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如何保障农民工的精神权利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9日 16:05 来源:新华网

  如何保障农民工的精神权利

  来源:三农中国 时间:2006-04-07 【打印】【关闭】

  根据自己浏览习惯调整字体大小:特大 大 中 小 视力保护色 - 违规举报

  收藏文本 进入老五论坛 相关新闻:

  如果说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是在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已经毫无疑问的话,现在还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工程建设单位等,并没有把享受精神生活当作农民工的一项权利。所以,很多工地上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农民工长年累月工作没有休假,配偶来探亲没有独处的房间……“饱受心理疾患之苦”,这正说明了他们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尽管各地纷纷组建农民工工会,放映农民工专场电影,组织农民工业余演出等等。但是,一方面,这些努力与农民工的精神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没有制度的规范,这些工作在不同的地方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那么,法律应如何保障农民工的精神权利?

  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制定适用于农民工的单项条例、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性、区域性劳动标准,要研究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呼声

  连续几年,中央都把“三农”问题当作重要事项来抓。有学者向中央建议,应当是“四农”,即在农民、农业、农村之后再加上“农民工”。

  我国农村将有1.5亿劳动力须向城镇转移,而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在一亿以上,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据悉,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6%,今后每年将有上千万农民涌入城市。

  这支流动大军,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人,而是城市进步的同行者;不是包袱和累赘,而是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潜力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利益也是城市利益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可分割。

  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尽善向大会提出了由他牵头起草的关于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议案。他认为,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重要原因在于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行《劳动法》主要是调整国有企业固定职工的基本法,它不适用于庞大的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并缺乏具体的实施规范;地方劳动法规又很单薄,执法没有依据;大量用工单位和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为减少用工成本,根本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给上保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004年8月1日,辽宁营口市一位普通的社区女医生孙云环以自己日常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致书卫生部,提出了关注农民工“性权利”这一敏感问题,并提出建议。前不久,经过充分的调查准备,她针对农民工的“性”问题,再次奋笔疾书,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了一封洋洋千言、感情真挚的信。

  在信中,孙云环直言,有关部门要对农民工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经常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性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各建筑公司要利用工余时间组织活动,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关注农民工的衣食冷暖,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有条件的单位可让农民工享受医疗保险,为农民工的健康提供保障;国家能否通过立法,要求用工单位给农民工休探亲假,或为农民工家属探亲提供廉价的出租房屋,为农民工夫妻相聚创造条件。

  孤岛

  《新京报》今年5月12日刊发了记者的调查,山东省庆云县有两个全国大规模的盗版以及色情图书销售市场,俨然成为全国盗版以及色情图书的中转站。据售书老板透露,其中色情图书的销量最好,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批发商大批量购进后再主要卖给农民工。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保障这个群体远离极度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如果健康的文化不去主动占据这个庞大的群体,无形之中也就给形形色色不健康的东西以可乘之机。

  2004年11月27日晚8时,在北京顺义区白辛庄村顺义国际学校对面的一家小录像厅内,五六十名正在看黄碟的农民工突遇警方检查。农民工撞倒小屋的石棉瓦墙逃离时,有20余人在慌乱中跌进深达6米的化粪池。11月28日,建筑公司从化粪池里打捞出两具民工尸体。两人被捞上来时,一个人双手抱肩,蜷缩着;还有一个双手向上,保持着挣扎着向上爬的姿势。

  位于白辛庄村的这片建筑工地比较偏僻,周围都是庄稼地。工地旁的一排简易平房就是工地工人的活动场所,这些房子的门口零散地摆着6张台球桌。这排仅有200多米长的简易平房里,开着4家小录像厅,生意都很红火,票价一般是2元。下了班的休息时间,这些主要来自江苏、河南的工人除了睡觉以外,要么打台球要么看录像,而看录像是大多数人的娱乐方式。“录像每天看也没啥好看的,所以经常放黄色录像的录像厅生意最好。”一名工人这样说。

