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后海的故事

央视国际 (2002年04月17日 15:41)

  在北京的市中心,北海公园北面,有一处什刹海。当地的人们以银锭桥为界,把它分为前海和后海,新世纪的时候它成了北京第一个开辟胡同游览的地方,所以直到除夕这一天仍有人在这有七百年历史的老居民区游览,烟袋斜街上的老住户朱家人和往年一样,在热热闹闹地守岁。朱奶奶养育三个儿子和四个闺女。今天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过年,甚至连远在香港工作的大儿子也赶到了。2001年在这熟悉的情境里慢慢走近了。

  后海的对岸,老容一家正在吃饺子。老容是河北三河人,12年前他和妻子在后海边开了个小卖部,从此就在这个地方扎下了根,妻子守店老容在外干装修,他们一年大部分收入用来供两个女儿上学,现在大女儿萌萌读初二,在北京上寄宿学校,小女儿春则还放在老家上5年级。

  大年初二,老容带着大女儿萌萌回三河老家接小女儿春颖来北京过春节。春颖打小在老家和奶奶一起长大,这里有她最要好的朋友和从小看着她长大的街坊邻居。对于在北京后海的家,她反而有点陌生,她还不太习惯和老容亲近,甚至不愿意大声叫他爸爸。

  2001年的春天到来了,在后海每一天都会增添一些新鲜的绿色,来这里踏青的游人渐渐多了起来,朱奶奶家的儿女们又凑到了一起为她庆祝75岁的生日,一家人这么热闹的聚会是朱奶奶最快乐的时候,平常时候儿女们的工作都很忙,她平时最经常的娱乐就是和后海老街坊们打麻将。但孩子们建议朱奶奶应该多做户外活动,不应成天闷在牌桌上。

  每当聚会结束后,朱奶奶又回到日常的平静生活中。虽然早已经习惯了每天都有雷打不动的牌局,但是考虑到身体状况,朱奶奶还是接受了孩子们给她提的意见。离开了牌桌,朱奶奶觉得有点寂寞。春天的后海景色宜人,湖畔小路上常常能见到朱奶奶推着一辆小车散步的身影。有时候她会在银锭桥头坐很长时间,不知道她是在看现在这里人们的生活,还是在回想过去的日子。以前的后海可没有现在这么热闹,那时候每逢黄昏时刻站在银锭桥头可以一直看到西郊的燕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

  在朱奶奶家斜对面,烟袋斜街的广福观里住着一户更老的人家。他们的父辈就生活在后海,到今天有70多年了。朱志成和他的妻子冯葆珍都退休了,今年夏天他们计划去看远在美国的独生女儿朱岩。这是他们第一次出国。

  出国前,他们在自家院里吃了出发前的最后一顿炸酱面。朱老大最好喝酒,但是怕老伴儿说他,总是偷偷地一个人躲在厨房里喝一点儿。他总说自己有点儿紧张。

  700多年前,元大都是当时最具国际性的都市,后海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日渐繁华。700多年过去了,为了恢复胡同文化,迎接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政府决定拿出2000万改造有数百年历史的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正式动工了,这条古老的街道一下子变得嘈杂起来。施工并没有改变这条街上居民们的生活节奏,人们依然从容平静地走在日常生活的轨道里。

  夏天到了,老容起得很早,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顾养在房顶的鸽子。今年夏天老容很忙,他接到一个装修的活儿,帮一个画家把大杂院恢复成老四合院的样子,这似乎也是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复古,从传统中去寻找生活的趣味。老容的大女儿萌萌放暑假了,除了学画画,她更多的时间是留在家里,帮妈妈照料小卖部的生意。偶尔她也会想念远在三河的妹妹春颖,不知道这个暑假她是怎么过的。转眼就是北京的盛夏了,烟袋斜街的改造也很快进入了尾声。

  这个夏天,朱奶奶的生活忙碌起来,她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放暑假的孙女润润身上,生活开始变得不孤单了。但是她又多了另外一桩心事。最近朱奶奶的眼睛不太好,她总是抱怨连晚报都没法看。虽然总是念叨着要作手术,可她更担心自己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手术以后的效果会不理想。

  盛夏,朱老大和妻子又回到了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看看录像,想想他们的女儿和在美国的日子。

  老容终于抽出空儿,回老家去接小女儿春颖来北京过暑假。走的时候,老容还带了两只鸽子,他说他的鸽子能从三河老家飞回后海。老容从老家回到北京,他和妻子每天辛苦工作,盼着有一天能给两个女儿创造更好的环境,他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生活在北京,接受良好的教育,比自己过得更好。对于女儿的不理解,老容有点儿无奈地接受了,因为他觉得女儿总会长大的。

  住在后海边的人们,依然继续着他们的生活。朱奶奶家正在装修,准备开一个越南饭馆,她从后海搬到了女儿家的塔楼里;老容依然忙着帮人装修的活儿;朱老大和妻子盼着女儿圣诞节回北京,和他们团聚。(编导:施润玖)

责编:复苏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