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西部频道 > 秦岭探访 > 每期节目 > 正文

《秦岭探访》第二十四集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9日 17:52


  欢迎各位来到大型特别节目秦岭探访的卫星直通室。展示丰富多彩的秦岭是我们这次秦岭探访的主要目的,当然在这种展示过程中,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披露一些人所不知或者是知之不详的内容。梨园是用来形容戏院和戏曲界的特定称谓。但是,梨园这个词究竟是怎样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代名词的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今天,东线摄制组在西安的华清池为我们找到了这个答案。

  ▲ 梨园春秋

  ——《秦岭探访》东线实录

  临潼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圣地,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此处因当年玄宗皇帝取“温泉瑟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之意,赐宫名华清宫,又因宫内多温汤浴池,所以也叫做华清池。这一名称由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梨园文化]

  记者:我们看到的颜真卿两个字“小汤”这是什么地方呢?

  华清池旅游公司讲解员 张婷婷:小汤就是指随驾梨园弟子沐浴的一个汤池遗址。

  记者:那里面这是?

  张婷婷:她们正在排练仿唐歌舞的演出。

  记者:现在每天都有这样的排练吗?

  张婷婷:每天都这样排练,每天都演出的。

  记者:这位是不是她们的负责人?

  张婷婷:对,是的。

  记者:张女士,你好,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们的演员要在这里排练?

  华清池梨园艺术演出团 张女士:我们这个地方是梨园遗址,梨园在唐代的时候就是皇家的一个演戏的场所,就是音乐、戏剧、舞蹈的一个综合的艺术学校。我们站的这个地方,就是梨园遗址。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梨园,那么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的代名词怎么由来的呢?你给我们介绍一下。

  华清池旅游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刘文丽:确切地讲,应该是唐代开元二年,唐玄宗时期开始的。当时玄宗皇帝非常喜爱歌舞,而且通晓音律,唐代政治,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稳定。在西域舞蹈和少数民族乐舞传入下,唐玄宗的倡导下,使咱们唐代的梨园已经发展成为咱们国家音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

  当时梨园以教习和演出华曲为重点,从而使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歌舞、戏曲综合艺术学校。华清宫梨园也叫随驾梨园,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教练梨园弟子的地方。当年随皇帝到华清宫演练的弟子有数百人之多,他们当时创作的不少经典的曲目流传至今,唐玄宗也被公认为是梨园文化的创始人。

  记者:我们现在所在表演的这些是有资料考证的?

  张婷婷:比如我们现在排练的这个舞蹈就是霓裳羽衣舞,在唐代是非常有名气的,就是杨贵妃和唐玄宗合作创造的一个舞蹈。

   [梨园遗址]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就是我们挖掘的梨园遗址的一个全貌?

  张婷婷:对,大家现在所看到这个模型,是我们在94年在华清宫发现的唐代的唐华清宫梨园遗址,唐代的梨园是史书上记载的,目前为止,发掘的唯一一处唐代梨园遗址就是我们华清宫梨园遗址。

  记者:真正找到发掘出来的只有这一处?

  张婷婷:对,为了保护整个梨园,我们在发掘以后进行考证,完了以后,全部回填。

  记者:那现在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这个汤池了?

  张婷婷:现在呢,其他的全部进行回填,唯一保留的是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

  华清池旅游公司总经理 靳军良:梨园文化是华清池的一个重头戏,因为华清池是中国梨园文化的发祥地,梨园弟子们的始祖唐明皇就在华清池和杨贵妃度过了15年的爱情生活,也渡过了他艺术生涯中的巅峰时期,他创办的梨园文化应该是影响了中国戏曲,中国歌舞,中国文化1000多年,应该讲在中国,在世界上是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的。

  唐代华清宫梨园遗址的出土,填补了史书有关唐代华清宫布局的内涵空白,对研究唐代宫廷布局、建筑结构和古代沐浴,以及古代音乐舞蹈发展史,提供了珍贵详实的史料依据。以华清池梨园为代表的唐代音乐和舞蹈艺术,充分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最为鼎盛的黄金时期,

  东线摄制组今天的报道让我们重温了不少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而西线摄制组的内容,则让我们增加了对另一种知识的了解。旱莲、银杏和柑橘是汉中地区三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植物。它们特色鲜明,相映成趣,并且都有一段值得寻访的故事。

  ▲汉中三宝

  ——《秦岭探访》西线实录

  汉中当地有一个说法,“东有朱鹮,西有旱莲”。今天我们西线摄制组有幸在武侯祠,看到这种奇特的植物——旱莲。

   [旱莲]

  旱莲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花蕾被药典收录,它的树皮在民间也可做药用。野生旱莲资源目前已经很少见了。

  当地的解说员告诉我们,生长在武侯祠内的这颗旱莲,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棵古旱莲,至今还没有人没发现过第二棵。1700多年来,这颗旱莲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至今仍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说汉中的气候,非常适宜旱莲树的存活,因其花蕾期长达十个多月,寒冷的北方冬天,炎热南方夏天都不适宜它的生长。正因如此,旱莲也成为汉中盆地的一颗稀有明珠。

