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1日《西部新闻》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3日 16:56
全国“十一”旅游黄金周准备工作启动
“十一”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西部旅游再次成为热点。全国假日办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及时召开本地区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工作会议,在9月20日之前做好旅游黄金周的相关准备工作。根据全国假日办的要求,各地已经开始对景区景点设施的安全进行检查,并落实应对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工作,以杜绝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9月20日之前,各地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和有关接待单位的所有准备工作将全部结束。
同时,为了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维护旅游消费者正当合法权益,各地旅游、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已经开始着手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旅游购物欺诈行为,规范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服务,重点查处无证经营的“黑社”、“黑店”、“黑车”和“黑导”,打击非法“陪游、伴游”现象。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签单42亿
9月10日下午,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圆满落幕。本次旅游发展大会上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5个,总投资42.27亿元。另外,“四川—北京经贸合作发展周”将于9月14日北京召开,届时四川方面将全面推介“大九寨环线”、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等5大知名旅游区。
西南六省区市联手打造旅游黄金线
第四届重庆旅游交易会于9月10日开幕,西南六省区市表示,将进一步联手打造中国西部旅游黄金线路。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西南六省区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世界遗产和国家4A级景区数量达到了30多个,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合力打造旅游强势品牌。从1998年开始,西南六省区市联手举办了4次旅游交易会,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使西南地区成为我国三大旅游热点地区之一,每年的直接旅游收入接近200亿元,旅游交易会也发展成为全国四大区域性旅游交易会之一。据介绍,西南六省区市推出的自然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两条主题旅游黄金线路,已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旅行社和旅客的目光。
湖北恩施:清江漂流吸引八方游客
湖北恩施市的特色游览项目——清江漂流持续升温,截至目前,游客已突破20万人。清江漂流被誉为“神州第一漂”,在38.5公里的河段上,共有49道险滩,落差在2到4米之间,尽管非常刺激,但又是有惊无险。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沿江两岸,绝壁耸立,奇石遍布,绿树葱茏,有时还能见到土家巴人的悬棺。清江漂流以其独有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全国农业信息技术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新疆阿拉尔召开
由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信息技术现场经验交流会日前在新疆阿拉尔市召开。配音:与会专家认为,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专家建议从健全工作机制、做好应用规划、抓好应用试点等六个方面强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1995年,国家有关部委提出了涉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和“信息扶贫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级农业基本数据库、农业监测、预测等宏观调控与决策服务应用系统。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已经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效率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新动力。
内蒙古:围封转移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
西部一些农牧区一直被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增收致富之间的矛盾所困扰。现在,有些地区已经成功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模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三年来取得明显成效。
位于锡林浩特市郊区的新康村是锡林郭勒盟最大的移民村,200多户居民中绝大多数来自锡林郭勒盟草原发生严重退化的围封区域。去年初才迁移到新康村的查格那就是来自90公里之外的阿尔山苏木,他家原来有一万多亩草场,但是其中的三分之二发生了严重的沙化。由于草场无法负担,搬迁前他家的羊群只剩下30多只。
同期:锡林浩特市新康村 查格那 我们家的草场是三万多亩,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是全家六口人以前只剩四十多只羊了,生活越来越贫困了。我家草场三分之二都属于是一点草都不长了,整个都退化了沙化了。
每天下午3点,查格那就会把自家正在产奶的两头牛赶到村中心的奶站挤奶,养牛是他家现在生活的主要来源。新康村的村支书阿拉达尔告诉记者,新康村迁移牧民的生活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以前每户牧民至少要养上百只羊才能维持一家的生活,但现在只要两头奶牛就可以吃喝不愁。牧民摆脱贫困的同时草原生态得到了恢复。
同期: 锡林浩特市新康村 村支书 阿拉达尔 到目前为止比较适应这种经营方式,以前在牧区也饲养牲畜,但是现在头数少了,科技含量比较高了,已开始不太适应,现在都慢慢适应了。
云南:村民成为生态环境监测主力军
在云南的一些山区,当地村民成为监测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主力军。这种方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生态环境监测是了解生物多样性是否得到保护的主要方法。传统监测主要由专家承担,由于专家人数少、时间有限,这种监测方法成本高、连续性差,因此我国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一直在探索新的监测模式。2001年开始,美国、泰国和我国云南省的专家学者共同实施“云南省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他们走进南涧县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和云县箐山流域,对村民进行培训,由当地村民担当主力监测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摸索出了以村民为主体的监测方法。
同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 研究员 赵俊臣(教给的)这些监测目标和监测方法由村民平时去监测。然后我们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在村民大会上相互讨论,互相弥补信息。
据了解,示范项目结束后,专家将撤离自然保护区,未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仍由村民来完成,他们将及时对新物种进行辨别,对原有物种继续跟踪,有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
内蒙古通辽市:农户企业紧握手 农民牧民变工人
农牧业产业化和农业综合开发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内蒙古通辽市和四川达州市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内蒙古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为了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近年来,通辽市先后引进多家以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有的与农户进行签订“玉米订单”,有的与农户参股合营。目前,通辽市的玉米全部实现了自产自销。与此同时,科尔沁牛业、蒙牛乳业等几十家龙头企业也和通辽市的农牧户以契约、资本联结等方式实现“双赢”,生猪、肉牛、奶牛和白鹅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又一个增长点。
同期 内蒙古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永刚 我们就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农牧业为依托,大力推进工业带动战略,用产业化统揽城乡经济发展,把农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目前,通辽市43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与当地农户相联结。全市57万农户中,已有80% 的农户和企业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30元,其中1180元得益于农牧业产业化。
四川达州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四川省达州市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去年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2800万元。达州市坡耕地多,土层薄,土壤含沙较多,当地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研制出了利用预制件将坡地改为梯田的技术,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防治了水土流失。在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达州市还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
同期: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志科 我们农业开发区的农民的人均收入要高于非改造区200到300元,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对年改造区的道路、用水等方面的进行建设,这样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科学家初步测定罗布泊干涸湖盆形成时期
“中国科学院罗布泊科考队”已经结束科学考察并在9月10日返回新疆库尔勒。罗布泊干涸湖盆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大耳朵”。科学家证实,这个“大耳朵”的形成时期是在1961年到1964年之间。
从以往拍摄的卫星影像图看,罗布泊干涸湖盆的形状非常类似人的耳朵。
记者现场 这张图,就是著名的“大耳朵” 卫星影像图,我现在就站在这张图的耳阔这个位置上,脚下就是罗布泊干涸后形成的盐壳,这些盐壳和石头一般坚硬,敲打下一块盐壳发现,他们实际上是白色的结晶体。
为了进一步测定大耳朵形成的时间,专家测量了盐壳表层和地表以下75厘米、1米5深处的含盐量,还对“大耳朵”地区的含沙量和沙粒组成信息进行了分析。
同期 夏训诚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员 大耳朵形成在1961到1964年……,不是我们最初想象的几千年形成的。
宗庸卓玛音乐电视专辑《故乡的哈达》出版
云南省藏族女歌唱家宗庸卓玛的音乐电视精选专辑《故乡的哈达》最近出版问世。这张专辑收录16首歌曲,浓缩了宗庸卓玛多年来演唱的歌曲精华。其中,《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曾经获得中国音乐电视金奖、最佳音乐电视奖和最佳演唱奖;《神奇的高原》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德钦情歌》获得中国民歌十大金曲奖。宗庸卓玛是云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被誉为藏族的“金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