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西部新闻

2004年9月5日《西部新闻》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07日 11:26

  1998年至今 全国六成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来看详细内容。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自1998年至今,全国累计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800万人再就业,占下岗职工总数2800万人的64%。

  1998年以来,国家通过投入再就业资金、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举办再就业培训和免费职介,以及税费减免等措施使1800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针对年龄偏大人员以及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他们就业。国家还通过为下岗职工发放社保补贴、在街道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实施再就业援助等措施,使劳动能力较弱甚至丧失的下岗职工也有了生活保障。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年1到7月,全国安置下岗职工315万人,占今年目标任务数500万人的63%。

  我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正式启动

  记者近日了解到,我国在基本实现通电行政村的“村村通”后,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已正式启动。

  由广电总局等部门组织实施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旨在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据统计,从1998年工程正式启动到2003年底,我国各级政府共投入建设资金近17.6亿元,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解决了7000多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我国的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也分别由1998年的88.3%、89%提高到2003年的93.6%、94.8%。

  在巩固行政村“村村通”成果的同时,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已正式启动。今明两年,我国将重点解决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问题。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巩固已有成果;提高技术水平,创新覆盖手段;狠抓工程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努力开创“村村通”工作的新局面。

  西气东输天然气抵达甘肃玉门

  了解一下重大工程——西气东输的最近进展情况。

  自9月1日西气东输首站轮南成功进气以来,来自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以每小时21公里的速度成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马兰戈壁滩和河西走廊,长途跋涉1265公里,于4日凌晨1点顺利抵达西段中间站甘肃玉门。轮南首站的天然气将在这里进行置换和升压,进气量也由9月1日的每小时1.5万方增加到每小时6万方,然后沿着祁连山继续向下游奔腾。接下来西气东输天然气将跨越中卫黄河、穿过毛乌素沙漠和黄河灌溉区,预计于9月6日到达西段终点陕西靖边,与东段工程连接,从而实现整个西气东输工程的全线通气。

  黄河首次大规模放淤试验结束 泥沙淤积有望缓解

  继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之后,探索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又一重大尝试——黄河首次大规模放淤试验4日结束。试验成功实现了“淤积粗泥沙、排放细泥沙”的目标,为治理黄河顽疾——泥沙淤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试验地点位于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黄河小北干流。在多年治理黄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黄河水利工作者总结出,黄河难治,症结在于水少沙多。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区,汛期常常出现高含沙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其中细颗粒泥沙被洪水带入大海,而直径大于0.05毫米的粗颗粒泥沙,则大量沉积在下游水库和河道内,导致“地上悬河”不断长高。

  而开始于今年7月26日的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正是通过工程措施,借助水力自然分选,实现“淤粗沙排细沙”的目标。这次试验通过五轮放淤过程,淤积泥沙230万吨。

  黄河水利部门表示,今后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放淤,计划用20年时间,沉淀100亿立方米、相当于小浪底水库拦淤总量的黄河泥沙,以改善进入黄河下游河道以及水库的水沙条件和泥沙组成,减少淤积,同时结合调水调沙,逐步恢复下游河道健康形态。

  云南大理洱海源头“造”湿地保护水质

  最近,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湿地工程开工,工程通过人工湿地处理洱源县城的城市生活污水,使洱源县排入洱海源头弥苴河的水得到二次净化,对保护大理洱海水质将起到积极作用。相对污水处理厂而言,人工湿地建设和运转费用低廉,每吨污水治理费仅为处理厂的二十分之一。该工程投资380多万元,占地34亩,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4000立方米,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工程预计年底可投入试运行。

  广西岑溪查获野生动物巨蜥167条

  近日,广西岑溪市警方在岑罗二级公路上查获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巨蜥167条和巨蜥蛋10枚,当中只有一条巨蜥死亡。

  当天凌晨,岑溪市警方接到线报称有一辆白色面包车载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正向广东罗定方向行驶。警方立即设卡拦截,白色面包车在岑溪市归义镇金鸡大桥冲过民警所设关卡后继续向广东罗定方向逃去,发现有民警继续拦截后犯罪嫌疑人掉头行驶至大业镇路段后弃车逃走。民警经过清点发现车上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13袋共167条,巨蜥蛋10枚。

  关注西部贫困 残障青年在行动

  近日,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青年自驾车从成都出发,前往珠穆朗玛峰,展开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自驾车挑战世界屋脊活动。为西部地区改善医疗条件尽一份力。

  本次活动从九月一日开始历时半个月,11位残疾车手自驾车穿越四川、青海等地最终到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行程近万里。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主办,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筹集更多的医药、物资、资金,用以改善西部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

  著名画家向西部学校捐助绘画作品

  9月5日,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联合举办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创新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在研讨会上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美术界的画家、艺术家向西部学校捐助了绘画作品,同时画家们也同来自西部学校师生就以科学方法提高西部高校师生艺术鉴赏力等方面展开了讨论。画家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对促进西部学校的美术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苗族舞蹈史诗《云顶之歌》唱响天籁之音

