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西部频道 > 秦岭探访 > 每期节目 > 正文

《秦岭探访》第四十二集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9日 10:11


  ▲ [西线采访实录——龙门洞]

  摄制组一路走来,为我们展示了不少名刹古寺。今天西线记者带我们去的龙门洞又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去处。它所在的山体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上林木葱茏,山中洞湖相映。另外,据史料记载,元代道教“七真人”之一的丘处机曾在这里隐居七年,创建了道教龙门派。丘处机这个被武侠小说多次演绎与戏说的名字令人遐思无限,那么他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呢?

  李宝钢(陇县政协原副主席):向上看这个地方就是天都峰,是龙门洞的中心点。

  记者:天都峰,也叫定心峰。

  李宝钢:对,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

  记者:那离我们今天要去寻找的壁窟有多远呢?

  李宝钢:很近。对面悬崖峭壁上就是全真崖,混圆顶就在全真崖的最上面。

  记者: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山头属于一个什么样的山系?跟秦岭有什么关系?

  李宝钢:龙门洞这个山属于六盘山山系。这个山北边是天山,是鄂尔多斯的前沿地带。从这个山过去就是关山。南边叫巫山,那是秦岭地槽秦歧地轴中心。

  记者:所谓地轴中心是指,我们现在所在的山脉的延伸部位正好是秦岭和歧的中间位置?

  李宝钢:对,是中间的地方。

  记者:您现在带我是去看什么地方?

  李宝钢:对面崖壁上就是全真崖。这个地形属于喀斯特地形,上面有好多溶洞。现在看到的这些庙宇建筑都是依洞而建。自春秋以来好多隐士都在这里居住,到宋元以后这个山场就成为道家活动的地方。

  记者:站在定心峰上可以看到龙门洞崖壁的全景。据说这座山有36个洞。在这里可以看到,每一个前边建筑的后面其实都是一座洞。现在我们就要到洞里去探访一下。

  这条栈道是元朝时修建的,顺着这条栈道往上走就能够到达混圆顶。这上面还有三个洞。据说这条栈道历年来多次维修过。比如这件铁器上面就写的是“万历34年”,说明这些还是很有历史的。

  王斌(陇县旅游局局长):房子背后还有个洞,里面就宽敞很多。一般供奉神像的地方都把洞口封起来,都是封着的。

  记者:从这儿我们可以进入它的第二个洞。在这个洞里面,是洞中有房,房中还有洞。所以我们一步一步往上看。

  王斌:最早,春秋时代有个叫伊溪的人在这里曾经隐居过。后来西汉的龙景,也就是刘邦的近臣,他弃官归隐在这里。旁边的纪念塔上面写着龙景先生洞。

  记者:龙门洞的特点都在这个悬崖峭壁上。所以说,有很多洞,如果想上去观看一下它的实景,都要这样的攀爬。除了刚才的栈道以外,就是这种旋梯,这种扶梯,顺着这个扶梯往上爬。

  记者:这个球叫做什么?

  工作人员:这个叫磨性石。

  记者:这个石头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呢?

  工作人员:丘处机曾到过宝鸡的磨性山,修道的时候在那儿磨性。道修成了以后到我们洞来,就把它带来。他来到这里以后,就在这个洞里居住。

  记者:有多沉啊?

  工作人员:估计有三、四百斤。太滑、太沉,抱不动。

  记者:当时丘处机在这个地方呆了多长时间?

  宝刚:7年时间。他31岁来到陇县龙门洞,39岁又离开这儿。在这里创建了道教龙门派,具体说是把道家、佛家、儒家三教合一,创建道教龙门派,对道教有很大的发展。

  记者:也就是说,龙门派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发源的?

  宝刚:对,是这样。

  ▲ [东线采访实录——熊猫博物馆]

  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相融合的景观在秦岭并不少见,而且每一处都风格迥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岭是一处内涵丰厚的宝库。东线记者今天将为我们展示宝库的另一面,那就是丰富的动物资源。在熊猫博物馆我们将能看到秦岭许多的珍稀动物。

  记者:通常我们熟悉的大熊猫都是黑白色的。棕白色的大熊猫您见过没有?在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博物馆里,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只棕色大熊猫。赵局长,您能介绍一下这只棕色大熊猫的来历吗?

