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与总编边面对面》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2日 14:08
主持人:王世林
嘉宾:《北京周报》总编辑 黎海波
《新闻周刊》副总编辑 彭伟祥
《与总编面对面》2004年8月1日完成台本
主持人(王世林):
地球天天转,大事不间断。星期天中午12点半总编与你面对面。您好观众朋友,这里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与总编面对面》节目,欢迎您的收看!
与往常一样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两位总编与我们一起回顾一周要闻,预测下周看点。一位是《北京周报》的总编辑黎海波先生,还有一位是《新闻周刊》的副总编辑彭伟祥先生,欢迎两位到演播室来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周要闻。
解说:
7月25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双星计划在探测二号卫星顺利升空和准确入轨之后,取得圆满成功,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两颗中国星将分别巡游于赤道上空和南北极上空,并将以欧空磁层探测计划以发射的四颗卫星联合布网,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对地球空间的点一体探测体系。
7月25日以色列成千上万示威者,以手拉手的方式以在加沙北部定居点至耶路撒冷老城之间,组成约90公里的人链,举行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抗议沙龙政府2003年1月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
7月26日,国外交部专领事司紧急约见了美国驻华使馆负责人,专门就中国女公民赵燕在美国被打一案件个进行交涉。来自中国天津的赵燕女士持商务考察签证进入美国,原定23日飞返北京。没想到,遭到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的暴力毒打,面部受到重创,起到强烈反响,无端被殴之后,赵燕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至今都难以平静。
赵燕(在美被殴中国商人):
我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我根本就睡不着觉,我的头痛,非常痛。我就作噩梦,我总害怕人要打我,律师在近期给我安排心理医生吧。
7月27日,巴自治政府总理库赖在约旦西部城市拉马拉宣传,已经将辞呈收回,继续担任总理一职。库赖在当天与巴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会谈结束时说,阿拉法特主席拒绝了他的辞职请求,他将服从这一决定。阿拉法特答应让库赖完全接管警察和内政安全机构。
库赖:
阿拉法特主席拒绝了我的辞呈,我将服从他的这一决定。
解说:
7月28日,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是中国继29年前在南极建站之后,又在地球另一极北极建站,这将极大地提高中国极地科考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七个国家在此建站,各个考察站之间可以方便地实现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作为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最重要的一次活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自26日开幕以来一直备受关注。7月28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克里为该党2004年总统候选人。被卡洛兰亚州参议员爱德华兹为副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当天在会上发表演讲称,克里是一位坚定、坚强的领袖,有能力让没有美国更安全,让美国重新受到世界的尊重。克里于30日正式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并且保证他在当选总统后绝不误导美国进入战争。
克里(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美国绝不会因为想打仗就发动战争,美国只有在迫不得已我的情况下才会发动战争,这才是我们国家的标准。
解说:
7月28日,在伊临时政府实现权利移交满月之际,这个国家仍然没有平静的度过这一天,当天接二连三发生的多起血腥暴力事件,使28号这个满月日,成为一个月来最为血腥的一天。
7月29日,巴基斯坦政府宣传已经抓获坦桑尼亚籍基地组织重要成员爱哈迈得·哈勒凡.盖拉尼,此人涉嫌于1998年参与制造了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的爆炸案。因此在美国政府公布的22名首要通缉犯名单中榜上有名。
7月30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突然飞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访问,并与伊拉克临时总统亚瓦尔举行了会谈。鲍威尔是自6月28日伊拉克政权移交以来,访问伊拉克的最高级别的美国官员。此次巴格达之行事前并没有公开,此前鲍威尔刚刚结束了对沙特的访问,对于正在那里访问的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举行了会谈。
鲍威尔(美国国务卿):
我重申我们的决心和承诺,我们将与伊拉克临时政府一起在自由和人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民主的伊拉克。
解说: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556号决议,要求苏丹政府履行承诺,解除该国达尔富尔地区阿拉伯民兵组织的武装,否则国际社会将立即采取包括经济制裁在内的进一步行动。这项由美国提出的决议案,得到了英国、罗马尼亚、德国等六国的连署,中国和巴基斯坦认为,威胁对苏丹实施制裁于事无补,因此在表决中投了弃权票。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欢迎继续收看《与总编面对面》节目。那一周的新闻就是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听一听总编们怎么说。
两位总编,可以说这一周的事,看起来都非常重要,但是在这么多的重要的事情中,你们觉得有哪件事最值得的我们在此评论一番。
黎海波:
我觉得那个天津女商人叫赵燕是值得可以评论的。
主持人:
你觉得最值得我们在这儿说说。
黎海波(《北京周报》总编辑):
作为新闻人物我觉得可以值得谈一谈。
(画面提示:赵燕 本周新闻人物)
主持人:
您一下把这周的新闻人物都给点出来了。确实这周好像大家都非常关注赵燕,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的那种遭遇,大家都很关注她,那么从这点来看你觉得她作为本周的新闻人物是没问题的。
黎海波:
对,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
彭总编,您的看法?
