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大舞台

央视国际 (2003年03月13日 16:24)

  到过保定的人也许都知道,在保定的老城区中心有一个气势雄伟的古老建筑—“大慈阁”,紧挨着大慈阁的是一个老影剧院,叫大舞台。它的前身原本是一个始建于1919年的老戏园子,很多名角儿在这里粉墨登场。在那时,保定府的大舞台可是远近闻名票戏的好地方。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发展成了一个影剧院,是国家事业单位,也是当时保定市最热闹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来,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曾经红红火火的大舞台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在为自己的生存尝试着各种各样的经营之道,从影剧院到舞厅、餐厅,电子游艺城。即便如此,这个昔日高朋满座的大舞台终究还是没能摆脱日渐萧条的困境,从1997年开始,这个国家事业单位就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片中的主人公师金魁是大舞台的第三任经理,为了使大舞台走出困境,2000年,他说服建筑公司垫付500万资金重建大舞台,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准备将大舞台从一个事业单位转变为股份制公司。重建期间,师金魁给职工们放了长假,每个月只发一半的工资。在职工们放长假的那段日子里,师金魁并没有闲着,开始筹备转制。2001年,大舞台用国家欠职工2003年工资和国家给职工的一次性解除事业单位身份的安置费买回了土地使用权。这就意味着大舞台的转制即将开始。日子一天天在人们的期盼中过去,新的大舞台也初具规模,那些老职工们常常会到工地上走一走看一看。邓宝银就是那些常来工地看看的老职工之一,对于改制,她虽然还有很多疑问,但她也是最关心这次改制的人。邓宝银的家里只有她和一个上大学的儿子,家里的日常开支和儿子的学费全靠她一个人的工资来负担。在单位放长假的这段时间里,邓宝银在一个洗浴中心做服务员,用打工的收入贴补家用。她说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能重回大舞台上班。

  2001年10月,长假终于结束了,师金魁在大家上班的第一天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动员会,和大家商讨着股份制的实施,商讨着生存的问题,生存是大舞台老老少少心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召集人,师金魁心里的沉重没有人知道。以后的这些天,对于邓宝银,对于大舞台的所有职工来说,都是不平常的,他们将要面临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转变。大舞台的改制已经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

  改制能否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既然是股份制,就需要大家参股,以前欠发大家的工资作为每个人的原始股,还需要认购50万的现金股作为启动资金,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要从自己的腰包里掏1万5千元,可是几年没发工资,大家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认购,师金魁也没有把握。经过两天的讨论,多数人同意按原始股的25%认购现金股,师金魁最多需要认购5万8千元的股,邓宝银要认购3万8千元,认购最少的也需要几千元。如果没有能力认购,就卖掉自己的那份原始股,为了顺利启动改制,师金魁让大家申报一下,愿意认购多少股份。然而统计的结果却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困境,除了和另外一个人是全部认购外,其他的人都没有能力认购自己的那一份。这些在大锅饭体制下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职工们对于陌生的股份制还保持着他们的警惕性。面对眼前的诸多问题,师金魁举步维艰。于是第二天,他进行了民意调查,按照大多数人同意的办法,选出了十名董事会候选人。经过投票,师金魁当上了保定市大舞台娱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大舞台的施工已经接近尾声,略显兴奋的股东们开始讨论新建大舞台项目的设立、财务和退休等相关的细节。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开舞厅,有的说开影吧,有的说开棋牌室,各种说法都有,却没有一项最终能说服大家。当他们第二天再次讨论经营项目时,正好一个搞娱乐项目的厂家要来这里看看,这似乎给师金魁他们带来了一些希望。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保定下了那一年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把大舞台人们的所有良好的愿望都带到了2002年,这一年他们的生活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谁也不知道。他们不停地为新建大舞台努力着。新年刚过,师金魁他们打听到北京有一家公司专门介绍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投资,于是,专程赶到北京,希望这家公司能为大舞台找到一个投资人。

  眼看2002年春节就要到了,所有关于大舞台发展的希望好像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有些遥遥无期了。关于北京投资的事没有任何结果,而大舞台这边又遇上了新的问题。这座新建的楼没能通过消防管理部门的验收,他们必须再增加一套消防设施,否则公司不能运转,但这套设备需要39万,对于大舞台来说,39万是个天文数字,师金魁他们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燃眉之急。

  看着空空如野的新楼,作为董事长的师金魁一筹莫展,实在没办法,师金魁再一次召集大家开会,虽然有人提出大家集资50万共同度过这个难关,但股东们都没有响应。于是大家又放假了,连每月一半的工资也停发了,这次的长假对于大舞台的人们来说是既漫长有短暂。

  2002年3月,春节刚过,师金魁再次召集股东代表大会,向大家说出了大舞台能走的惟一的一步棋,就是整体转让。不管人们怎样牵挂,怎样不舍,转让似乎成了大舞台惟一的出路。这个曾经歌舞升平的戏园子,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究竟会有怎样的归宿?那些为大舞台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们何去何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事供稿)

责编:复苏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