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部频道 > 秦岭探访 > 正文

《秦岭探访》第三集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9日 16:42)


  在分别完成了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和麦积山石窟的探访后,秦岭探访的东西线摄制组继续在天水市和南阳市展开采访。麦积植物园是整个秦岭地区一个非常特色的植物园,她不但拥有秦岭地区几乎所有的植物物种,而且还引进了世界上的很多珍稀物种。现在就让我们随西线摄制组一起走进这座绿意盎然的麦积植物园。

  ▲西线采访实录

  秦岭本身就是我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也是气候的一个分界线,那么在秦岭的脚下这里有一个植物园,它现在收集的一些植物既具有南方的特点,又有北方的特点,所以在这里边我们能看到很多珍稀的濒危的以及特殊物种的植物。

  秦岭的小陇山林区处在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所以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的群落。

  采访麦积植物园

  工作人员:小童你看这就是天然的红豆杉。

  记者:这是红豆杉?

  工作人员:对。

  记者:这里也有红豆杉?

  工作人员:秦岭山分布有两种红豆杉,有我们北坡有一种叫红豆杉。

  记者:那它与云南的那个红豆杉有什么不同吗?

  工作人员:两个不同的种,我们北方的这个叫红豆杉,云南那一种叫云南红豆杉,云南那个红豆杉树体比较高大,个子比较小,北方这种比较大一些。

  记者:我听说这个红豆杉它是浑身是宝,那它的价值在哪些方面呢?

  工作人员:它的这个树皮枝叶含有很高的紫杉丛,是一种抗癌药物,是一种先开花的天然药物,它的这个材质也挺好,好比这个木材发红色,特别漂亮。


红豆衫

  记者:就是它的树皮的里面是吗?

  工作人员:树皮里层也是红色。

  记者:我们现在从这个树的外表可以看到里边是它的木质的颜色是透着这种红色,听说就是因为它做一些杯子,它的颜色和质地以及它的药用价值是非常的好,所以对红豆杉的破坏很严重是吗?

  工作人员:尤其是南方的红豆杉的资源的破坏特别厉害,我们的红豆杉是丰富,所以人为的破坏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

  记者:我感觉在这片林子里它的红豆杉并不是很多,我们刚才走这一路只是看到一个,这算是比较古老的,这有多少年了?

  工作人员:天然生长的一种红豆杉,大约它这个有80多年的历史。

  记者:80多年它才长这么大?

  工作人员:对。

  记者:看上去这个红豆杉好像80年它长这么大真是够不容易的了,它是生长期比较的慢是吧?

  工作人员:生长比较慢,它红豆杉的树林里特别长,有些地方可以达到一千年。

  记者:所以说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它。咱们再往前看一看还有什么一些独特的物种。

  记者:我身边的这棵树叫水杉,它于桫椤和银杏同样古老,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那么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属于长江以南的这个植物,不过今天它在秦岭这个地方,生长下来了,这棵树有30多年,那么这30多年它生长的情况可以从它的枝叶上可以看得出它生长的非常的好,那么已经基本适应这里的生态环境。而从这个树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带的生物的多样性给这一地区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大。

  就是在我们这个地方,最容易的体现的就是这个生物多样性,那它对整个地区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工作人员:主要是一个是海洋水源,一个是物土保肥,另一个是调节大气,之所以我们天水的气候好,因为有我们小陇山这一块森林作为屏障,使这个气候特别温和,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在我们植物园收集的这个两千多种植物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45种,我们看到的有牡丹,红豆杉,引种的水杉。


凹叶厚蒲

  记者:这种植物叫厚蒲是一种药材,可以看到它叶子非常奇怪,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叶子是前面是圆圆的,而前面远方那个叶子是中间有一个凹形,所以它有两种,一种是凹叶厚蒲,一个叫厚蒲,这个厚蒲这种植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保护植物,是吗?

  工作人员:对。这个是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两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是列入国家二级。

  记者:它这个药用价值主要是哪一方面?

  工作人员:一个是花蕾,一个是树皮。

  记者:两个都是叫厚蒲,叶子却差别那么大?

