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频道 > 黄河入海流 > 正文

黄河入海流 (第二集)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8日 13:36)

  这面被称为黄河源头,牛角可以作证。所以世世代代以来,我们都把我心目当中最神圣的一个词献给黄河,那就是母亲。


  美丽的鄂陵湖流出孕育华夏儿女的黄河水,从黄河源头出发,我们首先赶感到的距黄河源最近的玛多县城,玛查理镇。

  早上好,这里是玛多县城,我们昨天晚上就住在这,玛多是离黄河源头最近的县城,但是条件比较差一点,我们比较幸运,昨天找到了号称县城惟有暖气设备的宾馆,住了一宿感觉还不错,就是宾馆的发动机,一振动,搞得我们像地震一样,所以穿着棉服睡觉一晚上,没办法。早晨起来就是这样,下大雪了,黑车变白。

  今天驾驶要小心了,不过行程还是要继续。

  沿着冰雪覆盖的公路,我们继续缓缓流程,我们接近黄河源头,因此估计就有许多可看的东西。

  下雪的感觉不错,现在满目苍凉的景色,当然个人理解,从玛多县城出来,不远就可以看到玛多黄河桥,就是眼前这一幕,很不起眼,我们过来的时候,确认了好几遍,知道的,他应该算是黄河上了第一座桥了,桥下就是黄河水。

  这一带黄河,虽然夹杂了一些冰点,但依然给人以清澈明媚的感觉。架设在黄河上的玛多黄河桥,不仅被灌以黄河第一桥的名誉,它也是通往玉树地区的咽喉要塞。

  经过黄河第一桥,很快便来到了黄河沿县,这也是我们此行第一个遇到的以黄河命名的地方。

  黄河沿地方很小,但自古它就是连接西宁、玉树和玛多的重要驿站。

  过了黄河沿,今天的行程便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计划从玛多县城出发,经过龙羊峡水库,最终到达西宁,全程600公里左右。在高原旅行,往往一天会经历多种气候和地貌的变化,好在一路向低走,身体感觉越来越舒服,路两旁的风光当然也是千变万化。


  龙羊峡是我们此行遇到的我第一个黄河上的水电站,黄河经过1800多公里,在这里由奔腾向下游变成了静止不动的巨大人工河。

  看水就是这样,远近高低总相宜,现在我在龙羊库区,离黄河近了,也低了感觉真不错,水面非常的开阔,有琥珀色的颜色,更有一种高原的气质。可能少了一些奔腾的感觉,那是由于有大坝拦着。也说了一些浑浊的感觉,那是因为携带物比较少。如果绿色的颜色多一点的话,会让人觉得在长江沿岸,不过只要看一下脚下的浪花,就提醒你是在黄河。

  行程到站西宁市,这是我们此行第一次走黄河沿岸的大都会,黄河的一条支流,黄水河穿成而过,很有大都会的样子。这是他的中心广场,很气派。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这里的确是交通枢纽,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气候虽然显得略有一些干燥,但是看看街上行走的人们,能够感觉到这个城市很属实的生活状态和节奏。晒晒太阳也很舒服。

  位于黄河支流黄水河畔的西宁,是青海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古城,据史料记载北宋时便有了西宁州的称谓,取西宁边陲安宁之意,从此西宁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来到这里,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松弛。

  夜色下的西宁有了另外一张面孔,只不过这张面孔,不是用眼睛去看的,是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吃的,好我们现在开始。西宁的小吃在西北一带相当有名,被称为这座城市的英雄本色,小吃夜市当然是热闹非凡,我打算在的这里找一找本地的特色小吃。


  谢谢,香香的,这条街叫小吃街,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一条小吃街。当然了,当地人来,我们这样的游客也来,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到,但是当地人也许喜欢吃四川口味,或者其他地方口味的,但是我们作为游客过来,当然吃一碗地道的青海炒面片,虽然显得朴素但吃好就行。

  西宁特色吃除了面食,品种最多最有特点的,当属肉类。

  手抓肉,老板娘好了吗?

  我点的,肉一炖烂,就看不清楚,这是什么?

  这是排骨,大肉排骨。

  这个羊蹄。

  这些都是我们青海的特产吗?

  算青海,还有羊排。

  谢谢,肉感觉好重啊,我现在知道,为什么这条街叫小心街了,是小心好吃的东西太多,不要把你的肚子撑破了。现在在吃羊肉串。这是有青海特色的羊肉串,你看这羊肉是先用好,在串成串,在上火去烤,真好吃,用我的一个认识的人,他的评价就是真是香死个人啊。舒服,个人建议你,到西宁来一定要吃西宁的小吃。

  塔尔寺是中国著名的藏川传佛寺院,而那里的许多艺术形式,都借鉴了热贡、吾屯佛教艺术的元素,热贡到底在哪到底还保留些什么,请下集继续收看黄河入海流。

责编:赵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