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将天地钟秀会聚,雪山,则将天地相融。山里的人对雪山顶礼膜拜,他们认为雪山是众神住的地方,转山、转湖仪式体现了他们对神山圣湖的崇拜和对自然的敬畏;对于山外的人,雪山是回归自然、追求个性的绝佳场所,更是现代探险、登山运动的终极目标,无数登山者朝圣般地来到雪山脚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梦想,也是一种挑战。
在这里,也有一群勇于挑战自我的爱山人。他们都是经过10多年寒窗苦读考入清华的普通学生,但是每年暑假,他们都会去一个离学校很远的地方,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一个似乎遥远而又并不遥远的梦。
一次次登顶记载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在一次次与山的对话中,他们也更加成熟。这群年轻人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团队——清华大学登山队。清华登山队是我国成立最早、水平最高的学生登山团体之一,但是作为业余的学生登山队,他们却常常会遭到质疑。
当2002年北京大学的五名登山队员登山遇难时,这种质疑的声音更加响亮,他们被描述为一群冒进而又缺乏专业知识的叛逆青年。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去登山,更成为了当时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去年,清华登山队的一名队员在攀岩比赛中不幸遇难,也使更多的人为这支队伍担心起来,如果今年登山,他们再出什么意外,队伍将会面临解散,这给今年的攀登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今年,他们将要攀登的是颇有难度的念青唐古拉中央峰,海拔7117。
这位正在给队员做演示的同学就是今年登山队的队长曹雪征,而在登山论坛上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和雪山更亲近的名字:时雪。作为队长,时雪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从今年三月,登山的准备就开始了,15名登山队员将从40多名参加集训的同学中层层选拔。集训包括体能训练和技术讲座,是整个登山准备过程中最核心、也是最艰苦的部分,训练为期五周,极其严格,被同学们称为“魔鬼训练”。
万米长跑:男生10000米,女生8000米,每天进行 周末加量
攀岩训练:没有达到攀岩及格线就意味着取消登山资格
负重爬楼:40公斤砖头 20层高楼 上下10趟
素质训练:锻炼身体柔韧性、协调性
技术讲座:登山技术培训,应对高山突发情况
负重拉练:每个周末他们都这样度过
队员们正在模拟制作一种特殊的滑轮组,当队员在雪山上结组行军时,如果一旦有一个人掉入冰裂缝里,利用这个系统,其他队员就能用比原有多七倍的力将遇险的队员救上来,
而他们学习这项技术,还缘于一次偶然的经历:
每次登山,队伍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队员们训练也相当刻苦,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专业水准,但是也有很多东西他们无法回避。意气用事、急功近利是他们经常听到的评价。
而队长时雪还要承受更多外界对队伍的怀疑,最近几天学校要专门为登山的安全性开一次听证会,这让时雪更加忙碌,但是几名他看中的主力队员却因父母的反对陆续退出了集训。
不过登山确实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尽管非议颇多,但是在这支集训队里,你会看到很多体格弱小的女生,新闻系女孩康雯萱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也曾在登山和学业之间犹豫过,甚至还去找过心理辅导员,不过最后那个辅导员却差点被她说服一块去登山。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康雯萱付出了很多。一个矮小的南方女孩,却要背上重达自己体重一半的背包,即使有时高密度的训练已经让她无法忍受,但是她也默默坚持。由于课程较忙,不能保证每次训练都能参加,但是在没课的时候,她会自觉地把所缺的训练补上。
集训虽然艰苦,但是苦中自然也有乐。几周的朝夕相处,队员们看上去更像是一家人了,每次训练后的放松,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随着集训接近尾声,队员入选的形势也日渐明朗。登山队里有三个名额是留给女生的,她们主要负责大本营的后勤工作,不会有登顶的可能,然而参加集训的女生却很多,竞争非常激烈。
今天是最后一次训练,所有集训队员来到北京西郊的阳台山进行负重拉练,阳台山的海拔只有1000多米,根本无法和海拔7117的念青唐古拉中央峰比拟,但是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能走近山,能站在山坡上仰望顶峰,就意味着他们与雪山又近了一步。
责编:红立