  工作人员:凹叶厚蒲是厚蒲的一个变种。

  记者:那这个是原种是吗?

  工作人员:是,它们是属于一家。

  记者:这是我们本地这个原有的一些物种吗?

  工作人员:这个林区有野生分布。

  记者:那么现在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牡丹,它是几月份开花?

  工作人员:四月底,五月初。

  记者:它为什么就是跟家养那个不一样,它很大,看着像那个小灌木,长在地上的,这是野生的一种牡丹是吗?

  工作人员:这个是特有的野生牡丹,它是比较耐寒。

  记者:一般这个最中间的位置开花?

  工作人员:对。

  记者:能开多大啊?

  工作人员:这个花一般就是15到20公分。这个花瓣有几个字红色的板块,牡丹就可以取粉。

  记者:麦基植物园的特色就代表了小陇山的植物的分布的特色,在全球的同纬度范围内,这里是生物最为附寄的地带,因而成为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小陇山的生态价值,我们将继续深入小陇山。

  在西线记者继续深入小陇山探访的同时,东线的摄制组听说了一个消息,当地人在伏牛山的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很有可能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桫椤树,而且据说还有上千棵,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今天一大早我们东线摄制组就匆匆赶往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峡谷中,去寻找这个有可能是桫椤的树群。

  ▲[东线连线]

  主持人:你们今天有没有拍摄到有可能是桫椤的树群?

  记者:拍摄到了。我们从昨天晚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们今天早晨就赶往了这个叫耍河关这个大峡谷,我们今天兵分两路,一路是沿着大峡谷一直走进了这个出现新的植物种群的这个地方;另一路我们翻越高山,从两线沿途一直走过去,我们汇合上那个耍河关峡谷的时候,我们在那发现了确实有很多新的植物种群,但是我们也和当地的专家一块来考证,因为这个被称为被当地人原来是称为是发财树的这个树种是他们在一个月之前刚刚发现,而且有大面积的种群,集中在这个地方,当然还有和其他树木混生在一起,我们通过简单的这个了解,因为我们也确实不知道这个到底桫椤树群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但当地人告诉我们,桫椤树的这个主要特征是七片叶子,那么还有它结的果实还有它的树干,那么我们把这些画面全部都拍摄到了。

  为了确认我们今天的前方的记者拍摄到了到底是不是桫椤树,我们请来了国内两位植物学的专家,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张宪春教授和应俊生教授为我们解说。

  记者:好的,虽然这个植物我们已经拍摄到了,但是确实我们也没办法来确认它是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桫椤树,我们今天拍到了这个植物,它是成七片叶子,它的这个树干是青色上面有斑点,而且这个树上结的一种椭圆形的果实,那么具体真正的这个桫椤树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还是想请教一下我们两位专家。

   [专家讲解]

  主持人:好我们前方记者给你提出问题了。

  专家:刚才讲的这个可能也七片小叶,它的果实上有没有毛,这个树的果实上有没有毛?

  记者:因为树特别的高,我们一看到它,因为他的果实还非常的小,所以我们拍到了,但是从我们挖出来看到好像是有这种像毛的这样的东西。

  主持人:那这样能证明什么呢?

  专家:如果是它有果实,有七片小叶,可以断定它不是我们想要找的与恐龙时代相同的那个桫椤树,因为桫椤树它没有种子,不开花,没有小叶,因此你所看到的这个树很可能是被子植物,而不是蕨类植物,因为桫椤树是橛子植物,被子植物要早两个时代,因此这个桫椤树可能性比较小。

  我们刚才基本上听的都是我们记者的口头描述,现在我们前方的这个记者已经把他们今天拍摄到的画面传播到我们的直通室,请导播把画面切到我们的大屏幕。两位教授看一下现在这个画面上就是他们今天拍摄到的这个树种,我们通过画面是不是可以能够断定它是不是桫椤树?

