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悬念的传奇人物——徐根宝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27日 16:04
做了多年的足球记者,徐根宝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个充满悬念的传奇人物,“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不升上甲A,就不做足球教练”、“谢天、谢地、谢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豪言壮语以及两次甲A冠军和三次黯然下课是足球迷对徐根宝最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圈里人士对他的褒贬不一,使得我更想接近他、了解他。
预约和徐根宝的采访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他很爽快的答应,只是在我描绘节目的形态是想为他的足球生涯做一个总结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还没有结束呢,我下课并不意味着结束了,我还在继续我的事业呢。”放下电话,我甚至怀疑我是跟一个年届60岁的人通话,但转念一想,其实这就是那个地地道道的徐根宝,自信得近乎自负。
早就听说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风景秀丽,自然气候宜人,但若不是为了拍摄根宝足球基地,也许我们终生都不曾有拜谒的机会。从码头坐上轮渡,在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水路颠簸后,我们从繁华的上海来到了这个颇有江南风情的岛屿。
自从2002年7月在上海申花队下课后,徐根宝一直生活在他的足球基地。
出现在我们镜头中的徐根宝依然自信而练达,现在的徐根宝扮演着双重角色,他既是这个足球基地的总教练又是基地宾馆的董事长,虽然他不喜欢董事长总经理的称呼,但日常生活中,他更多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基地的维持上。在这里的孩子每人每个月只交纳六百元钱的学杂费,在这一百个孩子身上,徐根宝每年都要贴补上两百万元,而维持基地的各项开支和银行贷款的利息让徐根宝必须想办法做到资金上的收支平衡,一年前,徐根宝在基地里建起了一座三星级的宾馆对外营业,足球基地五元钱一张的门票和徐根宝为球迷签名卖书也有不多的收入,所有这些才可以勉强贴补基地的开支。用徐根宝的话说,现在的他要陪游人照像、要给球迷签名、陪客人吃饭,都快成“三陪”了。
基地里有十二块从安徽运来的灵碧石,它们似乎和徐根宝都很有缘分,在基地安家后,这些石头都显示出原本的面目,有得像守门的卫士,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大象,更有一块石头酷似乌龟,徐根宝说,他就是那只石龟,背上驮着一百个孩子,艰难的爬行,但总有一天会迎来成功的时候。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徐根宝的心依然是年轻而自信的,他始终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神圣,而自己肩上有种责任和使命感。徐根宝说,现在的他是十年磨一剑,为2010年的世界杯和2012年奥运会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他期望自己培养的球员中能有像欧文那样的少年天才代表中国出现在世界赛场上。
告别基地的时候,夜深了,从根宝的房间传来了阵阵钢琴声,幽雅的琴声中似乎蕴涵着一种精神和力量,让我们祝福徐根宝,一路走好。(编导:王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