彭伟祥(《新闻周刊》副总编辑):
(画面提示:赵燕被殴只是孤立事件!)
赵燕这件事情我觉得更多地来说,是一个比较孤立的一个事情。我也注意到最近的很多的媒体,包括网络的媒体,对这个事情的报道应该是说铺天盖地,我觉得赵燕事件本身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事情。尤其在中国人看来,美国这种包括这种人权的保护,因为他自己也说了一些关于人权建设各方面是非常完备一个国家,出现这种事情应该是非常让人痛心的事情。
赵燕的事情出现了以后,我觉得所有的中国人关心她,关心我们在国外的这些华人,包括我们的侨民,和大陆去的一些商人的利益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要有一种理智的心态,不要有一种非常激烈的上升到民族对抗的一种情绪,反而是不正常的。
(画面提示:以人为本的民本外交)
彭伟详:
这件事情我觉得最可说的一点是以人为本,就是外交的体现,在这件事情当中我觉得做的非常好,我们的外交机构也做了很多应该做的工作,这种事情的这种势头,这种苗头,大概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有出现了,包括我们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在国外工作的大陆人越来越多。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利益怎么样能够得到保障,我们住在国外的使领馆是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前说实在的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完备,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近两年我们觉得做得非常好,也得到了国内的一些媒体的赞誉。
黎海波:
对我们来讲,最主要的教育应该是什么?第一,每个公民出境的话,你应该有一种安全意识,我们中国人讲“出门三分险”,或者说“在家千个好,出门意识难”,那难就包括,你可能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可能受到一些麻烦,人身方面的,安全方面的。我们自己应该有这种意识。
(画面提示:公民出境要提高法律意识)
第二,我觉得应该有法律意识,你到一个所在国一个地区去你要接受当地的法律,如果你违反法律的话,那你应该走法律的程序,同时当你受到别人的攻击或者伤害以后,你应该利用法律的手段用你的勇气讨回公道,包括赵燕就采取这个办法。这样是我们应该支持的一个主要做法,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主持人:
虽然引发了一些思考,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的不理解,而且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在美国会发生这样的事?包括赵燕自己,她也是有这样的一个看法,我们正好有一段录像,我们来一起来听一听赵燕是怎么说的。
赵燕:
我也想让这些打我的警察面对我,我也想跟他们有一个面对的机会,想问问他们,如果是你的姐妹,被四、五个高大的警察围住了痛打、暴打,她躺在地上,打她的脸,你是什么感受?我想问问他们。我也想请求美国主持正义的人,有良心的人,有良心的媒体站出来,能够替我讲话,根本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这是在美国吗?
主持人:
好刚才赵燕讲最后一句话,这是在美国吗?就是她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在她脑子里对美国有另外一种认识或者说想象,所以现在提出另外一个问题,美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国?我这个正好在搜集材料的时候发现,黎总编您十年前身边曾经出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兄弟我留美的时候》,看来要说起美国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国,您肯定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黎海波:
我觉得总体而言美国还是一个法制社会,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跟其他任何国家一些,都存在他本身的人权问题。所谓人权问题就是它也有践踏人权的现象。赵燕是一个最新的例子,以前我们还看到还有美国的白人警察打黑人。
(画面提示:美国也有践踏人权现象)
主持人:
以前也发生过中国人在美国遭到警察毒打。
黎海波:
包括他们的监狱的情况也有虐待犯人的情况不光是在关塔拉木,不光是在伊拉克,他的人权问题也很严重。我觉得赵燕之所以产生这种反差,包括我们国内有些受众,是可能觉得美国,第一美国是以人权卫士自居,大家觉得美国可能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该说总体来讲他还是人权状况不错,但是它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第二可能有些幻想,我记得在美国的时候,我碰到一个牧师,牧师在美国呆了三四年是个华人,他是来游说我入教的。他当时就进,你们到美国来的中国学生,不要认为美国是天堂,天堂天堂是在天上,不在人间,美国也有很多社会问题。这个事我认为是一种客观的评论。所以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有一种客观的正确的评论。
(画面提示:美国不是天堂!)
