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流 (第十集)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6日 16:51)
鲜为人知的吴堡古城给人一种凄凉的美,跨越黄河进入山西,我们来到吉县,因为这里有著名的壶口瀑布。
我们也运动运动,跟这个节奏,每天坐车时间久了以后,觉得腰部和臀部不太舒适,要多运动。黄河入海流,我们昨天晚上到达的山西吉县。今天上午起来这就是吉县县城了,虽然不是很大,但也非常热闹,也赶上今天是星期天,街上有做宣传、扭秧歌的人,老大爷们就比较闲适地坐在马路边晒太阳,也挺舒服的。到吉县,我们是为了去看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离吉县,大概有不到五十公里的路程,但当地人讲都是山路,希望这段山路,不要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麻烦。好,走了。
太漂亮了,你看,光打在那个上面,那是雾凇一样的感觉。这段山路感觉不错,不是特别难走,只是在山背阴的地方,偶尔有一些小的冰雪,问题不大。
沿着蜿蜒的山路,伴随一路美景,大约经过1个小时,著名的壶口瀑布便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我上回到壶口瀑布的时候,是留有遗憾的,当时天降小雨,略显沉闷,今天则不同了,天公作美。再见壶口。
澎湃依旧,怒吼依旧,任何人在面对壶口瀑布的时候,都会心潮起伏,这一路我都是沿着黄河走过来的,在这里似乎一下子感觉,黄河好像把上游积蓄的,几乎所有的能量,所有的沉淀一下子迸发出来,所有的浪花,化作雪沫一样飞扬而去,然后继续向大海奔流。
行程已经过半了,联想到这一路的所见、所感,再面对着壶口瀑布,让我们也来一次迸发,黄河母亲!
壶口瀑布带给人的那种震撼,很难用言语表达,只有亲历见证,才会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黄河一直是中国精神的一种象征,壶口便是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一个符号。跨越壶口,返回陕西,我们来到了黄陵县。
黄河入海流,现在到站陕西黄陵——黄帝陵。
此处我是第一次来,还没有进去,只是拾阶而上,就能够感觉到整个建筑,古朴、大方、很大气,也难怪这里是全球华人祭祖的所在。
黄帝陵面积很大,沿台阶首先进入的是轩辕庙,这里是后人为纪念轩辕黄帝而逐渐修建起来的。整个黄帝陵给人大气豪迈的感觉,新建的祭祖台,让人对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有了一种形态上的感知。而在它背后的桥山之巅便坐落着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
此行我是沿着黄河奔流的线路行进的,现在到达了黄帝陵,黄帝陵从位置上讲,也许跳脱出了黄河的这条线路,但是从内涵上讲,却一定要来。黄河、黄土、黄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非常典型的代表和象征,无论你在哪里,你都会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称自己是黄皮肤的中国人,黄帝陵就在眼前。质朴、简单,就是用黄土堆积起来的一座坟冢,但是中国人习惯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那就是“根”。从古至今,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寻常百姓,人们都要来这里祭拜自己的祖先,对面有一座祭先台,是汉武帝当年来祭拜黄陵的时候所修建的,这种祭祀的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到黄陵来也许是由于身边都是参天的古树,也许是由于自己追加的想象,你会觉得有一种庄严感和自豪感,无论你在中国的山南海北,还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你是中国人,只要你到黄陵来,就一定能收获这种感觉,这是一种寻根的感觉。
黄帝陵里柏树很多,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在这些柏树里面,树龄超过一千年的古柏,就有三万多株。眼前这一棵,很了得,被成为中华第一柏,相传它是黄帝亲手栽种的,到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树龄了,仍然枝繁叶茂。
轩辕黄帝辉煌一生,而他亲自栽种的柏树却历经五千年依然枝繁叶茂,不得不感慨自然之浩瀚。
从黄陵我们一路南下,赶到西安,沧桑与繁荣在这里交汇。著名的法门寺地宫发现之谜,传世的珍宝。欢迎您下集继续收看《黄河入海流》。
责编:赵文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