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6月7日,晚上7点多,经二路一建筑工地。在工棚里,记者看到来自商丘的52岁农民工李田正坐在那里发呆。因为高考,施工队晚上不能开工,他总算可以休息几晚了。可对于习惯加班的他来说,这大段的闲暇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工棚里的其他人都跑到街上喝啤酒了,而他舍不得花那点银子。
镜头二:6月27日,晚上8点多,农业路一街心花园。在花园微弱的路灯下,十来个农民工正聚集在这里打牌,旁边还有很多围观者,好不热闹。经询问,记者发现他们多是附近建筑工地上干活的民工。当问及除了打牌,他们平时还干些什么时,其中一个围观者说:“没什么事干,聊天、打牌或喝点酒。”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4亿。上亿的农民工为了生计流动在城乡之间,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而且,农民工以自身廉价的劳动力、辛勤汗水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去年,北京城建集团曾做了一个农民工业余生活状态调查,发现10年没有看过电影的农民工占到60%以上,有位40多岁的四川籍农民工甚至18年没看过电影。
在街头,记者发现了正在闲逛、来自信阳的小刘,他是一家企业的保安。下班后小刘大部分时间是窝在宿舍里和同事聊天,偶尔也出去喝喝酒。他渴望能和城里的年轻人一样,看场电影或到健身场所健健身,但那里的消费对他来说太高了。
远离家乡和亲人走进城市,这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家里是有业余爱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他们远离乡土文化时,却没享受到多少城市文明,很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几近空白,只能靠睡觉、打牌来消磨业余时间。
从目前农民工就业分布来说,在许多城市,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两大领域。二者相比,从事娱乐、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服务业的农民工,还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生活,比如看电视和报纸。但从事较为艰苦的建筑业的农民工则90%以上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聊天、睡觉、打牌赌钱、闲逛是他们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少数民工偶尔也参加一些文化活动,比如看电视或去广场看电影和演出,但次数和时间都没有保证。
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加之又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用看黄色录像或书刊的方式来打发时间。
去年11月28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让人震惊的消息??《夜看黄色录像避警慌不择路20多名农民跌入粪池3人死亡》。消息中称出事的录像厅位于一工地对面,工地上有农民工2000多人,平时他们收了工没事干,便到录像厅看录像消遣。录像厅经常放黄色录像,因票价低廉夜夜爆满。当警方突击检查时,有五六十人正在看录像,其中有20多人在慌乱中跌进深达6米的化粪池,造成3人死亡。
无独有偶,在江苏,一些农民工因寂寞难耐,就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甚至集体偷窃、群殴。因偷窃而进派出所的19岁黄某,过去在家里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在城里因实在是无聊,就用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一位社会学家曾说过,减少和消灭农民工犯罪现象,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而社会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又缺乏相应的文娱活动,这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来说,非常不利。
据有关专家分析,农民工文化生活匮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打工收入有限,很难舍得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据有关统计,70%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600元以下,20%左右月收入在600~800元之间,只有少数能拿到千元以上的工资,所以他们中多数人的文化娱乐支出都为零,即便有也最多不过二三十元。
由于收入有限,文化不高,再加上工作繁重,使得绝大多数农民工不可能像城里人一样,随意安排自己的文化生活。
在努力打造和谐社会的今天,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已成为确保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所幸的是,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匮乏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正在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给予关注。
今年2月28日,中宣部和文化部专门在民族宫大剧院为年后返京的农民工举办了系列演出。今年年初,北京第一家“民工影院”又悄然诞生。
在成都,成都市根据农民工集中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创办了工地“农民工夜校”,既提高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又为做好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有效载体。
在杭州,许多企业对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巧作安排,建立员工俱乐部、文化活动室,开设图书馆、棋牌室等休闲场所,并免费向农民工开放。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相信只要政府和用人单位都能真正从农民工的要求出发,农民工的文化饥渴症就可以得到解决。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不只是看物质文明是否丰富,还应有充实的文化生活,所以关注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提高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要求。
责编:肖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