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慢中紧
又叫[诉情调]《刘小姐探病》中的专用曲调,是一个激情板,抒情板和叙事板三种板腔并存的曲调,表现力丰富,可塑性强。
2. 思情调
《刘小姐探病》中专用曲调。
3. 哭楼调
《刘金锭观星》中专用曲调。
4. 纱窗外
《二大妈探病》中专用曲调,曲体是由四个乐句16小节组成的歌谣体结构。
5. 对菱花
《二大妈探病》中专用曲调,由东北民歌发展而来。
6. 三不
7. 正
《小天台》中专用曲调
![]() | |
8. 佛调
《小天台》专用曲调,适于表现思念,感伤,期待等情绪。
9. 小下楼
《小天台》剧目中丫环下楼时用的曲调,这个曲牌由东北民歌[妈妈好糊涂]演变而来。
10. 鸳鸯扣
《富贵九子图》中专用曲调
11. 反西凉
又叫[唐王领兵调]或[得儿嗨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曲调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跳跃性强。
12. 拦马正
又叫[十爱调],寒江中专用曲调,是由[靠山调]演变而来,上句落“6”,下句落“5”,甩腔落“3”。
13. 姜须进帐调
又叫[反影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
《刘金锭观星》中专用曲调。
14. 樊梨花五更
又叫[补汗榻调]《寒江关》中专用曲调。
15. 格
又叫[八不合]《寒江关》中最后一个曲牌,由民歌《茉莉花》发展而来。
16. 报花名
17. 《王美蓉观花》中专用曲调
18. 上北楼
《上北楼》中专用曲调。
19. 谭香哭瓜调
《谭香哭瓜》中专用曲调,上句落“5”音,下句落“2”音。
20. 茨儿山
《茨儿山》专调,曲调流畅,歌唱性,叙述性兼备,适应边唱边舞。
21. 西口靠山调
《鸳鸯嫁老雕》专用曲调
22. 开嚎调
《小老妈开嚎》专调,由[喇叭牌子]发展而来。
责编:肖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