主持人:
其实刚才彭总编自己也讲过,应该理智地看这件事,您是不是也去过美国?
(画面提示:美国就是这样子)
彭伟祥:
去过。我觉得赵燕说的这句话非常有意思,这是美国吗?我们的回答是真的是美国。美国就是这样子的,美国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正像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有暴力,有践踏人权的现象。当然他有好的一面,由于我们改革开放随着我们的人走出去的越来越多,我们觉得国外好像一片美好,好像完成都是法制的社会,都是对人权保障非常充分的社会,不是这样的。包括治安,我们在欧洲,很多中国人被抢,在意大利在法国,这种情况非常多。
主持人:
对,而且你到那儿去,很多朋友会警告你说,注意看好自己的东西。
画面提示:公民处境应提高安全意识)
彭伟祥:
我去越南的时候,我感觉很温馨,使馆的人我的一个朋友在街上到使馆去办事情,到了门口,使馆的人马上把我们拽到使馆大门里边说,你们怎么敢拿着相机在胡志明市满街走,小偷抢东西是非常厉害的。我觉得包括越南、美国他都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你要正确的要面对这些,而不能说有一件事情就好像提出这种置疑,我觉得是不成熟的一个表现。
(画面提示:多元社会 正确面对)
主持人:
上一周还有一件事,就是伊拉克暴力事件的问题,就是在28日这一天,美伊联军向伊拉克正式交权,移交政权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满月日那天,发生了一个非常悲惨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自杀式的。造成了100多人伤亡,这里面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你们从媒体的角度来看,你们觉得交权到底给伊拉克带来的是和平还是说更多的暴力?为什么这个暴力还是不会停止?
彭伟祥:
这件事情我是觉得,首先它是非常血腥的一件事情,因为在交权那一天,为什么美国急匆匆地交权?有一次做节目,我记得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可能会多一些,实际上满月的事情也好,甚至可能是100天、一周年有很多可以预见的东西,他的恐怖活动是不会在短期内销声匿迹的,一定不会的。所以我是觉得不能说是交权本身给伊拉克带来和平,我觉得从长远看,包括各方,包括伊方、包括美方、包括国际社会,都是希望伊拉克最终会走向一个和平的发展道路的。但是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有一个时间的发展历程,那么我是觉得在满月也好、100天也好、一年也好,这种暴力事件可能或多或少地还会再出现。
(画面提示:和平需要过程)
主持人:
而且这种自杀式的炸弹袭击,很难预防。
黎海波:
很难预防,对。应该说这个事发生并不奇怪,只不过是死多少人,在什么地方。
主持人:
他们可能也预计到了这一天可能会有暴力袭击事件发生,但是肯定是防不胜防。
黎海波:
因为伊拉克的情况,交权它并不是放出了一群和平鸽,好像从此我就太平了。实际上他只是当初我们讨论的问题,就是美国从前台到幕后,另外他的基本矛盾、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有政府的无政府状态,暴力也好,无秩序状态他无法控制,在某种状态下是一种失控,没法预防这种事件接连发生,包括人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
(画面提示:伊拉克有政府 无政府状态)
主持人:
就在爆炸事件发生了两天以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访问沙特以后,突然到巴格达去访问,前后一共是9个小时,所以人们现在纷纷在分析和预测,或者在分析鲍威尔他伊拉克之行的目的,有人说他过去是因为“救火”的,那你们觉得,你们从媒体角度分析,他原来是想安排好了就去访问巴格达呢?还是说在发生爆炸事件以后突然去的?然后他觉得去了以后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黎海波:
“救火”这一说,我觉得挺滑稽的,实际上这把火就是美国人放起来的。
(画面提示:放火者救火?)