  农民工如今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形成的满足工人阶级精神文化需求的设施、制度、方法、活动等,却很少惠及农民工。

  中国农民工的精神问题曾经在去年8月召开的第二十八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引起关注,专家们认为,艰难的生存状况和陌生的城市使中国农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更是用“孤岛”来形容农民工:“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些外来者。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从事高强度劳动,遭受歧视,缺乏适龄性伴侣和社交生活,就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

  农民工的“孤岛化”生活表现在什么地方?首先是缺少公共生活空间。尽管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拓宽,咖啡屋、酒吧、网吧、各种楼堂会所随处可见,博物馆、科技馆、各种特色公园、风景名胜区、郊区特色旅游景点,乃至不断改进的街景都让城市变得日趋美丽和丰富,然而这一切,农民工大多都享受不到。他们蜷缩在条件简陋的棚屋里,屋里没有像样的洗浴间、厕所等。尽管城市的高楼大厦、美丽的街景都是靠他们的艰苦劳动建设起来的,但是,他们却享受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前不久,北京城建集团为工地上的农民工放映了一场电影,来自山东的一个农民工高兴地说:“我到北京打工快10年了,这还是头一回看电影呢。”10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现状。据调查显示,多数农民工的文化娱乐支出为零,即便有最多也不过二三十元。他们白天忙于生计,晚上无所事事,经常感到孤独、寂寞;他们的业余生活,主要集中在打扑克、与老乡聊天、闲转等方面。

  身处城市之中的农民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城市居民缺少交往,过着封闭的群体生活,过着性别失衡甚至“单一化”的生活。经常是几十个清一色的男(或女)农民工生活在一起,已婚的人不能过上正常的性生活,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未婚者却找不到对象。他们不能享受正常人的家庭生活,成了一群漂流到城市这个生活海洋的“孤岛”上过着鲁滨逊式生活的边缘人。

  呈现封闭状态的社会生活空间,让农民工没有心理疏导和自我成长的途径,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自闭、精神失常、自杀、相互残杀、同性恋等等。

  关注

  为农民工追讨工资,涉及公平;满足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关乎发展。求公平,促发展,紧紧相连。

  把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当作一项权利看待,首先要求政府部门像“讨薪”一样对此高度重视,并对相关单位如何保障农民工的精神需求作出明确的规定。

  2005年“五一”,河南焦作金山置业有限公司组织由建筑工地各班组推选出的优秀农民工代表到云台山免费旅游。这家公司总经理张凯说:“农民工是农民转化过来的工人,这种表面上的转化很容易,深层次的转化却很难,直接受其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我认为,他们在城市中应该有自己的位置,绝非低人一等。城市的大楼都是他们一砖一砖地砌起来的,他们是建设者,尊重他们就是尊重自己。”

  帮助农民工走出文化沙漠,弥补社会文化发展这一大缺失,文化部门已经展开行动:在北京,文化部送优秀音像制品及图书上工地;中国歌舞团为农民工举行专场演出;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农民工影院在春节期间仍继续为农民工免费放映电影,文化馆开办的农民工放映培训班还将从电影公司聘请老师;北京城建集团成立电影放映小分队,不定期地为工地上的农民工放映电影,还在民工生活区设置电视,在工地设立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

  还有河南郑州开展让农民工“市民化”活动;温州市举办了农民工歌手大赛,2万多民工踊跃参加;成都规定农民工可凭证件加入工会等等。

  关心农民工的婚恋,是对各级政府执政和服务能力新的挑战。对一些社区工作人员来说,这个问题不是没想过,而是觉得太难办。浙江衢州市向上海和杭州等城市重点推出了“衢州保姆”,将许多年轻的农村女性带进了城市,又推出了“三保工程”,即保姆、保安和保洁,使外出务工的男女比例达到平衡。衢州市政府的有心之举说明,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想出办法。

责编:肖阔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