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樊庆斌

高手樊庆斌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4日 14:12


  樊庆斌、刘国庆是郓城武林中的佼佼者。他俩六岁习武,进的是同一个拳门,拜的同一个师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一练就是二十几年,炮拳、黑虎拳、掌洪拳、梅花拳、少林长拳、阴阳拳、二红拳、佛汉拳,拳拳精湛;刀枪剑戟、斧钺钩钗、棍标绳鞭,样样精通。

  为了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他俩曾到东北干过马戏团,扔掉自己的生意到江苏一家武校当教练,后来又回到郓城的一家武校当教练。当了几年武术教练的樊庆斌发现,民办武校发展的方向不对头,这就是重武术课,轻文化课,甚至有的武术学校为武术而武术。这样下去,只能把孩子训练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介武夫,这是犯罪呀。樊庆斌曾多次向校方提出建议,要文武并进,以文养武。可校方对他的建议并不感冒。一向对武术痴迷的樊庆斌,愤然离去,再也不愿意当专门培养武夫的教练。武迷,还是武迷,既不愿意当培养武夫的教练,又时时地痴迷武术。就在他陷入极度的困惑时,眼前突然一亮:咱为啥不能通过办自己的武校来实现文武并进呢?他和师兄弟刘国庆一起去找师爷商量,中!咱们自己办武校。办武校,钱哪?两个人把各自的家底翻出来,加在一起才有300块钱。俗话说,一分钱就能难死一条好汉。他俩想出来一个办法,傍着师爷去化缘。他师爷德高望重,弟子三千。他俩带着年已六十岁的师爷,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雨,风餐露宿,行程几千公里,跑遍了周边六个县市的60多村庄,找师叔,师兄,师弟借钱,三块也行,五块也中,多少不限。三个月下来共借到了近三万块钱,又通过银行贷了四万块。建起了宋江武校。

  为了培养文武双全的学生,樊庆斌制定了“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文养武,文武并进”的办学方针。建校之初,他们设立小学,初中两个年级,到了1989年又增设了高中班。武科教学内容是十八种拳的基本套路、拳击和散打。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水浒英雄故乡的武术又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感到惊奇,并由此加深了学文崇武的渴望。这种惊奇与渴望,恰恰是樊庆斌、刘国庆传承武术文化的生命支点。

  近十几年来,自全国26个省市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瑞士等国内外近四千名学生,在此学文习武。从1985年到现在的十八年里,宋江武术学校向国家和上级武术院校输送学生数千名,其中50名进入了国家运动健将或武英级行列。有近万名学生走出校门,加入了各地的保安队伍行列。


  宋江武校自成立以来,多次参国内外重大武术比赛,先后夺得金银铜牌一千多枚。1997年的山东省跆拳道比赛设将金牌16枚,宋江武校代表队奋力搏击,夺走金牌12枚。1999年,宋江武校散打队在山东省锦标赛中获六连冠,拳打队获三连冠。这个学校还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性比赛,而且每次都获取前三名的成绩。近两年,宋江武校还培养出了全国散打王争霸赛夺冠的邵金宝、张永健、树怀清;亚洲散打锦标赛冠军王晓庆;第六届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折金的袁新东、康永刚等多名武林高手。

  多年的努力,苦苦的追求,樊庆斌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文养武,文武并进的办学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文与武的结合结出了硕果,那么,武术与艺术结合又会怎么样哪?而武术怎样才能与艺术结合啊?这与当初创办武术学校一样:有了设想,你必须自己去寻找把设想变成现实的路子。

  1994年的除夕,全国亿万观众围坐在电视机前,尽情地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倪萍向大家介绍说:

  “观众朋友们,我们中央台的春节晚会,实际上是全国人民一起来办的,很多晚会的节目都是各地送来的,被誉为武术之乡的宋江武术学校的孩子们,这次给我们选取送了节目,这个节目被我们导演一眼就相中了,于是,就请示他们到北京来。启程那天,村里热闹得就跟过年一样,十里八里的乡亲全都出来送行了,他们拉着孩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总之,一句话,到了北京你们千万得好好地演,三十的饺子等你们回来再开锅,鞭炮等你们回来再点,就这样,孩子带着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厚意,来到我们春节联欢晚会上,给大家送来了这狗年的《狗娃闹春》”

  电视机里,随着一阵鸡鸣狗叫和欢快的音乐,屏幕中出现了一群狗娃,节目名出来了《狗娃闹春》,演出:山东郓城宋江武术学校。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狗娃闹春》一炮打响,轰动全国。樊庆斌的宋江武校实现了武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随后,宋江武校成立了狗娃艺术团。这个艺术团随即活跃于大江南北,先后参加国家级重大演出六十多次。1996年,狗娃艺术团一行80多人赴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五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了《星火燎原》和《太行山上》等节目;1997年春节全国“双拥”文艺晚会上,演出的《军营男子汉》节目,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7年7月1日,狗娃艺术团赴香港参加了“龙的光辉·香港回归大汇演”;由700多名学生排演的大型武术节目《中国船》,2001年6月进京表演,为北京申奥成功文艺表演增添了不少色彩。最近几年,这些狗娃先后赴日本、法国、韩国进行演出。

  人们通过《狗娃闹春》,知道了宋江武校,认识了宋江武校。那么,宋江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如何,基础设施怎样?这对外面的人来说,是一个谜。而樊庆斌、刘国庆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就制定了一个建设,两个强化,第一,学校的校建设,改善我们的办学条件,提高我们办学手段,第二,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学校总体上提高,提高再提高。

  宋江武校,几年跨出了几大步,搞得樊庆斌已是精疲力竭了。但,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当年创办宋江武校时,他向别人说出办校的想法时,别人怀疑他;他向别人借钱时,人家不借给他;他到当地最好的酒店请人家吃时,人家不理他。为了发泄内心对这部分人的不满,樊庆斌和刘国庆还搞了两次“示威”活动。

  郓城县木材公司进了一根长12米,直径1·5米的美国松,因为这根木头太大,价格太高,卖了几年也没有卖出去。1983年夏天,樊庆斌的武术学校开始动工了。樊庆斌在买木料时,一眼就相中了这棵大木头,喊来二十几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把这根大木头装在拖拉机上,前呼后拥地上了路,他们边走边向路上的人喊:“闪开,闪开,别碰着你喽,宋江武校的大木头来了!” 就这样,他们拉着根大木头故意地围着县城转了三圈,以展示我樊庆斌办武校的决心。


  第二次“示威”活动也是这年的夏天,那天的天气非常炎热。樊庆斌找来十几个小伙子去买钢筋。在装车时,他们故意把长长的钢筋一头捆在车上,一头搭拉在地面上,这样,一走起来,钢筋磨得地面哗哗作响。这些小伙子光着膀子,甩开大步,把四辆平板车排成一列,弄得满街都能响到钢筋响。路上的人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这群小伙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买钢筋,盖大楼,我们正在建武校!

  ……

  这些只是樊庆斌人生轨迹中的小片断,小把戏。但他追求的是更高的目标。前几年,程龙、李小龙、李连杰的武打片子风靡一时,让小青年们看得开心过瘾。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樊庆斌看了几部这类的片子后,又一个设想产生了:武术能不能与影视结合?能想到,我就能做得到!

  1996年,电影《小醉拳》在宋江武校举行了开镜仪式。电影中的那群小和尚就是由宋江武校的学生扮演的。从那之后,宋江武校的学生参加了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水浒少年》则是宋江武校的学生通过屏幕再现自己的生活。

(编辑:肖阔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