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拉勾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4日 16:20)
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国家,手指角力这项运动有着悠久的传统,设立比赛的历史也有几十年了。手指角力其实就是中国老百姓常说的拉勾,拉勾作为一种竞技活动最早出现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每年丰收以后当地人都会一边喝着啤酒狂欢,一边和朋友们拉勾,比比谁的力气大,逐渐的,拉勾的方式开始规范化,演变成为了手指角力大赛。比赛的前夜仍然保留着狂欢的传统。有多年历史传统的阿尔卑斯山区国际手指角力大赛在2002年首次迎来了一位中国选手。
这位来自辽宁西丰县松树乡的农民叫于保森。于保森其实是个手艺人,瓦匠活做的不错,也挣了一些钱,但是,他把挣来的钱和能够挣钱的时间全都花在了拉勾这件事上。自从迷上拉勾以后,于保森就想尽一切办法来锻炼手指的力量,就连压水浇地,他都特别留意练练自己的勾力。在他家的小院里,于保森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自己做了很多健身器械。就这样,他的身板练的不错,手指的勾力也越来越大。十几年来,于保森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和近万人进行过拉勾较量,但从无败绩,可谓是“勾遍天下无敌手”。就这样,周围十里八村已经没有他的对手了,于保森便开始走出家门,到全国各地寻访与他能够过招的大力士。2001年秋,正在院里干活的于保森,忽然听到屋里的电视传来了在德国巴伐利亚举行手指角力大赛的新闻。从此他的生活象注如了兴奋剂,从那以后,他开始四处打听、到处询问,怎样才能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拉勾比赛。他到过铁岭市体育总会、辽宁省体育总会,后来还到了北京国家体育总局。跑了大半年,始终未能与德国方面取得联系。就在他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遇到了沈阳电视台的体育记者朱挺。朱挺是个出了名的热心人,他被于保森这种朴实而又执着的精神所打动,于是朱挺请自己在德国工作的朋友帮助联络,经过几番周折,终于与比赛的组委会取得了联系。很快,于保森就收到了比赛组织者发来的邀请函。作为一个农民,能够有机会代表祖国出国参赛,于保森感到无上荣光。2002年8月21日,于保森终于踏上了前往德国的飞机。
这次在德国的斯达尔小镇举行的第25届国际手指角力大赛,吸引了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很多国家的大力士,比赛按体重分为九个级别,每个级别决出一个冠军。奖品除了奖杯、奖状之外,获奖选手还可以任选一件劳动工具作为纪念。于保森是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选手,这也是这项比赛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来自亚洲的选手参赛,自然引起了人们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德国电视台还对他进行了专访。但由于第一次参加比赛,对比赛规则和比赛方式都不够熟悉,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最终,于保森获得了80公斤级的第十一名。
这次来德国参赛,不仅仅满足了他多年来想要参加比赛的愿望,而更重要的是,他因此而萌发了要把这种比赛形式带回自己家乡的想法。
2002年11月,在辽宁的西峰县郜家店镇松树村,人们也要举行一场与欧洲的手指角力大赛相类似的拉勾比赛。比赛的发起人就是于保森。拉勾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但是做为一项赛事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出现,而更有意思的是比赛获胜者的奖品,获得冠军的选手将得到一头大黄牛,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奖品分别是一匹骏马和一只肥羊。比赛的消息传出后,不仅吸引了方圆百里的许多农民朋友,而且还吸引了奥运冠军丁美媛、举重名将才力等体育名将来参加比赛。
这次拉勾比赛吸引了来自沈阳、铁岭、长春以及河北等地的100多名选手前来参赛。比赛分为60公斤、70公斤和80公斤、90公斤以上级四个级别来进行。与德国的手指角力大赛不同的是,这次中国的拉勾比赛还增加了女子组的比赛项目。最终,奥运举重冠军丁美圆轻松夺冠。而男子组的比赛相比之下却争夺的异常激烈。
比赛中获得各个级别的冠军,还要再进行梯次挑战赛,产生全场冠军,由全场冠军挑战于保森,决出最后的总冠军。
目前,于保森正在积极争取使拉勾这项运动列入全国农民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他还在筹划今年5月举行第二届全国拉勾比赛,从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8月在欧洲举行的手指角力大赛。(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事》栏目)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