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超越无声的世界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21日 16:11)

  这是一群有着明亮眼睛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依靠眼睛认清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恶,但却听不见风声、雨声、读书声……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也许是命运的捉弄,虽然和同龄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却不能用声音表达眼中变化的世界,还要用稚嫩的心灵承受他们不该承受的无奈和沉重,然而在这无声世界里,他们的生活却是多姿多彩的。这是一群就读于上海市第一聋校的孩子们,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他们失去了听力。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多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人数最多,达205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多。在1987年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仅7-15岁的学龄残疾儿童就有650万人,0-14岁的听觉障碍儿童跃约有86万人。截止2000年底,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39所,在校学生近38万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7%。有着60年历史的上海第一聋校就是那些特殊学校中的一所,全校有239个聋哑学生,分为一年级至九年级,和其他学校一样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几十年来,众多的聋哑孩子在这里学会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交流与沟通,也学会了独立生活。

  耳聋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在优化的教育环境中,他们自强不息的冲击拼搏欲望是一般健全人所不及的;由于丧失听力,耳聋学生观察事物比健全人更专注;惊人的模仿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掌握一技之长。为了培养聋哑学生的灵敏度和平衡能力,学校常常组织学生们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的独轮车渐渐练出了点名堂,2000年,聋校的郭文枭代表上海在北京举行的第10届世界独轮车锦标赛上获得金牌。郭文枭的金牌让小同学们兴奋了好一阵儿,也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不,他们在练习独轮车后又迷上了学校开展的新的体育活动——射箭,这可是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同学们很快就投入到了艰苦的徒手练习中去了。为了规范动作,学校特意请来了上海射箭队原队长指导孩子们训练,并带来了他们盼望以久的弓箭。一把参加比赛的弓比有的小同学还高出半个脑袋,想要拉开它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了,既便是像郭文枭这样的大同学,就是使出全身的气力,也只能把弓拉开一点。训练结束后,郭文枭和同学们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终于以十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副练臂力的拉力器。

  在聋校上学的孩子,有的家远平时就住在学校。孩子们无法用电话与外界沟通,读家里的来信就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晚上,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分享分享读信的快乐,聊一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是他们每天必修的功课。他们有着正常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正常孩子一样的渴求和向往,但他们要付出比正常孩子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和辛苦来面对所有的问题和难题。

  聋校的射箭队终于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出发了,他们参加的是上海市青少年射箭比赛,比赛是聋哑人和正常人同时进行的,聋校的孩子们射出的每一箭都要比正常孩子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在艰苦枯燥的训练中,他们寄托了美好的期望,付出了健全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也带来了追求美,创造美,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动力。比赛之后,孩子们说:“不管今后遇到什么困难,其实都和射箭一样,基本功最重要。在学校,他们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心理的脆弱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总有一天,他们长大后,要离开学校离开爸爸妈妈,面对的是社会和独立的生活,他们要超越无声的世界,找准生活的靶心勇往直前……”

责编:复苏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