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文国际 > 与总编面对面 > 正文

2004年7月11日《与总编面对面》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2日 10:14)

  主持人:鲁 健

  嘉 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马为公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 陈小川

  主持人:地球天天转,大事不间断,星期天中午十二点半,总编与您面对面。大家好,这里是中文国际频道,鲁健为您主持的《与总编面对面》栏目。《与总编面对面》一档周播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每周会邀请权威媒体的总编,为您回顾一周要闻,预测下周看点。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两位总编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马为公副总编辑,您好;还有一位是中国青年报的陈小川副总编辑,欢迎您。同样我们一开始还是来回顾发生在上周的全球要闻。

  解说:

  7月4号,应中国政府邀请,海湾合作组织开始访问中国,这也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财长首次集体访问一个国家,尽管目前中国与海湾合作组织的双边贸易额已达到169亿美元,但双方还有很大的贸易空间。

  7月5号,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表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政权高官是否应处以死刑,决定权在伊拉克特别法庭,他不会加以干涉。

  7月5号,2004年欧锦赛决赛大爆冷门,在本届欧锦赛前从未在世界大赛中得到一分的希腊队却以1:0将东道主葡萄牙第二次斩于马下,奇迹般的夺得冠军,成为世界足球史中最不可思议的一匹黑马。

  7月5号,深圳航空公司推出中国首个航班延误赔偿办法,办法规定,将对因为航空公司原因而延误的旅客给予现金赔偿,目前国航、东航等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赔偿办法也正在制定之中。

  7月6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抵达以色列,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巴拉迪此行的目的是向以色列推行中东无核化建议,努力说服沙龙政府放弃模糊政策,公布核发展计划。

  7月7号,日本政府开始在东海中日双方有争议的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对此,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希望日方从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东海地区稳定出发,慎重行事,尤其不要采取任何损及中国利益,以及可能导致事态复杂化的行动。

  7月8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离开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并与中国高层领导人就重大双边国际事务,特别是台湾问题交换了看法。分析人士指出,赖斯再次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其意义非统寻常,耐人寻味,将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7月9号,日本广岛高等法院否决了广岛地方法院做出的驳回五名中国劳工及死亡家属赔偿请求的一审判决,判处西松建设公司向每一名原告支付550万日元的赔偿,这是日本法院首次判决中国劳工起诉日本企业胜诉。

  7月9号,国际法院在海牙正式宣布,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的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因此应予以拆除。据悉,法院15名法官中,有14名法官认为以色列修建这一隔离墙不符合国际法。此前,以色列外长沙陆姆曾表示,以色列不能接受国际法院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隔离墙是否合法做出的裁决。

  7月10号,雅典奥运圣火在塞浦路斯完成传递之后,回归希腊,雅典奥运圣火终于实现了首次全球范围的传递,火炬传递活动历时78天,路程遍及希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总长为7.8万公里。

  7月10号,下午一直阴沉的北京城上空突然雷电轰鸣,狂风大作,迅即下起了瓢泼大雨,暴雨造成市区主要路段严重积水,部分地区还出现地面塌陷,交通严重受阻。

  主持人:好,一周新闻这么多,听听总编怎么说,欢迎您继续收看中文国际频道的《与总编面对面》。两位总编,其实要说起来上周的事,本来我们总结了很多,但是今天我们看一看,北京的各大报纸可能关注的都是昨天下午的那场大雨,确实太出乎意料了,昨天我是在直播前十分钟跑步进入到演播室进行直播的,可能大家看到西装革履的样子,很难想象十分钟之前是很尴尬的模样。我想可能昨天有非常非常多的北京人都是被堵在了路上。

  马:没错,我也是受害者之一,在路上大概是平时大概走15分钟到25分钟的车程,我驾车最后走了将近四个小时,脚都踩木了,踩麻了,就是车堵的非常厉害。

  陈:我在想,我也是昨天堵在路上,我在想昨天北京的状况基本上是一个半身不遂的状况,往北走和往东走全部是畅通的,全城畅通,往南往西就是全部堵塞,而且根本就是纹丝不动那种状况,我在想几年前那场很小的雪,总共下了大概铜钱厚的雪全城瘫痪,那时候是全城瘫痪,这次不过是一场雨而已,才一个多小时,经受了一次很严峻的考验,如果真的有什么突发事件的话,那就很难想象了。