主持人:
自己放的火,自己去救。
黎海波:
对,实际上去年他发动这场战争,现在越来越看出来,是一场没有道理的战争,可以这么讲,就像很多媒体讲的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你现在把这个火放出来了,现在你压也压不住,盖也盖不住,你只能想别的办法。
彭伟祥:
救火也好还是放火也好,他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他目前现在的多国部队,自从菲律宾那件事情以后,西班牙、菲律宾相继开始撤出以后,他确实是面临着一个瓦解的过程。
主持人:
这是关于伊拉克爆炸事件,那么本周还有一个消息,是达尔富尔这个地方的问题,我们知道是联合国安理会刚刚通过了一个决议,而且现在关于达尔富尔地区报道越来越多,从世界媒体、各个媒体报道来看,好像现在达尔富尔地区也成为一个比较焦点的问题,你们那两个媒体有没有关注这个事?
黎海波:
我们好像在一个小的里边报道过这个事,很多读者还不太了解这个地区,苏丹这个国家从它的面积来讲好像在非洲是最大的,我没记错的话是250万平方公里,也是比较穷的一个国家。实际上现在的武力冲突,地方上的游击队也好,反政府武装,从去年2月份就开始了,那么现在愈演愈烈,大概有300万多人被杀,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有200多万人需要国际的人道主义援助。
(画面提示:达尔富尔饱受战乱之苦)
我注意到这次联合国在有关苏丹的决议里边,我们中国和巴基斯坦投了弃权票,这个弃权票我觉得就是,我们和别的国家一样承认在苏丹存在着人道主义危机,但是我们在方式上跟美国和其他一些投赞成票的国家不同。我们觉得首先要让苏丹政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个问题,不要去太多地施压。第二个让非盟就是他非洲国家他自己发挥作用,另外根本的一条让外交起作用,而不是说动不动就经济制裁,这是我们跟他们的国家的不同。
(画面提示:中国为什么投弃权票)
主持人:
可能最后对于美国提交的这个决议也是最后修改了四次,制裁这个词最后取消了。
黎海波:
但是还是有一种暗制裁在里头。
主持人:
那么现在从达尔富尔情况来看,苏丹政府对于这次通过的决议,好像还是持一种拒绝的态度。
黎海波:
对,他很不满意。好像有点美国的真实意图,第一就是有点像伊拉克一样把我们的政权推翻。第二他的真的意图是看了我们的石油,因为苏丹的石油储量也很大,他认为是美国的真实意图。
主持人:
这一周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一个喜事,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在北极建的科考站——黄河站建成了,关于南极的科考站大家听说很多了,但在北极间站还是头一次听说,你们两位总编所在的杂志有报道吗?
彭伟祥:
没有报道,但是正在关注的事情,我也看到有媒体说,关于起这个名字,当时也有“泰山站”、“中山站”就是网上投票得出一个名字来的,说明我们的老百姓对这个事情还是蛮关心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跟南极站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我们是在北半球,他整个北极的气候变化是对我们整个生态方面更接近一些,所以我也看到报道说,北极站的剪彩得到了北极一些其他科考站的祝贺,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我很羡慕这种感觉。人好像只有到了很艰苦的生存环境当中的时候,那种真、善能够体现出来。
黎海波:
这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我们现在有了“长城站”、“中山站”在南极,现在我们有了“黄河站”。这个事情显示中国在参与国际考察方面,又迈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步伐,我觉得显示出一个什么东西,我说你一个国家,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他要参与一些国际事务,包括我们参加世贸组织,包括我们1994年回到奥运会,我们要回到国际一种大的活动里边,我们作为一个北半球的国家,实际上在亚洲我们应该参加北极的考察,实际上亚洲我们并不是第一个,日本和韩国都在那儿建站了,但最先建站的是挪威。
主持人:
一周的要闻我们先谈到这儿。观众朋友这里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新闻谈话节目《与总编面对面》,稍事休息,我们将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下周看点)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欢迎继续收看《与总编面对面》节目,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在下周还有哪些重大的国内外事件发生。
解说:
从8月1日起,旅客购买9月1日以后从中国境内机场起飞的国内、国际和港澳地区航班机票时,一定随机票交纳机场建设费用,不用在机场单独购买机场建设费。