  赵纳勋(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它是1985年在咱们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棕色大熊猫。当时因为得病,得病以后不能动,老百姓发现以后,保护区组织救护人员到山上救护回来,抢救成活了以后,寄放在西安动物园。2000年的时候,因为年龄比较大,又得了重病——淋巴细胞癌,最后这只熊猫由于不治之症最后死亡。死了以后,我们把这只熊猫拿回来以后,做成一个标本放在大熊猫博物馆,供观众来参观。它现在是世界上首例馆藏的唯一一只棕色大熊猫标本,非常的珍贵。当时发现了之后,是世界上第一例发现的棕色大熊猫。这几年我们保护科研人员在咱们保护区里面还发现有棕色大熊猫存在。

  记者:这位老人是在秦岭第一次发现熊猫的人,叫杨度方。这位教授是第一次报道这只熊猫的人,叫郑光美。由于他们俩第一次发现和第一次报道,使得原本要变为采伐林场的佛坪,又改建成了自然保护区。

  雍严格(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8月份这个季节,天气比较炎热。熊猫是个怕热的动物,它喜欢阴凉、凉爽,这个时候它可能会在一些很阴凉的小沟、夹沟,或者很小的范围内。它在那儿吃食,活动范围很小,你走到它跟前的时候它都懒得动。因为天气热,它不愿意消耗自己的体力,消耗自己能量。熊猫取食竹子,它活动的能量很低,虽说采食量非常大,一天有几十公斤的食量,但是它从里面获得的能量很少,吃竹子只吃竹子的汁,就跟咱们人吃甘蔗一样,吸完汁,渣就吐掉了。它千方百计节约自己的能量。

  记者:现在大熊猫依然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雍严格:整体上来看,大熊猫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栖息地问题。现在划了保护区,保护区划得越早的熊猫密度越大。在秦岭就明显地看到,以佛坪为中心是个高密度区。从陕西省的大熊猫分布密度图可以看出,距离佛坪越远熊猫越少。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佛坪这块地方从70年代就被划为保护区保护起来了,没有来得及采伐、破坏。

  记者:它现在应该是熊猫活动的一个核心的地带了?

  雍严格:是,成为一个核心地带。现在随着天然林保护,比如说龙草坪还有周至那边,我们保护区的熊猫开始往两边扩散。近几年的监测表明,这种扩散非常好。

  记者:保护秦岭众多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 ,还有如此丰富的动物、植物,应该说林业部门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权志长(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对。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或森林公园建设,林业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确实做出了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同时国家投资了不少钱,其中五个国家的保护区,国家这几年投资了8700多万,应该是比过去大大增强了。

  记者:投资增大了,我们的保护结果怎么样?

  权志长:保护成效也很显著。通过咱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名贵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增加,大熊猫现在320多只,比过去增加了近4倍。

  记者:这就是我们这几年保护的成果?

  权志长:对,是这几年的保护成果。

  记者:大熊猫现在应该说是佛坪的象征,是佛坪人的一种标志。

  市民:对。我们佛坪人出去以后,说你是佛坪人别人不知道,但是说大熊猫他们都知道。我们是大熊猫家乡的人。我们好多孩子出去上学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说,我是大熊猫故乡佛坪的人,非常自豪,为拥有大熊猫而自豪。2008年即将召开奥运会,我希望在选奥运会吉祥物的时候,能够把我们的大熊猫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

  记者:我们看到对面这些图片,都是过去许多年和熊猫打交道的。这是抢救大熊猫的。

  赵德怀(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对。保护区共抢救大熊猫20只,这都是抢救大熊猫的一些过程。

