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4 日《西部新闻》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8日 13:29
全国假日办黄金周旅游信息预报系统启动
全国假日办黄金周旅游信息预报系统9月24日正式启动,开始向社会发布“十一”黄金周旅游各项预报信息。
全国假日办黄金周旅游预报系统通过全国31个重点旅游城市和28个重点旅游景区的实地监测点,汇集“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的宾馆客房预定出租率、机票火车票的预售、天气预报等信息,从9月24日开始,每天的19点向社会发布,并贯穿整个黄金周,在景区接待量、客房出租率、车、船、机票信息等方面,为游客出行提供参考。游客可以通过点击中国旅游网站了解各旅游城市和景区的动态。
中国旅游网网址:WWW.CNTA.COM.CN
全国各地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迎接黄金周
各地日前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旅游安全大检查,迎接黄金周到来。根据全国假日办的要求,黄金周期间,各地假日办还将不定期组织检查抽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景区景点将进行严肃处理。全国假日办近期还将向社会公布黄金周期间各地的监督、投诉值班电话,随时受理游客遇到的问题。
卫生部要求各地做好“十一”黄金周卫生保障工作
卫生部9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十一”黄金周卫生保障工作。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直报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并做好医疗救援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物资准备,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及时做出卫生应急预警反映。
商务部启动生活必需品日报制 防止黄金周市场异常波动
商务部将在十月一日至七日启动城市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并要求大中城市商务部门督促有关样本企业及时、准确地填报生活必需品市场信息,防止市场异常波动。各地商务部门要在节前集中开展一次食品清仓查库活动,对查出的不合格食品,要立即查扣,集中封存,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同时,商务部还要求各地在节日期间加强商业促销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首次占棉花总面积一半以上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全国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4000多万亩,占棉花总面积一半以上。
今年全国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4656万亩,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70%左右。
同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 李付广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目前已经建成高效、工厂化的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已达8个,年产转基因棉花6000株以上。此外,转基因抗虫棉亩产比普通棉花高出15%以上,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 喻树迅 全国的转基因(棉花为农民带来的效益)加起来接近100个亿
目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累计达到700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收140元至160元。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大白菜出口韩国
以前,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市民长年吃的蔬菜全部靠外地供应,而眼下,各地的大白菜还没上市,霍林郭勒市特产的“春夏王”大白菜却以每公斤七毛钱的价格直接销往韩国。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属高寒地区,海拔高,无霜期短,适合种植大白菜的生长。因此,霍林郭勒市农民每年都要种上千亩。“春夏王”白菜属反季节蔬菜,生长周期为三个月,每年五月种 ,八月开始收获,适合各种腌制白菜。今年,通辽市商务局与通辽市威世国际贸易公司共同努力,与韩国仁川市客商签订了五千万吨“春夏王”大白菜的收购合同,实现了蔬菜出口“零”的突破。并制定每公斤七毛钱的保护价格,比成本价高出四毛钱。当地一千亩“春夏王”大白菜样品,已经通过大连商检局的检测,霍市白菜即将登上韩国人的餐桌。
六省区聚首边城 共谋旅游开发
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六省区旅游部门负责人日前聚首乌鲁木齐,签署了开通旅游绿色通道和联合开发旅游新线路协议。根据协议,六省区将联合建成一条贯穿六省区的大旅游通道,共同开发乌鲁木齐—日喀则—拉萨—格尔木—敦煌—吐鲁番,西安—兰州—日喀则—拉萨—尼泊尔、印度等五条旅游新线路,连手打造西部旅游品牌。六省区将共同督促旅游企业公开经营项目、收费标准,杜绝各种形式的欺诈误导行为,同时积极建立客源推荐网络,加强各省区之间质检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执法联动。
中外专家探讨我国荒漠化防治
从9月19日至26日,中外专家汇聚北京,针对“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恢复与稳定性”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来自德国、以色列、中国、新加坡、朝鲜的8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174万平方公里,风沙危害涉及1亿人口。专家认为,导致土地沙化扩展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的脆弱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据介绍,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最有效的治理方法。位于干旱地区的以色列以其节水成就闻名世界,提供了治理荒漠化的有益经验。同时。与会专家大都认为防治荒漠化的根本在于人。
同期:德国比利菲儿德大学 生态学教授 希格玛.W.布莱克勒(谈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新疆完成抢救坎儿井的前期研究工作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日前“新疆坎儿井灌区普查研究报告”通过审查,新疆完成了保护和抢救坎儿井的前期普查和资料整理工作。
据了解,报告中的“新疆坎儿井”电子稿件以及“坎儿井分布图”填补了坎儿井研究的空白,为开展坎儿井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普查结果显示:吐哈盆地现存坎儿井595条,年出水量3.37亿立方米;远远低于解放初期的1732条和年出水量7.59亿立方米。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把吐鲁番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使沙漠变成绿洲。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保护好坎儿井必须建立坎儿井保护区;研究起草一个地方性法规或条例草案,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保护坎儿井的法律机制。
西安碑林将展出珍贵佛教造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近日将举办大型佛教造像展,其中的17件大型佛造像,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从新近收藏的佛造像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又以今年5月发现的北周5佛最为珍贵。本次展览还将展出北周至隋唐的其它4尊佛像和5尊菩萨像,均为高度近3米的大型石刻造像。独具匠心的精美造型,集中体现了当时长安地区佛造像艺术的风格特点、演变轨迹及雕造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