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胡、牌、文、武、抱、红、縻、四、翻、靠
1. 胡胡腔
二人转主要曲调,节奏欢快、红火,旋律跳跃性大、高亢、豪放。大多数用于二人转节目的开头,适于交待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以及主题。胡胡腔是上、下曲体结构带行腔的曲调,上句尾音落“2”,下句尾音落“1”,适于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词。胡胡腔曲调丰富,顿板颇多,有[头板胡胡腔][二板胡胡腔][三板胡胡腔][快板胡胡腔][南边道胡胡腔][大尾巴胡胡腔][对花胡胡腔][干板擂胡胡腔]等多种变化形式。
2. 喇叭牌子
又名[车趟子] 二人转常用曲调,它有三种板腔:
4/4 节拍(击三节板) 通常称之为[喇叭牌子]
2/4 节拍(击一顶一) 通常称之为[二流水喇叭牌子]
1/4 节拍称为[快板喇叭牌子]
喇叭牌子上下两句唱腔后面均有由喇叭为主奏乐器的过门,由此得名,它的曲调喜庆,明朗,过门节奏鲜明,动性感较强,长于刻化赶车,走路等活动。
3. 文嗨嗨
二人转主要曲调,上、下句曲体结构带行腔。文嗨嗨旋律性强,抒情,落音固定,上句-2-1,下句-6-5,文嗨嗨分慢板,中板,快板三种。
二人转唱腔曲牌
4. 武嗨嗨
二人转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曲调,是二人转节目的支撑曲调。武嗨嗨曲调平稳舒缓,节奏变化丰富,甩腔棱角大,过门规范,红火,长于演唱大段唱词。
5. 抱板
也称[流水]是一种朗诵调,绝大多数是归“6”调式,没有乐队伴奏,其中还包括一种旋律性较强的曲调称[抱板腔]。
6. 红柳子
是单出头和拉场戏的支撑性曲调,落音规范,上句-1,下句-3,甩腔-6。它旋律朴素,是说唱性和戏剧性并存的曲调,红柳子是4/4节拍,击三节板,节奏平稳,舒缓,长于表达庄重,深沉的情绪和气氛。红柳子中还有一种板腔叫[硬口柳子]往往用在一个节目的最后段落。
7. 哭縻子
是一种悲调、哭腔,一些悲剧、苦戏里经常使用。縻子是慢板曲调,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号縻子即是[还阳篇],二号縻子称[哭縻子],三号縻子即[小悲调],四号縻子为[英雄悲]。
8. 四平调
又叫[东北大鼓调],它是从东北大鼓移植到二人转里来的,它节奏缓慢,旋律抒情细腻,长于演唱大段唱词,词格十字句为最佳,多个字显得好唱,俏皮灵活。
9. 小翻车
又名[句句欢],属于激情板腔,大多数用在一个剧目的最后段落,结尾处,它的腔格,词格适应性广,节奏自由,摆字灵活,抻一抻,紧一紧都行,1/4节拍。
1 0. 靠山调
又名[穷棒子调][盘家乡调][擀面调],其节奏平缓,常于叙事,拉场戏的支撑曲调,靠山调旋律朴素,憨实,规律性较强,从而易记,上口,颇具戏剧性音乐语汇特点。
责编:肖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