败的能力都会进一步提高。
主持人:
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样的执政理念,现在是进一步把这个理念升华。
何平平:
我觉得刘总讲到这个意义,就是他作为一个执政党,他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然后他调整自身的不断进步。
刘北宪:
跟时代共同迈进,与时俱进吧。
主持人:
那么这是说到了下周国内的一个焦点事件,实际国际上还有一个焦点事件,本来是9月20号印尼的第二轮总统选举就要开始了,那么9月20号算起来不是在下周,但是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事情拿出来作为关注点呢?就是因为在印尼发生了这个澳大利亚使馆门前的爆炸事件,大家可能很担心的就是下一周。
刘北宪:
这个爆炸对那个选举影响的过程。
主持人:
另外下一次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恐怖袭击事件,所以我想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在可能报出来的这个幕后的主使可能会是阿扎哈奇就是“伊斯兰团”,因为这个阿扎哈奇以前也制造过多起爆炸事件,像这个巴厘岛的爆炸,还有万豪酒店的爆炸事件,这都是震惊全球的爆炸事件,都有可能是阿扎哈奇幕后主使,那么大家可能会对下一周印尼国内的这个安全局势可能有进一步的担忧。
刘北宪:
这确实是下一期的看点之一,大家要看在这个爆炸,对印尼的选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梅加瓦蒂本来是在国外访问,也赶紧地跑回国内来处理这个事件,她同时也是要巩固自己在选民中的一种处理问题果断,能够解决危机这样一个意向,能力为自己争夺更多的选票,也是还是为选票服务的。
何平平:
现在的这个民意显示,这个苏西洛的这个支持率现在还高于梅加瓦蒂。
主持人:
在第一轮的选举当中,苏西洛是排在第一,梅加瓦蒂是派在第二,维拉托是第三,那么现在对于梅加瓦蒂来说,第二轮总统选举可能对形势非常关键。民众可能对梅加瓦蒂的反腐可能会有些不太满意,就是不知道对这个,如果说出现恐怖事件,对她这个,对恐怖事件的处理的能力,或者说是否满意。
主持人:
尤其是在对这个恐怖事件的处理能力上,能在最后阶段,到底是为他加分,还是为他减分,这个是有待于观察。所以下一周的这个新闻人物,两位认为会是谁呢?
刘北宪:
恐怕就是这两个龙争虎斗的主角了吧。
主持人:
两位认为是梅加瓦蒂和苏西洛两位,其实说起来梅加瓦蒂也是一个政治世家了,她的父亲苏加诺,而她又是长女,又是印尼的第一任女总统。
刘北宪:
正是认为是世家,所以大家觉得她的反腐,才更有一些难度,因为她的关系牵涉到方方面面,大家才睁大眼睛看,哦,你这方面怎么做?
主持人:
也是谈论最多的一个地方,所以他前面第一轮的选举结束以后,梅加瓦蒂一直是在为这个事情争辩,她说大家都认为我的这个政府是反腐败无所作为,其实从2001年到2004年印尼检察院起诉的腐败案是逐年增多,说明政府还是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
刘北宪:
但是民众从另一方面解读,你解决得多,你可能发生得也多。
何平平:
离这个民众的期待值是有距离。
主持人:
确实大家可能也没有想到第一轮苏西洛会领先于梅加瓦蒂,因为这个苏西洛和这个维兰托大概有人说,在民主和人权方面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原来的这个苏哈脱时期专业集团党的这个将领,都有这个军方的背景,所以这个苏西洛能够在第一轮领先,可能也是给他提出的民粹主义有一定关系。
刘北宪:
有一点关系,但是也是和整个印尼国内的民众希望在反腐方面有更多的作为,也有关系。
主持人:
其实下一期看点说了这么多,我觉得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残奥会,每届的残奥会都是奥运会之后大家最关心的一个点了,中国军团应该说在每届残奥会上表现都非常突出,上一届是拿了34枚金牌,排在第六位。这第一当然是期待有所突破了。从出发的时候大家精神面貌来看,我想我们还是完全可以期待着在这届残奥大会上,这些残疾运动员为什么祖国争来更多的荣誉。
(制片人:张立勇 策划:阮晓梅 编辑:滕双双 监制:范昀 E-MALL:cctv@ys.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