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西部新闻

2004年8月8日《西部新闻》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0日 16:46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8月8日出征

  中国体育代表团8月8日上午乘专机启程奔赴雅典参加即将于8月13日开幕的第28届奥运会。

  国务委员陈至立到机场为中国体育代表团送行。8月8日出征雅典的代表团成员共267人,包括27名代表团团部官员和16个运动队的240名运动员、教练员。

  中国体育代表团由63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407人。他们将参加28个奥运会大项中的26个大项、203个小项的比赛。

  《奥运圣火照北京》珍藏画册被永久收藏

  8月8日,为纪念今年希腊奥运圣火首次全球传递并莅临北京而出版的珍藏画册《奥运圣火照北京》被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这本画册共刊登珍贵照片400幅,完整记录了希腊奥运圣火全球传递以及奥运圣火首次到达北京的全过程。8月8日,《奥运圣火照北京》画册还免费捐赠给了全国的1000家机构和学校的图书馆。

  兴边富民助学工程民族团结助学活动启动

  兴边富民助学工程一直致力于帮助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国内知名企业的资助下,兴边富民助学工程民族团结助学活动于8月8日正式启动。

  8月8日下午,记者从国家民委了解到,兴边富民助学工程在国内知名化工企业的资助下正式启动了民族团结助学活动.由企业捐赠的首批450万元资金将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负责监管,用于资助苗、壮、朝鲜、蒙古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上千名中小学生完成学业。

  此次助学活动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三年内将有三千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四川石渠县:草原恢复生机

  四川的石渠县是全国首批退牧还草试点县,近年来石渠县大力发展退牧还草工程,往日生态退化的草地如今又花草繁生,恢复了生机。

  石渠县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是全国首批退牧还草试点县。畜牧业是这个县的支柱产业。但是,长期以来过度放牧、无序放牧、致使部分草地开始退化。为了及时扭转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带来的破坏,从源头上治理草原生态恶化,该县在合理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退牧还草工程,遏制草地生态恶化。

  同期:石渠县委书记 段毅君 去年以来,我们全县共退牧还草200万亩。国家投资2817万元。省投资近200万元,通过这样一个工程的实施使我们的草地保护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草地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新疆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 

  8月6日,新疆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欢庆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成立50周年。

  新疆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占地3.06平方公里,是新疆唯一的蒙古自治县,居住着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十九个民族。自治县成立50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期 新疆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 代县长 乌音山 200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是1954年的404倍,实现财政收入9873万元,是1954年的114倍,农牧民纯收入达到2927元,是1954年的40倍。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是新疆三个年产百万吨煤县和12个重点制盐基地之一,以及新疆油田公司主要采油区。近年来,这个县已建成千头优质牛基地、20万只绒山羊基地、5万亩棉花基地和6万亩饲草料基地,培育各类工业企业32家,形成了以煤炭、盐化、电力等以矿产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

  第5届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开幕

  2004第五届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8月7日在宁夏银川开幕,30多支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队共2000多名车手汇聚银川,将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参加摩托竞技表演和赛场角逐。本届“摩旅节”将进行场地越野赛、场地泥泞赛、改装车展示、摩托车极限特技表演赛等精彩刺激的赛事。

  彩云之南万寿菊盛开

  从8月8日开始到9月8日,云南省沾益县将举办珠江源万寿菊赏花会暨火把节活动。内容包括大型文艺表演、火把节篝火晚会、摄影比赛、民族体育活动等。沾益县从1999年开始种植万寿菊,经过四年的发展,六万亩连片的万寿菊不仅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也成为当地一大新景观。当地政府正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经济,目前,农民种植万寿菊的收入达到了每亩1200元。

  中越边境排雷千枚无人员伤亡

  中越陆地边界广西段勘界清障排雷工作,经过广大官兵历时一年半的艰苦奋战,已排除各种地雷1000多枚,无一人伤亡。

  指挥员现场同期声:准备,5、4、3、2、1,起爆。 轰、轰、轰……

  这是记者近日在广西宁明县边境靠茅山地区拍摄到的排雷场面,爆炸声响过,隐藏在地下的数十枚地雷顷刻间随着滚滚硝烟化成尘埃,雷区被炸开一条安全通道,3名搜排手沿着爆痕进入雷场开始排雷作业。

  上世纪90年代,广西边防部队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排雷行动,由于受到边境地理条件等制约,边界还有少量小面积雷障。这次排雷,是根据《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为完成新边界线勘界立碑,排除残雷,打开安全通道。目前,排雷部队已进入比较偏僻的山岳丛林地带作业,计划在三至四年内,为中越边境勘界立碑彻底扫除雷障。

  魅力凉山(三):电流输东部 商机进凉山

  凉山彝族自治州水能蕴藏量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凉山的水能资源。

  为抓住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凉山彝族自治州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服务溪洛渡,服务大锦屏,服务瀑布沟,建设新凉山”。这个口号中的前面三个地名已经成为中国水电开发这盘大棋上的重要棋子。金沙江1260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雅砻江800万千瓦的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大渡河330万千瓦的瀑布沟水电站等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将相继开工。

  八百里凉山,不仅是山的王国,更是水的世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及其支流流经凉山境内,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到了5600多万千瓦,凉山也因而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国家在“三江”上规划的14座大型水电站中,凉山境内就有8座。

  水电资源的开发热潮也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催化剂。在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面前,凉山打出了鲜明的服务牌。凉山正在积极做好水电开发中移民安置和软、硬件配套服务,政府工作也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同期 凉山彝族自治州委书记 吴靖平 我认为凉山经济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临界点上。在开发资源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建设问题。就是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来选择最佳的资源开发主体。

  电流输东部,商机进凉山。随着世界级的水电站的启动,凉山彝族自治州也将迎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峰,正是通过源源不断输往东部的电流,人们发现凉山的商机也在滚滚而来。

(编辑:西寻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