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舍鼎:读了有关骨髓捐献的文章很受感动,但也颇为担心
央视国际 (2001年09月17日 14:03)
东方时空《纪事》:
您们好!
前些日子看了您们发表在《中国电视报》2001年第32期的一篇文章,很受感动,但也让有些同志颇为担心。宣传材料上写的是:抽出捐献人血液,滤出造血干细胞后,再将血液回输本人。而“骨髓移植倒计时”为:“1000毫升左右的骨髓血就能救活一名白血病患者”、“这个女孩给你捐了1280毫升的骨髓,这么多,生命太来之不易了。”
据有关材料介绍,一次献血不能超过400毫升。无偿献血、义务献血一次只200毫升。虽然我们都非常愿意让我们的血液在另一个生命中得以延续,但不知1000毫升的骨髓血会给我们这些40岁左右的中年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读者舍鼎
2001年8月10日
回复:
请您不必担心,我栏目的节目介绍文章之所以提到“1000毫升左右的骨髓血就能救活一名白血病患者”、“这个女孩给你捐了1280毫升的骨髓”等字句,是因为片中的主人公是采取直接移植骨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的,而现在普遍采取的捐髓方式,是痛苦更小、效果更好的分离造血干细胞方式,即您在宣传材料中介绍的方式,所以您不必担心。
另外,如果我们的节目介绍文章造成您及您的同事、亲友对骨髓捐赠的畏惧,我们在此表示歉意,并请您放宽心,中华骨髓库的建立需要您及您的朋友这样的志愿者。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