  专家:通过这个画面可以断定就是七叶树而不是真正的桫椤树,理由是第一它是分支的,这个主干是分支的,不是一根主干的,桫椤树一根主干,不分支,它都分支的,另外这个叶子是由七片小叶组成的,一般都是七个小小叶,这个桫椤树不可能是这种叶子。

  主持人:张教授我们刚才提到了,如果他们今天发现的这个树种是桫椤树群,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那么桫椤树它的这个价值到底有多大?

  专家:这个桫椤树它属于古老的蕨类植物,是恐龙时代的植物,化石比较多,现存的植物全世界也很多,主要在南美洲,热带亚洲,我们国家种类比较少,全国目前发现也只有14种到15种,这个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华南,西南地区,最北也只到重庆的缙云山一带,在河南的内乡西峡这一带属于温带地区,还从来没有过桫椤树的报道,桫椤树它属于国家的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它能够探讨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恐龙的绝灭时间都有关系。

  那么真正的桫椤树是什么样子呢?它与七叶树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通过照片的对比张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解释。

  专家:这个是真正的桫椤树,这桫椤树和七叶树区别很明显的,首先桫椤树属于蕨类植物,七叶树属于被子植物,七叶树有开花结果,而桫椤树不开花不结果,它繁殖是靠叶片长的很小,孢子来进行繁殖,这个桫椤树它是一个主干,不分支的主干,主干的顶端有少数的叶子,几片到十几片的叶子,它叶子很大,有一米到几米长,它叶片是多为分裂的,分裂的很细,这个桫椤树它这个分布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温带还没有分布。

  听了两位专家的结论,不光是前方的记者,就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遗憾,于是我们接通了前方记者呼啸起的连线。告诉他两位专家对他们今天拍摄的这个画面进行了一个判断,证实了他们今天拍摄的这个树种不是桫椤树。

   [连线]

  主持人:我知道你们今天一早带着非常兴奋的兴趣赶到了这个地方去拍摄,你们想像当中的这个桫椤树,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它不是桫椤树,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记者:其实刚才我和我们荒山管理局的这个同志,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告诉我,这个七叶树它也叫桫椤树,是木字旁的这个桫椤树,可能是我们在一听到这个桫椤树的时候,在这个树种的概念上,和刚才专家提到这个桫椤树是有所区别,这可能是刚才我们专家所提到的,在当地的老百姓经常可能会把这个搞混了,那么正好也借此让大家来重新来认识一下,不过今天觉得不能说是遗憾,确实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达到了,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确实非常丰富的物种,那么有关这个话题,我想请我们这个荒山管理局这个小范同志和两位专家共同来探讨一下。

  记者:我想先请教一个问题,你们几个地区的今天所发现的桫椤树,实际上是七叶树,你们多大面积,大致有多少树?多少棵?

  小范:今天这是我们这儿一个多月前,发现的,它大概面积有500多亩,是一个峡谷的冲击一大洼,它估计有几千棵。它是野生的,并且最大的树两人合抱有这么粗的,我知道这种树生长很慢,是吧?

  工作人员:有5000棵,500亩的,那么大的野生七叶树的群落,这么大的种群,意义很重大,两个原因,一个原因面积跟数量都很大,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是野生的,这种树,七叶树现在在野生的状态下已经很少了,他像如此大的面积,如此大的数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希望你们能够写成文章,进行宣传,我想在国内外都会引起重视的。第二个重大的意义是野生七叶树种群的基因是今后我们此时利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源,那么你们那里有那么大的面积,有那么大的种群,我想这个在科学意义上和应用意义上都是很重大的。所以我也应该为你们今天的,或者是一个多月以前的这个发现表示祝贺。

  小范:好,谢谢。

  记者:在此我们也向北京的两位专家,表达我们的谢意。

  工作人员:谢谢。

   [专家观感]

  虽然我们今天证实了我们记者拍摄到的不是桫椤树群,但是在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这么大面积大数量的七叶树群,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价值的。而且据当地的所说的比今此发现的面积还要大,比这个集群还要大的还有,因此我们这一次的发现对秦岭地区来说,还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要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做进一步的调查,以便能更好的保护七叶树的种群,这对我们国家的科学应用生态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

责编:西寻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