8月1日到8月8日,美国参议院临时议长特德将率团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近七年来正式访华的美国国会最高级别的代表团,也是今年中美两国的一次重要高层交往。
北京时间8月2日美国宇航局将发射水星探测器“信使”号,“信使”号行动是迄今为止,所有的行星探测行动中最热一次,由于水星离太阳很近,因此“信使”号水星的探测器在进行的探测活动时,将面临高温的考验。
涉嫌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美国女兵林迪·英格兰7月12日在北卡罗莱那州布拉格堡的军事法庭出席预审听证,军事审判官决定8月3日再次对英格兰进行预审听证,以决定她是否接受军事法庭的正式审判。
从8月开始中国警方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为期5个月的扫毒行动,扫毒期间公安部还将联络国际刑警组织,对居住在境外而又长期策划和组织向中国贩毒的毒枭合作进行抓捕及引渡。
8月6日中国与巴基斯坦将在新疆塔什库尔干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此次演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巴两国两军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扩大两国在非传统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主持人:
把握新闻走向,预知明日事件,那么在下一周有哪些重要的大事值得我们关注呢?我们来听一听两位总编的看法。
黎海波:
下周有一个是美国的议员代表团访问北京,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与其说是一个友好访问,不如说是一个理解之旅。因为我觉得中国跟美国的议会这种关系,这种互相误解的事例非常多,尤其是议会这块儿。因为美国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我们跟他政府的交往还比较多,包括上至总统还有内阁成员,但是跟国会这块儿,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国会在美国的政治中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经常国会发表一些对中国的言论,包括香港的、西藏的,还有法轮功的,还有一般人权问题,他喜欢说三道四,他说话的依据很多的一种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不了解中国的现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之类的。
我们经常谈一个笑话就是两国之间的误解,中国人到现在或不知道“第一夫人”是什么意思,有人问我是不是劳拉是第一夫人,是不是还有别的夫人?还有这样的理解。美国人也一样,当然不像以前那样,说你们中国人女人还裹脚吗?男人还留辫子吗?清朝时候的。现在有的美国人说我现在到北京还能跟国内打电话吗?他觉得中国没有长途电话。这就说明两个国家现在还确实存在一些误解,这方面我觉得国会误解就更多一些,所以他来了以后,我觉得是一个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而且我们经常讲,过去在西藏发表问题的时候,请你们的国会议员到我们的西藏去看一看,西藏到底是什么样子,然后你们再发议论不迟,我觉得是一个理解之旅。
主持人:
理解之旅,其实也是在友好访问之中的理解之旅。
(画面提示:理解之旅)
黎海波:
对,隔山隔海谁也不了解的话,就容易打偏炮,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主持人:
实际上全国人大和美国参议院之间的交流一直也没有间断过。
(画面提示:中美议会外交不顺畅)
彭伟祥: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说议会外交,实际上中国的议会外交搞的相当不错的,但是恰恰议会外交搞的应该是最多的,刚才像黎总讲的增加理解的,美国的议会外交好像始终不是那么很顺畅。我原来做时政记者的时候,曾经也采访过很多美国的参议院也好、众议院也好,他们那些议员团就是小组的,专项委员会的来国内访问的也相当多,包括去西藏,包括也去过一些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去看过,但是始终双方的沟通不是很顺畅,所以这次说是有一个相当级别的,近七年来最高级别的临时议长来访华,我想中方一定可以给他一个相当的领域,会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但是我觉得议会外交的东西应该放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去看,比如说不上我们要充分地理解美国这种三权分立的制度,在国会的参重两院他们代表不同的党派、不同的观点,这是一个政治斗争的一种需要,这方面我觉得这种理解可能作为议会外交的一个前提,双方的这种沟通是相当不一样的事情。
主持人:
那么除了议会外交以外,刚才在预报中我们也听到了,在下一周中国、巴基斯坦要在中国新疆的塔什库尔干举行一个反恐联合军事演习,就是去年的时候,刚刚两国举行过海上联合搜救军事演习,那么你们觉得这次中巴两国的军事演习,要达到几个目的?
(画面提示:反恐军演意义何在?)
