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足球》(1)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20日 15:35)
东方时空《纪事》追踪一年,精心推出五集特别节目,展示中国足球出线前后足球、米卢、记者间的微妙关系
第一集
2001年10月7日,中国足球终于实现了进军世界杯的梦想……,我们记录下了,我们这个民族对足球的感情,为了期待这个光荣的时刻,我们用了44年,我们曾经6次倒下去,但每次,我们都勇敢地站了起来,几代人不屈不挠的努力,使米卢和他的队员们成为完成中国足球理想的梦之队,我们终于可以真实地体会和享受足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但就在半年前,很多人都不相信、眼前的这支中国国家队会创造奇迹,实现我们的梦想。
2001年4月9日,国家队正式在昆明红塔体育中心集中,准备即将开始的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各路足球记者也尾随而至,准备采访这个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时刻,大家在彼此交换着知道的信息。
国家队终于从酒店对面的别墅里出来了,他们今天要在酒店里召开迎战世界杯的誓师大会,对记者们而言,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誓师大会有什么保密的必要,但越是神秘的事情越可以勾起人们了解内情的欲望,被推拒之门外已经是足球记者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互相拍摄自嘲一番,而就在小组赛中间,记者汇聚的这个酒店里曾经发生过一件离奇的事……某夜,突然莫名其妙地有风声传来,说中国队出大事了,但谁也说不出来大事是什么。几乎所有可能来这儿采访中国足球队的记者,80%都被人问过,谁也说不出这个大事是什么,消息的来源不明,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知道国家队出了大事,但具体是什么事却没人知道,直到后来国家队得知了这个情况,出面辟谣,才有人说,是几个记者之间的玩笑被放大了。越来越多的假新闻和对国家队的猜测性报道,让中国足协的管理层在对待媒体的问题上越来越谨小慎微。
米卢蒂诺维奇,他喜欢别人叫他的名字“博拉”,但记者们都习惯叫他“老米”或者米卢,这个57岁的南斯拉夫老头,在最近的20年里,他总是带领着本来并不被别人看好的球队,给世人惊喜,1986年,他带领墨西哥队打入世界杯决赛的前8名,1990年以后,他分别率领尼日利亚队、美国队、哥斯达黎加队进入世界杯决赛的前16名,有这样成绩的人在全世界也只有两个,因此他被世界足球界称之为“神奇教练”,老米刚到中国的时候,人们对他寄予了厚望,但是蜜月很快过去了,随着中国队在备战世界杯的一系列热身赛中负多胜少,但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他的耐心,尽管老米多次表示:愿意输掉这些不重要的比赛,来换取世界杯的出线,但人们开始怀疑他的能力,两家发行量都超过200万份的专业足球媒体,更是在老米的问题上针锋相对,从老米的训练方法、技战术思想到老米的性格、接人待物、甚至生活作风,都成为争论的话题,在集训开始的时候,反对老米的声音占了上风。
马德兴,他是第一个质疑米卢的记者,很多人也认为他是倒米群体的领军人物,但他自己并不承认,在老米上任的时候,马德兴曾经发誓:中国队不出线、他就不剪头发。
李响,足球记者群体中有非常争议的人物,因为只有她,可以从米卢的口中得到别人无法得到的独家新闻,应该说她是中国记者当中最了解米卢的人。
对米卢来说,快乐是真实的,因为每次他都是成功的人,而对中国热爱足球的人来说,快乐是奢侈的,因为有很多次都是在梦想即将成为现实的最后时刻,悲壮而又戏剧性地看着本来属于自己的快乐、写在了别人的脸上,中国足球44年的悲剧情节,已经很难让人相信足球会带来什么快乐,但每次,热爱足球的人们都会期待奇迹的发生,这对头上顶着“神奇教练”光环的米卢来说,才是真正的压力,但他总是说:“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在国家队开始集训的第二天晚上,上海有线电视台《足球纪事》栏目,不惜工本,在红塔基地的宾馆里向上海地区的观众,现场直播对国家队中方教练金志扬的专访,在直播结束的时候,金志扬对主持人采访的问题和内容有意见……
按中国的属相,老米属猴,大家私下间都说,这老头比猴还精,无论你怎么变换方式去套他,他都不会告诉你他真实的想法,他不希望别人了解他,而李响是米卢唯一的记者朋友……
每天各种媒体和互联网的体育版,都充满了对米卢和国家队的各种态度的报道,这些文章大都出自训练场边的那群记者,这些文章每天都在影响着人们对中国足球的态度。
无论别人说他什么,老米既不争论、也不辩解,媒体对他的攻击对他没什么实际的效果,也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方式,米卢还是米卢。面对越来越多的对自己不利的报道,老米偶尔也会通过李响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2001年4月17日,米卢和中国国家足球队带着人们对他们的怀疑和不信任,以及支持他们和反对他们的记者一起离开昆明前往西安,踏上了第七次冲击世界杯的征程。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