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部频道 > 西部新闻 > 正文

2004年7月2日《西部新闻》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5日 16:39)

  由于连续的暴雨,造成宝成、成渝、达成、成昆等各条铁路频频告急。为了确保旅客安全,铁路部门封锁了宝成、成昆、达成、成渝铁路部分区间,近6万旅客滞留成都。最近几天要出行的朋友请注意选择好旅行路线。

  我国今年棉花总产有望突破600万吨

  记者最近从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今年我国棉花生产开局良好,总产有望突破600万吨,将有效缓解市场的供求矛盾。

  据各省农业部门的统计,初步预计今年全国棉花面积将超过8000万亩。其中,新疆、山东、河南、河北等棉花主产省(区)均比上年增加80万亩以上。

  黄河流域棉花主产区:河南全省棉苗5片叶以上的棉田占到70%,山东针对去年棉种质量较差的实际,采取了精选种子、加大播种量等措施,目前棉花苗情比较理想。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江苏、湖北两省今年棉花播种集中,苗情为近三年来最好的一年。西北内陆棉区:新疆由于今年解冻早,热量足,棉花出苗提前3-5天,棉花生长普遍好于往年。

  专家表示,如果后期气候正常,按照近五年平均单产70公斤的水平,今年总产将达到600万吨,可以有效缓解国内棉花供求缺口较大的矛盾。

  黄河内蒙古段严重污染 包头暂停从黄河取水

  由于上游企业排污造成黄河严重污染,这两天,高浓度污水进入内蒙古包头及鄂尔多斯市境内,包头市被迫关闭3个黄河水厂取水口,紧急启动应急供水,确保居民生活用水。

  在黄河干流内蒙古三湖河口段及包头水源地,发生污染的河段水体发黑,飘着泡沫,造成黄河鲤鱼、黄河鲶鱼等鱼类大批死亡。据渔政部门对水质检测表明,含氧量严重不足以及重金属、硫化物超标是造成黄河野生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黄河经常性严重污染,已使黄河特有的23种野生鱼类绝迹。

  据了解,这次污染主要是上游乌拉特前旗的四家造纸厂、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污水所致。监测数据显示,挥发酚浓度超标92倍,高锰酸盐超标12倍。目前发生污染河段的水量较小,仅有每秒100多立方米。为了保证下游沿黄城镇饮用水安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已紧急启动黄河水污染应急监测预案,包头等地启动蓄水池向居民提供安全生活用水。

  贵州省部分县市遭受粘虫灾害

  贵州省清镇市最近发现了大量粘虫。在贵黄高等级公路边的排水沟里,成群的粘虫也正忙碌地来回穿行。当地居民发现这些虫子越来越多,路边的人造草皮已经被虫子侵蚀,变得枯萎了。

  同期 当地居民 这些虫子太多了,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粘虫又名五色虫,夜盗虫,它会给玉米、水稻、烤烟等农作物带来极大危害,粘虫所到之处,玉米等农作物常常在一夜之间被啃噬得面目全非。目前贵州已有800亩农作物遭受粘虫侵害,有关部门正积极组织农技干部,并深入到田间地头组织灭杀粘虫行动。

  广西新铺无缝钢轨 旅客出行更舒适

  坐过火车的旅客也许还记得火车行进时发出的哐啷声,让人感觉特别不舒服。广西柳州新铺的无缝钢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介绍,火车在有缝线路上行驶,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并发出噪声,影响旅客休息。无缝线路就是把钢轨焊接起来的线路,它与有缝线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施工人员在两条钢轨对接部位加入点燃的铝热剂后,缝合处便填满了铝水,冷却过后的对接钢轨经过打磨后变得没有缝隙的钢轨线路。火车开过时再也没有以往有节奏的哐啷声了。柳州铁路局目前已经铺设焦柳、湘桂、黎湛三条无缝钢轨1500多公里。柳州到南宁的无缝钢轨也即将铺设完毕。

  西部自愿者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览

  今年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名单目前已初步确定,7月2日下午,志愿者的部分代表参观了正在北京举行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

  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会现场,学生们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

  重庆面向西部计划志愿者招考公务员

  7月1日上午,近百名国家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在重庆市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全部是服务西部计划期满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和机关应用写作两科的考试后,合格者将进入国家公务员行列。

  新疆沙湾:党员8小时外到社区上岗

  居住在新疆沙湾县三道河子镇塔城路社区的在职党员20多人,最近利用双休日到居民区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咨询服务,吸引了社区许多居民。居住在塔城路社区内的县人民总医院的党员们也组成医疗小分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同期 新疆沙湾县三道河子镇党委书记 吴红 截止到目前,我们三道河子镇11处社区党支部共接收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已经达到期1382人,并根据社区党员的居住分布情况,划分党员工作组。