  主持人:我昨天在今日关注的直播节目里,采访了一位建筑设计的专家,他也提到了这次主要原因是排水系统的设计,就是因为之前的设计能力可能很有限,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不过我也在想这场大雨不算很大。

  马:除了排水系统的问题以外,我觉得还有应该说一个城市的管理,它的应急反应能力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在这样一场雨来了以后,堵了那么多个小时,堵了那么多辆车,市政系统的快速反应,紧急处理一些事件,感觉到不是很得力。

  陈:我昨天最窘迫的是在路上堵的紧紧的时候,看到一个救护车走不动,使劲转灯,我不知道车上有没有病人,还看到一个救火车,也走不动,我不知道是哪有火灾。

  马:实际上北京的交通遇到突然出现的情况以后,反映出它的无奈,实际上在平时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路上看到一些无奈的状况,从道路的设计,比方说西直门这块转来转去的立交桥,设计来设计去,最后还是一个堵的现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解决。

  主持人:所以说昨天北京的大雨不仅仅是考虑了行政的应急能力,也考验了日常的行政管理能力,不过在这里,我想还是要对北京的交警们,向北京的交警致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因为昨天我一直在听交通台也说道,北京市所有的交警全部出动了,甚至在桥底下淤水的地方帮助推熄火的车,所以向大家道一声辛苦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国际方面的事情。上一周国际方面的事情有一个就是伊朗指控萨达姆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个事情确实也是很有意思,伊朗的指控萨达姆好像目的还并不完全在萨达姆本人是吧?

  陈:因为萨达姆被指控为几条罪,没有伊朗这回事,两伊战争这事不算了,两伊战争打了八年,死了多少人,耗费了多少财产。

  马:一开始说的时候,一开始有一种报道说他是列11条罪,其中有一条就是发动两伊战争,但是最后好像是报道出来,变成了七条。

  陈:什么原因呢,肯定是美国主导,这个我理解是美国主导。

  马:实际上伊朗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揭美国的一个疮疤,因为在两伊战争的时候,这是众所周知的,美国是站在萨达姆的背后,实际上是揭了美国的一个疮疤。

  主持人:所以有一些媒体说伊朗这次的指控萨达姆其实是一石多鸟之计,所以确实也是有意在揭露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当时在两伊战争所犯的错误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以色列,因为上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访问了以色列,当然谈论的还是以色列的核问题了,但是以色列在这个问题上好像一直表现的非常模糊。

  马:对,他一直采取模糊政策,他这个模糊政策很多年了,有一种说法当时因为我去过以色列,跟以色列的一些学者曾经聊过,他们也说当年说以色列的模糊政策还真的对以色列当时的生存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战,它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就是说它杀出一个风气,说以色列已经在内盖湖沙漠这个地方建立了核反应堆,主要是为了发电,利用核能。阿拉伯国家就开始揣测,是不是这里面以色列现在开始研究制造核武器,据说是许多年以后,当时埃及的一个谈判专家和以色列进行谈判的时候就说了,当时阿拉伯国家都非常担心以色列,认为以色列可能现在已经拥有了核力量和军事力量,当时确实是,但是这么多年来以色列是不是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政府对这个问题,我也不肯定,我也不否认。

  陈:马总编,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个将军,他讲核武器最好的作用是拿半个露半个捏半个,这时候效果最好,以色列恰恰是把它这个核的童话或者叫核的传说用到极致了,他也不说有,他也不说没有。

  主持人:以前以色列方面肯定是不承认这个事情,因为我们知道以前以色列有一个叫瓦奴奴,他因为向英国记者泄露了以色列可能在研制核方面的机密。

  马:这是一个摩洛哥的犹太人。

  主持人:结果后来是被以色列用美人计,用美女特工骗回到以色列判了刑,最近也是几个月前刚刚释放,以色列对这个问题好象一直是不承认,但是现在有媒体分析,可能从这次巴拉迪去访问以色列,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意味着以色列的政策会有所转变,因为我们看到利比亚,包括有一些国家都已经放弃了,伊朗现在好像也有所松动,就是放弃了核计划。