旱地莲

  记者:那么旱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有哪些特殊性呢?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任毅:所谓的旱莲在植物分类上应该属于木兰科,木兰属的一种植物,它的中文名字叫做武当玉兰,在秦岭以南,陕西、湖北、四川这些省份都有分布。这个植物在秦岭是相当少见的,尤其是在武侯祠长这么大的个体是极其罕见的。它的花在早春三到四月份的时候先开放,然后才长叶子,观赏价值相当高。尤其花的孕育过程,一般前一年的花开放以后,第二年的花蕾就开始形成,一直到秋季的时候,花蕾就成熟,成熟以后,越冬以后第二年春季的时候直接就开花。

  记者: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叫它鸽子树?

  任毅:对,是这样,它一朵花,远看好像一只小鸽子,好像整个大树上落了满树的小鸽子一样,所以民间有时也叫鸽子树。

   [银杏]

  记者:这个地方就叫银杏坝金花村,这个地方这种很古老的,很大的银杏树非常多,所以我们也觉得很奇怪。

  任毅:银杏过去叫公孙树,是一种比较吉祥的象征,所以自古以来,在一些寺庙,一些富户人家里面,大量栽培。

  记者:我们看到的这株树,您说它是野生的还是栽植的?

  任毅:栽植的,这棵树的规模来看,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它是党洛古栈道的一个要道。蜀道其中之一,当时应该很多商家,或者富户人家在这边,应该相当繁华的。

  植物分类从界开始,下面有门,纲,目,科,属,种。现在世界上只有银杏这种植物是一纲一目一科一属一种。银杏本身具有很多残遗的古老植物特征,所以它被称为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记者:在这个村子里,我们发现两株比较大的银杏树。这个树它怎么样能看出它是一种很古老的树种呢?

  任毅: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叶脉。银杏的叶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二分杈的叶脉,从基部开始以后,一次一次分杈,这个叶脉和叶脉之间相互不连接。像其它的一般的植物的叶脉,被子植物里面它的叶脉都是网结的,小网格的比较清楚,形成一个网结脉。

  记者:看它里面条纹是吗?

  任毅:对,这个小的细的叶脉,是网结的,这个二分杈的叶脉是最原始的,陆生植物很重要的特点。

  记者:像这种网是进化了吗?

  任毅:对,是进化了,这个网结的出现,表明它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因为它对营养物质的疏导能力越来越强。

  记者:这种很古老的树种,对我们研究植物,有哪些价值呢?

  任毅:主要从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上,这种银杏被誉为中国的活化石,而且是很重要的经济植物。它这个种子一年可以产几千斤,对农家来说很好的一笔收入。

  记者:一棵树对你们收益多吗?

  农户:收益还可以,我们现在是五户承包的,每年能收2000斤白子,每年收入5、6000块钱。

   [柑橘]

  记者:在人们的印象中,柑橘属于南方的水果,但是我们今天在秦岭的脚下,城固这个地方,却发现一片相当大的柑橘园。

  城固县蚕茶果站高级农艺师 向庆德:我们这个地方种植柑橘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汉代的时候就开始种植了,当时种植自给的形式,自己吃。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由不到一万亩,现在发展到12万亩,将来规划20万亩,我们产量已经达到12万吨。

  记者:据当地人说,这个柑橘园是我国最北的一片柑橘基地,那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呢?

  汉中市林业局副局长 李泱凡:这个应该是它这个有两个原因,一个大气候就是,背后秦岭阻拦了北方来的寒流,使得这个地方的温度相对来说,比其它的地方温度要高一点;第二是小气候,这有一条河流,它每天形成风,就是上午风进山,下午风出山,这个风就带走的冬天的冷空气,使得空气在这里不会凝结成霜,不会对柑橘树造成霜害。另外柑橘栽在秦岭的山坡上,还有两个效应,一个是逆温层效应,还有一个是坡壁效应,这两个效应综合起来讲,就使得这一块地方比较适合柑橘的生长。

  记者:我听说柑橘成熟的季节,那边应该早一些,但是我们这边却不一样?

  李泱凡:是这样的。柑橘的成熟,跟秋季低温的长度有关系。一定的低温才能造成柑橘果实颜色的转色,转色标志着成熟。由于我们这个是最北的柑橘生产地,秋季的低温来的比较早,它转色就提前了。所以城固这个地方的柑橘,要比四川,湖北的柑橘成熟转色早二十天。

  记者:过去这里的农民都是在平原地区零星的种植一些柑橘,现在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又自古有种植柑橘的历史,再加上政府大力提倡,便使得柑橘种植大规模推广。这样既绿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感谢东西线摄制组今天为我们发回的报道。从秦岭探访开播到现在,我们陆续受到了不少观众的来电和短信。他们纷纷表示,这个节目报道了很多新的知识和信息,增加了自己对秦岭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相信,今后的秦岭探访还将会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以回馈广大观众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明天同一时间请和我们一起继续关注秦岭,一同探访。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