  在职党员八小时外到社区上岗,形成了党员管理在社区,党员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到社区的良好氛围。

  国家对青海塔尔寺进行抢救性保护

  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青海塔尔寺,近年来得到抢救性保护,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寺庙里还有许多建筑需要加固维修,目前管理部门正在制定一个全面修复的计划。

  塔尔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第二佛陀——宗喀巴就诞生在这里。塔尔寺三面环山,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重要的殿宇就有37座。它们分布在一个莲花山坳里,布局错落有致。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清年间,继承和运用了藏、汉民族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技巧。从1992年开始,国家陆续拨出专款对寺院进行了维修改造,金额超过了5000万元,在长达5年的维修中,对寺院里亟待维修的小金瓦殿,大经堂,宗喀巴殿等做了重点的抢救性加固,大金瓦殿的金顶也得到了重新鎏金。

  重庆大足石刻防雷系统全面完工 

  当前正值雷雨多发季节,为保护文物,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组成部分南山石刻景区防雷系统全面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高17米的铁塔矗立在景区山顶上,屋角、屋顶等易受雷击的部位也安装了避雷设施。整个系统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设立了直击雷和感应雷相应防避措施,确保了文物景区的安全。

  国际有机产业发展论坛在内蒙古举行

  2004年国际有机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最近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专家们就如何改变西部地区耕地肥力不足、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以及如何提升传统农业等课题进行了研讨。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发展有机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期:全球华人有机事业协会秘书长 袁才勇 第一农牧业比较发达,第二没有经过工业化的污染,第三,人们还保留了那种传统的方式方法。

   “四川藏区风情摄影展”在京展出

  由四川省委省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高原彩虹——四川藏区风情摄影展”7月2日上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四川藏区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藏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并反映了四川藏区近年来在交通、通讯和农林牧等行业的发展情况。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搭台 经贸唱戏

  在前不久举办的西藏圣地游暨林芝杜鹃花旅游节期间,林芝地区举办了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订意向性协议45个,超过1000万元的签约项目有12个,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计划到林芝地区投资,投资方向集中在旅游开发,绿色食品加工,农牧业综合开发等领域。

  广西边贸:鲜活农产品免收通行费

  从7月1日起,广西在区内所有公路收费站开辟边贸运输的“绿色通道”,对整车运输的鲜活农产品全部免征通行费,这将大大降低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贸易的成本。鲜活农产品界定范围是时鲜瓜果、新鲜蔬菜以及活的家禽、水产品和鲜蛋、鲜奶等五类。

   “社会工作者”等成为我国新职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颁布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包装设计师”等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

  外贸经营权审批制7月1日起废止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7月1日正式实施。它取消了对所有外贸经营主体外贸经营权的审批,而是改为备案登记制,个人只要按照法定程序去做,同样可以从事外贸经营。

  上海车贷紧缩

  上海出现车贷紧缩的情况。由于资金紧张加上坏账率居高不下,上海的光大、民生、兴业、深发展等股份银行的车贷业务几乎处于全线停办状态。

   “兵马俑”被多种产品抢注商标

  陕西名胜文物古迹多次被抢注商标,记者最近了解到,“兵马俑”再次被抢注,而这一次居然被注册在了抽水马桶、坐便器等产品上。

  家庭旅馆成为海南投资新热点

  据了解,海南全省现有家庭旅馆450余家,截至2004年6月,仅三亚市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经营家庭旅馆的个体工商户就有240多家,拥有近2200多间客房,大致相当于三亚全市酒店客房数的15%。

  山西为中小学生扫除暑期文化垃圾

  暑假将至,山西省将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打击淫秽“粗口歌”和“口袋书”,为放假的中小学生扫除精神污染物,还他们一片文化净土。

  监测表明:藏羚羊已逐渐适应人工迁徙环境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根据电子监测发现,6月22日以来,已有2300多只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藏羚羊已经逐步适应青藏铁路建设营造的人工迁徙环境。

  机动车已成我国城市空气首要污染源

  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表明,70%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很多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广州市获得2010年亚洲运动会主办权

  7月1日晚,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23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中国的广州市成功地获得了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7月1日,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我国参加审议的新申报项目“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顺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复方甘草合剂旧配方被禁止使用

  7月1日起,治疗咳嗽的常用药复方甘草合剂旧配方被全面禁止使用。“复方甘草合剂”必须改名为“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旧配方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酒石酸锑钾”将不允许再使用。

责编:西寻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