  马:以色列的模糊政策还会持续下去,他觉得他是需要的。

  主持人:说到以色列还有一个事件上周,也是和以色列有关,就是引人关注的隔离墙。因为海牙国际法庭最后是判决这个隔离墙是违法的,当时好像投票只有美国的代表是投了反对票,其他的代表都是赞成票。

  马:来自美国的法官提出了异议,好像是15个法官有14个都支持这个裁决。

  陈:我曾经在看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想过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究竟能有多大的约束力,我在考虑这个,究竟是不是一张法律白条,但是后来我也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它总是一种态度吧,它是一种态度,是海牙国际法庭的一种态度。

  马:应该说它起的作用就是道义上的支持,因为它不具有什么很明显的约束力,现在已经提交联合国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已经提交了联合国大会要就这个事情进行辩论。

  主持人:马主编好象常驻过中东是吧?

  马:对,我在中东住了四年,我三次到以色列去,因为我住在开罗,我三次到以色列去过。

  主持人:您去以色列的亲身所见来看,隔离墙的修建到底会给墙两侧的人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上的影响?

  马:现在它这个东西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了,大概是200公里长,他修了这么一道墙,然后又是电网,又是监测的设备,他的理由就是防止从约旦河西岸阿拉伯武装极端分子进行袭击以色列,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是这道墙到底有多安全,据说有一段现在已经开始担心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会不会从地下挖过来,现在已经开始在地下,不是重在修墙了,是要在底下设立一些屏障了。应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我觉得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确实这个墙一修,给巴勒斯坦造成了许多许多的不便,但是巴勒斯坦可能更多担心的是这是以色列的一个策略,为了它在谈判桌上,未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国界划定的时候,它能够在这上面作为一张牌来打。

  主持人:甚至担心以色列借助隔离墙侵占巴勒斯坦的领土,因为毕竟现在双方的边界还没有最终的确定。

  陈:有些墙就是立在了争议地区。

  主持人:这也是媒体普遍关注的一个方面。

  谈到这儿,我们来说一说本周的新闻人物吧,如果让两位评选一位本周的新闻人物的话,会是谁呢?

  陈:我想本周新闻人物应该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女士,穿梭访问日本、中国、韩国,一周时间,几个工作日,四个工作日,基本上全在这三个国家。这很明显,是在为大选前的布什总统在那儿加分。

  主持人:马总编,您觉得是不是也是赖斯?

  马:可以这么认为,她到中国来以后,胡锦涛主席见了她,还有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也见了她,都跟她进行了会谈,谈到中美双边关系,特别是谈到了台湾问题,重申了中国在台湾的立场,我觉得这次访问还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说到赖斯,既然她作为新闻人物的话,我们可以提提这个人,如果按我们中国人来说,她其实是一个神童,15岁就进了丹佛大学,然后19岁大学毕业,26岁就拿到博士论文,成了斯坦福大学的教授,35岁进入白宫,真的不但是神童,而且是一个女强人,因为到现在她还没有自己的伴侣,确实是这么一个人物。当然她所起的作用,在政治上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包括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当中,人们都说她是布什国际问题的家庭教师,是这样一个人物。综合两位的意见,本周的新闻人物就应该是赖斯了。

  还有一个体育方面的事,我想可能本周大家球迷们最关心的就是欧锦赛的决赛,因为这个真的是绝对可以说是戏剧性,因为1992年如果大家看过欧锦赛的话,当时说丹麦创造了童话,因为丹麦有安徒生童话,创造了童话,这一届就绝对是希腊童话了,希腊不缺古代神话,这次真的是创造了一个神话,不知道你们两位……

  马:开场一个神话,结束时最后一场,开场一个神话,叫黑马,一黑到底。

  主持人:因为第一次欧锦赛上就是在揭幕战的一对对手然后到决赛还是,不知道你们平时……

  陈:我很巧,鲁健,正好欧锦赛进入半决赛的时候我在欧洲,我先在德国,我在德国的时候,德国队还没有打道回府的时候,每天晚上酒吧里是万头窜动,吼声一片一片的在那儿喊,跟中国人一样,我发现这个方面,中国人看球的形式跟……