黎海波:
我觉得除了一般军事上的意义以外,所有的军事演习他有他军事上的意义,就是协同作战也好,协同指挥也好,加强通讯联络也好。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我这个假想敌很具体,就是有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分子,还有极端宗教主义分子。在我们边界地区,我们演习的这个地区,非常有针对性,所以我觉得威慑作用也是不可排除的。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时代性,看出来这个演习。过去的演习一般来讲就是一种双边军队的一种交往,没有太多没有很具体的假想敌。
(画面提示:威胁作用不可排除)
彭伟祥:
其实这个地方搞演习,老是会引起另外一个国家的误会,包括这次报道印度方面有一些其他的言论,实际上刚才像黎总讲的,刚刚我们前两周就是有过演习,包括我们在中央哈吉塔原来是五国峰会,也是对打击反恐势力有一个演习。我觉得在这个地区,最关键的问题现在还是恐怖主义的问题,这个地方应该是反恐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一项事情,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演习这种联合的话,那么对我们自身的安全首先是考虑到最多的一点。
黎海波:
包括伤害五国,刚刚乌孜别克发生一起爆炸,这乌孜别克就是伤害五国之一,这就非常具体,这个威胁、这个危险就在跟前,就在家门口,我完全是有针对性的。
(画面提示:危险就在眼前)
主持人:
实际上这个消息发布以后,世界上各国媒体也关注这件事,我们注意到日本的《读卖新闻》26日说中国军队展开了全方位的外交,刚才我们前面讲议会外交,实际上这是军事外交。这篇文章说中国军队相继和曾经处于敌对关系的周边和西方国家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展开了全方位的外交,你们两位怎么看中国军队的全方位外交,
(画面提示:国家利益至上)
彭伟祥:
军事上的全方位外交是不是有点勉强,我个人觉得刚才说国家利益是至上的,首先我要考虑到我自己的利益所在,包括反恐在巴基斯坦这个地区,在新疆这个地方,疆庐这个地区,我觉得我们首先是要考虑这些问题,中国的这种和平的外交政策我是觉得他是由于整个,包括刚才谈到议会外交也好,军事的这些交往,它是一个总体的考虑,而不会说单单把他拿出来说军事外交这一块来考虑。我觉得一定是从他国家利益根本的出发点来考虑的。。
(画面提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
黎海波:
我觉得首先要纠正他一点,他说我们过去有敌对国家,应该严格来讲我们没有敌对的国家,恐怕过去和有些国家有些碰碰擦擦,有些边界问题,这不能说我们是敌对国家。现在我们提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这个东西基本上没变。刚才我同意彭总说的,就是两个国家能力在一块儿从事军事演习,就说明他们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或者说威胁,那么他们才能够走到一块儿。
(画面提示: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威胁)
而且我觉得军事演习这一块儿,它是整个合作的一部分,或者说军事合作吧。从这个方面两讲的话,他们来个国家能够在军事上走到一块,那就说明他们的交往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主持人:
前面我们讲这一周的新闻人物是赵燕,你们要预测下一周的新闻人物,你们觉得是谁?
黎海波:
刚才看了那个下一周的看点里面有两个人物:一个是美国的英格兰,他的名字比较好记。
主持人:
涉嫌虐待伊拉克战俘。
黎海波:
因为当时她那个图像是全世界都看见了。曝光率特别高,拿一个绳子牵着一个战俘。
主持人:
8月3号她要接受这个预审听政,以决定她是否要真正的接受法庭的审判。
(画面提示:奉命?违背上级命令?)
黎海波:
但是这个事她一开始她就强调,我是奉命。但是好像现在指控他的就是违背上级的命令,所以我决定这个在法庭上有戏看。
(画面提示:因身孕获得同情)
主持人:
这个细节是英格兰现在已经怀有身孕,是不是也会得到一些同情?
(画面提示:英格兰的命运如何?)
黎海波:
那可能在判刑的量性方面有些考虑,但是从本身这个事的话,一码是一码我觉得。
彭伟祥:
我是觉得评选下周的新闻人物来讲的话,这件事情,这个虐俘事件我觉得高潮期已经过去了。
主持人:
你觉可能不是英格兰。
彭伟祥:
对,那我是觉得英格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黎海波:
除非她又什么抖出什么猛料?
彭伟祥:
那么我们看得到确实是有录像,有资料能够说是巴以边境,被抓获的扎卡维。如果这个人的命运,我觉得还是…
主持人:
是在那个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边境。伊叙边境科威特的《政治报》30号报道的。
彭伟祥:
但是这个消息的宣布好像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画面提示:扎卡维被抓?)
