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半个王朝的故事(6集)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5:20 来源:CCTV.com

  三百年前,周边各部对中华版图虎视眈眈,惟独蒙古王公对京都繁华之地望而却步。

  军国大事,陈兵习武;召见诸侯,共驱外辱。康熙大帝一袭圣旨,让历史把机遇和重任同时交给承德。这片富饶的土地,最终回报人们以神秘与传奇。

  1711年,康熙正式命名热河行宫为避暑山庄。从此,避暑山庄以一个奇特的身份登上中国独一无二的政治舞台。君不见,太和殿上,高悬康熙亲题淡泊诚敬牌;阅射门前,演绎乾隆少年得意事。


  几乎发生在这里的每一件大事,都与中华后世的荣辱有关。

  1735年,乾隆皇帝即位后,对承德避暑山庄进行大规模扩建。

  五方寺庙,五种碑文,象征汉满蒙回藏;万树园中,皇帝夜宴,酝酿胸中百万兵。

  平定西北内乱以及蒙古各部的先后回归,使得避暑山庄内的美景更加锦上添花。


  清真寺内,一对精美纱灯竟是香妃遗物;万树园旁,四库全书的藏书地竟源起江南。

  在西藏活佛六世班禅来京的两个多月里,乾隆高兴得连续举办十天大戏,四次大宴,招待这位不远万里而来的圣僧。

  西藏活佛,在北京享受到了世所罕见的殊荣。

  1793年,英国人700人的使团远涉重洋,来到大洋彼岸给乾隆皇帝庆祝80寿辰。谁知未尝见面,先遇礼仪之争。


  身负特殊使命的英国使臣是否对这个拥有3亿3千万人口身家的皇帝实行跪拜礼,至今仍是一个谜。60年后,当英法联军的炮火叩开京城的大门时,乾隆的后人是否想象得到,这个当年的“小国”,竟改变了天朝上国的命运。

  因为一个“避”字,承德避暑山庄成为清朝皇家的临时避难所。

  烟波致爽殿上,空谈先皇祖训,咸丰成为大清帝国有史以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第一位皇帝。

  内帷深宫中,酿出宫廷政变,慈禧太后重掌武则天之后悬空千余年的半壁江山。

  繁华不在的避暑山庄,再一次用沉默和揣度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责编:肖阔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