  马:喜欢大家聚在一块,气氛不一样。

  陈:其实每个人家里都有电视,我不看,电视我不看,我要到酒馆买上大扎的啤酒在那儿看,我在德国第二天发现酒吧里没有人了,为什么,德国已经出局了,五大豪门全部出局了。

  马:原来看好的几家提前都走了。

  陈:都提前回家了,五个最强的。后来在进入半决赛以后,我说怎么希腊还在里面,四个队希腊怎么还在里面,我正好工作需要,我就飞到雅典去了,飞到雅典去了,我回来跟马总编交换过这个看法,我说我真替雅典人民着急,雅典还有一个半月就要办奥运会了,很多路还没有铺好,房子还没有竣工,据说前一段时间好多体育设施还从中国弄了200个装修工人去帮他装修,据说有一个游泳馆,我去看了主体育场了,主体育场是完工了,主体育场边上的路还没有弄好。

  马:外边的围墙上还正贴着瓷砖呢。

  陈:看到照片在贴瓷砖,游泳馆说最后顶都没盖,给国际奥委会打一个报告说我们是不是不盖了,奥委会说不盖就不盖吧,后来就这样了。我就奇怪,礼拜六、礼拜天还休息,到五点钟下班没人干活了。

  马:前一段时间全世界许多媒体都在报道,担心希腊人奥运会马上就到了,工程完得了完不了,但是我觉得如果希腊人在欧锦赛是创造了希腊神话,我觉得希腊人恐怕就善于创造神话,也可能在最后一刻你不用担心,他什么都完了。

  主持人:不过希腊让人担心的这次奥运会,一个是工期耽误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安全的问题。

  陈:又有一个很巧的故事,我到雅典的时候,我也跟马总编说过,我到雅典下进了酒店,那个酒店是希尔顿酒店,美国人开的,我怎么一进门发现酒店的安检比飞机场的安检还紧,怎么回事,当地的陪同人士告诉我们,对不起,美国的FBI联邦调查据开欧洲片会,现在正在这个酒店住着呢,所以安检非常的严,我还在德国买了一把德国餐刀给我收走了,FBI给我收走了,收到柜台上去了。欧洲的FBI的机构在雅典评估雅典的安全形势,据说曾经有一度美国考虑是不是我们要放弃参加奥运会,我估计评估了以后觉得还行,第二天走了,安检也撤了。

  主持人:所以这次希腊确实安全也是一个问题。

  好的,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与总编面对面》栏目,稍作休息,稍候我们将进入下一个环节,下周看点。

  欢迎收看由鲁健为您主持的《与总编面对面》栏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即将在下周发生的新闻事件。

  解说:

  7月11号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将进行,日本媒体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最大的反对党民主党的支持率已经赶上执政的自民党,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选举其实是对小泉政府的一次考试,如果自民党表现不佳,党内可能会施压,要求小泉辞职。

  7月11号,为期六天的第15届国籍艾滋病大会将在泰国首都曼谷开幕,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代表将就艾滋病相关问题进行对话,泰国近年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成绩显著,是东南亚首次举办艾滋病大会的国家。

  海牙国际法庭决定于7月14号再审米洛舍维奇,一旦罪名成立,面临的最严重惩罚可能是终身监禁。律师出身的米洛舍维奇一直不承认前南刑庭的合法性,也拒绝接受法庭指派的辩护律师,法庭因此将为他指派一名辩护律师。

  博鳌亚洲能源论坛7月17号到19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这是总部设在中国的博鳌亚洲论坛第一次把会议办在了国外。会议的主题被确定为亚洲能源合作与发展。

  7月17号,第13届亚洲杯足球赛将在北京拉开帷幕,这也是北京继1990年亚运会,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除北京主赛区外,还有重庆、成都、济南三个分赛区。

  美联社声称韩人质斩首调查有突破,下周将揭露内情,在上周的时候韩国有关的调查机构已经就这一事件展开了正式的调查,以查询是否韩国外交部在处理这一事件上存在失误。

  主持人:好,把握新闻走向,预知明日事件,欢迎您继续收看《与总编面对面》。两位总编觉得下周这些新闻里有哪些比较值得关注的?

