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2005年7月2日乡村大世界与您相约海淀文化节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1日 14:35 来源:CCTV.com

  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面积426平方公里,人口224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地位太行山余脉,林木浓郁;东部和南部是风光秀丽的现代化城区;境内水系119.8公里,水质优良的山泉和面积阔大的湖泊散布各处,水量充盈。

  海淀区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在经历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萌芽期、1988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超速增长期后,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和首都经济的龙头,逐步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支柱产业,建成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大街科技经济带。199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批复后,海淀区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和大部分发展区以及"一区五园"中最大的海淀园的所在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海淀区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作为解放后国家重点建设的文化教育科研基地,区内驻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市的79%;驻有中央、市属及区属科研单位219个,中国科学院41个研究所大部分均在海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8余万人,住区两院院士427人;有中小学286所,每年考入高校的学生均在5000人以上,占全市高考录取人数的1/4以上。区内科研力量、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科研成果等均高度密集。

  海淀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良好。有各类文物点7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800年前即有燕京八景中的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垂虹,清代形成的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更被称为"集天下胜景于一地,汇古建绝艺于京华"。近年来海淀区还开发建设了阳台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和翠湖水乡风景区。

  文化产业

  海淀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全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的地区。

  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圆明园、颐和园为代表的园林艺术、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了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园林以及坛庙;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近现代,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例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刘半农等。海淀区还因其清幽的自然环境备受宗教修道之人的青睐,这里寺院道庵广布,如唐代雄伟的卧佛寺、辽代清幽的大觉寺、元代壮丽的碧云寺、明代精美的五塔寺,以及藏有“钟王”明永乐大钟的清代大钟寺,至今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标志的高等学府和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证明了海淀的文化传承。作为全国著名的文教区,海淀区有286所中小学,60余所高等院校。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双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方兴未艾。每年有2000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从这里毕业。这里有213个科研院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8万,其中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427人。全区人口的36%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海淀是一个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人才智力库”,它为知识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充裕的人才和智力基础。

  智力、技术、信息密集已成为海淀区的一大特色,特别是中关村地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每年从这里推出的科研成果有上千个,其中许多包含有国际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突破;神州飞船的研制的成功;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中国芯”的研制成功都在这里推出。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使中关村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企业模式,即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开发新技术为先导,集技、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0家,17家企业进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以联想、方正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企业集团已开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中关村地区已成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研究水平最高、市场规模最大、厂商数量最多、人才资源最密集、配套设施最齐全的地区。

  行政区划

  海淀区是北京市的市辖区之一。

  海淀区位置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全区面积为426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53%。辖区分别与朝阳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和昌平区接壤。

  城市的市辖区,不像县的建置和辖域那样长时期保持相对的稳定,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功能的要求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以至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海淀区辖域,在1949年至1964年间进行过多次调整,划进划出,反复变动,与四届毗邻的各城区几乎都有边界的调整,直到1965年以后,才基本稳定下来。至2001年,北京市海淀区辖22个街道,1个镇,10个乡。即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双榆树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温泉镇、玉渊潭乡、四季青乡、海淀乡、东升乡、东北旺乡、永丰乡、上庄乡、苏家坨乡、北安河乡、聂各庄乡。

  中关村科技园区简介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央领导曾先后多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指导工作。

  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现已形成一区七园的发展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海淀园位于海淀区,规划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丰台园位于南郊的丰台区,昌平园位于北郊的昌平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基地,两园面积各占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园位于北京东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点,面积7平方公里;电子城科技园位于首都东北郊酒仙桥,面积10.5平方公里;德胜科技园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规划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健翔园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七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沿京城四环路布局的颇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带。

  目前七园内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其中有联想、方正等国内知名的公司,还有诺基亚、惠普、IBM、微软为代表的1600余家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达到112家,其中包括研发机构41家。

  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近年来致力于园区的基础建设,在硬件建设环境方面,加大规划和投资力度,在中心区通过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加速建设了中关村科技商务中心区,中科院科学城、北大科技园和清华科技园。在发展区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多个专业化产业基地。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产业化空间。

  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历史名胜和自然风景区非常适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2004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5%;上缴税金133亿元,同比增长11%;生产总值760亿元,同比增长25%,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企业。目前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0家,新诞生高新技术企业4268家,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几年来,园区吸引了一大批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国际化人才和创业团队,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和成果出自留学人员企业。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累计达到2500多家,从业留学人员近6000人。

  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各类孵化器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目前,园区内拥有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丰台科技创业中心(设有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IBI)、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清华科技园等各类孵化器39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十分重视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充分利用国际各类资本发展高科技产业。到2004年底,园区拥有三资企业1600多家,约占企业总量的11.4%。

  21世纪是知识资本发挥巨大作用的时代,中关村科技园区将以其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以及规范的市场运作和有效的政府调节,在经济技术全球化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创业、投资与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明天。中关村拥抱未来!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她的发祥地。

  海淀园在20余年的发展中,凭借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在园企业总数突破1万余家,经济总量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名列前茅。联想、方正、同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4年4月30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重新挂牌成立,标志着海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生产关系平台,标志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技术创新日趋活跃、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都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新机遇,海淀园管委会必将乘势而上,奋发有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二次创业”,充分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中关村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以“中关村创造”塑造“中关村制造”。为推进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责编:肖阔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