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宾护卫队
央视国际 (2002年09月11日 15:28)
每当有外国元首访华的时候,住在长安街沿线及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北京市民,常常能看到外国元首所乘坐的高级轿车四周,总是围绕着一支白盔绿衣驾着白色摩托车的部队,这支训练有素的摩托车队就是我国唯一负责外国元首访华的礼仪警卫部队——国宾护卫队。
国宾护卫队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1984年7月12日正式成立,主要担负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机关执政党领袖的摩托车护卫任务。十几年来,该队官兵不分严寒酷暑先后完成了437位外国元首的1481次访华护卫警务,出动车辆16291次。他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过硬的思想作风、娴熟的驾驶技术,向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展示了中国武警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国宾护卫队队员都是从摩托车技巧队中选拔出来的,选拔的条件非常严坷:首先是政审过关,即思想上要合格、作风上要严谨、素质上要过硬;第二是身材过关,即身高最低不能低于1.78米,体型必须不胖不瘦;第三是反应能力过关,即观察勤务中要准,判断情况要快。能过得了这三关,才有可能进入国宾护卫队。
进入了护卫队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将与严酷的训练为伴了。
坐姿训练是基础训练,无论寒冬酷暑,队员们每天都要全副武装地在摩托车上坐3小时以上。夏天,室外温度37℃,地表温度51℃的情况下,队员们依然要头戴白盔,身着厚厚的制服,脚登高统靴,将腰杆挺得笔直坐在摩托车上,就连脖子甚至眼睛的视线都不能有一丝歪斜。
一名合格的护卫队员,必须具备超强的体力与耐力,推车训练是新队员的必修课,每人每天都要推400公斤重的护卫车跑25公里以上,像这样的训练,每个队员几乎都达到了身体的极限。新队员朱刚对这样的训练还不太适应,推车跑的速度越来越慢,转弯时车子不慎倒下,筋疲力尽的朱刚连扶了几次才将车子重新扶正。
护卫队员首先要掌握的驾驶技术,是起步车速不能低于60公里,前后距离必须保持3米。训练场上是露天的黄土地,摩托车驶过的时候黄土漫天飞舞,视线极不清晰,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护卫队员每天要驾车行驶100多公里,而且还要保持头脑清醒,能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虽然训练强度超大,但国宾护卫队战士们的伙食标准和待遇与其他武警部队一样,都是三菜一汤。每天吃过午饭的午休时间,除了值日的战士要仔仔细细地打扫营房外,其他战士或是睡个午觉,或是看看书听听广播。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卫队员,要经过4年的艰苦训练,大小37次严格的心理测试和技术考核,淘汰率为60%。这天,新队员朱刚所在的排全排集合,排长宣布,经过中队研究,二班的朱刚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后勤战线的炊事班工作。尽管排长在宣布中队的这一决定时,首先肯定了朱刚的优点,并再三强调后勤战线也是保障护卫任务圆满完成的必需,目标是一样的,只是分工不同,但朱刚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搬离二班营房时,还是不停地掉眼泪。
朱刚调到了炊事班,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开始了工作,而他往日的战友们依然在进行着艰苦的训练。
路面训练包括多中技巧练习,但最重要的是培养护卫队员在执行护卫任务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必须具备牺牲自己保证完成任务的精神。
2001年7月26日,上级决定国宾护卫队第2、3、4代护卫车共28辆退役。送走退役车辆这天,护卫队队长施霞光亲自召集全队战友,给大家做思想动员。
施队长:“14年,从咱们中队组建以来,这车就始终跟着咱们这个中队,完成了多少次勤务?454位总统都是由它接过来的,也就是咱们每个护卫队员用它完成了多少次勤务?16764次护卫任务。所以说,它干干净净地来,让它干干净净地走。既然离开咱们这个中队,把车推出来之后,要把它很好地擦干净。咱们这个护卫车伴着我度过了13年,也伴着咱们的护卫队员度过了13年,多少护卫队员都是从它身上培养出来的。”
这批护卫车和护卫队员朝夕相处,有着深厚的情谊,每个护卫队员都舍不得战友的离去,退役车被拖走的那一刻,所有护卫队员同时敬礼,目送战友的离去。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