  马:我觉得应该关注一下前几天报道的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身体状况,不能推迟对他的审判,让他出庭了,这个事我觉得恐怕得到下个星期,好像推到下个星期了。

  主持人:据说这次米洛舍维奇是由于身体不适的原因,海牙国际法庭把审理工作是推迟到7月14号举行,不过让人联想确实容易把米洛舍维奇和萨达姆联想起来,因为他们两个人命运很相似,但是审判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交给海牙国际法庭,一个是交给伊拉克临时政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马:伊拉克是美国把它打下来的,是靠美国把它打下来的。

  陈:实际上都是西方可以控制的,不管是海牙国际法庭还是伊拉克的法庭,因为如果假设伊拉克法庭是美国和美英无法控制的话,它不会把他放到伊拉克去审的,他可以控制。

  主持人: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两个人被判决的最终命运也是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我们知道海牙国际法庭是不会判处米洛舍维奇死刑的,但是伊拉克临时政府现在是恢复了死刑,这样也不得不让人对他们两个人的命运产生更多的关注。

  陈:萨达姆的审判应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会是从重从快就把它审结的,恐怕不会。

  马:现在庞大的律师团待在约旦,包括利比亚领导人塔佳菲的女儿也参加到这个律师团里面去了,不能获准进入伊拉克。

  主持人:萨达姆现在很难说,不过您觉得米洛舍维奇的命运会怎么样,会怎样被审判?

  马:他现在身体状况是这样一个情况,恐怕人们也在担心他的身体状况还能支撑多久,还能不能耗得下去,能耗多久。

  陈:高血压和心脏病。

  马:但是他现在关键问题是什么呢,米洛舍维奇不聘律师,他自己为自己辩护。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下周评选一个新闻人物的话,两位觉得会是谁?

  马:是不是我们可以琢磨琢磨最近在伊拉克,美国又把赏金提到2500万的扎卡维。

  主持人:扎卡维其实我们一直也在关注这个人物,但是好像没有成为我们的新闻人物过。

  陈:基地的三把手,现在身价跟基地的一把手一样的价钱了。

  马:美国人是把他称为基地三把手,但是也有人把他称为是恐怖新贵,就是说他实际上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和本.拉登是有矛盾的,他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基地组织的三把手,但他确确实实他是一个一些激进武装派别的领导人,但是据我看到的一些材料,说这个人是一个约旦人,他是到过阿富汗,然后又到伊拉克,认为这个人从小一直就是个调皮孩子起来了,爱打架,据说是身上刺满了纹身,有人把他叫绿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包括美国人质被斩首这些事件,美国人认为都是扎卡维干的。

  陈:而且我注意看到上一周有几条新闻在报道,就是伊拉克本地的武装分子抵抗组织向扎卡维提出警告,要么你就离开伊拉克,要么我们就收拾你。

  马:本地的抵抗力来说,外国人都离开,这个武装组织,一个是要扎卡维离开,还有一个是谁为萨达姆辩护,他们就向谁下手。

  主持人:而且说要轰炸律师团的办公大楼,弃市说到扎卡维,在两个星期前我们做伊拉克突然把交权提前,是6月28号,提前交权提前的那一天,我们做几个小时的直播过程当中,突然有一条突发的新闻说是美国军方人士说扎卡维可能已经被逮捕了,当时有这样一条消息,但是在几分钟之后,又是同样的人做出了否认,说现在可能这个消息还不确认,最后证明还是没有逮捕。

  马:扎卡维这个人,我觉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还比较神秘,实际上是不是美国人炒作起来的,美国媒体炒作起来的,是不是美国人的情报是不是准,现在把对他的身价现在从一千万美金,一下子到了和本.拉登,和萨达姆一样的。

  陈:马总这个思路,我再沿着他讲,在美国有一种状况叫反恐政治,我们注意到在刚过去的这一周里面,美国又发出来一次,国土安全部发出恐怖袭击警告,这也是一个政治背景,在什么时候要提这些事情,在什么时候要涨价,把人头加码。

  马:这次宣布消息的时候,美国本土有可能再次遭到袭击,但是它没有提高警戒。

  主持人:看来难免大家会怀疑可能和大选有直接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7月11号到16号在泰国曼谷要举行全球艾滋病大会,艾滋病确实现在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这次好像这个大会提到主题是属于所有人的机会,不知道对这个主题两位是怎么理解的?