  展现苗族历史文化生活画卷的大型苗族舞蹈史诗《云顶飞歌》9月3日首度公演受到好评。

  作为第11届花溪之夏艺术节压轴大戏的《云顶飞歌》,以舞蹈诗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把诗的意象和舞美糅合在一起,史诗般地展现了气势恢弘的苗族历史文化。舞蹈诗把象征苗族热情好客的酒歌等贯穿于耕种、蜡染、刺绣等一幅幅生动的苗寨生活场景,匠心独具的编排和极富感染力的民族音乐,感动了全场观众。

  同期 观众“感觉耳目一新”。“在贵州舞蹈史上是很少见的”。

  演出结束当晚,贵州省花溪区政府举行了该剧的演出权转让仪式,将50万的转让费用于建立苗族舞蹈研究教学和推广基金,还将以此为基础,把花溪区打造成苗族舞蹈、布衣民歌演出创作基地,进一步弘扬贵州的民族文化。

  云南曲靖大型彝族舞蹈诗《东岭彝风》精彩亮相

  今年,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在全国掀起了原生态舞蹈的旋风,也激发了云南本土文艺工作者对本土文化以及民间文艺的探寻与发掘。日前,曲靖市麒麟区歌舞团历时一年多精心创作的大型彝族舞蹈诗《东岭彝风》在曲靖成功演出。配音:整场歌舞由《喜庆的彝山》、《幸福的家园》、《红红的乐土》、《不灭的火种》《心灵的颂歌》五个章节组成,融会了民族舞蹈的传统和现代之美,深入发掘了曲靖本土的彝族文化,将原始乡土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整合重构,反映了彝家人在麒麟红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历史篇章。草垛、木车、背篓与手铃、短笛、腰鼓一同被搬上舞台,彝族群众的生活、劳动场景一幕幕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耳目一新。

  四川眉山:竹编巨著《五百罗汉图》面世

  近日,由四川眉山市青神竹编艺人殷超师徒四人,历时4年时间,以明代著名画家吴彬的《五百罗汉图》为原形编制了一幅大型竹编,长46米,宽0.8米。整幅作品薄如蝉翼、光滑如绸,五百罗汉被逐一编织其上,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幅竹编共耗费当地优质慈竹约5吨,作品每平方厘米篾丝达32根,每根篾丝的厚度仅为0.02毫米。

  广西靖西县发现秋海棠新品种

  近日,广西底定自然保护区和靖西通灵峡谷发现了秋海棠的新品种,被专家命名为靖西秋海棠。这一新品种属根茎秋海棠类,分布在峡谷、高山悬崖下的阴暗温湿地带,一般附在石头表面薄薄的腐殖质上,根茎向四处延伸,长出单叶片,密密麻麻地盖满石块。

  四川甘孜泸定县建设“红色旅游”基地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以“泸定桥”为品牌的长征文化,建设“红色旅游”基地。泸定县专门为泸定桥创作了主题歌曲。泸定县还将在年内完成泸定桥公园的立项、规划和招商工作,力争2006年全面完成公园建设,以便于集中整理、保护长征文化。

  公安部:公安机关一律不再从社会招聘治安员

  公安部日前发出通知,今后,各级公安机关一律不得从社会上招聘治安员。对现有治安员,公安部要求,用3年时间陆续从公安机关清退出去。2008年1月1日以后,各级公安机关一律不得再以任何名义留用治安员。

  全国各地开展“2004全国质量月”服务咨询活动

  “2004年全国质量月”服务咨询活动9月4日在全国各地展开,咨询活动中室内空气污染、汽车售后服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是今年质量月的主题。

  儿童玩具新标准十一实施

  从10月1日起,我国新的儿童玩具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十一之后,没有达到新标准的儿童玩具将不准出厂销售,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提示。

  全国开展对出版物零售店、档摊点的专项治理行动

  全国扫黄办将在国庆前夕开展出版物零售店、档摊点的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对大中城市的繁华街区、旅游景点等人员流动较大的销售场所进行治理。

  我国技术人员攻克铺设青藏铁路又一技术难点

  在青藏铁路西藏境内安多至拉萨段以桥代路控制工程——巴嘎榨大桥施工中,技术人员攻克了在18‰上坡道架梁技术难点,完成了这一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铁路铺架领域难点的高难度动作。

  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拉开序幕

  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9月4日在北京拉开序幕,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评选结果将在明年3月中旬揭晓。

  安徽铜陵: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成立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在安徽铜陵建立起国家环境保护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以确保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洄游廊道畅通。

  宁夏:六盘山成黄土高原新“绿岛”

  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宁夏六盘山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8%增长到现在的70%以上,曾经土石裸露、十年九旱的六盘山如今被誉为黄土高原上出现的新“绿岛”。

  内蒙古: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蒙元文化园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蒙元文化园,包含成吉思汗等300多个人物的雕像群、蒙元文化博物馆,以及充分展示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展区。文化园预计2007年全部竣工。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