主持人: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探讨这个问题,这个消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基地组织30号认为扎卡维而且实行过斩首的恐怖分子,如果真的被抓住的话?这个消息应该是一个很大的事。为什么现在我们还在说这个消息的真实性问题?看来可能确实有一些真实性的问题。
彭伟祥:
但是今天我看网络的一些媒体报道,还是蛮确认的。所以我觉得下周的看点和下周要关注的人物,我觉得起码是应该可以关注这条新闻的。
主持人:
如果是扎卡维真的要是被抓住的话。
黎海波:
如果真的是被抓住的话,这绝对是个新闻人物,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排除是一种宣传战。就是说他不是说我已经抓到了这个,而是说我说出一个信息,我肯定要抓住个人。
主持人:
咱们刚才目光是在国外、国际上,那么最后我们把目光收到国内来,前面已经谈到了关于机场建设费的问题。从9月1号开始所有的全国各地买这个机票的同时购买这个机场建设费。那么从8月1号是,广州就开始了。说到这个机场建设费的问题,其实有很多人质疑,说这个建设费都征收12年了,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再征收机场建设费?
(画面提示:机场建设费还需再征收吗?)
彭伟祥:
实际上在这个机场建设费这个问题,好像大家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刚才说征收这么久了都成一种习惯了,就好像觉得到了某一个机场,就是该交,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实际上前一段有媒体说要取消这个,后来这个民航总局又出来说否定这个。说还是要收,只不过是它放到了机票里面去了。我是觉得刚才你提到真的是可商榷的问题。因为我们政策的制定是太不透明了,为什么交50块钱?为什么外国人交90块钱?
主持人:
知县是10块钱。这个机场知县是10块。
彭伟祥:
这个价格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我为什么要交这么多钱?你这个机场又提供给我了什么东西?还是说这个应该到民航公司去收,就是航空公司。机场对航空公司是应该不应该所有途径机场的人都要交这笔钱?这笔钱从那儿出来的我们都不清楚。我觉得现在这个水价、电价、听政费此起彼伏的基础上,我觉得搞搞听政也是蛮必要的。
黎海波:
为什么要收?12年前提出交机场费的时候大家还质疑,但是后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就是我提了意见也没用,那就交吧。
主持人:
还不如赶紧上飞机走人。
黎海波:
现在回过头来提出这个东西要二合一人民又提出老问题了,我干吗要交这个机场费?如果照此推理的话,我到火车战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交火车战费?我到一个商场去买痛惜,是不是商场的建设费我也要交?
彭伟祥:
其实我觉得这正是可怕的地方,本身我们在买完了机票上飞机的时候,已经成为一种自然去买机场建设费了。今后没有了,9月1号之后,开始打到机票里面了,那更不知道这个机票的价格他是怎么划分的了?有50块钱还是90块钱?还是10块钱?机场建设费含在里面,没有人去追究。我觉得这个恐怕不止12年,恐怕更加要收下去,因为你也搞不清楚这个机票价格的构成是那几部分构成的?
主持人:
实际上这个政策的出台,激发了人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画面提示:乘客至上)
黎海波:
我觉得这个问题最主要是说你得要考虑到乘客的这种方便,首先我很不方便,我到那儿已经订好了票我到那儿还要去排队。因为我觉得一个比较成熟经济社会或者市场经济,应该说是让顾客很方便,为他服务。
主持人:
在下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体育方面的赛事,亚洲杯还没有结束,亚洲杯还要继续进行下周就决赛了。现在中国已经进入1/4决赛了,那么首先知道伊朗和韩国的比赛是伊朗赢了。那么中国必须要面对伊朗了,那么你们觉得中国能进入决赛吗?
黎海波:
应该是从心里上来讲,中国应该和伊朗打一下,但是也可能他觉得我跟韩国打的话,这个时候要摆脱这个恐韩症,这是此其实也,正好是一个好机会。首先韩国那边。
(画面提示:中国队没有恐伊症)
主持人:
就是说起码中国对伊朗,他没有恐伊症,是不是打起来更放松一点?
(画面提示:亚洲杯掺水了)
彭伟祥:
这届的亚洲杯要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个掺了水的亚洲杯。他们因为有个奥运会比赛,所以跟伊朗打,是从夺冠来讲,可能我们的信心要强一些,但是说摆脱了恐韩症并没有,可能还是没有碰过,可能要真正夺冠了,大家对这个又产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