  马:属于所有人的机会,我觉得可以从方方面面去理解它,我觉得艾滋病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疾病的问题,它设计到方方面面,包括人道,包括方方面面,现在说实话,艾滋病严峻的形势在许多国家都不乐观,现在我觉得一个是人们正确的对待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毒的携带者,我记得我听到过一个广播节目,这个叫什么红丝带这么一个节目,就讲的怎么样去关爱,怎么样去理解,怎么样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去关心他们,但是艾滋病的问题确确实实,我觉得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次机会,实际上一个是我们付出社会责任的机会,对艾滋病人来说我觉得也是一次,对没有得艾滋病的人应该增强一个认识艾滋病,去了解艾滋病的一个机会,对艾滋病人来说就是全社会向艾滋病患者伸出帮助的手,对他们来说去战胜疾病也是一个机会。

  主持人:这次有一个陕西的艾滋病患者叫小鱼也要参加艾滋病大会,她说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来听一下,她说我把艾滋病当成一次人生的机遇,是艾滋病让我理解生命的短暂,让我珍惜家人、亲情的可贵,让我的人生与预防艾滋病工作紧密相连。从这段话也能够看出来,艾滋病患者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渴望,但是我们在这个社会当中又怎么能够去保证这些艾滋病患者获得教育,获得信息,或者是和大家真的能完全平等的权利呢?

  陈:刚才马总编讲了艾滋病在中国也不是太乐观,也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是你能防止住,不要让它大面积蔓延,我看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讲河南,河南省委就把干部一直驻村,到有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带毒者的村里面去,据说去了一个多月以后,情况马上就改变了很多,我看电视台,咱们台里边做的这个节目,采访这些驻村干部,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另外为什么说是每个人的机会呢,就是说病人仍然有机会,也应该有平等的治疗机会,同时我还在想到一个问题,刚才马总说道艾滋病不光是一种疾病,对人类挑战,还有很多问题,比如道德观,比如讲,甚至我们的知识产权观念都会受到挑战,前几年仿制药的问题,最后世界很多药厂还让步了呢,这是人类的问题,在知识产权和道德上碰到冲击的时候,甚至知识产权都会让给道德,让他仿制药去治南部非洲的一些患者。

  马:防治艾滋病对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整个社会对普通大众来说,就是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让大家了解艾滋病是怎么回事,对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待他们,认识艾滋病。

  陈:如果知道了这几个传染渠道的话,恐怕歧视也会随之减少了。

  主持人:不管怎么说,总的来说,现在大多数的人可能都已经认识到了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这也就是这次艾滋病大会的主题,属于所有人的机会,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自己的参与和责任在里面。

  好,最后我想我们又回到了体育方面,因为在上周的话题我们说到了欧洲杯,弃市现在美洲杯正在进行当中了,下周还有一个热点赛事就是亚洲杯又要开幕了,7月17号亚洲杯要开幕。不知道你们两位,因为也算是经常关注比赛的人,不知道这次亚洲杯你们估计会有希腊这样的黑马出现吗?

  陈:亚洲可能不会,不会有那么大的悬念在那儿放着,在上周,过去的这周里面,有人说国家足协的负责人说给中国队提的任务是要拿到冠军,第二天足协领导人马上出来辟谣说没有这回事,记者误报,说我们不可能给提出任务拿冠军,我觉得恐怕拿冠军……

  马:亚洲这些球队谁强谁弱基本上都是比较明显的,强队和弱队之间的悬殊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觉得恐怕中国的球迷在看亚洲杯的时候,一个是会关注几个强队的比赛,再有一个是关注中国队参加的比赛,它与关注欧洲杯的程度不一样,关注欧洲杯往往是球迷比较广泛,他是欣赏足球的艺术,因为欧洲的强队实在是太多了。

  主持人:我现在看到一些体育媒体对中国队的评价,说其实中国队现在在亚洲已经不是一流强队了,而是二锅头,就是第二锅的头,所以现在要想立下夺冠的目标的话……

责编:薛蓝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