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005年6月4日《乡村大世界》带您走进内黄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01日 14:52 来源:CCTV.com

  颛顼、帝喾作为黄帝族系的主要支族,是华夏人文始祖。二帝陵因此也成为了华夏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传统的祭祀活动源远流长。古庙会是以淳朴的民风民俗和古老灿烂的黄河文化吸引了众多的华夏儿女来追踪寻祖,焚香祭拜。

  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是颛顼的生日,为了缅怀始祖功德,凝聚民族精神,满足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夙愿,安阳市和内黄县自2002年起就在二帝陵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祭祖盛会。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内黄的知名度,创造了新的热点,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乙酉年颛顼帝喾祭祖节公祭大典于公元2005年四月二十六日在二帝陵隆重举行。

  信者寻根,根系二帝,福者恋树,树阴万代。感怀先贤遗风,体味民族荣耀,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让我们共同相聚帝乡内黄!

  豫北内黄,地处黄河故道,殷商大地,属安阳市境内,与河北、山西两省毗邻。

  内黄,因黄河而得名。古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同样也成就了内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4500年前的上古五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封国建都、营造社稷了,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喾均建都立业于此。

  祖先之游踪,启后世之灵秀。拉开岁月的帷幕,内黄历史上演出无数风流人物:商鞅、吴起、项羽、魏征、岳飞等历史人物都与内黄有不解之缘。

  内黄作为革命老区,被誉为“红色沙区”,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是豫北革命的一面旗帜,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内黄是农业大县,物产丰饶,有畜牧、蔬菜、林果、红枣、花生、棉花六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内黄红枣,更是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被海外人士誉为“东方宝果”。

  内黄人民在开垦这块黄土地时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内黄民间艺术,异彩纷呈;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灿烂的历史,孕育了悠悠的帝乡神韵;清新的枣林,谱写了浓浓的枣乡风情。本期一方水土将带您领略内黄的红色旅游、民俗风情、观光农业,共唱人文始祖颛顼、帝喾颂。

  作为圣主先贤颛顼、帝喾二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

  高阳氏颛顼是上古“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轩辕皇帝的孙子。他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他制订了我国第一部天象历法来指导农事生产,在上古时期这可是稳定社会的头等大事。同时颛顼还实行了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威信,革除了巫教、初定了版图,开创了上古史中期的繁荣,为民族共荣奠定了基础。颛顼继位后还对当时的近亲婚姻习俗进行了改革,男女双方必须先有媒妁之礼,上奉老人,下育子女,敬爱和睦,一生一世。这可能是我国最初的婚姻制度的萌芽了。

  高辛氏帝喾是“五帝”之三,颛顼的族侄,尧的父亲。他在位期间严于律己,也是一位万民诚服的帝王。

  二帝圣贤,光耀古今。二帝仙逝之后均安葬于内黄。自唐代以来在二帝建庙,于是历代君王朝觐不绝,祭祀不断,这就形成了二帝陵碑碣林立的奇观。这里的大多数石碑都是元、明、清三代君王在祭祀二帝陵的时候留下来的“御祭碑”。这里的石碑有一百多块,数量之多在我国古代帝陵中也算是罕见的,由此可见后人对二帝的怀念和景仰。

责编:肖阔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