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后缀

央视国际 (2001年11月30日 15:59)

  一晃,我到《东方时空》已经五年了。

  一千八百二十五个日日夜夜里,有着很多的记忆。在我的记忆中,这几年,有关《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报道不计其数。有说《对方时空》是一场新闻革命的,也有说《东方时空》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也有说《东方时空》的成功靠的是机制的灵活,等等,等等。

  也许是因为身在其中的缘故,我深信的一点是,只要一件事需要不止一个人去干,那么这个集体必须是极具凝聚力的、朝气蓬勃的,否则便没有成功。《东方时空》的现实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东方时空》和后来壮大的《焦点访谈》起步时队伍是年轻的,平均年龄三十多一点。当然,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又都老了几岁。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的是一个目标——电视新闻。每个人的加盟,奋斗甚至离开,都有一段故事,而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可能有着难言的酸甜苦辣。

  虽然每一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相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拼命工作,然后再拼命地玩。平日里,天南地北,各忙各的。有的下乡,有的出国;有的穿梭于各机关之间苦做文章,有的则使出浑身解数琢磨怎么曝光。偶尔赶上大的节日,栏目组领导也会安排大家聚会一起,以调节大家紧张的状态。每次,这样的聚会最终都会以喝倒一片而告终。

  “盖导”是安排这种聚会的一把高手。他每次都会想出些极邪乎的点子,把大家乐得前仰后合,也把聚会气氛搞得极为热烈。记得有一次聚会是安排大家到一家餐厅聚餐,席间要抽奖。奖品很丰富。“盖导”又想了一个主意。他让人把每一个奖品用彩纸包起来,上面再放上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一个小纸条。每张小纸条上都附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获奖人照办。

  (一九九六年一月,《东方时空》一千期纪念活动图片)

  抽奖时,抽到了我手里的号。我喜出望外,因为以前在各类摸奖活动中我向来只是看着别人把一个个诱人的礼品瓜分殆尽,而我只能在一旁跟着喝彩。这一次终于轮到我了!我美滋滋地走上了台,耳边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名言:EVERYDOGHASITSDAY(每一个人都会有走运的那一天)。

  主持人发给我一个笔记本大小的奖品,上面当然也有一个小信封。我打开信封,里面小纸条上写着:“请当众高声朗读以下内容——打开你的奖品。”我打开了奖品,里面是一个纯牛皮的高级钱包。钱包里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现在,从你自己的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一百元钞票(如没有,要当场向别人借),把它放进这个奖品里,然后走到你右边的第一个异性那里,双手将奖品交到这个人手里,同时大声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啦!”

  在大家的狂笑声中,我捧起刚刚到手的钱包,依依不舍地把它连同我自己的一百元送给了我那个桌上唯一的一位女性。

  (演播录像之前图片)

  不管怎么说,在那些个紧张的日子里,多亏有了这些开怀大笑的时刻,大家才能情绪饱满,互相之间也都很体谅。采访过程中偶尔有点小摩擦,也都能一笑了之。

  《东方时空》、《焦点时刻》还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集体。我们内部的业务刊物《空谈》(取自《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最后一个字,意为反道行之)每一个星期都会登出在这个星期过生日的人的名字,并且在后面还要附上一句特温暖的话:评论部全体同仁祝你生日快乐。当然,如此之外,每一个过生日的人还会从我们的秘书那里领到一份精美的礼品。这个做法坚持了五年,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

  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东方时空》迎来了开播两周年的生日。为了答谢观众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同时也算是一次我们自己的回顾,我们制作了一期《东方时空》特别节目——《我说东方时空》。节目中有一段反映了我们的记者到处奔波的情景,最后一个记者是我们《焦点时刻》的编导李媛媛。节目里交代了她只身一个人在北京工作,儿子在东北,两年来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时间回家的情况。同时还告诉观众,媛媛最近终于抽出时间回家探亲了。在最后一个镜头,画面突然掩黑,屏幕上用一个小行白字醒目地写着:编辑部留言:媛媛,辛苦了!

  节目播出的时候,媛媛正在东北老家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当她和家人看到这里的时候,禁不住潸然泪下。后来媛媛告诉我们,就是因为那段编辑部留言,她当时发誓,永远也不会离开《东方时空》。

  那是我记忆里我们唯一一次讲述我们自己故事的节目。

  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为此付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的事情。看到有那么多的观众关注我们的节目,这已经是最大的安慰。我们《东方时空》有一句口号:真诚面对观众。这是我们的心里话。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没有观众的支持,就没有我们;没有观众的关注,就没有我们的事业;没有真诚面对观众的心态,也就不会有《东方时空》五年来的辉煌。

  愿我们永远拥有这一份真诚吧,也祝福我们的《东方时空》!

责编:复苏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