  记者:我看到,这里还有一只这么小的小熊猫。

  赵德怀:这是1991年11月份在保护区内抢救并成活的大熊猫坪坪。当时抢救的时候比较小,我们的赵纳勋副局长,他是大熊猫专家,把它养了两年将近三年。

  记者:刚才听赵局长给我们介绍,说您和大熊猫坪坪之间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

  赵纳勋:提起坪坪,我们全局的职工都非常熟悉,也都非常想念它。这只熊猫是1991年11月16号三关庙保护站的职工在野外寻护的过程中,在海拔2200米的地方发现的一只被母熊猫遗弃的熊猫小崽。当时是冬季,山上正在下雪,他们在周围隐蔽起来观察了4个多小时,没有见那只母熊猫回来。后来,由于海拔比较高,天气比较寒冷,三关庙保护站的职工为了挽救它的生命,就把那只熊猫从海拔2200米的地方抱回保护站。抱回保护站以后,我们有一个职工当天晚上就和这只熊猫同床而卧,在一个被窝里面搂着这只小熊猫睡了一晚上。当时老百姓知道了以后都纷纷来看,而且把自己家里喂小孩的奶粉、白糖,甚至是奶瓶都拿到保护站来,让保护站的职工救护这一只小熊猫。刚才你们看到的图片里面,有一个老百姓给熊猫喂奶的镜头。

  因为是在三关庙保护站的一个名叫草坪的地方发现的,所以我们给这个熊猫起名为坪坪。到11月17日,因为三关庙保护站不具备救护这一只小熊猫的条件,我就让保护站把它送回梁凤挜那儿了。我到梁凤挜把熊猫接回来以后,就带到我的办公室里开始养这个熊猫。从1991年的11月17日一直到1993年的11月前后共两年多时间。

  记者:这个时间足以建立起非常深的感情吧?

  赵纳勋:在饲养的过程中可以说,它不但与我个人、与我们全家都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当我出差的时候就由我爱人来养它。我爱人出差的时候我就来养它。当时发现时年龄大概有三个多月,体重是5.1公斤,体长是47厘米。由于这只熊猫年龄比较小,像这种年龄的大熊猫在人工饲养这一块,存活比较困难。如果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这只小熊猫死亡。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用全身心的经历精心呵护它,不分白天黑夜。

  记者:这儿有它的照片吗?

  赵纳勋:有,这就是坪坪。这是1993年春季拍的一张坪坪长大后的图片。

  记者:我刚才听赵局长介绍,说它在您的办公桌上打电话。它的性格是不是比较活泼?

  赵纳勋:由于它跟人在一起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和我们全局职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不能老把它放在一个小屋子里面,白天我们把熊猫放出来,让它在保护区的院子里晒太阳。习惯了以后,它有时候就跑到办公室里面,上到办公桌上打电话,拿起缸子喝水,与全局职工有了很深的感情。另外,为了增加它野外生存的能力、增加它的体质,在天气好一点的时候,局里面的车就把熊猫拉到梁凤挜保护区的边缘。保护区境内不通公路,我们只能把熊猫拉保护区边缘,把笼子打开,熊猫自己下来活动。我们人在山坡上走,熊猫就跟在后面,有时候能走一两公里。我们经常对它进行这种适应性锻炼。这只熊猫在人工繁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只雄性大熊猫,现在已经具有繁殖能力,具有自然交配的能力。现在,在人工饲养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自然交配的大熊猫并不多。但是这只熊猫,在人工饲养的过程中经过我们全局职工的精心呵护,现在体质非常强壮,最难得的是已经成为一只能够进行自然交配的人工饲养的大熊猫。

  记者:我听说当时你们送走坪坪的时候,这只大熊猫表现出了恋恋不舍的样子?

  赵纳勋:是。当时坪坪走的时候,我们把它装到笼子里面拉上车,它不愿意进笼子,不像平时我们进行野外锻炼的时候。因为它熟悉我的声音、熟悉我的气味,所以我一叫它,它就跟我走,但是那时我没有上车,因为车要把它送走。我们不上去,坪坪也不愿意走,全局职工都恋恋不舍。现在坪坪在周至县的楼观台林场,陕西省在那里建了一个珍稀动物抢救收容中心。明天,我们将和赵局长一起去看望这只做出重大贡献的大熊猫坪坪。

  感谢东西两线记者发回的报道,也感谢您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请和我们一起继续关注秦岭,一同探访。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